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都護府

西域都護府

西域都護府

「都護」是漢西域地方最高長官,「秩比二千石」,相當於內地的「郡都尉」。「郡都尉」是一郡首腦太守的副職,掌管軍事。西域因地位特殊,故設「都護」,實際上與郡級區劃相等。其主要職責在於守境安土,協調西域各國間的矛盾和糾紛,制止外來勢力的侵擾,維護西域地方的社會秩序,確保絲綢之路的暢通。「都護」統管著大宛以東、烏孫以南的五十多個國家,各國「自譯長、域長、君、監、吏、大祿、百長、千長、都尉、且渠、當戶、將、相至侯王,皆佩漢印綬」,確認是漢的官員(《漢書西域傳》)。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即位,此時的漢朝經過六七十年的休養生息,已具備了反擊匈奴的強大實力,於是在漢武帝即位后,對匈奴發動了一系列戰爭。其中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三次大勝后,匈奴右部王的活動中心已遷至天山東部一帶。

公元前138年和119年張騫的兩次通使西域,其主要目的是聯繫西域的一些勢力抗擊匈奴。雖然其目的沒有達到,但卻一方面使漢朝對西域的了解更為深入,另一方面擴大了漢朝在西域各地的影響,從而為漢朝擊敗匈奴在西域的勢力,並最終統一西域奠定了基礎。

漢朝勢力最初進入西域后,雖然也沒有足夠的實力來掌控西域,但由於漢朝政府有著較為成熟的統治理念。在統治方式上,注重政權機構的建設,將內地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制度等,變通地實施於邊疆地區,打破了西域地區「無所統一」政治格局,從而把西域諸國有機地納入漢王朝的政治統治體系之內。同時,漢朝發達的經濟,也對西域產生了重要影響,內地與西域經濟的互補與交流,最終導致西域的經濟與內地的經濟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因此,漢朝在西域的統治一旦確立,就相對比匈奴在西域的統治更為穩固。

公元前108年,應烏孫昆莫(王)之請,漢武帝將宗室江都王劉建之女細君公主嫁與烏孫昆莫,幾年後,細君公主去世,漢武帝又於公元前104年將另一位宗室之女解憂公主嫁給烏孫昆莫。漢朝與烏孫的關係愈益密切。

張騫通西域之後,漢王朝派往西域各地的使者和西域各國派往漢朝的使者絡繹不絕,各族商人也頻繁地往來於內地和西域之間。在當時人煙稀少、道路艱險的情況下,為了保障這條溝通東西方的絲綢之路的安全暢通,漢朝政府於公元前101年設置使者校尉,率士卒數百人在輪台、渠犁一帶屯田積穀,以供應出使西域的使者。使者校尉是漢朝政府派駐西域的第一個官員。

公元前68年,漢朝政府派侍郎鄭吉率兵在車師(今吐魯番盆地)屯田。並命鄭吉護鄯善(今羅布泊一帶)以西南道,即統管天山以南各地。不久以後,匈奴發生內亂,理應繼承單于位的日逐王先賢撣被人篡權后又遭排擠,於神爵二年(前60年)秋率萬餘眾投附漢王朝,漢派遣鄭吉迎接日逐王,並封其為歸德侯。匈奴勢力退出西域,匈奴的「僮僕都尉」自此而罷,自樓蘭經車師前部的西域北道得以暢通。公元前60年,為了管理統一后的西域,西漢在烏壘城(今輪台縣境內)建立西域都護府,正式在西域設官、駐軍、推行政令,開始行使國家主權,這就是《漢書鄭吉傳》中所稱的「漢之號令班西域矣!」西域從此成為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漢宣帝任命鄭吉為第一任西域都護。西域都護是漢王朝中央政府派遣管理西域的最高軍政長官。其級別相當於郡太守,每年的俸祿是二千石糧食。其屬官有副校尉、丞各一人;司馬、侯、千人各二人。都護的職責是統轄西域諸國,管理屯田,頒行朝廷號令,諸國有亂,得發兵征討。自鄭吉為西域都護至西漢末,前後任西域都護者18人,姓名見於史冊的有10人,除鄭吉外,還有韓宣、甘延壽、段會宗、廉褒、韓立、郭舜、孫建、但欽、李崇等。

