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竟然還要飛
第588章竟然還要飛
梁敦彥現在雖然還只是直隸布政使,可山東那邊的情況也由他同山東布政使聯繫統計,最後一同報給楊士驤。
梁敦彥的這個布政使,其實也相當於一個半布政使,甚至也可以說,他是楊士驤的助手,在做半個巡撫。
梁敦彥喜形於色地說道,「回大帥話,根據大帥要在百姓中分散飼養以及製作青飼料的方法,現在直隸、山東的農戶,幾乎家家都在飼養生豬和牛、羊、雞、鴨。」
「據統計,今年可以出欄的生豬高達六百萬頭,羊四百多萬隻,還有引進的瑞士西門塔爾、法國夏洛萊肉牛二十萬頭、咱們山東魯西的黃牛也有十幾萬頭、雞鴨等家禽也大量飼養,還有富戶辦起來養豬場和養雞場。」
法國人當初給的賠款,最終絕大部分都用來引進法國的著名肉牛也就是夏洛萊肉牛的種牛和即產肉又能大量產奶的西門塔爾牛。
只不過這種大型牲畜不適於普通農戶飼養,推廣散養效果不是很好,現在大部分是在多倫和武清、薊州的官辦的牧場中飼養。
其中武清的牧場里飼養的就是即產肉又產奶的西門塔爾牛,牛奶大部分供給《震旦實業發展公司》旗下的乳製品廠,生產奶粉和奶糖。
梁敦彥說道,「預計明年的出欄數,還會大幅增加。」
「除了滿足《震旦實業發展公司》的合同外,百姓多餘的生豬和牛、羊大量在市場出售,已經將兩省豬肉和羊肉價格壓下一成,禽蛋價格也在下降,多虧不僅兩江有商販前來購買,豫省也有商人前來販賣生豬和活羊,這才穩住價格。」
梁敦彥樂呵呵地說,「現在咱們直山兩省,又興起了一個職業,很多百姓開始走街串戶地收購雞鴨絨毛,甚至還有人到鄰近的兩江和豫省收購,運回來賣給《羽絨廠》。」
「如今農戶在土地以外收入顯著增多,民生改善很大,許多農戶還在家裡供著大帥的長生牌位呢。」
「如果部隊需求量大,豬、羊、禽蛋價格還會上漲,百姓的收入會更多。」
羽絨廠是如今《震旦實業發展公司》旗下唯一沒有多少盈利的一家企業,他們生產的羽絨坎肩都被供給給直軍後勤股了,自然不好賺太多。
羽絨服預計在國內市場上並不會受到歡迎,在國外倒是可以,只是這根本就沒有什麼技術難度可言,想要賺洋人的錢,也是不可能的。
牛奶的引入,開始時滕毓藻很有些頭痛,此時的民眾可沒有幾人會喝鮮牛奶。
最終,只好讓周學熙建了一家乳製品廠,生產奶粉和奶糖。
奶粉倒是很有發展的行業,由於巴氏消毒法要在二十多年後才會出現,這時奶粉企業都做不大,常亮也都很小。
滕毓藻把這個已經被周學熙稱之為滕氏消毒法的技術,應用在奶粉生產中,使大量收購鮮奶製作奶粉成為可能。
為了保持產品領先,滕毓藻甚至沒有申請專利。
也正因為如此,如今的這家乳製品廠生產的奶粉,除了被滕毓藻強令周學熙留下一成產出在國內銷售,其餘都被歐洲商人高價購買走了。
如今,周學熙正嚷著要擴大產奶量以及乳製品廠規模呢。
對於肉和禽蛋數量充足,這讓滕毓藻十分高興,對於兩省有百姓供他的長生牌位,滕毓藻也未置可否,這種情況是他樂於見到的。
滕毓藻現在最想見到的,就是他自己的聲望日隆,讓朝廷不敢輕易觸動他。
徐世昌、寧星普、周學熙等人,聽說僅僅滕毓藻的這一項措施,就不僅解決了罐頭廠、奶粉廠、羽絨廠、皮革製品廠的原料來源,解決了直隸大量的肉食需求,還顯著提高了農戶收入,改善了民生,也都感到很高興,對於滕毓藻更加推崇。
滕毓藻不僅有生產出洋人都喜歡商品的奇思妙想,還有惠及普通農戶民生的好辦法,簡直就是有點石成金的手段,有這樣一個總督治理直、山兩省,這兩省的百姓可是有福了。
滕毓藻笑著點頭說,「很好!崧生,你還要努力,所有有利於改善百姓生計的事,你都要大力推進。」
