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論世界民族的形成和演變
鑿壁窺光正文第65章論世界民族的形成和演變目前全球各式各樣的民族格局,都是因為距今4.5萬年開始的人類大遷徙,引發人類族群分化,遷徙人類在世界各地定居發展后,人類族群再融合而形成的。
根據考古研究發現,在人類大遷徙之前,地球上很多地方是無人區或者人口非常稀少的地區,當時人類主要生活在中國南部大陸、中南半島、東南亞冰河期大陸、南亞次大陸及非洲大陸中部等冰河期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在人類大遷徙之前,黃種人基本上生活在東南亞冰河期大陸、中國南部大陸、中國南部半島、南亞次大陸等地區,他們有從事採集、漁獵等自然經濟,也有從事農業、畜牧業、漁業和手工業等較為先進產業;白種人主要生活在南亞次大陸西北地區,他們主要從事採集、狩獵等自然經濟;棕紅種人主要生活在東南亞冰河期大陸、南亞次大陸等相對偏僻的地區,他們以採集和漁獵為生。
由於末次冰河期中後期,地球氣候持續變暖,導致海平面不斷上升,人口被迫轉移到地勢較高的陸地上生活,中國南部和中南半島地區地區成為這個階段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地區,由於人口劇增導致食物短缺,因此該地區首先將人類最早期的農業、養殖業和畜牧業發展都當時的最高水平。考古證明,中國南部嶺南地區即廣東、廣西,以及中南半島地區包括今馬來西亞半島、泰國、柬埔寨、越南、寮國、緬甸、南亞次大陸東北等地區,末次冰河期中後期即距今4.5萬年至距今2.5萬年之間,地球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也是人類發展農業、養殖業和畜牧業最早的地區。
隨著地球變暖加劇,海平面繼續上升,人類向中國南部和中南半島等聚集越來越多,新的食物危機和社會危機再度頻繁爆發,當地球環境得到改善,更多地方變得適合人類居住和生活后,現代人類開始從中國南部和中南半島等地球向世界各地遷徙,以此獲得更多的生存及發展機會。
在與向海洋獲取食物的鬥爭中,現代人類分出早期海洋民族。根據考古學和語言學研究的結果表明,馬來西亞半島及中南半島環繞的泰國灣海岸地區,首先出現依靠海洋為生的海洋民族,因為考古學家在這裡近海海底發現了人類最早的海港碼頭建築;語言學家認定這個地區南島語最為純正,該地區是世界各地南島語的發祥地。同時,根絕科學家認定,考古學家在南美洲太平洋海岸發現的遠古船用圓形石錨,這種石錨的石料產自中南半島及中國南部海岸,這也說明該地區的海洋民族最早具有跨洋航海的技術和能力。
具有航海和海洋捕魚的能力的早期人類聚集在中國南部和中南半島等沿海地區后,由於生活所迫,他們要到更遠的海域去捕魚,因此,因此他們需要製造能夠抵禦風浪,長期在海上航行的堅固而可靠的船隻,這個需求導致人類早期造船技術的飛越發展,由於遠航的需求,航洋民族開始掌握根據海鳥飛行狀況、根據月相、星相等天象,以及季風和洋流等的航海技術。海洋經濟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它不僅涉及造船、航海和捕魚等專業技術及技能,同時,海洋民族也需要港口和陸地基地,給他們提供淡水、食物、貿易,以及家庭和族群的安置等,因此海洋民族必須與陸地居民組成專門的社會形式,南島語的出現標誌著海洋民族社會已經發展成熟。
