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玄武門之變
蠱士正文第20章玄武門之變武德九年,魏徵離開長安,前往山東之地。
就在幾個月前,玄武門驚變,魏徵的舊主慘死在了宮廷之中。權力的遊戲向來殘酷。不過,血跡會被清掃,刀光劍影會隱去,染血的宮殿終究要恢復神聖安寧的樣子。
權力洗牌之後,魏徵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被任命為諫議大夫。玄武門事變后,唐朝政局不穩,加上有一部分太子黨羽逃到了山東,勢必會對李世民的統治構成威脅。於是,李世民給了魏徵一個任務:撫慰山東之地,平息騷動。選擇魏徵,一是因為他是山東人氏,在當地有一定影響力;二是因為魏徵作為李建成的部下,容易消解太子舊黨的敵對情緒。
走出森嚴的宮廷,重遊舊地,魏徵壓抑的心緒得到了某種程度的釋放。在巡行山東的過程中,他創作了一首《暮秋言懷》:
首夏別京輔,杪秋滯三河。
沉沉蓬萊閣,日夕鄉思多。
霜剪涼階蕙,風捎幽渚荷。
歲芳坐淪歇,感此式微歌。
魏徵可以說是文學圈外的人,詩作極少。他一生追逐實際的功業,沒功夫雕琢文字。結尾的「式微」二字出自《詩經》:「式微式微,胡不歸?」《毛詩傳》認為,春秋有個小國名叫黎國,黎侯被狄人驅逐,他的臣子為了呼喚他歸來,創作了這首詩。
暮秋之景讓魏徵心有所感,然而情感稍微一宣洩,他就聽到了內心的呼喚:你還有君王的使命呢!
難怪,魏徵留給世人的面貌非常之單調:一個時刻都在喋喋不休,總結歷史教訓的重臣身影。
當魏徵到達磁州時,正巧地方官員羈押太子餘黨送往京城,魏徵立馬將其釋放。他說:上面剛剛下了詔令,太子、齊王府舊人一律赦免,現在把他們押送回京,怎麼取信於天下?魏徵的作為,使得山東的局勢穩定下來。最重要的是,他完美地回應了李世民的信任。
主上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回報。
魏徵。圖源:網路
01
魏徵是巨鹿人,自幼生活潦倒,但志向高遠。隋末天下大亂,他自然也想有一番作為。
魏徵有一位神秘的老師——王通。這是一位奇人。他精通五經,又有王霸之略,懷著一顆濟世之心,渴望明主賞識。后因隋朝的內部矛盾,王通有志不能施,拂袖歸山,在河汾之地傳授學問。
王通門徒眾多,而且多是唐初名臣。相傳,溫彥博、杜如晦、陳叔達、杜淹、房玄齡、魏徵、李靖、王珪,薛收等人都曾做過他的門人。
不過,有人就提出疑問了:這麼厲害的一個人,幾乎不見史傳,也沒能留下任何著述。有一本傳世的《中說》,還是模仿《論語》語錄體,由後人追記而成。難道那些大名鼎鼎的弟子當了大官之後,都忘記了這位恩師嗎?
歷史留下了一些蛛絲馬跡,至少在杜淹、陳叔達、薛收三人的文集中談到過這位老師。至於李靖、房玄齡等人是否為王通弟子,尚有爭議。不過,王通其人應該真實存在,並且他的學問在初唐頗具市場。
比如《中說》提到:「子曰:不以天下易一民之命。」這是民本思想。
「不知道,無以為人臣,況君乎。」這是君權有限思想。
「必也言之無罪,聞之以戒。」這是君王納諫思想。
唐朝開國的創業者們,基本上都踐行了這些言論。尤其是納諫的風氣。武德四年,李世民擊敗竇建德,進入洛陽,看到隋朝的宮室非常奢華,不禁感嘆。薛收趁機進言:「秦增阿房之飾,漢罷露台之費,故漢祚延而秦禍速,自古如此。」李世民心領神會。
薛收。圖源:網路
其實,王通的學問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文化精神。有識之士在目睹隋末大亂之後,意欲重拾儒家道德,撥亂反正。他們對於天下大治有一份共通的期許,也願意為了這個理想付出心血。魏徵就是其中一員。
在遇見李世民之前,魏徵換了好幾任主公。
大業十三年,魏徵依附瓦崗起義軍首領李密。李密發現魏徵非常有才華,於是重用他。魏徵曾獻上壯大瓦崗的十條計策,李密雖然稱奇,但未能採納。
當時,佔據洛陽的王世充攻擊李密,被李密擊敗。勝利之際,魏徵卻潑了一盆冷水,他說:魏公雖然贏了,但是精銳受損,加上府庫沒有積累,將士們有戰功卻得不到封賞。還不如深溝高壘,與敵人相持,待到敵人糧盡撤退之時,率軍追擊,這才是取勝之道。可惜無人聽他的話。
後來,魏徵隨李密降了李淵,李密舊將李勣還佔據著廣袤的地盤。魏徵毛遂自薦,去勸降李勣。結果,竇建德率軍南下,魏徵、李勣等人成了俘虜。沒過多久,魏徵又事竇建德。竇建德被擊敗后,魏徵再次入唐,受到李建成的重用。
按照忠臣不事二主的觀點,魏徵無疑是一個道德有缺的人。他來者不拒,每事一主,也都盡其所能。
其實,魏徵心中並非沒有原則。在受李淵之命招降李勣的路上,山路艱險,魏徵創作了一首《述懷》,裡面有這麼一句:「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這不是和他多年之後受李世民之命撫慰山東的心情一模一樣嗎?