公元前48年西漢政府在車師置戊己校尉,其基本職責是屯田積穀。戊己校尉受西域都護節制。西域都護所轄西域各國的國王及主要官員,由漢王朝賜予印綬。據《漢書西域傳》載,西域都護統轄西域諸國有48國,「自譯長、城長、君、監、吏、大祿、百工、千長、都尉、且渠、當戶、將、相至侯、王,皆佩漢印綬」共376人。考古工作者曾在今阿克蘇地區的古城中發掘出一枚西漢時期曾任西域都護的李崇的印,還發現一枚「漢歸義羌長」銅印,即漢朝頒授西域首領的官印。這些都反映了西漢在西域設官置守、任命各級官員的情況。

中國漢代西域最高軍政長官,始設置於公元前1世紀。西漢時都護為加於其他官號上職稱,多以騎都尉領其職、秩比二千石;東漢時期為單任官職。時期西漢時,都護治烏壘城(今新疆輪台東北),和渠犁田官相近,屯田都尉屬都護,都護開幕府。都護職在統領大宛(今中亞費爾干納盆地)及以東城郭諸國兼督察烏孫(伊犁河流域)、康居(今錫爾河中游地帶)等行國,頒行朝廷號令;諸國有亂、得發兵征討。到新莽末年(公元23年左右),西域亂、都護李崇沒於龜茲、遂罷都護。東漢光武帝建武21年(公元45年)、西域18國請復置都護、光武帝不許。明帝永平17年(公元74年),始以陳睦當都護。次年,焉耆、龜茲叛,共攻殺陳睦,遂罷都護。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將兵長史班超平定西域,遂以班超為都護,駐龜茲境它乾城(今新疆庫車附近,其址未詳)。14年,班超還洛陽,繼任者有任尚和段禧。安帝永初元年安帝永初元年(107),西域亂、征禧還、自此不復置都護。至延光2年(123)、以班勇為西域長史、復平西域、遂以長史行都護之職。

西域都護是漢代西域官階最高的官職。在西漢,都護是加在其他官號上的職稱,普遍由騎都尉兼領,領二千石俸;東漢年間為單任官職。

姓名見於史冊的有十人。宣帝時有鄭吉,元帝時有韓宣、甘延壽,成帝時有段會宗、韓立、廉褒、郭舜,平帝時有孫建、但欽,新莽時有李崇。至新莽末(公元23年左右),西域亂,李崇沒於龜茲,遂罷都護。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一(公元45),西域十八國請復置都護,光武帝不許。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始以陳睦為都護。次年,焉耆、龜茲叛,共攻殺陳睦,遂罷都護。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將兵長史班超平定西域,遂以班超為都護,駐龜茲境它乾城(今新疆庫車附近,其址未詳)。十四年,班超還洛陽,繼任者有任尚、段禧。安帝永初元年(107),西域亂,征禧還,自此不復置都護。至延光二年(123),以班勇為西域長史,復平西域,遂以長史行都護之職。

西域都護府的設立,標誌著西域正式納入漢朝的版圖,中央政權在這裡開始行使主權。西漢政府在西域設立行政管理機構、任命官員,派兵駐守並屯田,統計當地戶口,推行漢朝的政令等等,都是國家行使主權的重要內容,它由此奠定此後歷代中央政權管理西域的基礎。

西域都護府的設立,打破了西域各地小國林立、互不往來的隔離狀態,造就了在中央政府的統一管理之下,西域各地相互交流的日益增多,增進了西域諸城邦國、各民族間的相互了解與信任,同時也增進了西域與內地的密切聯繫,增強了西域各地對中央政權的認同。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西域局勢發生動蕩,但西域一些小國仍派人至中原,請求中央政府派遣西域都護,反映了西域諸國對中央政權的信賴與對中央政權的忠誠。甚至在東漢滅亡以後,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許多城邦國仍保留著漢朝頒發的印信。