由於海平面持續上升,海洋麵積變得更加寬廣,為了獲得更多海洋資源,人類最早的海洋民族從中國南部和中南半島海岸地區出發,通過航海遷徙到太平洋諸島、中國東南沿海地區,以及印度洋諸島、南亞次大陸、中東沿海、非洲沿海等地區,甚至是美洲西海岸、大西洋沿岸、地中海沿岸、北冰洋沿岸等地區,由於受海洋民族語言及文化的深刻影響,這些地區形成南島語系文化圈。由於早期的海洋民族屬於黃種人,因此,目前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古老的海洋民族,他們仍然保留著明顯黃種人相貌特徵。
根據考古發現,人類最早的農業區出現在中國廣西、雲南、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和緬甸等瀾滄江、湄公河、左右江等流域地區。這些地區形成了人類最早期的農耕民族,大概在距今4萬年至距今3萬年前,他們掌握了成套的農業生產技術,最早種植水稻、蔬菜和瓜果等農作物,他們還在當時比較寒冷及乾旱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的過度地區種植了青稞、小米、高粱和小麥等糧食作物。他們還馴養了大象、水牛、黃牛、驢、豬、羊、兔、貓、狗、雞、鴨、鵝等禽畜,以及解決肉類食物的需求,同時將大象、水牛、黃牛、驢等作為畜力和交通工具使用,提高了農業的生產效率,也改善了社會的物流狀況。人類在這裡定居發展后,逐步形成了以黃種人為主體,從事農業和畜牧業的古泰民族,並形成了人類最早期大陸居民語東南亞古泰語。
由於畜牧業與農業的生產方式極為不同,畜牧技術發展完備后,畜牧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進行獨立發展,因此誕生了人類最早期的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發展壯大后,他們首先向人煙稀少、水草豐富的地區遷徙放牧。隨著農業區定居民的不斷增加,農耕民族開始向適合發展農業及養殖業的人煙稀少的河流及沼澤地區遷徙殖民。
人類最早期的農業和畜牧業在中南半島瀾滄江、湄公河、左右江等流域地區的農業和畜牧業發展成熟后,由於此地定居人口的增加,隨著未開發地區自然環境的進一步改善,在距今3萬年左右,農耕民族開始從根據地出發,向西開發南亞次大陸及青藏高原的農業區和畜牧區;向東開發中國南部及中國長江以南地區的農業區和畜牧區;向北開發雲貴高原、四川、秦嶺及松潘高原、秦川地區、河西走廊、黃河流域、黃土高原、蒙古高原、西伯利亞、歐洲北部、北美洲等地區。
古泰族是人類最早農耕民族的主體,古越族是從古泰族中分離出來,並融合海洋民族、採集及狩獵民族而形成的新民族,古越族最早定居於廣西西部、雲南東南部和越南北部,古越族是農耕民族向東、向北遷徙的主力軍。
古越族人沿著邕江及鬱江向東發展,他們在今廣東珠江流域地區建設了廣大而富裕的農牧區,這裡的居民逐步形成了楊越民族,在古越語中,楊ya
g與欄la
近音同意,都是家的意思,古越人最早家是干欄式建築,珠江三角洲平原沒有山洞,因此達到那裡的古越人只能建築窩棚和干欄房子居住,這說明距今3萬年左右人類已經掌握干欄房的建造技術,他們已經掌握構建房屋框架的力學原理,掌握了規劃及設計、精確測量、整形、榫卯等基本的木工技術和房屋建造技術;而留在廣西等地區的古越族人,由於他們崇拜鳥,因此他們被成為駱越族。
古越族通過廣西東北部的湘江進入湖南及洞庭湖流域地區,古越族在這裡定居發展后,形成甌越族。甌越族向東發展,在今安徽、江蘇、浙江一帶地區定居發展甌越被稱為東甌越,在湖南、湖北、江西一帶定居發展甌越被稱為西甌越。