他一直懷著國士的夢想,遇見知人的君主,怎麼能不竭盡全力呢?
02
貞觀初年,天下初定,唐太宗與眾臣討論治國的方針。
朝中分成了兩派。
魏徵認為朝代或有更替,但是百姓淳樸,可以教化,先賢所說的仁義之道不會過時。當今要務在於安民。
封德彝則指出:「三代以後,人漸澆訛,故秦任法律,漢雜霸道,皆欲化而不能,豈能化而不欲?若信魏徵所說,恐敗亂國家。」他認為,人心變壞,已經無法推行仁義。所以秦朝必須憑藉法律,漢朝必須行霸道。言下之意唐朝也得如此。
魏徵反駁道:「若謂古人淳樸,漸至澆訛,則至於今日,當悉化為鬼魅矣,人主安得而治之!」如果人心不斷變壞,那麼現在的世道就是惡鬼橫行,君王要怎麼治理呢?
其實,人心壞不壞只是說辭,雙方爭論的焦點在於到底是仁義,還是法律,到底是輕徭薄賦,還是高壓政策。
當時,唐太宗不到三十歲,且戰功赫赫,並不是迂腐守舊之人,但是他卻選擇相信老調重彈的魏徵。
史載:「元年,關中飢,米斗直絹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天下一統並沒有帶來安樂的生活,全國經濟依然處於凋敝之中。直到貞觀四年,才算撥雲見日,天下豐收,社會的元氣有所恢復。
唐太宗自己回憶道:「貞觀初,人皆異論,雲當今必不可行帝道、王道。惟魏徵勸我,既從其言,不過數載,遂得華夏安寧,遠戎賓服。」
封德彝。圖源:影視劇照
還有一次,朝廷派人徵兵,封德彝上奏道:中男雖不到十八歲,其中身體魁梧壯實的,也可一併徵發。
唐太宗同意了。魏徵堅決反對,當時他是尚書左丞,朝中決策需要經過他的簽署。於是,徵兵令卡在了魏徵這裡。
唐太宗大怒,將魏徵召進宮中怒罵道:中男中魁梧壯實的,都是那些奸民虛報年齡以逃避徭役的人,徵召他們有什麼害處,而你卻如此固執!
魏徵答道:治軍不在人數眾多。只要陛下治軍得法,足以無敵於天下,又何必多征年幼之人以增加虛數呢!而且陛下總說:「朕以誠信治天下,欲使臣下百姓均沒有欺詐行為」,現在陛下即位沒多久,卻已經多次失信了。
唐太宗驚愕地問道:朕如何失信了?
魏徵答道:陛下剛即位的時候,免除百姓拖欠朝廷的財物,結果秦王府的財物,照收不誤。下令免除徭役,結果不久又說,已納稅者明年才開始免除。這些是誠信治國之道嗎?
唐太宗聽后,高興地說:以前朕認為你比較固執,懷疑你不懂政務,現在看到你議論國事,確實都切中要害。朝廷政令不講信用,則百姓不知所從,國家如何能得到治理呢?朕的過失很深吶!
於是,朝廷不征中男為兵。
《劍橋中國隋唐史》里說,魏徵是「一個不屈不撓的道德家」和「無所畏懼的諫諍者」。在史書中,我們基本看不見魏徵縱橫捭闔,指點江山的身影,這些是房玄齡、杜如晦的事情。他的出現,基本在另一個場景里:太宗想炫耀武功了,他出來制止;太宗想大興土木了,他出來反對;太宗想鋪張浪費了,他出來勸誡。
同為諫官的王珪這樣評價魏徵:「每以諫諍為心,恥君不及堯、舜。」這近乎擁有道德潔癖了。
晚年的唐太宗逐漸變得懈怠。貞觀十三年,魏徵上「十漸疏」。這篇文章寫得極為精彩,直指唐太宗的十個缺點:求珍奇,傾民力,拒直諫,遠君子,尚奇異,輕臧否,好畋獵,疏上達,荒政事,重徭役。最後寫道:
「當今太平之基,既崇極天之峻;九仞之積,猶虧一簣之功。千載休期,時難再得,明主可為而不為,臣所以鬱結長嘆者也。」
唐太宗讀後,甚為震動,真誠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朕將虛襟靜志,敬佇德音。」
喋喋不休的諫臣,每次發完牢騷之後,都能得到皇帝的回應。
這是魏徵最幸運的一點。
03
魏徵經常在奏疏中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歷朝歷代為什麼難以「克終」,敗亡相繼?
