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博弈智勝》(7)
進退博弈:面對危險如何選擇
在生活和工作中,總會出現你爭我奪的局面,而且多少都會遭遇一些威脅,甚至落入危險的境地,那麼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呢?這個時候,如何進退,我們就不妨用點「鬥雞博弈」的智慧。
「鬥雞博弈」中的進退之道
哪一方能夠前進,是由雙方的實力所決定的,當兩方都無法完全預測雙方實力的強弱的話,那就只能通過試探才能知道了,當然有時這種試探是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的。
如果在鬥雞場上有兩隻好戰的公雞發生遭遇戰,它們有兩個行動選擇:一是退下來,一是進攻。
如果一方退下來,而對方沒有退下來,對方獲得勝利,這隻公雞則很丟面子;如果對方也退下來雙方則打個平手。如果自己沒退下來,而對方退下來,自己則勝利,對方則失敗;如果兩隻公雞都前進,那麼則兩敗俱傷。
因此,對每隻公雞來說,最好的結果是,對方退下來,而自己不退,但是此時面臨著兩敗俱傷的結果。
不妨假設兩隻公雞如果均選擇「前進」,結果是兩敗俱傷,兩者的收益是-2個單位,也就是損失為2個單位;如果一方「前進」,另外一方「後退」,前進的公雞獲得1個單位的收益,贏得了面子,而後退的公雞獲得-1的收益或損失1個單位,輸掉了面子,但沒有兩者均「前進」受到的損失大;兩者均「後退」,兩者均輸掉了面子獲得-1的收益或1個單位的損失。當然這些數字只是相對的值。
如果博弈有唯一的納什均衡點,那麼這個博弈是可預測的,即這個納什均衡點就是一事先知道的唯一的博弈結果。但是如果一博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納什均衡點,則無法預測出一個結果來。鬥雞博弈則有兩個納什均衡:一方進另一方退。因此,我們無法預測鬥雞博弈的結果,即不能知道誰進誰退,誰輸誰贏。
由此看來,鬥雞博弈描述的是兩個強者在對抗衝突的時候,如何能讓自己佔據優勢,力爭得到最大收益,確保損失最小。鬥雞博弈中的參與者都是處於勢均力敵、劍拔弩張的緊張局勢。這就像武俠小說中描寫的一樣,兩個武林頂尖高手在華山之上比拼內力,斗的是難分難解,一旦一方稍有分心,內力衰竭,就要被對方一舉擊潰。
鬥雞博弈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比如,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博弈類似於鬥雞博弈:假如債權人A與債務人B雙方實力相當,債權債務關係明確,B欠A100元,金額可協商,若合作達成妥協,A可獲90元,減免B債務10元,B可獲10元。
如一方強硬一方妥協,則強硬方收益為100元,而妥協方收益為0;如雙方強硬,發生暴力衝突,A不但收不回債務還受傷,醫療費用損失100元,則A的收益為-200元,也就是不僅100元債收不回,反而倒貼100元,B則是損失了100元。
因此,A、B各有兩種戰略:妥協或強硬。每一方選擇自己最優戰略時都假定對方戰略給定:若A妥協,則B強硬是最優戰略;若B妥協,A強硬將獲更大收益。於是雙方都強硬,企圖獲100的收益,卻不曾考慮這一行動會給自己和對方帶來負效益100。
故這場博弈有兩個納什均衡,A收益為100,B收益為0,或反之,這顯然比不上集體理性下的收益支付,A、B皆妥協,收益支付分別為90、10。也就是債權人與債務人為追求利益最大化,會選擇不合作,從某種意義上說雙方陷入囚徒困境。
儘管在理論上有兩個納什均衡,但由於當今中國信用不健全(如欠債不還、履約率低、假冒偽劣盛行),法律環境對債務人有利,可想而知B會首先選擇強硬。
