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論戰:鯨吞豫州
屆時,從荊揚徐三州分三路齊攻豫州,兵力損失殆盡形同僅剩幾件「褻衣」的豫州,如何能抵達得了同時被三路猛攻?
而李基的這番話一出,劉備的呼吸也不免跟著變得粗重了起來。
荊揚霸主的名號說得好聽,但對於整個大漢而言,終究只能算是偏安一隅。
若不是在李基的治理與開發下,歷年安置流民補充勞力,又向外尋到了金銀礦產以及高產糧種,內改軍制,外攬人材。
揚州甚至想做到偏安一隅都相當的勉強,更別說是對外開拓了。
可若是取了豫州,陶謙又相讓徐州,那麼真正兼并了荊揚豫徐四州之地,南無交州之患,北有幽州盟友,又暗控益州的劉備,將真正擁有了一統天下的基礎。
這一刻,劉備終於明白為何李基會在得知紀靈率兵入彭城國的第一時間,會親自匆匆趕來極力主張迴轉彭城。
怕是李基從一開始,就看到了這一大好時機的可能性。
甚至在李基早早得知了曹操傳信給袁術,卻沒有刻意地阻撓離間,或也是做好了這一局面出現的準備。
處於敵對立場的李基與曹操在無形的默契下,合力推動著這一局面的出現。
曹操需要藉助袁術大軍牽制劉備,繼而能順利地脫離徐州戰場;
李基也自始至終地將袁術大軍視作真正的獵物,故意露出破綻地誘袁術大軍入局。
而隨著李基提出了這一戰略后,帳內一眾文臣武將的目光也是紛紛顯得灼熱起來。
曹操退得太快了,在尚有一戰之力的情況下就迅速撤退了,這顯然是滿足不了諸多將領對於軍功的渴望。
如今李基這一提議,大有將支援戰打成殲滅戰,乃至於順勢鯨吞豫州的意思。
偌大的一個豫州,合計十餘萬的豫州軍,能撈到軍功的機會可太多了。
只是在一眾熱切的眼神中,諸葛亮依然保持著一如既往的冷靜,出言詢問道。
「老師,只是如此是否會有些過於勉強了?呂布正與關將軍在南陽郡激戰,荊州兵力已然被牽制了大半。」
「僅有揚州之力想要一口氣鯨吞豫州以及……拱衛徐州,或有些冒險。」
在提及徐州之時,諸葛亮還不忘斟酌一下用詞。
或許劉備仁德,對於領受徐州之事有些顧忌猶豫,但諸葛亮無疑不是什麼迂腐之輩。
相對比依然由陶謙治理徐州,徐州歸於劉備手中,於國於民,都是一件大好事。
至於其餘的將領,大多更是已經將徐州視作了劉備的地盤。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即便劉備決意不受徐州,陶謙也有意反悔讓出徐州,劉備麾下的將士無疑都不可能會同意。
因此,徐州即便是在諸葛亮眼中,那也已然是劉備的囊中之物。
可在徐州未定之際,再想要進一步鯨吞豫州,這在諸葛亮看來無疑有些冒險了。
「若是豫州兵力充足,確實會如亮兒所言的那般有些冒險,因此關鍵在於能否覆滅紀靈所領的十萬大軍。」
李基一改以往商議的風格,以著果決的口吻繼續陳述著。
「袁術所控制的豫州所能調動的總兵力約在十二萬到十三萬間,只要完全覆滅了紀靈所率領的十萬大軍。」
「兵力僅剩兩三萬之數的豫州,袁術該如何去守?」
「即便袁術意識到不妙,不斷強征青壯百姓上陣,也不過是垂死掙扎。」
諸葛亮開口追問道。
「那呂布呢?若是呂布進入豫州,不管是與袁術進一步結盟,還是欲當漁翁,都可能讓局勢產生不可預料的變化。」「屆時豫州遲遲未能拿下,後方徐州又遭受挑撥生亂,很可能會陷入首尾難顧的困境。」
對於諸葛亮的詢問,李基沒有惱怒,反倒是倍感欣慰之餘,轉而向著徐庶、龐統以及司馬懿看去,問道。
「吾設立參謀團的本意,正是為了查漏補缺,亮兒所指出的無疑是一條重要問題,爾等可有什麼補充的?」
當即,龐統幾乎是瞬間就站了起來,說道。
「由於曹操背叛了袁術,讓老師所言的時機確實存在,但其中有一點確實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難題——覆滅紀靈所率領的十萬袁軍。」
「主公所掌握的彭城國輿圖相當詳細,其中清晰可見彭城周邊超過九成也都是平原地帶。」
「如此地形,敗十萬袁軍易,覆滅十萬袁軍難。」
「即便是走脫過半袁軍退回豫州,讓袁術手中有七八萬可用兵力守城,也足以讓袁術能從容地抵擋進攻,將戰爭時間不斷拉長。」
徐庶也跟著起身行禮后,補充道。
「時間一長,對我軍而言,無疑是大不利。既很可能讓未穩定的徐州出現變故,也可能讓袁術等來袁紹、呂布等諸侯的支援。」
如今劉備很富,橫跨荊揚二州,但遠遠還沒有橫推當世的實力。
一旦發展成了消耗戰,很可能會硬生生地將劉備歷年來積累的優勢硬生生地磨掉。
錢糧也就罷了,重要的是人口與勞力。
相對比中原,荊揚二州最大的劣勢始終是人口密度遠遠比不上中原。
戰爭打的是錢糧,但也是人口。
麥子一年一割,但一個青壯卻需要十幾二十年的時間成長。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這也是李基記憶中的漢末時期到三國歸晉這段時期,戰爭規模幾乎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斷縮減的原因所在。
歸根到底,那就是人口打沒了,青壯都打沒了。
李基微微頷首,目光緊接著最後落在了司馬懿的身上。
司馬懿連忙起身,不自覺地露出一抹有些陰惻惻的笑容,又下意識地收斂了起來,道。
「我支持老師。」
「沒了?」李基一挑眉,問道。
司馬懿連連搖頭,答道。
「老師計無遺策,既提出如此戰略,想必已是胸有成竹,適才三位同窗所言確是難題所在,但並非是容易忽略的難題,老師定已有方略。」
相比起諸葛亮、龐統、徐庶三人相對純粹的心思,司馬懿更側重幾分無疑是人心與政治。
不說司馬懿不覺得諸葛亮等人提出的,不算是無解的難題。
就算真有死結,參謀團四人均出言反駁李基,那不是打老師的臉嗎?
所以,司馬懿自覺贊同也好,反對也罷,自己都要表明支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