這也是懸在貞觀君臣頭上不能迴避的一個問題。
他們都是一場歷史巨變的親歷者。隋朝,一個「甲兵強盛」、「風行萬里」的王朝,卻只存在了三十多年,就「率土分崩」、「子孫殄滅」。如果沒有隋的速亡,也不會有唐的興起。誰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成為第二個隋朝。因此,撰述隋朝歷史,對於唐朝統治者來說,有著切身的利害關係。
貞觀三年,唐太宗命魏徵修《隋書》。魏徵不僅主編《隋書》,還親自撰寫了《隋書》的序、論。
魏徵最重要的一個觀點就是:「其隋之得失存亡,大較與秦相類。」《隋書》認為隋亡於煬帝,正如秦亡於二世,矛頭直指君主嚴刑峻法、窮兵黷武、營造無度、巡幸不止等做法。
但是,唐人對問題的思考並不僅限於此,《隋書》里問道:「高祖掃江南以清六合,煬帝事遼東而喪天下。其故何哉?」魏徵的答案是:隋文帝擾動百姓,是為了讓百姓「安」,隋煬帝擾動百姓,是把他們當成了草芥。同時,魏徵還認為,隋朝敗亡之兆,起自高祖。從隋文帝暮年「無寬仁之度,有刻薄之資」開始,就種下了亡國的禍根。
可以說,《隋書》里的字字句句都在勸告唐太宗。
《隋書》。圖源:網路
唐太宗說過:「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史資政,這是貞觀一朝展現出的特殊性。
在唐太宗的鼓勵下,魏徵聯合虞世南、褚亮、蕭德言等人,剪裁史書的嘉言善語,編成《群書治要》一書,獻給皇帝。這本書的意義不在內容,而在於魏徵的剪裁手法。
以《三國志》為例,原書約69萬字,魏徵將其裁剪為約4萬字,十不存一。比如關羽,只選取到義別曹操,以後的故事全都刪去了。
反倒一些龍套的戲份特別多。比如鮑勛,原文1300餘字,只減到了593個字。鮑勛是個諫官,秉正無私。黃初六年,曹丕欲興兵伐吳,鮑勛直言不可,但曹丕還是發動戰爭,最後大敗而歸。曹丕看他不順,借故殺了他。《群書治要》連鮑勛冤死的細節都摘錄了:「死之日,家無餘財,莫不為勛嘆恨。」
陸遜是《三國志》除了帝王和諸葛亮外唯一單獨立傳的人,他在《群書》的戲份只有400多字。而他的族侄陸凱,因為勸諫孫皓之故,篇幅竟有2700多字。
可見,魏徵的剪裁之意不在歷史的真相,而在彰顯「勸諫之臣」。
因此,《群書治要》問世之後,沒有得到太多的關注,到了宋朝已經亡佚了。反倒是這本書流傳到日本,十分受歡迎,最後在清朝又流回國內。
可以說,魏徵在《群書治要》里夾帶的私貨,越來越不流行了。難道是後世的大臣不想要彰顯「諫臣之道」?難道是後世的君主不想要從歷史吸取教訓?都不是。
最大的原因是,這本書從頭到尾只為一個人而寫——唐太宗。
貞觀之後,再無第二個唐太宗,《群書治要》自然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魏徵。圖源:影視劇照
04
有一次,唐太宗宴請群臣,說道:
「貞觀以前,從我平定天下,周旋艱險,玄齡之功無所為讓。貞觀之後,盡心於我,獻納忠謹,安國利人,成我今日功業,為天下所稱者,惟魏徵而已。」
在唐太宗心中,是魏徵佐成了天下大治。
唐太宗即位之初,「霜旱為災,米穀踴貴,突厥侵擾,州縣騷然」,既有內憂又有外患,災荒嚴重的地方,一匹絹才能換得一斗米。
貞觀五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歸鄉里,米鬥不過三四錢,終歲斷死刑才二十九人。東至於海,南極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齎糧,取給於道路焉」。
這就是歷史上貞觀之治的風貌:經濟恢復,政治穩定,社會風氣良好。類似的描述在史書中屢見不鮮,但是,貞觀之治卻是人人思慕。因為,它不僅僅代表著一段重要的時期,更成為了一個不斷被提起、從未被超越的理想。
貞觀之治最讓後人羨慕的一點,就是君臣道合,同心協力的政治風氣。
一次,有人誹謗魏徵包庇自己的親戚,李世民派御史大夫溫彥博去查,結果什麼也沒查出來,溫彥博對唐太宗說道:魏徵作為一個臣子,行為應有形跡,不能避開嫌疑,否則就會招來誹謗。雖然沒有私情,也應當受到責備。
後來,魏徵入朝說:臣聽說君臣一心。如果不存公道,一昧追求行為顯露痕迹,君臣上下都這樣做,那麼國家的興衰就難以預料了。
李世民誠懇認錯:我已經悔悟這件事了。
魏徵又說:希望陛下讓臣做良臣,不要讓臣做忠臣。
李世民問:忠臣、良臣有不同的地方嗎?