由於漢朝擁有發達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因而在統一西域后,這對西域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經驗及熟練的勞動人手,都給西域地區帶來了新的因素,從而促進了西域本地經濟的發展。西域與中原地區的經濟也有著很強的互補性,西域都護府的設立,更是保證了絲綢之路的暢通無阻,它使西域與中原的經濟之間產生了持久而良性的互動,從而使西域地區的區域經濟納入到整個漢朝的經濟體系之中。

隨著西域都護府的建立,西域與中原地區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中原地區的文化制度對西域產生了很大影響,如龜茲王絳賓從中原返回龜茲后,將中原的禮儀制度帶回龜茲並加以實施。而西域地區的音樂、舞蹈也傳入內地,從而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

2地理位置

西域都護府位於巴音郭楞西北部的輪台縣。野雲溝鄉和策大雅鄉結合部距庫爾勒市113公里,距輪台縣城58公里,東經85°04,北緯42°00,海拔高度990米,現已闢為巴音郭楞的一個旅遊點,吸收中外遊客之多。

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在此設西域都護府,名為烏壘城(前名輪台國)是當時漢朝管理西域三十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當時西域都護由皇帝親自任命,3年1替(也有延長和縮短的)從未間斷,據《漢書》記載:西漢歷任都護18人,其中立傳可考的歷史上著名的有鄭吉、鄭宣、甘延壽、段會宗、廉褒、韓立、郭舜、孫健、李崇、但欽等10人。當時輪台國是個城郭之國。都護府直接對其統轄,相當於當下的首府,似乎比其他綠洲城國和游牧行國的權力稍大。輪台王曾多次受皇帝親召幸朝。漢朝另設置戍已校尉、戍部候等行政、軍事、機構,對當地的少數民族上層人物封以王、侯、將、相、大夫、都尉等官職,他們均受西域都護府的管轄。

在此有兩處古城遺址:一處是鄉政府東面1公里的一座小方城池,被水流沖刷過,城垣僅存1米,夯土干打壘建築,建築材料為黃沙土、防潮層,拉筋建築材料為胡楊樹枝,每0.33米為一疊層,周長約百米,城內散布著青灰色陶片,有白色的刻畫點雲紋和水波紋,城東有一城樓,南有城門。另一處古城遺址在鄉政府東面10公里公路北側,當地人稱白土墩,估計是烽燧,1928年我國著名的史地專家黃文弼先生在上述兩處遺址上發掘出一些存貯糧食的陶罐,認為是西域都護府設立時期士卒在這裡屯守的用物。黃文弼先生還在野雲溝鄉東北300米處發現了另一處較大的遺址,可惜現已闢為農田,他在所著的《塔里木盆地考古記》中寫道:「野雲溝村南約半里,有一高阜,面為深沙堆集,上生蘆葦,間有紅陶片」。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中原騷亂,匈奴乘機統治西域,各族人民不堪斂稅重苛的虐待,向東漢武帝請求3次,18國國王以送兒子到洛陽學習當人質真誠誓言。要求內屬中原,劉秀在立足未穩之時,十分不情願地將西域都護府遷往龜茲乾城(今新和縣境內)。

3歷史

匈奴是我國古代北方的一個游牧民族,秦末漢初發展成為強大的奴隸制國家。它到處向外擴張。在西面,它擊走了月氏,取得河西走廊,並出兵西域,殘酷統治西域各族人民,從而切斷了早已存在著的「絲綢之路」,同時它不斷騷擾漢北方諸郡,對漢朝構成了嚴重威脅。

武帝即位時,漢的社會經濟已得到恢複發展,國力空前加強。於是,改變了先前對匈奴採取的「和親」政策,決計武裝反擊,根除邊患。漢武帝一方面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尋找同盟力量,以「斷匈奴右臂」,另一方面派衛青等率騎出雁門、代郡、雲中等地,打敗了匈奴的進攻,奪回了河套等失地。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匈奴據守在西方的渾邪王殺休屠王,率四萬多人降漢,漢得河西走廊。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又率大軍深入匈奴腹地,與單于接戰獲勝,「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庭。」(《史記匈奴傳》)匈奴勢力便日趨衰落。同年,張騫奉命再次出使西域。他順利地到達了烏孫(巴爾喀什湖、伊塞克湖一帶),又分遣副使去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等國。