因此,這是一個動態博弈,A在B選擇強硬后,不會選擇強硬,因為A採取強硬措施反而結局不好,故A只能選擇妥協。而在雙方強硬的情形下,B雖然收益為-100,但B會預期,他選擇強硬時A必會選擇妥協,故B的理性戰略是強硬。因此,這一博弈納什均衡實際上為B強硬A妥協。
欠債還錢博弈是假定A、B實力相當,如實力相差懸殊,一般實力強者選擇強硬。比如,在家庭夫妻衝突中,首先退下陣的一般是丈夫。大部分夫妻慪氣或吵架,最終勝利的總是妻子。
戰國思想家莊子講過一個故事,說鬥雞的最高狀態,就是好像木雞一樣,面對對手毫無反應,可以嚇退對手,也可以麻痹對手。這個故事裡面就包含著鬥雞博弈的基本原則,就是讓對手錯誤估計雙方的力量對比,從而產生錯誤的期望,再以自己的實力戰勝對手。
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兩隻鬥雞在鬥雞場上要做出嚴格優勢策略的選擇,有時並不是一開始就能做出這樣的選擇的,而是要通過反覆的試探,甚至是激烈的爭鬥后才會做出嚴格優勢策略的選擇,一方前進,一方後退,這也是符合鬥雞定律的。
因為哪一方前進,不是由兩隻鬥雞的主觀願望決定的,而是由雙方的實力預測所決定的,當兩方都無法完全預測雙方實力的強弱的話,那就只能通過試探才能知道了,當然有時這種試探是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的。
在現實社會中,以這種形式運用鬥雞定律,卻比直接選用嚴格優勢策略的形式,要常見的多。這也許是因為人有複雜的思維、更多的慾望。
鬥雞博弈進一步衍生為動態博弈,會形成這樣一個拍賣模型:拍賣規則是輪流出價,誰出的最高,誰就將得到該物品,但是出價少的人不僅得不到該物品,並且要按他所叫的價付給拍賣方。
假定有兩人競價爭奪價值100元的物品,只要雙方開始叫價,在這個博弈中雙方就進入了騎虎難下的狀態。因為,每個人都這樣想:如果我退出,我將失去我出的錢,若不退出,我將有可能得到這價值100元的物品。但是,隨著出價的增加,他的損失也可能越大。每個人都面臨著是繼續叫價還是退出的兩難困境。
這個博弈實際上有一個納什均衡:第一個出價人叫出100元的競標價,另外一個人不出價(因為在對方叫出100元的價格后,他繼續叫價將是不理性的),出價100元的參與人得到該物品。
一旦進入騎虎難下的博弈,儘早退出是明智之舉。然而當局者往往是做不到的,這就是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這種騎虎難下的博弈經常出現在企業或組織之間,也出現在個人之間。賭紅了眼的賭徒輸了錢還要繼續賭下去以希望返本,就是騎虎難下。其實,賭徒進入賭場開始賭博時,他已經進入了騎虎難下的狀態,因為,從概率上講賭場是必勝的。
從理論上講,賭徒與賭場之間的博弈如果是多次的,那麼賭徒肯定輸的,因為賭徒的「資源」與賭場的「資源」相比差距實在太大了。如果你的資源與賭場的資源相比很大,那麼賭場有可能輸的;如果你的資源無限大,只要賭徒有非0的贏的可能性,那麼賭徒肯定會贏的。
學會牽著對方鼻子走
在生活和工作中,難免會出現你爭我奪的情況,這個時候,就體現出鬥雞博弈的影響了。誰能夠在你進我退之中佔領上風,誰將會取得最終的勝利,成為那隻贏的鬥雞。
1980年,美國總統競選決戰在共和黨候選人里根與民主黨候選人卡特之間進行,由於二人當時的實力旗鼓相當,因此他們展開了美國競選史上最激烈的爭奪戰。
當時,卡特是已經當政4年的在職總統,但政績並不突出,而且內政方面不能令人滿意,國內通貨膨脹加劇,失業人數猛增。人們對這些有關國計民生的問題十分不滿,怨聲載道。而這些正好成了里根手中的王牌,他集中火力攻擊卡特經濟政策失誤,並宣稱他要消除「卡特大蕭條」。
而這時的卡特也抓住廣大民眾關心的戰爭與和平問題,指責里根增加防務開支的主張是好戰之舉。
里根與卡特就這樣唇槍舌劍,拳來腳往,雙方一時難分勝負。