滕毓藻又對楊士驤說道,「青飼料的方法,你安排在《大公報》上公開發表吧,這會讓各省百姓也都得到一些實惠。」
不理會有些不太情願的楊士驤,滕毓藻又對周學熙道。
「緝之,你給周大人去封信,把分散飼養的法子跟他說一下,兩江的生豬,只要他們能運過來,你就全都收購了吧。」
雖然滕毓藻知道,周馥很快就會被慈禧調去兩廣,周馥感到被朝廷忌憚,所以在兩廣任上主動請辭回家養老去了。
滕毓藻可不願周馥就此離開,他還要讓周馥努力做下去,讓周馥在民生上有所作為,這會牢牢拉住周馥。
隨後,衛靖海又彙報一番各型炮彈的存儲數量,以及部隊重機槍的配置。
炮彈儲備數量還是很充裕的,不僅還有繳獲炮彈,保定和天津兵工署自己的兵工廠生產的炮彈產量都很大。
只是因為暫時還要保密,所有迫擊炮彈,都是有擴建后搬遷至海邊的原東局子兵工廠生產的。
此外,還有漢陽槍炮廠生產的炮彈,產量也很可觀,張之洞也主要供給了直軍。
雖然現在張之洞主張聯日抗俄,可他也認為處於東北大門口的直軍應有戰爭準備,畢竟只有有了足夠實力,才能有人願意同你聯合。
直軍的重機槍有些麻煩,由於滕毓藻現在看不上笨重的水冷式馬克沁重機槍,還拿出了一種被滕毓藻稱為通用機槍的草圖,兵工署因為技術力量差,到現在也沒有試製成功。
不過,滕毓藻拿出的另一種無需用水散熱,帶有粗粗空氣散熱筒的輕型機槍,採用彈盤或者彈鼓供彈的輕型機槍,兵工署不僅已經研製出來,還已經小批量密密生產。
這種被滕毓藻稱之為直l型輕機槍的機槍,已經開始在第四鎮、第五鎮、第八鎮、騎兵鎮裝備。
現在生產的這種輕機槍,正在裝備給第一鎮。
按照滕毓藻的交代,這種輕型機槍,暫時只裝備給可能在關外參戰的部隊使用。
雖然有了這種輕型機槍,可由於散熱還是存在一定問題,它的火力持續性要差一些,因此馬克沁重機槍還要依然留在部隊中,但也只在營級規模中作為火力支援使用。
這種輕機槍,實際上就是劉易斯輕機槍,原理和製造都毫無難度可言,全槍不足十二公斤,供彈方式是47發或者97發單盤或者彈鼓,口徑7.62。
歷史上,劉易斯輕機槍還要在十年後,才在英國開始批量生產。
其實,滕毓藻現在完全可以拿出更輕便的MG34這種大殺器,只不過滕毓藻不想太過超前,他要慢慢來,只比歷史上稍稍超前就可以了。至於使用7.62口徑,主要是考慮到日後難免要供給國內部隊,至少要在子彈上有所控制。
國內生產的彈藥,主要是毛瑟七九口徑的。
按照滕毓藻的要求,裝備了輕機槍的部隊,所有哨不再配備重機槍,全部配備六挺這種可以抱著衝鋒的輕機槍。
所以,現在直軍只能將現有型號繁雜的重機槍清理歸類,以便方便彈藥供應。
現在直軍所有部隊的重機槍只有兩種型號了,其它不同型號和多餘的馬克沁都賣給其他省份的新軍了,袁世凱就購買了一百挺。
現在直軍兩種重機槍,一種是繳獲最多的馬克沁重機槍,一種就是法國哈奇開斯重機槍。
氣冷哈奇開斯重機槍由於份量輕,主要裝備在駐張家口的吳佩孚第五鎮和李金昱第八鎮,已及騎兵鎮。
其餘各部,全部使用馬克沁重機槍。
此後衛靖海所說的,就都是一些瑣碎事務了。
諸如,新兵募集以及訓練情況,軍裝、軍鞋、牛皮武裝帶、軍用水壺的儲備情況等等。
劉長發和孫世俊兩人彙報的更簡短,只是補充了衛靖海所說的一些細節。
然後,就是李玉林彙報情況。
按照李玉林所說,兵工署所屬的兵工廠都已經開始全力組織生產,只不過因為生產設備不足的原因,兩家工廠無法滿足數十萬部隊作戰需求。
雖然已經通過寧星普的貿易公司在德國購買了設備,只是現在增加設備生產也已經來不及了。
他建議滕毓藻,應該從國外購買一些做補充。
而李玉林同樣在彙報中提到,兵工署研製的新式槍械的生產量還有些不足。