魏徵說:良臣使自身獲得美名,君主得到讚譽。忠臣自己遭禍被殺,君主也陷入兇惡境地,國破家亡,只得到一個忠臣的空名。
魏徵知道,能夠決定他是忠臣、還是良臣的,並不是自己的作為,而是君王的行徑。也就是說,君主納諫,使其成為良臣;君主頑固,使其成為忠臣。這世上可以沒有魏徵,卻不能沒有唐太宗。
李世民的回答也非常耐人尋味:「君但莫違此言,我必不忘社稷之計。」
納諫只是貞觀君臣的一面。
經歷過天下之驚變,面對歷史的殷鑒,他們懷有相通的理想。唐太宗曾說過:「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畏懼什麼呢?畏水能覆舟,所以先存百姓;畏偏聽則暗,所以尋求群體的力量。
唐太宗。圖源:網路
北宋時,包拯說過這樣一段話:
「臣聞唐太宗英明好諫之主也,魏元成忠直無隱之臣也,故君臣道合,千載一時,事無不言,言無不納。」
好像只要臣子敢諫、君主納諫,就能使得天下大治。
窄化的理解暴露了宋臣悲哀的處境,他們看起來與皇帝共治天下,尊嚴比之以往更高了。然而,宋朝的皇帝崇尚分權制衡,戰戰兢兢害怕丟失權勢。臣子更多時候只是工具,而非同行之人。
熙寧三年,王安石求去。宋神宗責怪道:「朕與卿相知,近世以來所未有,所以為君臣者形而已,形固不足累卿;然君臣之義,固重於朋友。若朋友與卿要約,勤勤如此,卿亦宜為之少屈。朕既與卿為君臣,安得不為朕少屈?」
大意是:我們倆的交情太深了,君臣只是一種形式。如果朋友邀請你去做某些事情,你應該要委屈一下自己。更何況我們是君臣,難道就不能為我委屈一下自己嗎?含情脈脈,令人感動。
後來,這般有愛的宋神宗既無法保護王安石在政敵的攻擊中全身而退,也抑制不了自己的攬權之心。王安石最後還是力不從心。
唐太宗與魏徵的君臣之義,正如貞觀之治一般,只是歷史的曇花一現。
05
貞觀十七年,魏徵病逝。唐太宗痛哭流涕,為之神傷。沒過多久,李世民命閻立本畫二十四功臣像置入凌煙閣,魏徵位列第四。
然而,兩人的結局都不太圓滿。
這一年,太子李承乾謀反,英明一世的唐太宗逐漸展露出昏聵的一面。
當時,侯君集、杜正倫與太子有染,一個被殺,一個被貶。魏徵曾經推薦過二人,說他們有宰相之才。唐太宗不得不懷疑,魏徵是不是沒有表面看上去那麼正直,他有沒有可能結黨營私呢?
隨後,唐太宗得知,魏徵曾經寫下自己的諫辭,拿給史官褚遂良看,估計是打算把好名聲傳之後世。魏徵有了好名聲,那自己不就成了被勸諫的昏君嗎?唐太宗越想越氣,完全喪失了判斷力。
於是,他廢除了衡山公主與魏徵長子的婚約,還下令推倒了魏徵的墓碑。
貞觀十九年,李世民親征高句麗。如果放在以前,定會有一個人站出來,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這一次沒有了。唐軍雖然取得大勝,太宗還是後悔了。回師之後,他嘆息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於是他又重新立起魏徵的墓碑。
最後的最後,唐太宗還是那個千古無二的開明君主。
在中國古代,一個帝王如唐太宗這樣的明君,尚且避免不了走向昏庸;一個朝代如唐朝這樣盛大的王朝,尚且不能走出「克終者寡」的歷史規律。那要如何尋找出路呢?