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廣播、電視、報紙等大眾播媒對人們的影響極為廣泛。一個人的形象,在美國民眾的心中往往佔有重要位置,有時甚至直接決定了選民投誰一票。所以,總統選舉,與其說是選民在選擇候選人的政策綱領,不如說是在品味候選人的性格、智慧、精力、風度。在這方面,里根可以說是佔據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在里根當選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之後,他當年在好萊塢演過的電影,一下子成了熱門,全國各地影劇院、電視台爭相放映。這股里根影視熱風,無疑替里根做了一次絕好的宣傳。人們從影視中看到,當年的里根英俊瀟洒、精明強幹,而現在仍然生機勃勃、幹勁十足,風度不減當年。這給人們留下了一個很好的印象。
在里根影視風興起的同時,里根還借電視媒體極力展示自己的風采。在與卡特的電視辯論中,里根表現得能言善辯、妙語連珠,而卡特則相形見絀、呆板遲鈍、結結巴巴。因此在投票之前關鍵性的一場電視辯論后,民意測驗的結果,支持里根的人上升到67%,支持卡特的人下降為30%。1980年11月4日大選結束,里根以絕對優勢大獲全勝。
里根的勝利,要歸功於他巧妙地利用了大眾傳媒,通過電影、電視、廣播等手段,讓自己的形象深入民心。在這場鬥雞博弈中,里根成功地把握了進攻的主動,成了勝利的「鬥雞」。而卡特則顯得捉襟見肘,被裡根牽著鼻子走,最終走向失敗。
有的時候,在進退之間為了佔據主動,你也可以嘗試一下尋找別人的軟肋。只要抓住了對手的軟肋,你就可以大膽「進攻」了。
諸葛亮初到江東,作為弱國的使者,而且獨自一人,看上去勢單力薄。江東的那些怕硬欺軟的謀士們,人多勢眾,一個個盛氣凌人。諸葛亮決心先打掉他們的氣焰,所以出手凌厲,制人要害,像張昭這樣的江東首席謀士,憑他的囂張氣勢,也不過勉強與諸葛亮周旋了3個回合。他突出的弱點是主張降曹,投降是既無能又無恥的表現。諸葛亮瞅准這一點,在曆數劉備一方怎樣仁義愛民、艱苦抗擊曹操之後,話鋒一轉:「蓋國家大計,社稷安危,是有主謀。非比誇辯之徒,應譽欺人;坐議交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為天下笑耳!」這樣就一下子戳到了張昭的痛處,使他再也不能開口。
張昭以下的虞翻、步鷹、萍蹤、陸績、嚴峻、程德樞之流,都是上來一個回合就翻身落馬的。如薛練與陸績為了貶低劉備,抬高了曹操的身份,這就犯了當時士大夫階層中的輿論大忌。諸葛亮抓住這一點,斥責他們一個是「無父無君」,一個是「小兒之見」,說得兩個人滿面羞愧,話都說不出來了。嚴峻與程德樞完全是迂腐儒生,一個問諸葛亮「適為儒者所笑」,諸葛亮尖銳地指出:「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小人之德……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甚至屈身變節,更為可悲。準確有力地擊中對方的弱點,使對方垂頭喪氣,理屈詞窮。
在情況微妙的時刻,諸葛亮聰明地抓住了對方的軟肋,隻言片語就消滅了對手的氣焰,為自己贏得了主動。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總免不了要和別人唇槍舌劍,特別是在商業談判中,如果可以先抓住對方的軟肋,便可以迅速佔據有利位置,讓對方從一開始就處於下風,大大削弱了對方的士氣和自信,從此便可以牽著對方的鼻子走。
事實上,在唇槍舌劍中,對手總有說漏嘴的時候,這正是反守為攻的好機會。這種辦法用以對付傲氣十足的對手較易奏效,因為他一丟醜很容易像斗敗的公雞一樣,垂頭喪氣,沮喪不已。
用點以退為進的手腕