張騫前後二次去西域,擴大了漢朝的影響。西域諸國早就知道漢是個非常富饒的國家,很想建立關係,苦於匈奴的阻撓,「欲通不得」(《史記大宛傳》)。當下匈奴已遭受漢朝的打擊,當然更樂意與漢接近了。於是漢朝頻頻派人到西域,一年中出使的多則十餘次,少的五六次;每次去的人有百餘、數百不等,出現了「使者相望於道」的空前盛況。但這時匈奴在西域的統治還沒有根本動搖,一些國家懾於匈奴的壓力,故意刁難漢使,「禁其食物」。漢使「非出幣帛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騎用」(《史記大宛傳》)。幾個位於交通孔道口的國家,還常常「攻劫漢使」,以兵阻道。在這種情況下,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漢發兵擊姑師(今新疆吐魯番、鄯善、奇台一帶)、降樓蘭(今新疆若羌一帶)。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漢遠征大宛取勝,自此「西域震恐,都遣使來貢獻」(《漢書西域傳》)。漢遂在敦煌到鹽澤(今羅布泊)之間設立了交通亭站,還在輪台(今新疆輪台東南)和渠犁(今新疆庫爾勒)等處屯田,置使者校尉,以保護漢與西域諸國間的交通孔道,天山以南地區便在漢的控制下。匈奴雖然仍盤據在天山以北,但已不能「自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西邊日逐王率眾到漢西域地方長官鄭吉處投降,天山以此也歸屬於漢。漢「並護北道」,始設「都護」,匈奴在西域的統治至此全面結束。

4屬國

西漢初年,西域共有36國,絕大多數分佈在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南北邊緣的綠洲上。這些國家多以城郭為中心,兼營農牧,有的還能自鑄兵器,只有少數國家逐水草而居,糧食仰賴鄰國供給。西域諸國語言不一,互不統屬,由於自然條件的限制和其他原因,每國的人口一般只有幾千人到兩三萬人,最少的僅有幾百人。與今新疆相鄰的中亞諸國,當時也被稱為西域。

5置廢

匈奴的勢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這些國家。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天山南北地區第一次與內地聯為一體,中原和西域以至更遠地區之間,經濟、文化聯繫日益密切。漢宣帝時,始設西域都護,為西域最高軍政長官。王莽時期,西域分割為55個小國,其中北道諸國,復受制於匈奴,漢遂罷都護。明帝時,東漢開始發動對匈奴的戰爭。又遣班超出使西域,西域遂平。后以西域長史行都護職。建安年間,涼州大亂,西域始與中原暫時斷絕聯繫。西域雖然幾度因政局波動暫與漢廷中斷聯繫,但商業往來並未受很大影響。隋朝統轄的煌郡以西、唐朝統轄的沙州(天寶、至德時沙州更名為煌郡)以西的疆域,稱為西域。

更始元年(23)王莽被殺,李崇與內地失去聯繫。匈奴乘虛而入,「略有西域」,「斂稅重刻,諸國不堪命」(《後漢書西域傳》),紛紛要求東漢王朝恢復「都護」管轄。南道上的莎車組織力量抗拒匈奴,保護著居留在西域的「故都護吏士妻子千餘口」。不久,漢立莎車王為漢「西域大都尉」,五十餘國都屬於莎車統領。爾後莎車、鄯善、車師、焉耆等國又派人到洛陽「請立都護」,東漢光武帝劉秀因「天下初定」,「匈奴未服」而沒有允諾。於是鄯善、車師、龜茲「復附匈奴」,莎車、于闐又互相爭雄,兵事不息。永平十六年(73)昭帝命竇固北征匈奴,取伊吾盧(今新疆哈密東)地,置宜禾都尉,于闐諸國派人到洛陽,翌年設都護,與內地斷絕了五十年的西域復通。但漢都護設置僅二年,到章帝繼位即罷,又棄伊吾屯田,地入匈奴。永元元年(89),大將軍竇憲破北匈奴,第二年奪回伊吾地,班超定西域。漢遂以班超為西域都護,駐龜茲,並在車師前部的高昌壁再度設置戊己校尉,於車師後部增設戊部侯,完全恢復了漢在西域的管轄。這時,遠至條支(阿拉伯國家)諸國,都來與東漢建立關係。班超還派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行抵條支,為風浪所阻,「臨西海而還」,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