魏徵留下的這個終極問題,只能待後人解答。
【清】劉源:《凌煙閣功臣圖》之魏徵。圖源:網路
參考文獻:
【唐】魏徵等撰:《隋書》,中華書局,1973
【唐】劉昫等撰:《舊唐書》,中華書局,1975
【唐】吳兢:《貞觀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唐】魏徵等撰:《群書治要》,中華書局,2014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中華書局,1975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中華書局,1956武德九年,魏徵離開長安,前往山東之地。
就在幾個月前,玄武門驚變,魏徵的舊主慘死在了宮廷之中。權力的遊戲向來殘酷。不過,血跡會被清掃,刀光劍影會隱去,染血的宮殿終究要恢復神聖安寧的樣子。
權力洗牌之後,魏徵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被任命為諫議大夫。玄武門事變后,唐朝政局不穩,加上有一部分太子黨羽逃到了山東,勢必會對李世民的統治構成威脅。於是,李世民給了魏徵一個任務:撫慰山東之地,平息騷動。選擇魏徵,一是因為他是山東人氏,在當地有一定影響力;二是因為魏徵作為李建成的部下,容易消解太子舊黨的敵對情緒。
走出森嚴的宮廷,重遊舊地,魏徵壓抑的心緒得到了某種程度的釋放。在巡行山東的過程中,他創作了一首《暮秋言懷》:
首夏別京輔,杪秋滯三河。
沉沉蓬萊閣,日夕鄉思多。
霜剪涼階蕙,風捎幽渚荷。
歲芳坐淪歇,感此式微歌。
魏徵可以說是文學圈外的人,詩作極少。他一生追逐實際的功業,沒功夫雕琢文字。結尾的「式微」二字出自《詩經》:「式微式微,胡不歸?」《毛詩傳》認為,春秋有個小國名叫黎國,黎侯被狄人驅逐,他的臣子為了呼喚他歸來,創作了這首詩。
暮秋之景讓魏徵心有所感,然而情感稍微一宣洩,他就聽到了內心的呼喚:你還有君王的使命呢!
難怪,魏徵留給世人的面貌非常之單調:一個時刻都在喋喋不休,總結歷史教訓的重臣身影。
當魏徵到達磁州時,正巧地方官員羈押太子餘黨送往京城,魏徵立馬將其釋放。他說:上面剛剛下了詔令,太子、齊王府舊人一律赦免,現在把他們押送回京,怎麼取信於天下?魏徵的作為,使得山東的局勢穩定下來。最重要的是,他完美地回應了李世民的信任。
主上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回報。
魏徵。圖源:網路
01
魏徵是巨鹿人,自幼生活潦倒,但志向高遠。隋末天下大亂,他自然也想有一番作為。
魏徵有一位神秘的老師——王通。這是一位奇人。他精通五經,又有王霸之略,懷著一顆濟世之心,渴望明主賞識。后因隋朝的內部矛盾,王通有志不能施,拂袖歸山,在河汾之地傳授學問。
王通門徒眾多,而且多是唐初名臣。相傳,溫彥博、杜如晦、陳叔達、杜淹、房玄齡、魏徵、李靖、王珪,薛收等人都曾做過他的門人。
不過,有人就提出疑問了:這麼厲害的一個人,幾乎不見史傳,也沒能留下任何著述。有一本傳世的《中說》,還是模仿《論語》語錄體,由後人追記而成。難道那些大名鼎鼎的弟子當了大官之後,都忘記了這位恩師嗎?
歷史留下了一些蛛絲馬跡,至少在杜淹、陳叔達、薛收三人的文集中談到過這位老師。至於李靖、房玄齡等人是否為王通弟子,尚有爭議。不過,王通其人應該真實存在,並且他的學問在初唐頗具市場。
比如《中說》提到:「子曰:不以天下易一民之命。」這是民本思想。
「不知道,無以為人臣,況君乎。」這是君權有限思想。
「必也言之無罪,聞之以戒。」這是君王納諫思想。
唐朝開國的創業者們,基本上都踐行了這些言論。尤其是納諫的風氣。武德四年,李世民擊敗竇建德,進入洛陽,看到隋朝的宮室非常奢華,不禁感嘆。薛收趁機進言:「秦增阿房之飾,漢罷露台之費,故漢祚延而秦禍速,自古如此。」李世民心領神會。
薛收。圖源:網路
其實,王通的學問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文化精神。有識之士在目睹隋末大亂之後,意欲重拾儒家道德,撥亂反正。他們對於天下大治有一份共通的期許,也願意為了這個理想付出心血。魏徵就是其中一員。
在遇見李世民之前,魏徵換了好幾任主公。
大業十三年,魏徵依附瓦崗起義軍首領李密。李密發現魏徵非常有才華,於是重用他。魏徵曾獻上壯大瓦崗的十條計策,李密雖然稱奇,但未能採納。
當時,佔據洛陽的王世充攻擊李密,被李密擊敗。勝利之際,魏徵卻潑了一盆冷水,他說:魏公雖然贏了,但是精銳受損,加上府庫沒有積累,將士們有戰功卻得不到封賞。還不如深溝高壘,與敵人相持,待到敵人糧盡撤退之時,率軍追擊,這才是取勝之道。可惜無人聽他的話。
後來,魏徵隨李密降了李淵,李密舊將李勣還佔據著廣袤的地盤。魏徵毛遂自薦,去勸降李勣。結果,竇建德率軍南下,魏徵、李勣等人成了俘虜。沒過多久,魏徵又事竇建德。竇建德被擊敗后,魏徵再次入唐,受到李建成的重用。
按照忠臣不事二主的觀點,魏徵無疑是一個道德有缺的人。他來者不拒,每事一主,也都盡其所能。
其實,魏徵心中並非沒有原則。在受李淵之命招降李勣的路上,山路艱險,魏徵創作了一首《述懷》,裡面有這麼一句:「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這不是和他多年之後受李世民之命撫慰山東的心情一模一樣嗎?