鬥雞博弈中提到,如果鬥雞的雙方棋逢對手,且都僵持不下,往往會造成兩敗俱傷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適當地退讓,然後再展開攻勢的一方,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以退為進,這也是在做人做事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方式。你先表現得以他人利益為重,實際上是在為自己的利益開闢道路。在做有風險的事情時,冷靜沉著地讓一步,往往能取得絕佳的效果。
讓自己的利益和意圖絲毫不露,尊重並突出別人的觀點和利益,讓對方因為你能投其所好而情願做你要他做的事。這就是與他人合作的成功模式。人們常常不會正確使用這一模式,是因為他們常會忽略,如果我們過分強調自己的需要,那別人對此即便本來是有興趣的,也會改變態度。
要感動別人,就得從他們的需要入手。你必須明確,要一個人做任何事情,唯一的方法就是使他自己情願。同時,還必須記得,人的需要各不相同,各人有各自的癖好偏愛。只要你認真探索對方的真正意向,特別是與你的計劃有關的,你就可以依照他的偏好去「對付」他。你首先要讓自己的計劃適應別人的需要,然後你的計劃才有實現的可能。比如說服別人最基本的要點之一,就是巧妙地誘導對方的心理或感情,以使他人就範。如果說服的一方特彆強調自己的優點,企圖使自己佔上風,對方反而會加強防範心。所以,應該注意先點破自己的缺點或錯誤,暫時使對方產生優越感,而且注意不要以一本正經的態度表達,才不會讓對方乘虛而入。
有些被求者,以為幫助了別人,有恩於別人,心理上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優越感,說不定還要對求助者數落一番。當你認為自己可能會被人指責時,不妨先數落自己一番,當對方發覺你已承認錯誤時,便不好意思再指責你了。
人際關係中暫時的忍讓吃虧,可以獲得長遠的利益。關鍵是要學會不露聲色地迎合對方需要,既以對方的利益為重,又為自己的利益開道。求人幫忙,可以先高后低,造成你大步退讓的假象;或者循序漸進,由小到大,讓對方無法察覺你「先得寸後進尺」的真正意圖。
赫蒙是美國有名的礦冶工程師,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又在德國的佛萊堡大學拿到了碩士學位。可是當赫蒙帶齊了所有的文憑去找美國西部的大礦主霍斯特的時候,卻遇到了麻煩。那位大礦主是個脾氣古怪又很固執的人,他自己沒有文憑,所以就不相信有文憑的人,更不喜歡那些文質彬彬又專愛講理論的工程師。當赫蒙前去應聘遞上文憑時,滿以為老闆會樂不可支,沒想到霍斯特很不禮貌地對赫蒙說:「我之所以不想用你就是因為你曾經是德國佛萊堡大學的碩士,你的腦子裡裝滿了一大堆沒有用的理論,我可不需要什麼文縐縐的工程師。」聰明的赫蒙聽了不但沒有生氣,相反心平氣和地回答說:「假如你答應不告訴我父親的話,我要告訴你一個秘密。」霍斯特表示同意,於是赫蒙對霍斯特小聲說,「其實我在德國的佛萊堡並沒有學到什麼,那3年就好像是稀里糊塗地混過來一樣。」想不到霍斯特聽了笑嘻嘻地說:「好,那明天你就來上班吧。」就這樣,赫蒙在必要時退讓了一步,輕易地在一個非常頑固的人面前通過了面試。
也許有人認為赫蒙那樣做不十分合適,問題是能不能做到既沒有傷害別人又能把問題解決。就拿赫蒙來說,他貶低的是自己,他自己的學識如何,當然不在於他自己的評價,就是把自己的學識抬得再高,也不會使自己真正的學識增加一分一毫,反過來貶得再低也不會使自己的學識減少一分一毫。
遇到這樣的情況,人們往往喜歡盡量表現出自己比別人強,或者努力地證明自己是有特殊才幹的人,然而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會自吹自擂的,所謂「自謙則人必服,自誇則人必疑」就是這個道理。
