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魂院大比・抵死
道光十三年,湖南院試,曾國藩被取中,列第十七名,屬中上,入縣學。當時的湖南學政為岳鎮南。曾國藩時名子城,是年二十三歲。
道光十四年,湖南鄉試,曾國藩考中,全省排名第三十六名,屬中上。是科欽命主考官徐雲瑞,副主考許乃安,曾的房考官為張啟庚。
道光十八年正月,在京參加全國會試,得中,排名第三十八名,仍屬中上。是科會試欽派主考官、大總裁為大學士穆彰阿,副主考朱士彥、吳文熔、廖鴻荃,曾的房考官是季芝昌。
道光十八年四月,正大光明殿複試一等,殿試三甲第四十二名,屬下等,得賜同進士出身。此後正式更名為國藩,取國之屏藩之意。
道光十八年五月初二,由禮部堂官引見,朝見道光帝;因答對明白、條理清晰,加之衣著樸素,深得道光帝賞識,被破格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同進士入翰林,清朝開國以來僅曾國藩一人。
——曾國藩,你給朕說說,做官的第一要義是什麼?
——回皇上話,學生以為,做官的第一要義無非是個「廉」字。
其實,從道光十七年開始,清朝就已經不再太平。
農曆十月初一,正是大清入關建國的紀念日,這一天,原該風和日麗,九州祥和,偏偏奉天府卻發生強烈的地動現象,而且是入關以來的首次。地動過後,不僅東陵陵基出現斷裂,北陵的兩塊神道碑也齊腰折斷。消息快馬報到京師,滿朝文武震驚。
舉國皆知,奉天府乃大清的陪都,是大清國的發祥地;東陵是太祖努爾哈赤的萬年吉地,北陵乃太宗皇太極的陵寢。
是年,大清國又遭遇百年大旱,旱得大部分省份樹枯草焦。——莊稼正灌漿的季節,卻三十幾日不見一滴雨。惟獨湖廣地面的湖南、湖北雨水勤,勤到十天半月不見一回日頭,勤到江滿河溢,勤到兩湖的百姓苦撐了三十幾日的船。
大災過後,乾旱的省份起蝗蟲,蝗蟲的密度達到三尺見方上萬頭。根本看不見地面,一腳下去,便是鬆軟軟的一片。——獨兩湖行痘疫。蝗蟲食莊稼,百姓沒得東西吃,便吃蝗蟲。先是一家吃,然後家家吃,蝗蟲還真能讓人保命。蝗蟲被吃得日夜都怕。痘疫卻是要命的瘟疫,又沒得東西吃,兩湖人口銳減,每天都有死人的數字成百上千地上報給朝廷。
是年,在舉國無措的情況下,大學士穆彰阿上折懇求皇上祈天以緩解災情。道光皇帝本著對百姓負責的態度,收到摺子的第二天,即帶上文武大臣,懷揣著一顆虔誠的心,到天壇祈天。祈天的儀式極其隆重,京師百姓無不稱道。
但上蒼並不買道光皇帝的賬,蝗蟲和痘疫繼續肆虐;災情不僅絲毫未得到緩解,反倒日益加重。
道光二十年。
經過兩年的將養,加之各地豐產豐收,大清國國庫稍有積蓄,朝廷的日子也好過了許多,道光皇帝總算能舒一口氣。這時,夷人也瞧准了國富民安的大清日子好過,認為發財的機會已經來到,就通過廣東省的香港島,往兩廣一帶大量販進煙土(鴉片)。
當是時,朝廷對夷商販煙並不禁止,均按正常商情對待;因為夷商販煙並非始於今日,早在康熙年間就已有小批量的流入。總因糜銀太甚,吞吃量沒有鋪開,一直是達官貴人的專利。夷人在煙土一項上的贏利並不可觀。
如今豐產豐收,百姓手裡也或多或少有了銀子,夷人便開始把煙土降價,直降到普通百姓也能消受得起,進貨量也達到空前。有時一天,僅廣東碼頭一地,就能卸十幾船的貨物。兩廣一帶,鴉片是真正地走進了千家萬戶,煙館建得比茅廁都多。
不久,別的省份也6續有了煙館。清國的煙民是成千上萬地增長。清國的雪花銀子成船地被運往海外。夷人好不喜煞!