最終,西甌越在長江以南地區湘江流域及贛江流域等地區發展成相對獨立湘贛越族,湘贛越族是炎帝族的前身,居於湖北古越族人演變成神農族。東甌越通過發展分化后,形成了吳族人、越族人、溫族人等相對獨立的民族,吳人居住在今江蘇及安徽一帶,後來他們建立吳國;越族人居住在今浙江太湖及錢塘江流域地區,後來他們建立越國,並與吳國對立。溫族人居住在以溫州為中心的甌江流域地區,溫族人是古越族與海洋民族的融合體,他們既能從事農牧業,也能從事海洋捕撈業及海洋運輸業。
今福建及廣東潮汕地區是古越族與海洋民族融合發展的一個廣大地區,福建古稱閩越(在古越語中,閩mi
是「螞蟥」的意思,說明遠古時代福建地區氣候潮濕炎熱,螞蟥等害蟲很多)。
因此,目前上海話、寧波話、溫州話、閩南語、潮汕話等保留了很多古越語辭彙,以及南島語辭彙,這些文化遺迹都是民族融合烙印和證據。「河he」也許來源於南島語的「獲huo」,在南島語中「獲huo」是魚或者捕獲魚的意思,海洋民族將能夠捕魚的流水為「獲huo」,最終變成現代漢語中的「河he」。海洋民族應該早於古越族等古老民族,到達大陸的各條河流的入海口地區。對於海洋民族而言,獲取淡水資源,建立避風港和定居點對他們非常重要,海洋民族應該早於古越族等古老民族,到達大陸的各條河流的入海口地區,因此他們是這些地區最早的居民,他們最有資格稱呼和命名這些河流。「江jia
g」也有海洋民族稱呼的嫌疑,南島語稱呼大船、海船為「鱇ka
g」,因此海洋民族將能夠航行海船河流成為「鱇ka
g」或者「江jia
g」,而能夠停泊船隻的水灣為「港ga
g」即港口,「港ga
g」和「鱇ka
g」在南島語中發音相同。
海洋民族應該比農耕民族早到達中國大陸各條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地區,並在這些地區捕魚和定居。古越人進入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后,與這裡的海洋民族進行全面的融合,由於早期古越民族仍然處於母系氏族社會階段,而且從事農業,能夠給海洋民族提供充足食物和安全淡水,因此海洋民族在食物、婚配和家庭等問題得到比較完美的解決。面前在閩南語和吳語地區仍然保留著很多古泰越文化。如地名汕頭sha
tou與古越族的仙樓xia
lou近音,在古越族中,仙xia
是女性、聖母之意,樓lou是我們、我們的之意,因此仙樓xia
lou的意思是「我們的聖母之地」;地名廈門xiame
與古越語的婭門yame
近音,在古越語中,ya是女人、婦女之意,me
是天,因此婭門yame
是天女之意,廈門就是「天女之城」。這兩個地名都古越族女性崇拜文化的留存。地名溫州we
zhou,在古越語中,we
泛指人,州zhou與召zhao近音,在古越語中召zhao是下轄地區的意思,這說明,溫州建城初期人民比較平等,沒有明顯的社會等級。目前在閩南語和吳語中仍然保留很多古越辭彙,如吳語稱第二人稱代詞你為儂
o
g,在古越語中稱同胞弟妹為儂
o
g,同胞哥姐為辟bi,辟儂bi
o
g是兄弟或者姐妹的意思,在遠古掌握語言的人都是貴族,因此被稱為辟bi就是老大和君王的意思,能夠稱為儂
o
g的人肯定是身份顯赫的貴族成員。吳語中成為你為儂
o
g是對人的一種尊稱。在潮州話中,有稱呼母親為羋mie;水為lem;稀飯為em或者moi;高為桑sa
g,矮為dem,等等這些都是古越語辭彙,都是海洋民族直接吸收泰越文化的見證。
居住在廣西西部和雲南東南地區的古越民族,越過雲貴高原向北遷移,他們在今貴州盤江流域地區發展了高原農牧區,這些後來發展成夜郎國(在古越族中「夜ye」就是「越yue」是族號;「郎la