讓步其實只是暫時的退卻,為了進一尺有時候就必須先做出退一寸的忍讓,為了避免吃大虧就不應計較吃點小虧。美國第一屆總統華盛頓在任時,身邊的副總統是德雷斯頓,這是個閑差,德雷斯頓卻把它變成具有實權的職位,他常常在演說時講一些他做副總統時鬧出的笑話,這樣做的結果非但沒有降低自己,反而贏得了敬佩和擁護。
退讓有時只是表面上做出讓步,實際上卻暗中又進了一步。這種方法以假掩真、以應該實,它反語正說,虛實不定,是令對手難以捉摸、防不勝防的以退為進的高超技術和策略。
有一次,世界著名滑稽演員胡珀在表演時說:「我住的旅館,房間又小又矮,連老鼠都是駝背的。」旅館老闆知道后十分生氣,認為胡珀詆毀了旅館的聲譽,要控告他。
胡珀決定用一種奇特的辦法,既要堅持自己的看法,又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於是,他在電視台發表了一個聲明,向對方表示歉意:「我曾經說過,我住的旅館房間里的老鼠都是駝背的,這句話說錯了。我現在鄭重更正,那裡的老鼠沒有一隻是駝背的。」
「連那裡的老鼠都是駝背的」,意在說明旅館小且矮;「那裡的老鼠沒有一隻是駝背的」,雖然否定了旅館的小和矮,但還是肯定了旅館里有老鼠,而且很多。胡珀的道歉,明是更正,實是批評旅館的衛生情況,不但堅持了以前的所有看法,諷刺程度更深刻有力。
一點「威懾戰略」
要讓自己的威懾更加有效,要有「壯士斷腕」的行為,表達出你孤注一擲的決心,對方才會有所忌憚。
按博弈論的說法,「鬥雞博弈」有兩個「納什均衡」:「你進我退」,「你退我進」。自己的行為取決於對方的行為,而且雙方都是這樣的選擇。那麼,最後的「納什均衡」究竟會出現在哪一點?也就是到底是誰進攻誰撤退呢?
這就要看誰使用了「威懾戰略」,並更為有效了。那麼,什麼是「威懾戰略」呢?
就是選擇「威懾」的一方要表現出義無反顧、勢不可當的樣子,以大無畏的氣勢震住對方。「狹路相逢勇者勝」,就是這個意思。當然「威懾戰略」也是平等的,雙方都可以採用,若對方表現得比你還勇猛,你就要「識時務者為俊傑」了,與「愣頭青」去拚命是不值得的。
講個戰爭年代的故事:一場血腥戰役之後,敵我雙方的兩個士兵狹路相逢了。他們都已身心疲憊,但雙方都勉力對峙,槍口對著槍口,目光對著目光。終於,一個士兵的信心崩潰了,撲通一下跪地求饒。當另一個戰士吃力地奪過他的槍支,發現裡面根本沒有子彈時,也一下子癱倒在地,因為這個戰地早就彈盡糧絕。
可見,勇還是不勇,有時並不需要真正的較量,而只需將「勇」的信息傳遞到對方即可。這個理論,甚至在人類與野獸的較量中也通行。
在很多情況下,博弈就是比拼誰比誰更有威懾力。下面的故事正應了這樣一句話:「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
一個面帶菜色衣著簡樸的農民乘坐長途汽車,因為帶的雜物太多,被司機訓斥后蜷縮在車尾角落裡。
車行半路,被劫匪劫持了,司機被兇狠的歹徒用刀頂住脖子,眼見一場面對全體乘客的搶劫就要發生。農民突然站了起來,大叫一聲:「給我住手!」然後寫了一張紙條遞了過去。幾個歹徒讀罷字條,互相對視片刻,竟然迅速下車逃跑了。大家詫異地問他:「你是警察?」「不是。」「你是軍人?」「也不是。」「那你怎麼這麼厲害?」「老實說,我今天正好帶著借來的大筆錢,被他們搶走的話我也只有死路一條,所以只得鋌而走險了。我在紙條上寫的是:快滾蛋!我是一個持槍在逃犯,惹火了我就殺了你們。」
所以「橫的還是怕不要命的」,「威懾戰略」在某些時候還真管用。你給別人的威懾不一定代表你真會那麼去做,只是給別人一種震懾力或假象,在生活中採用一些假的威懾,或許可以解決一些難題。
越劇電影《追魚》中也有類似的情節。書生張郎被宰相府招為女婿,但因家貧而遭宰相的女兒牡丹嫌棄。而在張郎讀書處水潭裡的鯉魚精,因愛慕張郎而變作牡丹的模樣來與他私會。張郎誤以為她是真的回心轉意,便與她情投意合相悅甚歡。終於事發東窗,兩個牡丹真假難辨。斷案的包公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假裝要當庭杖打張郎。這時真的牡丹無動於衷,甚至幸災樂禍,而假的牡丹則難掩憂心。明察秋毫的包公一看,心裡便有數了。
