第1374章 泰山之巔
越野車的司機,由軍部在本地的一把手親自駕駛。
顯然,柳半夏特殊身份,讓當地的軍部高層不敢有絲毫怠慢。
那位小領導一邊開車,一邊笑道:「為了迎接幾位的到來,我們跟景區那邊提前打了招呼,今晚泰山的各大索道都會延遲下班!」
「不用了吧!」
還不等柳半夏開口,葉不凡已經擺手道:「沒必要這麼麻煩,我們可以不用坐索道的!」
他是不想搞得這麼興師動眾。
很多遊客都納悶,景區的索道為什麼都那麼早下班,一般五點左右就不開放了。
其實,不是工作人員為了早下班,而是索道運行的使壞,天黑之後由於光線不好,無法保證遊客的人身安全,所以絕大多數景區的索道晚上都是不開放的。
「那行,我待會跟景區打個招呼,讓他們正常上下班,門票我已經搞定了,你們直接進去就行!」
那人見柳半夏沒有吭聲,連忙答應下來。
葉不凡輕聲笑道:「謝了!」
那人連忙擺手道:「不客氣,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柳半夏看著窗外飛馳而過的景緻,忍不住打趣道:「咱們這算不算公費旅遊?」
「算!」
徐有容點了點頭,淡然道:「泰山我還沒來過,這一次就當來旅遊了!」
很快,車子便到了中天門。
此時,索道已經封閉了,要去南天門,就只能爬山路了。
下車之後,葉不凡帶著柳半夏和徐有容,一個閃身就進了索道那棟大樓當中。
索道已經封閉,工作人員也已經下班,不過為了節約時間,三人還是決定踩著索道的鋼纜登山。
夜風中,三道殘影在鋼纜上空掠過。
以葉不凡三人的實力,腳步在鋼纜上輕輕點水一般掠過,一個閃身便已經飛掠了幾十米遠。
中天門到南天門,步行上山,體力好的人最快半小時可到,一般人需要2-3小時比較正常。
要是像葉不凡他們這種武道高手,十多分鐘足夠。
只不過,山道上到處都是遊客,爬得太快了,實在太引人注目了。
而中天門到南天門的索道,全程大約十分鐘的運行時間。
但葉不凡三人腳踩著索道的鋼纜,一分鐘左右便已經閃掠到了索道的盡頭。
出了索道之後,沒多遠就是泰山景區十分有名的南天門景點了。
泰山南天門,在泰山上十八盤之盡處,舊稱三天門、天門關。
這裡海拔1460米,山於此為最危聳。
泰山南天門建在飛龍岩與翔鳳嶺之間的山坳處,雙峰夾峙,彷彿天門自開。
南天門,由元朝時期的布山道士張志純創建。
門為閣樓式建築,石砌拱形門洞,額題「南天門」。
紅牆點綴,黃色琉璃瓦蓋頂,氣勢雄偉。門側有楹聯曰「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
元代杜仁傑曾撰刻《天門銘》記錄其事,銘曰:「泰山天門無室宇尚矣。布山張鍊師為之經構,累歲乃成,可謂破天荒者也。」
刻石現仍在天門西側的石室內,保存完好。
《泰山小史》也贊南天門「在十八盤上,高插霄漢,兩山對峙,萬初中鳥道百折,危級千盤。
松聲雲氣,迷離耳目衣袂之間。
俯視下界則山伏若丘,河環如綳,天地空闊,無可名狀。」
南天門是泰山的驕傲。
站在南天門之間由下仰視,猶如天上宮闕,這裡是是登泰山頂的門戶。
這座城樓樣式的建築,創建於元朝,明清多次重修,建國后又翻修兩次,如今的建築,依然保持了清代的風格。
南天門以上圍繞著泰山極頂的區域,被稱作岱頂景區,也被稱為玉皇頂景區。
很快,葉不凡三人便出現在了南天門的面前。
在很多遊客們看來,南天門那棟建築巍峨提拔,高大雄偉,但在葉不凡等人看來,也不過如此。
至少,仙界的南天門,絕對要比這裡壯觀和雄偉無數倍。
葉不凡在南天門附近閑逛了一會,眉頭漸漸皺了起來。
「怎麼樣?有沒有什麼發現?」
跟在一旁的柳半夏迫不及待的追問道。
「沒有!」
葉不凡輕輕搖了搖頭。
徐有容楞道:「那怎麼辦?」
「不知道!」
葉不凡苦笑道:「這裡應該不是仙界的入口,如果泰山附近真有仙界入口的話,應該不是在南天門附近,而是在山巔之上!」
說著,葉不凡伸手指了指山頂的方向。
「也對!」
柳半夏點頭附和道:「這座南天門的海拔雖然也很高,但其實距離泰山之巔還有點路程,要不咱們去玉皇頂看看?」
「走吧!」
葉不凡苦笑著說道:「來都來了,乾脆去一趟唄!
要是沒什麼發現,就當來泰山旅遊咯!」
「好吧!」
柳半夏和徐有容兩人同時點了點頭。
不過,兩人心中其實並沒有抱多大的希望。
就算泰山之上真的有仙界的入口,哪裡是這麼容易找到的?
換做是其他人,柳半夏和徐有容肯定沒這個閑工夫陪著一起爬上。
也就是葉不凡的話,她們勉強還聽一聽。
只不過,見葉不凡自己都沒太多的把握,兩人自然不敢抱有太大的期望值。
仙界,在九重天之上,就算跟凡塵俗世之間存在著連接的入口,肯定是大有玄機,不會這麼容易就找到的。
南天門距離山頂還有8公里左右的路程,這一段山路也是最陡峭的。
如果不想爬山,就只能搭乘桃花源索道直達山頂附近。
此時早已入夜,桃花源索道早就已經下班了。
很快,三人再次故技重施,沿著索道的鋼纜,朝著玉皇頂飛奔而去。
玉皇頂中的玉皇,指的就是玉皇大帝。
玉皇頂,舊稱太平頂,又名天柱峰,是五嶽之首泰山的主峰之巔,因峰頂有玉皇殿而得名,主祀玉皇上帝。
始建年代久遠無考,明成化年間重修。
神龕上匾額題「柴望遺風」,說明遠古帝王曾於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諸神。
相傳,最初秦始皇曾到此祭天。
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這便是泰山封禪的由來。
泰山封禪,源於古代帝王封禪祭祀。
封禪是古已有之的禮儀。
按照《史記·封禪書》張守節《正義》解釋:「此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
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
古往今來,那麼多帝王之所以要跑來泰山封禪,當然是因為在神話傳說當中,泰山之巔,距離仙界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