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傳教
第438章傳教
見趙禎聽的認真,公孫勝接著道:「我與喬道清、樊瑞兩人商量了一番,別的先不說,先在衣冠上區分開來。天師老臣,高階法師,經法卓著者著紫色法衣。上等法師著紅色法衣,其餘者經准許,施法、上表、祈福等可用。中等法師著青色法衣,其餘者經准許,拜斗,祝壽可用。下等法師著綠色法衣,散人仙客亦著。道童、火工道人、信徒等著皂、白、雜色法衣。材質上也要區分。」
「各處道觀,依據山門大小,五等道士也要有數量限制。比如大觀,高階法師三人,上等法師五人,中等法師三十人,下等法師六十人,道童等若干。有功者,數目增加,無功者,數目減少。各觀道士數目三五年一變。若小道觀功勞卓著,便可升為中道觀,相應的高功道士數目便可增多。有哪隱居的道觀,子孫廟這類,也要加以限制。無功者不可傳道。」
「道觀中香火錢每日登記在冊,統一歸入道盟重新分配。依據各道觀大小,除去維持道觀的基本消耗,剩餘的由道盟依據各道觀功勞等調度。如此,各道觀自然都在掌握之中。至於佛寺,講究眾生平等,佛衣歷來無等級之分,師弟可詢問圓通、圓光、廣惠等人,定下規制。」
「獻方的兩處道觀,都是小山門。按我本來想的,小道觀觀主也只不過是個穿青色法衣的中等法師。這兩個道觀觀主羽化之前都可穿紅衣,並可傳承一代。綠色法衣的下等法師數目也增加四個名額。」
「另外,佛道兩家都有秘傳的煉丹、制器之術,最是耗費金銀。以道家金丹來說,靡費許多金銀,也不見得煉成,十分耗費錢財。修習丹道之術的道人,對錢財上就有許多渴求。各處村坊城寨,做法事的僧道也要有所限制,本州道士必要有著青色法衣的法師主持方可。五等法衣,便是州中五等道職。」
「除了五等之分,各寺觀僧道多有一技之長者,也可以此換取貢獻,得些賞賜。至於苦修之輩,身外之物也就不用在意,維持其基本所需便可。」
趙禎聽了,連連點頭。
對於佛道,趙禎自然也是想要掌控在手裡的。讓公孫勝等人對道觀寺院摸底,就是為了這個。
防備歹人藏身寺廟,邪教滋生,不過是明面上的理由。畢竟,趙禎讀史書,早就知道靠著傳道起義的不在少數,以此,別人也說不出什麼。
另一方面,道觀佛寺崇善,百姓信奉,也能安定治下民心。
佛修來世,道修今生,儒證其身。
這三者對趙禎來說,各有用處。儒不必說,治理地方從來都離不開讀書人。若是邊境之地真有鬼怪之類,自然少不了二者用處。便是沒有鬼怪,安撫百姓也是好的。
趙禎道:「師兄說的是,這道盟就按照師兄所說,等我問過圓通、廣惠等人,定下佛教事務,一同頒布施行。」
幾人正說著,就見趙元禮走了進來。趙禎問道:「何事?」
趙元禮回道:「范縣王知縣派人送來加急公文。」
「快請進來。」
不一時,趙元禮引著一個遞夫走了進來。
見了禮,遞夫取出一封公文並一冊書遞了上來。
趙禎驗了封泥,打開公文,看過之後不禁愕然。將公文遞給一旁的公孫勝,口中道:「公孫師兄,你等也看看。」
公孫勝三人看后,面面相覷。
公孫勝道:「慚愧,我等竟然未曾發現這伙邪教徒。」
「師兄不必如此,王倫在范縣不也未曾發現嗎。還是孔長生、孔偉生兩兄弟下鄉度地才發現了端倪。隱藏的這等深,不深入村坊,是發現不了的。好在晁蓋兄弟已帶人做了部署,這劉信民也是好本事,竟然能自編一部《天王度人寶經》。」趙禎舉著手裡的書冊道。
公孫勝接過書冊,粗粗翻看一遍道:「不過是造些破空老祖、達空老祖等名色人等,編成七言,似歌非歌,似詩非詩,句語十分俚鄙。」
趙禎笑道:「師兄不要小看了這書冊,山野村民多有愚蒙之人,再有心懷不軌者推波助瀾,鬧起了,也是一場不小的風波。」
說著,對驛夫說道:「你一路奔波辛苦,且下去歇息一日。明日帶公文返回范縣。」
「元禮,你安排這個兄弟下去歇息,好酒好肉款待。」
驛夫聽了,拜了拜,隨趙元禮下去了。