如果鯉魚精知道一點博弈論的話,在洞察包公的用意后也裝作無動於衷、幸災樂禍的樣子。那麼,或許包青天也無能為力了。
不過反過來說,有的時候,人們給出的假威懾並不管用,特別是當對方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氣時。我們再看一個經常出現在電視劇里的例子:一位姑娘與小夥子相愛,但姑娘的父親堅決反對,以斷絕父女關係相威脅。如果姑娘相信的話,她可能會中斷與戀人的關係,因為戀人是可以選擇的,而血源是不能替代的。慶幸的是,這是個聰明的姑娘,她知道父親不會那麼做。因為那樣的結局對父親更加不好,不但失去女婿,還會失去女兒。她義無反顧地將「生米煮成了熟飯」,勇敢地結婚了。
用博弈論的話來說,父親的「威懾」也是個不可置信的假威懾。最後的結果,父親還是接受了這個當初並不喜歡的女婿。
「威懾戰略」可能只是一種「虛張聲勢」,它不一定會真正地實施。如何識破對方的「虛張聲勢」呢?這就要看對方的威懾是否可以置信。當父親威懾頑皮的孩子「你再吵,我就把你從窗外扔下去」,這種大而不當的威懾就不用置信。
威懾在什麼時候才是可信的?答案是,「只有在當事人不施行這種威懾,就會遭受更大的損失時。」
警察奉命攔截一支遊行隊伍,群眾情緒激動,警察嚴陣以待,衝突一觸即發。若遊行群眾表現出不可遏制的憤怒,拚死衝破封鎖線的勇氣,警察最好是讓開,否則就要面對怒火中的群眾。但若警察排成銅牆鐵壁,並威懾「我們死也不會放你們過去」那群眾就要考慮了。那麼如何判斷警察的威懾是真的呢?如果警察接到了上級的命令「不成功便成仁」的話,那麼不要懷疑,他們將不惜代價也要擋住遊行隊伍了。
綜上,要讓自己的威懾更加有效,要有「壯士斷腕」的行為,表達出你孤注一擲的決心,對方才會有所忌憚。
如何面對威脅和承諾
在博弈中,威脅、承諾都是慣用伎倆,懂得鬥雞博弈的道理往往有助於我們洞悉某些局中的不可置信的威脅、不可置信的承諾等。
在一次博弈論課上,一名教授對學生們說:「你們每個人必須給我10元錢,否則我就要去自殺。」學生們哄堂大笑,因為他們覺得他在開玩笑。他的威脅是不可置信的。如果他真要以自殺來威脅訛詐學生的錢財,他怎樣做才能成功?博弈論中是否相信一個人,不是看他說了什麼,而是看他做了什麼——行勝於言。所以教授應該爬到高高的教學樓頂,翻到欄杆外,站在危險的邊緣,然後再提出每人給他10元錢,這時候(至少是大部分)學生們會乖乖地掏出10元錢來。因為他威脅變得可信了——他現在隨時有生命危險。
在生活中,人們慣用威脅和恐嚇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但是,理性的參與者會發現某些博弈中威脅是不可置信的,即塞爾頓(Selton,1994年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所謂的「空洞威脅」(emptythreat)。威脅不可置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將威脅所聲稱的策略付諸實踐對於威脅者本人來說比實施非威脅聲稱的策略更不利。既然如此,我們就沒有理由相信威脅者會選擇其威脅所聲稱的策略。
比如有一個壟斷市場,唯一的壟斷者獨佔市場每年可獲得100萬的利潤。現在有一個新的企業準備進入這個市場,如果壟斷者對進入者採取打擊政策,那麼進入者就將每年虧損10萬元,同時壟斷者的利潤也下降為30萬元;如果壟斷者對進入者實行默認政策,那麼進入者和壟斷者將各自得到50萬元利潤。現在,為了防止進入者進入,在位的壟斷企業宣稱:如果進入者進入,那麼它就會選擇打擊政策。
但是,如果讀者把這個市場進入博弈的博弈樹畫出來,再用逆向歸納方法求出均衡路徑,你會發現什麼?