他一直懷著國士的夢想,遇見知人的君主,怎麼能不竭盡全力呢?
02
貞觀初年,天下初定,唐太宗與眾臣討論治國的方針。
朝中分成了兩派。
魏徵認為朝代或有更替,但是百姓淳樸,可以教化,先賢所說的仁義之道不會過時。當今要務在於安民。
封德彝則指出:「三代以後,人漸澆訛,故秦任法律,漢雜霸道,皆欲化而不能,豈能化而不欲?若信魏徵所說,恐敗亂國家。」他認為,人心變壞,已經無法推行仁義。所以秦朝必須憑藉法律,漢朝必須行霸道。言下之意唐朝也得如此。
魏徵反駁道:「若謂古人淳樸,漸至澆訛,則至於今日,當悉化為鬼魅矣,人主安得而治之!」如果人心不斷變壞,那麼現在的世道就是惡鬼橫行,君王要怎麼治理呢?
其實,人心壞不壞只是說辭,雙方爭論的焦點在於到底是仁義,還是法律,到底是輕徭薄賦,還是高壓政策。
當時,唐太宗不到三十歲,且戰功赫赫,並不是迂腐守舊之人,但是他卻選擇相信老調重彈的魏徵。
史載:「元年,關中飢,米斗直絹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天下一統並沒有帶來安樂的生活,全國經濟依然處於凋敝之中。直到貞觀四年,才算撥雲見日,天下豐收,社會的元氣有所恢復。
唐太宗自己回憶道:「貞觀初,人皆異論,雲當今必不可行帝道、王道。惟魏徵勸我,既從其言,不過數載,遂得華夏安寧,遠戎賓服。」
封德彝。圖源:影視劇照
還有一次,朝廷派人徵兵,封德彝上奏道:中男雖不到十八歲,其中身體魁梧壯實的,也可一併徵發。
唐太宗同意了。魏徵堅決反對,當時他是尚書左丞,朝中決策需要經過他的簽署。於是,徵兵令卡在了魏徵這裡。
唐太宗大怒,將魏徵召進宮中怒罵道:中男中魁梧壯實的,都是那些奸民虛報年齡以逃避徭役的人,徵召他們有什麼害處,而你卻如此固執!
魏徵答道:治軍不在人數眾多。只要陛下治軍得法,足以無敵於天下,又何必多征年幼之人以增加虛數呢!而且陛下總說:「朕以誠信治天下,欲使臣下百姓均沒有欺詐行為」,現在陛下即位沒多久,卻已經多次失信了。
唐太宗驚愕地問道:朕如何失信了?
魏徵答道:陛下剛即位的時候,免除百姓拖欠朝廷的財物,結果秦王府的財物,照收不誤。下令免除徭役,結果不久又說,已納稅者明年才開始免除。這些是誠信治國之道嗎?
唐太宗聽后,高興地說:以前朕認為你比較固執,懷疑你不懂政務,現在看到你議論國事,確實都切中要害。朝廷政令不講信用,則百姓不知所從,國家如何能得到治理呢?朕的過失很深吶!
於是,朝廷不征中男為兵。
《劍橋中國隋唐史》里說,魏徵是「一個不屈不撓的道德家」和「無所畏懼的諫諍者」。在史書中,我們基本看不見魏徵縱橫捭闔,指點江山的身影,這些是房玄齡、杜如晦的事情。他的出現,基本在另一個場景里:太宗想炫耀武功了,他出來制止;太宗想大興土木了,他出來反對;太宗想鋪張浪費了,他出來勸誡。
同為諫官的王珪這樣評價魏徵:「每以諫諍為心,恥君不及堯、舜。」這近乎擁有道德潔癖了。
晚年的唐太宗逐漸變得懈怠。貞觀十三年,魏徵上「十漸疏」。這篇文章寫得極為精彩,直指唐太宗的十個缺點:求珍奇,傾民力,拒直諫,遠君子,尚奇異,輕臧否,好畋獵,疏上達,荒政事,重徭役。最後寫道:
「當今太平之基,既崇極天之峻;九仞之積,猶虧一簣之功。千載休期,時難再得,明主可為而不為,臣所以鬱結長嘆者也。」
唐太宗讀後,甚為震動,真誠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朕將虛襟靜志,敬佇德音。」
喋喋不休的諫臣,每次發完牢騷之後,都能得到皇帝的回應。
這是魏徵最幸運的一點。
03
魏徵經常在奏疏中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歷朝歷代為什麼難以「克終」,敗亡相繼?