趙禎這才接著道:「如今這個劉信民正在傳教,王倫已使人加入教中,暗中打探情形,明日我帶左勇騎營、右勇騎營並捕盜營,走一趟范縣,去會會這個劉信民。前日徐溶夫曾舉薦一人,正在范縣,我正好去見見。」
公孫勝道:「明日我也隨大官人走一遭,也去看看這個劉信民如何傳教,瞞的如此好。」喬道清道:「大官人,以我看來,這個劉信民也不過是個貪財之輩。你看書中所言:凡所有相皆虛妄,因有相皆虛妄,所以有家財者萬不可慳吝財帛,必須誠心輸獻於天王。天王歡喜保佑,現身延年益壽,死後超升天宮。」
「其無家財者,並身子亦當勘破虛妄,須到天王案下捨身,供奉力得之貨並供掌教驅使,天王亦無不歡喜。」
當下,趙禎寫了軍令,使趙集送去各處。
第二日,收拾停當,趙禎騎上照夜玉獅子馬,帶上一眾軍士並傳信的驛夫,浩浩蕩蕩往范縣趕去。
范縣縣城,王倫提前接到驛夫傳來的消息,帶著顏六並一眾縣衙胥吏於城外三裡外迎著趙禎。見禮后,趙禎問道:「晁團練使呢?」
「相公,晁團練帶人假裝行軍操練,如今已在張庄鄉相鄰的龍王莊鄉停駐。」王倫趕緊回道。
趙禎聽了,點頭問道:「可查清了,有多少村坊莊戶入教?」
王倫道:「大官人,已查清楚。幸虧司戶參軍廳孔目官孔長生兄弟二人,這才發現的早。這個劉信民並非本處人士,來張庄鄉不過月余,供奉一位喚做多寶天王的神道,他自稱天王案下掌教,如今在張庄鄉七處村寨傳道。」
趙禎聽了,皺眉問道:「七處村寨,就無人首告嗎?」
王倫聽了,連忙道:「相公,這張庄鄉橫跨黃河兩岸,這七處村坊都在黃河東岸,想要報信的人怕是都被殺了。」
趙禎聽了,眉頭皺的更重,讓人拿過輿圖,讓王倫在圖上指了指。
趙禎看后,點了點頭,只吩咐大軍入營歇息。
安置好了軍士馬匹,趙禎又招來王倫問道:「這個劉信民可會法術?」
「聽探子稟報,這廝以扶鸞請聖,咒水治病,香煙燈火變現人物,號稱能知人生死禍福,已得多寶天王真傳。那七處村寨以此都被他鬨動。」
「下官還打聽到這廝立下約束之法:凡歸教者,須在天王案下立有重誓口如有叛教而去者,死後入十八重大地獄,刀山劍樹,火蛇鐵狗,受苦無窮。又立有醍醐灌頂、鵲巢重會、龍女獻珠一切等等名色。以此村寨莊戶多不來首告。」
「如今這七處村寨里都張貼著劉信民的告示,探子偷揭了一張在此,請相公過目。」
趙禎接過告示,只見上寫著:維持法界、統理陰陽、掌管天下水陸財源、多寶如意天王案下掌教大臣劉一諭,士民知悉:
蓋聞皈依正教者,上有福慶。信天王者,赴龍華之會。本掌教奉天王金口親諭,濟度眾生,蓋以普天之下,共登安樂矣。是以迴向天王,救度眾生之本願也。
本掌教自開教以來幾至於今日矣。且善男信女豈可不信天王耳。現在奉天王面諭,奉托本掌教,勸化爾等士民,回心向善。豈可不信天王,死墮地獄云爾。
爾等百姓皆需親填名冊,老幼男婦家丁年貌,逐一註明。本掌教於圓滿之日,代爾等迴向天王,開脫一身窮苦之罪加予百年福祿之緣。
不信天王並攜妻小逃亡者,天王震怒,使爾等窮苦而死,貶入無間地獄,萬劫不復人身,悔之而不及耳。
切切特諭。
趙禎看罷,不禁苦笑,百姓如此愚蠢,甘為煽弄。口中道:「百姓無辜,當赦免。這劉信民居心叵測,生擒之後,需當眾百姓面將其處死,以讓百姓看清其面目。除了劉信民,還有什麼厲害人物嗎?」
「這廝不知從何處招攬了四人,都有幾斤氣力。封為護教將軍,為首得喚作章持,使一根渾鐵棍。老二巴增,使一柄九齒釘鈀。老三計廣,使一桿五股鋼叉。老四陸多,使一面牛頭鏜。除了這四個,也封了十餘個監教,分在各處村坊,村中各有十餘個骨幹。攏共也就百十人,其餘莊戶多在觀望。」
趙禎聽了,心中有數,打發王倫回城。
第二日,趙禎一眾在龍王莊鄉匯合了晁蓋、韓伯龍,兩軍渡過黃河,分頭去各處村坊搜捕教民骨幹,而後都去劉信民所在的焦庄匯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