鴉片的大量流入,白銀的大量流出,使剛剛度過天災的清國,又籠罩在茫茫煙霧之中。各地衙門中有識之士要求禁煙的摺子一天總能收到**個,攪得大學士穆彰阿也煩。穆相爺於是上報朝廷,希望皇上能申飭幾句,一再強調,夷人是惹不起的。
朝廷這時倒忽然有些清醒,竟置穆彰阿的建議於不顧,反倒要痛下決心禁煙了。
不僅國人奇,夷人也始料不及。
禁煙的告示發到各省還不算,又派了能員林則徐徑去廣東,誓必從源頭上滅火,聲勢造得老大。而能員辦事從來都是剛直不阿的,林欽差的手裡又有天朝大皇帝的聖諭,管你是英吉利還是美利堅,欽差一到,統通地滾出國門去。這種霹靂手段沒嚇著洋人,倒把個堂堂的穆中堂嚇壞了。穆中堂當時就聯絡耆英耆中堂以及另外幾名德高望重的老臣,聯名上摺子給皇上,一再強調,林大人的這種魯莽做法一旦惹惱了洋人,洋人手裡的傢伙可不是吃素的,務望我主三思。
道光帝卻對穆、耆二老微微一瞥,既未誇獎「有見識」,也未申飭「真糊塗」,權當什麼都沒發生。摺子也被棄置在龍書案不提不問。
穆、耆二位只好坐在岸邊觀火,對禁煙一事再不敢提起。但暗中,這些自詡有見識的老臣,卻日夜盼著夷人發怒,林欽差倒霉。
於是乎,夷人終於著惱,鴉片戰爭爆發。
戰爭以失敗告終,付出的代價是割地賠銀,將能員林則徐革職拿問。
但煙霧蔓延之勢總算有所減弱。
清國百姓的臉上不僅有了煙色,又出現了菜色。
道光皇帝重又帶著文武大臣登上天壇。穆、耆二老因為「有見識」,也很快恢復了往日的威風。百官都說:穆彰阿愛國,林則徐誤國。
這一年,翰林院庶吉士陳啟邁、白殿壹、洪洋、劉向東、曾國藩等五人見習期滿,照理該過班引見。
庶吉士不是官員,是翰林院里見習的學生,除了每年撥付給些許銀兩補貼伙食外,俸祿是一文也沒有的。只有等見習期滿過班引見后,才算正式的大清朝官員,各人的去向也一朝明朗,或留京補為國子監助教,或外放到省補為知縣。但也有留在翰林院任為檢討、內閣中書等官職的,不過比例都很小,大多數庶吉士不敢做這個夢。庶吉士們只求早一天引見,早一天出去做官,足矣。所以,庶吉士們都很看重過班引見這一關,都早早地寄信回家讓匯大筆的銀子,為的是打通一些關節,能早早地引見,引見后能分發一些好的省份或好的差事,也算不白當一回翰林公。這是老翰林們傳授的經驗,據說是很靈的,必須如此,概莫能免。
陳啟邁與洪洋的家境是比較好的,兩個人花錢的手腳原本就大,臨近過班引見的日子,更是今天請禮部堂官,明天請吏部郎中,連宮裡的一名在御膳房當差的太監,也懵懵懂懂地得了五十兩銀子。
白殿壹和劉向東則稍差一些,但也每人給恩師穆彰阿送了二百兩的禮金。
五個人當中,曾國藩最不行。