班超在任十一年,因老病離開西域。繼任都護的不甚稱職,引起「西域背畔」。永初元年(107)「詔罷都護」。匈奴又乘機「收屬諸國」,一時間西北邊患鬧得很兇。延光二年(123),敦煌太守張璫、尚書陳忠建議重開西域,以「震怖匈奴」。朝廷接納了他們的意見,派班超子班勇為「西域長史」,屯駐「柳中」(高昌壁東南)。龜茲、疏勒、于闐、莎車諸國隨即來歸附,東漢與西域中斷了的統轄關係得以恢復,從此,西域一直是東漢的一部分,但烏孫和蔥嶺以西的大宛便不再屬於漢了。

6歷任都護

鄭吉(前60年—前48年)

韓宣(前48年—前45年)

第三任(前45年—前42年)

第四任(前42年—前39年)

第五任(前39年—前36年)

甘延壽(前36年—前33年)

段會宗(前33年—前30年)

廉褒(前30年—前27年)

第九任(前27年—前24年)

韓立(前24年—前21年)

段會宗(前21年—前18年)

第十二任(前18年—前15年)

郭舜(前15年—前12年)

孫建(前12年—前9年)

第十五任(前9年—前6年)

第十六任(前6年—前3年)

第十七任(前3年—1年)

但欽(1年—13年)

李崇(13年—23年)

陳睦(74年—75年)

班超(91年—102年)

任尚(102年—106年)

段禧(106年—107年)

7歷史意義

漢西域都護府的建立有著重要意義。首先是使西域諸國擺脫了匈奴的殘酷統治,轉向生產技術先進,經濟比較發達的漢王朝,從而加強了與內地經濟、政治與文化的聯繫。這種聯繫無疑是有利於當地社會發展的,對於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有著深遠的影響。匈奴是個奴隸制國家,在西域設置「僮僕都尉」,目的是向各國勒索奴婢和財物,「備其逋租,高其價值,嚴以期會」(《後漢書班勇傳》),以最大限度的剝削強加在各族人民頭上。漢開西域后情況迥然不同,諸國不需向漢貢賦納稅,漢派駐在西域的戍卒和官員,其給養供奉完全取之於屯田和內地朝廷,不要各國負擔。同時,內地的農業灌溉技術和冶鍊工業等由此而傳播到西域,促進了當地生產力的提高。漢朝的統一有效的治理,使西域有了一個比較安定的生活環境,這也符合於各族人民的願望。因此,西域各國「不樂匈奴」而「慕漢」。每當漢不在西域設置都護,匈奴勢力捲土重來的時候,西域諸國無不「區區東望扣關者數矣」(《後漢書西域傳》),熱切地嚮往著內地,希望能重開玉門關、陽關,恢復漢的管轄。

西域都護府使被匈奴切斷了的「絲綢之路」得以恢複發展,暢通無阻,各國人民在這條中西交通要道上撒下了友誼的種子。西域的胡麻(芝麻)、胡豆(蠶豆、豌豆等)、胡瓜(黃瓜)、胡蔥(大蔥)、胡蘿蔔等植物和駱駝、驢、馬的優良品種傳入中原,內地的絲綢織品和鐵器等工藝品、生產品源源不斷地輸往西域,東西方的交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大大地豐富了各國人民的生活。

漢西域都護府這種管轄方式,也為中國後世王朝開創了先例,十六國後涼呂光在統一西域后,曾仿效漢代,設置西域大都護,行使主權。唐代,在邊區各族先後統轄在一個政府下之後,也分別設置了都護府。唐東北有「安東都護府」;北邊有「安北」、「單于」等都護府;西北有「安西」、「北庭」等都護府;西南有「保寧」、「支南」都護府。這都借鑒於漢代,適應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形成和鞏固的需要,有著積極的歷史作用。

西域都護府的設立,保障了東西商路的暢通,加強了中原地區和西域廣大地區的交流,以及對西域地區的管理。——引自百度百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我,廖化,最強先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我,廖化,最強先鋒
上一章下一章

西域都護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