g」是竹子。傳說夜郎國的創始人是竹子所生,因此這支古越人崇拜竹子。夜郎就是竹越人的意思)。到現代夜郎國及雲貴高原上古越族人被稱為「布依族」,在古越族中,「布依buyi」就是「部姨buyi」,姨yi、夷yi是對女性的統稱。因此,布依是「女營」、「女性部落」、「夷寨」的意思。
古越人在雲貴高原地區與瑤族、彝族、苗族等古老的採集和漁獵民族融合,形成以越文化為文化主體的越巴人簡稱巴人,在古越語中「巴ba」是「山」,巴人就是山地人的意思。
巴人在長江南岸,長江與烏江交匯地帶建設重慶古城,巴人以此為橋頭堡入長江,通過江陵江、涪江、沱江等長江水系支流進入四川各地,發展農牧區和定居點。古越人在四川地區融合本地其他民族后,形成新的農牧業民族——蜀人,並建立古蜀國。
距今3.0萬年左右,古越族在四川地區立足后,他們繼續往北遷徙,他們越過秦嶺進入秦川盆地發展農牧區和定居。他們繼續向北開發陝北及河套平原等地的農牧區和定居。最終他們繼續北上進入蒙古高原、西伯利亞草原,最後到達北極——北冰洋寒冷的海濱。由於北極圈很小,因此到達北極地區的古人要進入歐洲腹地,以及通過白令海峽陸橋進入北美洲都非常便利,也許那個時候北冰洋仍然處於乾枯狀態,只是茫茫無際的冰原,因此古人要到達歐洲和美洲都不是問題。因此,古越人成為西伯利亞、歐洲、美洲等北極圈周邊地區最早的居民。
此時,另外一支古越人進入松潘高原及河西走廊地區發展農牧區和定居點。這支古越人成為氐人和羌人的先祖。同時古越人通過青藏高原北麓山谷和草原,以及河西走廊等繼續往西遷徙,進入今新疆地區開發農牧區,之後進入中亞錫爾河及阿姆河流域地區發展農牧區。
古越人在中亞地區與已經在這裡定居的各種族進行了大融合,形成了如今哈扎拉人、吉爾吉斯人、塔吉克人、土庫曼人、烏茲別克人、哈薩克人等古老阿爾泰民族。
古越人在中亞穩定下來后,他們繼續西行,在與中東兩河流域地區與中亞各族各種融合,發展蘇美爾農牧區及城市文明,從而奠定了中東文明進步的基礎;同時,古越人從中原進入南歐草原及高加索地區發展農牧區,從此歐洲地區擺脫黑暗的蠻荒時代走向文明。
生活在中南半島瀾滄江及湄公河流域地區的人類最早期的農牧民族——古泰族,還有一條向西遷徙的路線。向西挺進的古泰族人首先在怒江及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等流域地區,在這裡建立農牧區及定居點,最終這個地區古泰族人發展成緬甸及雲南西南部的各民族;然後他們繼續西遷,開發雅魯藏布江及馬普特拉江、恆河中下游等流域地區農牧區和定居點,最終這個地區古泰族人發展成泰米爾人、阿薩姆人、那爛陀人、尼泊爾人,以及中國西藏各民族。
由於,南亞次大陸中南部是棕紅色種族的固有地盤,而西北部是白種人固有地盤,為了避免種族及文化衝突,古泰族人就此停下遷徙及傳播文明的步伐。因此我們仍然能看到,目前南亞次大陸中南部主要居住著膚色較暗的各種族,西北部及恆河中上游居住著膚色較淺的各種族,而東北部及中國西藏主要居住著黃種人。東南亞和南亞次大陸的講南島語,居住在海邊靠海為生的民族,都是東南亞遠古海洋民族的後裔,如印尼人、馬來人、柬埔寨人和越南南方人等。
在距今2萬年左右,人類大遷徙基本結束后,東南亞和南亞次大陸等地區的種族和民族分佈格局已經基本形成。距今43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南亞次大陸時,侵略者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東南亞和南亞次大陸的種族和民族格局,白種人只是強化了他們對南亞次大陸西北地區統治和控制。