這也是懸在貞觀君臣頭上不能迴避的一個問題。
他們都是一場歷史巨變的親歷者。隋朝,一個「甲兵強盛」、「風行萬里」的王朝,卻只存在了三十多年,就「率土分崩」、「子孫殄滅」。如果沒有隋的速亡,也不會有唐的興起。誰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成為第二個隋朝。因此,撰述隋朝歷史,對於唐朝統治者來說,有著切身的利害關係。
貞觀三年,唐太宗命魏徵修《隋書》。魏徵不僅主編《隋書》,還親自撰寫了《隋書》的序、論。
魏徵最重要的一個觀點就是:「其隋之得失存亡,大較與秦相類。」《隋書》認為隋亡於煬帝,正如秦亡於二世,矛頭直指君主嚴刑峻法、窮兵黷武、營造無度、巡幸不止等做法。
但是,唐人對問題的思考並不僅限於此,《隋書》里問道:「高祖掃江南以清六合,煬帝事遼東而喪天下。其故何哉?」魏徵的答案是:隋文帝擾動百姓,是為了讓百姓「安」,隋煬帝擾動百姓,是把他們當成了草芥。同時,魏徵還認為,隋朝敗亡之兆,起自高祖。從隋文帝暮年「無寬仁之度,有刻薄之資」開始,就種下了亡國的禍根。
可以說,《隋書》里的字字句句都在勸告唐太宗。
《隋書》。圖源:網路
唐太宗說過:「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史資政,這是貞觀一朝展現出的特殊性。
在唐太宗的鼓勵下,魏徵聯合虞世南、褚亮、蕭德言等人,剪裁史書的嘉言善語,編成《群書治要》一書,獻給皇帝。這本書的意義不在內容,而在於魏徵的剪裁手法。
以《三國志》為例,原書約69萬字,魏徵將其裁剪為約4萬字,十不存一。比如關羽,只選取到義別曹操,以後的故事全都刪去了。
反倒一些龍套的戲份特別多。比如鮑勛,原文1300餘字,只減到了593個字。鮑勛是個諫官,秉正無私。黃初六年,曹丕欲興兵伐吳,鮑勛直言不可,但曹丕還是發動戰爭,最後大敗而歸。曹丕看他不順,借故殺了他。《群書治要》連鮑勛冤死的細節都摘錄了:「死之日,家無餘財,莫不為勛嘆恨。」
陸遜是《三國志》除了帝王和諸葛亮外唯一單獨立傳的人,他在《群書》的戲份只有400多字。而他的族侄陸凱,因為勸諫孫皓之故,篇幅竟有2700多字。
可見,魏徵的剪裁之意不在歷史的真相,而在彰顯「勸諫之臣」。
因此,《群書治要》問世之後,沒有得到太多的關注,到了宋朝已經亡佚了。反倒是這本書流傳到日本,十分受歡迎,最後在清朝又流回國內。
可以說,魏徵在《群書治要》里夾帶的私貨,越來越不流行了。難道是後世的大臣不想要彰顯「諫臣之道」?難道是後世的君主不想要從歷史吸取教訓?都不是。
最大的原因是,這本書從頭到尾只為一個人而寫——唐太宗。
貞觀之後,再無第二個唐太宗,《群書治要》自然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魏徵。圖源:影視劇照
04
有一次,唐太宗宴請群臣,說道:
「貞觀以前,從我平定天下,周旋艱險,玄齡之功無所為讓。貞觀之後,盡心於我,獻納忠謹,安國利人,成我今日功業,為天下所稱者,惟魏徵而已。」
在唐太宗心中,是魏徵佐成了天下大治。
唐太宗即位之初,「霜旱為災,米穀踴貴,突厥侵擾,州縣騷然」,既有內憂又有外患,災荒嚴重的地方,一匹絹才能換得一斗米。
貞觀五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歸鄉里,米鬥不過三四錢,終歲斷死刑才二十九人。東至於海,南極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齎糧,取給於道路焉」。
這就是歷史上貞觀之治的風貌:經濟恢復,政治穩定,社會風氣良好。類似的描述在史書中屢見不鮮,但是,貞觀之治卻是人人思慕。因為,它不僅僅代表著一段重要的時期,更成為了一個不斷被提起、從未被超越的理想。
貞觀之治最讓後人羨慕的一點,就是君臣道合,同心協力的政治風氣。
一次,有人誹謗魏徵包庇自己的親戚,李世民派御史大夫溫彥博去查,結果什麼也沒查出來,溫彥博對唐太宗說道:魏徵作為一個臣子,行為應有形跡,不能避開嫌疑,否則就會招來誹謗。雖然沒有私情,也應當受到責備。
後來,魏徵入朝說:臣聽說君臣一心。如果不存公道,一昧追求行為顯露痕迹,君臣上下都這樣做,那麼國家的興衰就難以預料了。
李世民誠懇認錯:我已經悔悟這件事了。
魏徵又說:希望陛下讓臣做良臣,不要讓臣做忠臣。
李世民問:忠臣、良臣有不同的地方嗎?
