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下南洋搶軍糧
南洋,又叫南饒。富饒的饒
由於天高皇帝遠,南洋各地維持著相當程度的自治權。各部領袖自立為王,並且接受著朝廷的冊封,十年為一周期保持進貢。
如今朝廷剛安定遼東之亂,崇禎自然無暇打南洋的主意。更何況這個年代信息極為閉塞,朝廷根本不知道南洋世外桃源般的情況。
林旭躺在新造出來的戰船甲板上,表面上微笑著閉目養神,實則心裡早就開了花。
哼哼,小爺可知道你們南洋土人有多富庶,這羊毛不薅都不好意思。
座下長三十三丈三尺,寬十二丈的主戰船,給了這位新晉大明水師提督不小的信心。
刷了清漆的橡木在陽光下泛著幽光,這艘大明的戰爭機器即將抵達南洋,這次他們必須帶回來足夠的糧食來面對冬天來勢洶洶的金人。
雖然表面上十分輕鬆,可是林旭可從未真正鬆懈過。來自現代的知識告訴他,如果搶回來的糧食不夠,那馬上就要面臨的大幹旱與鼠疫,將摧毀這個風雨飄搖的王朝。
崇禎六年六月,擴編后東江軍經由福建省,向呂宋省進發。
數百艘戰船浩浩蕩蕩向南洋駛去,平靜的海面也徹底被攪動起來,這支在遼東起家的王牌水軍,終於向南蠻展現出了獠牙。
林旭心裡清楚,這次下南洋並沒有攜帶多少軍士。完全是空船行軍,就是為了多騰出來地方存儲糧食,裝滿自己冬季作戰的補給。
完完全全的一次搶劫行動居然是代表朝廷,這讓林旭自己也是哭笑不得。
時值酷暑,又在亞熱帶附近行軍,來自北方的戰士們大多出現了水土不服的跡象。而空船的顛簸更讓他們心煩意亂,但好在一路算是風調雨順。
經過了一個月的航行,東江軍終於是抵達了呂宋省。
呂宋省盛產黃金,物產豐饒,貿易極為繁盛,自古以來便是朝廷的領土。但遭到了西班牙殖民者無情的侵略,現在已經被殖民統治。
憋了一肚子火的林旭自然不會同侵略者講中華禮儀,堅船利炮就是往你洋鬼子臉上招呼。
給不給糧,投不投降?不給今天打的就是你們鬼佬。
而駐守呂宋的西班牙軍隊已經被炮火打得暈頭轉向。以前好歹還講究個先禮後兵,現在直接就動手,換哪個國家也反應不過來。
至於學過歷史的林旭,明白了這幫殖民者的勾當之後有了親手復仇的機會,當然不會輕易放棄。
依靠著新戰艦的碾壓優勢,還有一票火炮數量明顯「超標」的鳥船和草撇船下,
金髮碧眼的洋人也只能乖乖投降。
一擁而入的東江軍直接控制住整個島嶼,而經過朝廷冊封的老羅闍(國王)早已被殖民者殺害,剩下的土人貴族大多以背叛朝廷的方式保留著榮華富貴。
林旭自然不會用懷柔手段應對他們,銀兩糧食直接充軍,良田家奴賤賣當軍餉。誰讓你站錯隊,倒是方便了小爺。
而接下來的柔佛、南沙等省也直接登陸。服從朝廷統治的則用市場價一半收購糧食,殖民者治下或陽奉陰違的土人國王直接鎮壓,搶來就是。
如此一來,不到三個月,幾百艘十丈以上的船艙滿滿當當裝著糧食回歸都城。吃水深得甲板彷彿陸地一樣穩當。
林旭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了地。這樣一來教科書上「歲大飢,人相食」的慘景至少不會在順天府出現了。
沒了飢荒,百姓就不會向北方大肆開墾耕地,鼠疫也不會再出現在大明的土地上。他林旭終於有了個安定的大後方。
換句話說,這幾百船的糧食,救了數以百萬計百姓的命!
林旭雖無濟世救民這聖人般的抱負,但這大善之舉更加堅定了他恢復中華大好河山的心。
除了借糧食以外,他林某人還做了一件大好事,又重新開闢了南洋與內地的貿易通道,以絲綢、瓷器、茶葉等大量換取黃金、糧食和糖。
南洋土人不解,為什麼要用如此精緻的工藝品與消耗品貿易一些看上去廉價的產品。
但林旭心裡清楚,每做成一筆交易,就是在幾年後的大飢荒救下不少性命。以物易命,這是天大的賺頭。
而糖則是極為重要的工業原料。明末的化學二已經處於蓬勃發展的邊緣,只要輕輕一戳,就變成了開啟近代化的一把鑰匙。
可以說這次南洋之行,徹底安定了順天府周邊,甚至是整個北方的民心,也為北上征服女真、韃靼、吐蕃等部族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
打到天山去!搶來牧場飼我牛羊。打到科爾沁!搶來草原馬守我河山。打到雅克薩!不凍港鑄這萬世基業。
林旭明白,這次回順天府,已經是吹響了決勝的號角。他必須跑贏時間,趕在大飢荒與小冰河時代來臨前完成人口大遷移。
遷都應天府,建立一條幾條可靠的糧食運輸通道,將南方作為全國殷實的倉庫。
將東南沿海的匪患直接清剿,最好能征服高麗、琉球與扶桑彈丸小地,直接為將來的近代化掃清一切障礙。
雖然聽起來很像天方夜譚,但林旭清楚他能做到,他必須做到。他每快一天,可能就會多救下很多百姓。
但他也清楚,如此浩大的工程,必須有絕對的權柄,絕對的雷霆手腕。那麼面前的阻礙就很清晰了。
崇禎
崇禎與他身後那幫富得流油的大臣們,這幫該死的守舊派。是他們吞掉了明朝的大好河山。這幫人必須吐出來民脂民膏還給百姓。
救國救民已經迫在眉睫。之前他沒有空靜下心來,把自己心裡的那個真正的想法逼出來。
林旭早就明白,從他穿越過來的那一天開始,他就明白了。
想要真正拯救這個風雨飄搖的王朝只有一個辦法。
他要廢了崇禎皇帝,推倒京城的那片腐敗的大臣班子,換上自己的人手。
只有這樣,他才有足夠大的支持,做成這逆天改命一樣的壯舉,為大明朝謀一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