滕毓藻清楚,李玉林所說的新式槍械,除了直l式輕機槍,還包括衝鋒槍。
衝鋒槍同樣是在一戰中出現的,最初的第一種衝鋒槍應該是十一年後義大利人設計的,隨後德國人設計出大名鼎鼎的MP18衝鋒槍,滕毓藻給兵工署的草圖就是MP18。,依然是九毫米口徑。
關於自研新式武器,劉長發、孫世俊、劉十九和曹福田、劉秉義等人並不感到驚訝,因為兩年前那種情況下,滕毓藻就能研究出迫擊炮這種極其方便的大殺器。
甚至葉祖珪、薩鎮冰也並不感到有什麼特別,因為他們海軍的大殺器,就是根據滕毓藻畫出的原理草圖,由兵工署試製出來的。
甚至因為購置原材料和需要資金的原因,甚至寧星普、周學熙、席立功這些人,也知道個大概。
他們這些人,僅僅是感到好奇,都想知道這一次到底是什麼東西。
而楊士驤和徐世昌、楊士琦、唐紹儀、梁敦彥、曹嘉祥這些人,就大感驚奇了。
他們對於兵工署竟然能研製出新式武器,都驚訝至極。
對於這些人的疑惑和懷疑,滕毓藻笑著說道。
「你們不要不相信,咱們兵工署確實研究製造出了威力極大的新式武器,而且還不是一種,我只能告訴我你們,這是兩款新式槍械,就連列強也都沒有,只是現在還需要保密。」
李玉林敬佩地說,「我也可以再給你們透露一些,這兩種新槍,都是根據大帥繪製的原理草圖試製出來的。」
「確切說,這兩種新式槍械都是大帥發明出來的。」
對於滕毓藻還能發明新式武器,唐紹儀、梁敦彥、曹嘉祥幾人都大吃一驚,看向滕毓藻的目光中,不只有驚訝,更有敬佩!
滕毓藻嘆口氣,他有些懊惱他自己,雖然他早已有了在關外參戰的計劃,可對於使用新式武器他遲遲下不了決心,以至於時間上有些晚了。
「瓊琳,從國外大量購買彈藥現在還不行,這會讓列強誤以為咱們要參戰,或者至少有參戰可能,你可要知道,現在這些主要列強都希望俄日兩國在東北大打出手,沒人願意看到咱們參戰。」
「如果他們認為咱們有參戰可能,不要說未必肯賣給咱們彈藥,甚至還可能將他們的判斷透露給日俄兩國,甚至還有可能透露給朝廷,這對咱們會很不利。」
滕毓藻有些歉意地對李玉林笑著說,「瓊琳,還是立足於咱們自己,這就要辛苦你了,還要想辦法在天津廠里,多挖掘潛力,比如三班制,還有獎勵措施,需要資金你盡可以開口。」
滕毓藻又叮囑道,「雖然時間有些緊,可也一定要保證質量,尤其要注意安全,否則恐怕就會適得其反。」
對於滕毓藻的要求,李玉林雖然有些無奈,可也只有點頭應允。
對於滕毓藻,李玉林還是很信服的,在他看來,滕毓藻對所有的事情,都考慮得十分周全。
李玉林深吸口氣又說道,「大帥,根據你巡視之前拿出的設計草圖,製作的飛艇已經試製成功,而且經過了一個月的反覆試飛,狀態良好,應該已經具備投入使用的能力。」
飛艇並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一百多年前,法國人羅伯特兄弟就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艘人力飛艇。
他們的這艘飛艇長15.6米,最大直徑9.6米,充氫氣后可產生1000多公斤的升力。
只不過,此後百多年來,似乎只有法國人對飛艇感興趣,其他歐洲國家都無人問津。
以至於,雖然一百多年來飛艇已經有了動力和轉向功能,可依然還是軟式飛艇。
更先進的硬式飛艇,是直到庚子年,才被第一次對飛艇感興趣的德國人齊柏林試製成功。
而關於飛艇的事情,都是經過廣泛報道的,尤其是庚子年德國齊柏林硬式飛艇的成功,更是名噪一時,不止上海和廣州、香港的報紙報道過,《大公報》也對此做了轉載報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