一則源於他出身農家,至今尚未還清進京趕考時借的銀子。一則因為他平時木訥不擅交際,百兩以上的銀子錢莊和會館都不肯通融。何況庶吉士借錢,原本就是錢莊的大忌。當值
的京官借貸尚要考察償還能力,你一個不拿俸祿的人借貸,又沒有哪個大臣肯為你擔保,錢莊是斷斷不冒此險的。當然,十兩二十兩的不在此例,卻又辦不了事。
曾國藩只能幹耗著。
陳啟邁與洪洋很快便由內閣通知開具履歷,明日午時引見,引見大臣為翰林院掌院學士文慶、吏部左侍郎敬愛。
引見的當天就從內廷傳出消息,陳啟邁分發江西,洪洋分發廣西,都是遇缺即補的候補知縣。
兩個人引見后都很喪氣。銀子沒少花,結果卻不理想,兩個地方都是窮省,靠做官發財一途先就打了折扣。
一個月後,白殿壹與劉向東,也由吏部侍郎敬愛指引,入宮陛見。
引見后,白殿壹被外放到湖北做候補知縣,劉向東被指發湖南,也是候補知縣,省份較江西、廣西要好些。兩個人好一頓歡喜,連請連吃了三天花酒才打點行裝離京赴任。
幾天光景,期滿該過班引見的庶吉士只剩了曾國藩一人。
曾國藩儘管每天照常去翰林院當值,卻每天都盼著引見的通知。吏部的知示卻影兒都沒有。
曾國藩知道這是不打點出現的結果。吏部不上報,皇上又日理萬機,如何能知道還有一名該引見的庶吉士沒有引見?吏部耗時日,往後拖引見的日子,說穿了,就是乾耗庶吉士的銀子。這也是曾國藩不打點的「報應」。
吏部輕輕一拖,六個月便悠悠地過去,曾國藩存在手裡吃飯的銀子已告罄。所幸會館的賬房總管沒有催逼,否則便有曾國藩的難看。
曾國藩這時最大的逍遣便是背書、寫字,背《大清律例》,練楷書,寫詩詞。這當中收到劉向東的來信,信中說自己已然見過湖南撫院,近日抽閑便告假去湘鄉代他看望家人云雲。
道光十三年,湖南院試,曾國藩被取中,列第十七名,屬中上,入縣學。當時的湖南學政為岳鎮南。曾國藩時名子城,是年二十三歲。
道光十四年,湖南鄉試,曾國藩考中,全省排名第三十六名,屬中上。是科欽命主考官徐雲瑞,副主考許乃安,曾的房考官為張啟庚。
道光十八年正月,在京參加全國會試,得中,排名第三十八名,仍屬中上。是科會試欽派主考官、大總裁為大學士穆彰阿,副主考朱士彥、吳文熔、廖鴻荃,曾的房考官是季芝昌。
道光十八年四月,正大光明殿複試一等,殿試三甲第四十二名,屬下等,得賜同進士出身。此後正式更名為國藩,取國之屏藩之意。
道光十八年五月初二,由禮部堂官引見,朝見道光帝;因答對明白、條理清晰,加之衣著樸素,深得道光帝賞識,被破格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同進士入翰林,清朝開國以來僅曾國藩一人。
——曾國藩,你給朕說說,做官的第一要義是什麼?
