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武朝的主動,明朝上上下下都驚。
南下的海域開發殆盡,在船隻營造,航海技術無法突破的現在,明朝還想高速發展,唯一的選擇就是北上。
一年前結盟,武朝先給個濟州島,如今再讓一個恬津港口,這兩點地方要是建好,以後北上三韓,登臨腳盆將會容易很多。
雖說恬津港是要還的,可這有什麼關係,太太平平二十年早就賺回來,更關鍵是明朝終於可以對倭寇下手了。
倭寇的存在,絕對是明朝最疼痛的目標。
常年的襲擾,海上的偷襲,林林種種損失加起來,但凡和海茂相關的明人,無不對倭寇深惡痛絕。
僅是仇恨!
明朝不一定真會下狠手,可誰讓那群混蛋在背後還佔了金山銀山啊?
此乃倭人取死之道。
相較於在武朝境內砸錢,明人暗地裡真正想要還是將武朝綁上戰船。
之所以不選擇獨吞,實乃是咽不下去。
交州,安南層出不窮的反抗,牽制了太多的力量,收入與付出及其不對等,兇狠倭寇註定比安南人更難搞。
可以的話,明人希望他們出錢,武朝出人。
至於後面會發生什麼?
明人根本不擔心,技術先給你卡著,放開了讓武人去學,等武人學會了最新一代的戰船,他們下一代,下下代的炮艦或許早就造出來了。
再說了,水師的訓練是公認最難的。
作為師傅,明朝根本不怕徒弟造反嗎?
「整體二十年太長了,最多十七年,兩年時間足夠你們修出一部分碼頭了,加上原先的碼頭,不會影響到你們使用。」
「十八年!」
張高東爭取道。
盟約的效力有多久?
在武朝沒拿出恬津港運營權前,明朝單方面認為在十年左右,這和武朝方面認為差不多,並且已經考慮到武朝老人離開,新人上位的情況。
可當恬津港拿出來后,配以登島腳盆的謀略,明朝各方面推算的時間大概在二十五年左右,足足長了一倍不止。
就算最後沒有二十五年,二十年多半還是有的,吃盡這段時間,前期營造碼頭的投入往後丟了就丟了。
「可以!」
夏大川顯然沒打算在時間上多做計較,「時間可以給你們,但效率必須提上來,兩年之內我朝希望看到三千料以上海船可靠岸!」
恬津港為天然良港,可不經開發,三千料以上海船還是無法靠岸,只能通過柵板在碼頭與海船之間反覆往來,根本無法藉助畜力,不管在那方看來這都是在純純在浪費時間。
「這不僅是你們希望了,也是我們的希望,不過這光靠投入沒有,還需要勞力,年大人之前承諾過,不知此事可有具體的說法?」
武朝沒錢,又想修碼頭,因此找他們幫忙,明人理解。
可碼頭用工巨大,累積人力消耗恐怖,各類工程量加起來都夠武朝修幾座皇陵了。
過程中難免有死傷。
立國三百年,是人都知道,除開對外戰爭,武朝對於民力的使用非常謹慎,這會一反常態,倒不是明朝想替武朝考慮,萬一要是起了亂子,最後損失還是他們。
聞言,年潤笑道,「漁陽以東多的是壯勞力,給他們一口飯吃,他們就能把命賣了,至於不想賣,我們有能力,也有義務幫他們想通!」
方程,想的僅僅只是轉嫁人力,延緩風險,給散亂在武朝,金國之間各部一個活過今年冬天的機會。
念的是只要有活下去的希望,人就不會為了一口吃的搞事。
求的是給人穿一雙鞋。
可這一切在年潤看來,不武人,行事太仁慈了,年潤希望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能鬧事全部弄死了,也就沒人鬧事了,至於為武朝做事,不過是贖罪。
「……」
好傢夥,明朝一方直呼好傢夥,短暫的沉默后,一眾人明使看向年潤的目光全部變了。
若不是考慮到場合不對,高低他們得表示表示。
「咳咳!」
察覺到冷場,夏大川輕咳一聲,「對待盟友,我們武人歷來如春日一般溫暖,夏日一般火熱,可對待騎牆,牆頭草,歷來都是如秋風一般凌冽,都是成年人做了就得承擔,至於對待敵人嘛……」
「嚴冬是殘酷無情的!」年潤介面道。
武人歷來都是如此,根本不在乎什麼風評。
這樣的作風,短期內讓人頭大,頭疼,可長期的堅持形成了口碑,這些就是武人可靠的證明。
「說的好!」
張高東鼓掌道,「我們也是一樣,一群騎牆派,的確該教訓教訓,換做是我們,活路都未必會給!」
人員齊了就行了,怎麼齊的,接下來會死多少人,他們明人為什麼要在乎?
工程完成的越快,他們賺的越多。
左右最後就算有爛攤子,那也是武人去處理。
隨著張高東鼓掌,一陣熱烈掌聲快速響起。
時間敲定,人員敲定,明朝快速拿出碼頭的規劃圖,兩百多年海貿經驗,對於如何修建一座大型碼頭,明朝各方勢力不說瞭然於心,多少也能說上兩嘴,再說屁股後面還跟著海商,甚至不需要將應天府的支援,一份大致規劃的修建方案已經擺上了桌。
根據規劃,整體修建完成,大概需要用時八年,後續開發還需要三到五年,當然在不考慮人力消耗的情況下,這個時間可以節約三成,不過那麼做的話死傷就控制不住了。
而修成的后恬津港,港口規模,吞吐量,大概可以媲美現在明朝太倉劉家港,至於後續如何,就看武人自己操作,理論上擴至泉州港問題不大。
「劉家港?」
年潤敲了敲桌子,臉色有些不佳的說道,「我要沒記錯的話,貴國的劉家港已經有百年沒有投入了吧?」
劉家港,明朝第一大港,但這第一指得不是規模,而是時間上的第一,意義上的第一。
在明朝還未一統揚州的時候,太倉劉家港就已經被海商利用了起來,隨著明朝穩定,開海戰略執行,作為開發程度最高,距離應天府最近,絲綢聚集地的劉家港,直接被利用了起來。
不開玩笑的說,劉家港的存在,代表了明人對外開拓的精神,已化為一文化符號。
「年大人,劉家港的吞吐量可不小!」宋佳笑著回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