魏徵說:良臣使自身獲得美名,君主得到讚譽。忠臣自己遭禍被殺,君主也陷入兇惡境地,國破家亡,只得到一個忠臣的空名。
魏徵知道,能夠決定他是忠臣、還是良臣的,並不是自己的作為,而是君王的行徑。也就是說,君主納諫,使其成為良臣;君主頑固,使其成為忠臣。這世上可以沒有魏徵,卻不能沒有唐太宗。
李世民的回答也非常耐人尋味:「君但莫違此言,我必不忘社稷之計。」
納諫只是貞觀君臣的一面。
經歷過天下之驚變,面對歷史的殷鑒,他們懷有相通的理想。唐太宗曾說過:「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畏懼什麼呢?畏水能覆舟,所以先存百姓;畏偏聽則暗,所以尋求群體的力量。
唐太宗。圖源:網路
北宋時,包拯說過這樣一段話:
「臣聞唐太宗英明好諫之主也,魏元成忠直無隱之臣也,故君臣道合,千載一時,事無不言,言無不納。」
好像只要臣子敢諫、君主納諫,就能使得天下大治。
窄化的理解暴露了宋臣悲哀的處境,他們看起來與皇帝共治天下,尊嚴比之以往更高了。然而,宋朝的皇帝崇尚分權制衡,戰戰兢兢害怕丟失權勢。臣子更多時候只是工具,而非同行之人。
熙寧三年,王安石求去。宋神宗責怪道:「朕與卿相知,近世以來所未有,所以為君臣者形而已,形固不足累卿;然君臣之義,固重於朋友。若朋友與卿要約,勤勤如此,卿亦宜為之少屈。朕既與卿為君臣,安得不為朕少屈?」
大意是:我們倆的交情太深了,君臣只是一種形式。如果朋友邀請你去做某些事情,你應該要委屈一下自己。更何況我們是君臣,難道就不能為我委屈一下自己嗎?含情脈脈,令人感動。
後來,這般有愛的宋神宗既無法保護王安石在政敵的攻擊中全身而退,也抑制不了自己的攬權之心。王安石最後還是力不從心。
唐太宗與魏徵的君臣之義,正如貞觀之治一般,只是歷史的曇花一現。
05
貞觀十七年,魏徵病逝。唐太宗痛哭流涕,為之神傷。沒過多久,李世民命閻立本畫二十四功臣像置入凌煙閣,魏徵位列第四。
然而,兩人的結局都不太圓滿。
這一年,太子李承乾謀反,英明一世的唐太宗逐漸展露出昏聵的一面。
當時,侯君集、杜正倫與太子有染,一個被殺,一個被貶。魏徵曾經推薦過二人,說他們有宰相之才。唐太宗不得不懷疑,魏徵是不是沒有表面看上去那麼正直,他有沒有可能結黨營私呢?
隨後,唐太宗得知,魏徵曾經寫下自己的諫辭,拿給史官褚遂良看,估計是打算把好名聲傳之後世。魏徵有了好名聲,那自己不就成了被勸諫的昏君嗎?唐太宗越想越氣,完全喪失了判斷力。
於是,他廢除了衡山公主與魏徵長子的婚約,還下令推倒了魏徵的墓碑。
貞觀十九年,李世民親征高句麗。如果放在以前,定會有一個人站出來,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這一次沒有了。唐軍雖然取得大勝,太宗還是後悔了。回師之後,他嘆息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於是他又重新立起魏徵的墓碑。
最後的最後,唐太宗還是那個千古無二的開明君主。
在中國古代,一個帝王如唐太宗這樣的明君,尚且避免不了走向昏庸;一個朝代如唐朝這樣盛大的王朝,尚且不能走出「克終者寡」的歷史規律。那要如何尋找出路呢?
魏徵留下的這個終極問題,只能待後人解答。
【清】劉源:《凌煙閣功臣圖》之魏徵。圖源:網路
參考文獻:
【唐】魏徵等撰:《隋書》,中華書局,1973
【唐】劉昫等撰:《舊唐書》,中華書局,1975
【唐】吳兢:《貞觀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唐】魏徵等撰:《群書治要》,中華書局,2014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中華書局,1975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中華書局,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