——回皇上話,學生以為,做官的第一要義無非是個「廉」字。
其實,從道光十七年開始,清朝就已經不再太平。
農曆十月初一,正是大清入關建國的紀念日,這一天,原該風和日麗,九州祥和,偏偏奉天府卻發生強烈的地動現象,而且是入關以來的首次。地動過後,不僅東陵陵基出現斷裂,北陵的兩塊神道碑也齊腰折斷。消息快馬報到京師,滿朝文武震驚。
舉國皆知,奉天府乃大清的陪都,是大清國的發祥地;東陵是太祖努爾哈赤的萬年吉地,北陵乃太宗皇太極的陵寢。
是年,大清國又遭遇百年大旱,旱得大部分省份樹枯草焦。——莊稼正灌漿的季節,卻三十幾日不見一滴雨。惟獨湖廣地面的湖南、湖北雨水勤,勤到十天半月不見一回日頭,勤到江滿河溢,勤到兩湖的百姓苦撐了三十幾日的船。
大災過後,乾旱的省份起蝗蟲,蝗蟲的密度達到三尺見方上萬頭。根本看不見地面,一腳下去,便是鬆軟軟的一片。——獨兩湖行痘疫。蝗蟲食莊稼,百姓沒得東西吃,便吃蝗蟲。先是一家吃,然後家家吃,蝗蟲還真能讓人保命。蝗蟲被吃得日夜都怕。痘疫卻是要命的瘟疫,又沒得東西吃,兩湖人口銳減,每天都有死人的數字成百上千地上報給朝廷。
是年,在舉國無措的情況下,大學士穆彰阿上折懇求皇上祈天以緩解災情。道光皇帝本著對百姓負責的態度,收到摺子的第二天,即帶上文武大臣,懷揣著一顆虔誠的心,到天壇祈天。祈天的儀式極其隆重,京師百姓無不稱道。
但上蒼並不買道光皇帝的賬,蝗蟲和痘疫繼續肆虐;災情不僅絲毫未得到緩解,反倒日益加重。
道光二十年。
經過兩年的將養,加之各地豐產豐收,大清國國庫稍有積蓄,朝廷的日子也好過了許多,道光皇帝總算能舒一口氣。這時,夷人也瞧准了國富民安的大清日子好過,認為發財的機會已經來到,就通過廣東省的香港島,往兩廣一帶大量販進煙土(鴉片)。
當是時,朝廷對夷商販煙並不禁止,均按正常商情對待;因為夷商販煙並非始於今日,早在康熙年間就已有小批量的流入。總因糜銀太甚,吞吃量沒有鋪開,一直是達官貴人的專利。夷人在煙土一項上的贏利並不可觀。
如今豐產豐收,百姓手裡也或多或少有了銀子,夷人便開始把煙土降價,直降到普通百姓也能消受得起,進貨量也達到空前。有時一天,僅廣東碼頭一地,就能卸十幾船的貨物。兩廣一帶,鴉片是真正地走進了千家萬戶,煙館建得比茅廁都多。
不久,別的省份也6續有了煙館。清國的煙民是成千上萬地增長。清國的雪花銀子成船地被運往海外。夷人好不喜煞!
鴉片的大量流入,白銀的大量流出,使剛剛度過天災的清國,又籠罩在茫茫煙霧之中。各地衙門中有識之士要求禁煙的摺子一天總能收到**個,攪得大學士穆彰阿也煩。穆相爺於是上報朝廷,希望皇上能申飭幾句,一再強調,夷人是惹不起的。
朝廷這時倒忽然有些清醒,竟置穆彰阿的建議於不顧,反倒要痛下決心禁煙了。
不僅國人奇,夷人也始料不及。
禁煙的告示發到各省還不算,又派了能員林則徐徑去廣東,誓必從源頭上滅火,聲勢造得老大。而能員辦事從來都是剛直不阿的,林欽差的手裡又有天朝大皇帝的聖諭,管你是英吉利還是美利堅,欽差一到,統通地滾出國門去。這種霹靂手段沒嚇著洋人,倒把個堂堂的穆中堂嚇壞了。穆中堂當時就聯絡耆英耆中堂以及另外幾名德高望重的老臣,聯名上摺子給皇上,一再強調,林大人的這種魯莽做法一旦惹惱了洋人,洋人手裡的傢伙可不是吃素的,務望我主三思。
道光帝卻對穆、耆二老微微一瞥,既未誇獎「有見識」,也未申飭「真糊塗」,權當什麼都沒發生。摺子也被棄置在龍書案不提不問。