中東地區、裏海及黑海沿岸地區、地中海沿岸地區等亞洲、歐洲及非洲的交匯地帶,這個地帶是人類種族、民族和文化等構成和形式最複雜地區,從人種上而言,黃種人、白種人、紅種人和黑人在這裡充分融合,使得該地區呈現出多樣性人種的特徵。因此,我們只能按照地區人群文化特徵來進行民族劃分。
根據對該地區語言學的研究,該地區古老語言基本可以分為中亞古語即古阿爾泰古語,該語言是越巴語與古雅利安語的混合體,古阿爾泰語是中東地區的種族及民族,往往具有偏重於黃種人的相貌特徵,如中亞移民中東的民族、庫爾德人、古蘇美人、外高加索地區的亞美尼亞族、亞塞拜然族、喬治亞族。
屬於閃米特語系的中東民族有猶太人、阿拉伯人、北非人等,閃米特語起源於葉門等阿拉伯半島南部沿海地區,是人類的早期古語之一,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閃米特語深受蘇美爾語、古埃及語、古希臘語、古羅馬語等古老語言的影響。
屬於地中海古語語系的民族有古埃及人、古希臘人、古羅馬人等,目前地中海古語在拉丁語、希臘語等歐洲語言中仍有大量殘留,現代的南歐人是地中海古語民族的直系後裔,歷史證明南歐人的祖先是海洋民族,因此南歐人最古老的祖先經過是從東南亞地區遷徙到地中海的黃種人海洋民族。
屬於古雅利安語系的民族有巴基斯坦各族、阿富汗各族、伊朗各族、伊拉克各族、敘利亞各族等古老民族。目前歐洲各國的語言中或多或少地保留著雅利安古語的成分,這說明在遠古時期雅利安語是白種人的母語。按照文明發展的過程中,雅利安語深受印度古語、阿爾泰古語、蘇美爾古語、地中海古語的影響。
由於種族的不斷融合及分化,因此人種概念和區分變得越來越模糊不清,已經很難用一種標準和格式區分人種。因此在民族的區分上,人類學家還要研究民族的文化特徵即語言、習俗、思想及宗教等。結合遺傳學和文化特徵,將能更好區分種族和民族。
總而言之,當今人類是由一個種群數量非常有限的人類群體繁衍生息而來的。在距今4.5萬年左右,人類從冰河期東南亞大陸地區,向世界各地遷徙之前,歐亞大陸、美洲大陸等廣大地區常年倍冰雪覆蓋,地球的大多數地區極端寒冷和乾燥,沒有動植物的生存條件。因此,當時除了冰河期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有少量人類,其他地區基本上沒有人類。由此而知,在人類大遷徙初期,人類遷徙途徑的地區,以及移民定居的地方基本上都是無人之地。而種族和民族融合、分化和衝突等都出現在大遷徙後期,因為人口增加,自然資源的相對減少是人類衝突的基本根源。
歷史事實證明,現代人類及其文明來源於一個共同的根源,但是這並不代表,從此之後,人類就會同心同德,和平相處,友善相待,一個文化根源並不能保證各民族的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都一致,就像一個大學出來的學生最終都是各式各樣、千差萬別。如果要去尋找人類之間的共同點,一定能找到比我們列舉還要多。但是,如果有人要去找到人類之間的不同點、差異和區別,去尋找人類相互對立、仇恨、排擠和攻擊的理由,他們一定能夠很多理由,找到很多反人類的為非作歹的理由。
當今,人類已經不是那些爬樹上偷吃野果的猿猴,人類已經掌握很多成就世界和毀滅世界的能力和手段,因此各民族都需要謹言慎行,都應該將民族生死存亡作為緊急而重要事情來處理,否則,亡國滅種、傾巢覆滅將指日可待。同時各民族應該拿出誠意,尋找人類共同點,建立全人類善和愛、共贏共存的文明基礎,只有平等、相互認同和尊敬才能讓人類走向未來,狹隘、偏見、自私、自大、狂妄和暴力只能讓人類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