穆、耆二位只好坐在岸邊觀火,對禁煙一事再不敢提起。但暗中,這些自詡有見識的老臣,卻日夜盼著夷人發怒,林欽差倒霉。
於是乎,夷人終於著惱,鴉片戰爭爆發。
戰爭以失敗告終,付出的代價是割地賠銀,將能員林則徐革職拿問。
但煙霧蔓延之勢總算有所減弱。
清國百姓的臉上不僅有了煙色,又出現了菜色。
道光皇帝重又帶著文武大臣登上天壇。穆、耆二老因為「有見識」,也很快恢復了往日的威風。百官都說:穆彰阿愛國,林則徐誤國。
這一年,翰林院庶吉士陳啟邁、白殿壹、洪洋、劉向東、曾國藩等五人見習期滿,照理該過班引見。
庶吉士不是官員,是翰林院里見習的學生,除了每年撥付給些許銀兩補貼伙食外,俸祿是一文也沒有的。只有等見習期滿過班引見后,才算正式的大清朝官員,各人的去向也一朝明朗,或留京補為國子監助教,或外放到省補為知縣。但也有留在翰林院任為檢討、內閣中書等官職的,不過比例都很小,大多數庶吉士不敢做這個夢。庶吉士們只求早一天引見,早一天出去做官,足矣。所以,庶吉士們都很看重過班引見這一關,都早早地寄信回家讓匯大筆的銀子,為的是打通一些關節,能早早地引見,引見后能分發一些好的省份或好的差事,也算不白當一回翰林公。這是老翰林們傳授的經驗,據說是很靈的,必須如此,概莫能免。
陳啟邁與洪洋的家境是比較好的,兩個人花錢的手腳原本就大,臨近過班引見的日子,更是今天請禮部堂官,明天請吏部郎中,連宮裡的一名在御膳房當差的太監,也懵懵懂懂地得了五十兩銀子。
白殿壹和劉向東則稍差一些,但也每人給恩師穆彰阿送了二百兩的禮金。
五個人當中,曾國藩最不行。
一則源於他出身農家,至今尚未還清進京趕考時借的銀子。一則因為他平時木訥不擅交際,百兩以上的銀子錢莊和會館都不肯通融。何況庶吉士借錢,原本就是錢莊的大忌。當值
的京官借貸尚要考察償還能力,你一個不拿俸祿的人借貸,又沒有哪個大臣肯為你擔保,錢莊是斷斷不冒此險的。當然,十兩二十兩的不在此例,卻又辦不了事。
曾國藩只能幹耗著。
陳啟邁與洪洋很快便由內閣通知開具履歷,明日午時引見,引見大臣為翰林院掌院學士文慶、吏部左侍郎敬愛。
引見的當天就從內廷傳出消息,陳啟邁分發江西,洪洋分發廣西,都是遇缺即補的候補知縣。
兩個人引見后都很喪氣。銀子沒少花,結果卻不理想,兩個地方都是窮省,靠做官發財一途先就打了折扣。
一個月後,白殿壹與劉向東,也由吏部侍郎敬愛指引,入宮陛見。
引見后,白殿壹被外放到湖北做候補知縣,劉向東被指發湖南,也是候補知縣,省份較江西、廣西要好些。兩個人好一頓歡喜,連請連吃了三天花酒才打點行裝離京赴任。
幾天光景,期滿該過班引見的庶吉士只剩了曾國藩一人。
曾國藩儘管每天照常去翰林院當值,卻每天都盼著引見的通知。吏部的知示卻影兒都沒有。
曾國藩知道這是不打點出現的結果。吏部不上報,皇上又日理萬機,如何能知道還有一名該引見的庶吉士沒有引見?吏部耗時日,往後拖引見的日子,說穿了,就是乾耗庶吉士的銀子。這也是曾國藩不打點的「報應」。
吏部輕輕一拖,六個月便悠悠地過去,曾國藩存在手裡吃飯的銀子已告罄。所幸會館的賬房總管沒有催逼,否則便有曾國藩的難看。
曾國藩這時最大的逍遣便是背書、寫字,背《大清律例》,練楷書,寫詩詞。這當中收到劉向東的來信,信中說自己已然見過湖南撫院,近日抽閑便告假去湘鄉代他看望家人云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