我們會發現均衡路徑是進入者進入,而在位者默認。在位者的威脅將是不可置信的,因為給定進入者真的進入了,在位者選擇默認而不是打擊將更符合其利益,所以在位者宣稱要實施打擊,也只是說說而已。不可置信的威脅的產生,是因為威脅者選擇其威脅所宣稱的行動時,對其自己並沒有好處,因此威脅不可置信。這裡,對自己並沒有好處應當做一個稍寬泛的理解,有時候它可能並不是表示對自己傷害幾多,而是因為實施該行動的成本太高而使之無法實施。無法實施的威脅行動,自然就是不可置信的威脅。
這一觀念可以解釋生活中的諸多現象。
在公司里,員工常常會策略性地提出加薪,而威脅老闆加薪的一個常見版本就是「如果不給我加薪,那我就將離職」。問題是,老闆會不會理睬員工的威脅呢?顯然,老闆非常理性。如果員工並沒有其他的去處,老闆就不會理睬員工的加薪要求。只有老闆相信員工會離去,並且他覺得多花點錢留住員工是值得的時候,他才會給員工加薪。
譬如,兩個國家之間沒有犯罪引渡條約,一個罪犯若在一國犯罪而又能成功潛逃到另一國,那麼儘管前一個國家有明確的法律制裁規定,但是對罪犯將沒有太大的約束力。對於罪犯來說,那只是一個不可置信的威脅,他可以成功地逃避懲罰。這可能就是劫機之類的犯罪更多地發生在缺乏引渡條約國家之間的原因。如果存在引渡,那麼懲罰威脅將是可信的。
在師生之間,有時也會存在不可置信的威脅。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加努力學習,有時會故意誇大命題和閱卷的嚴格程度。但是,學生很清楚的是教師不可能讓大面積的學生不及格,所以他們就不會理會試題的難度。如果他們預計95%的學生會及格,那麼他們就只需要讓自己進入那95%就行了,並不會擔心絕對分數是否會達到60分。如果教師真的想通過考試壓力來迫使學生努力學習,那麼他應當公布更低的相對及格標準,比如無論考多少分,都只有70%的同學才算作及格;但是,這樣的做法並不合理。
為了使威脅變得可信,人們可以採取承諾行動。承諾行動的基本思想是通過限制自己的某些策略選擇,從而使得其選擇特定策略的宣稱使意圖變得可信。或者說,承諾行動是局中人通過減少自己在博弈中的可選行動來迫使對手選擇自己所希望的行動。其中的道理在於:既然對方的最優反應行動依賴於我的行動,那麼限制我自己的某些行動實際上也就限制了對方採取某些行動。如果某些承諾行動只是增加了選擇某些行動的成本,而不是使該行動完全不可能被選取,則被稱為不完全承諾。
雖然語言也可以作為一種承諾,但我們這裡講的承諾行動更注重要落實在「行動」上。「行勝於言」是博弈論的基本教條。一個人嘴巴上可以說得天花亂墜,而理性的人只看他的行動。
假設在位的壟斷企業事前擴大生產能力造成過剩生產能力(這可以降低它打擊進入者的成本),而每年對這些過剩生產能力的維護費用為30萬,那麼這項投資使得其每年的壟斷利潤從100萬下降到70萬;但是,如果進入者進入,在位者實施打擊的成本降低了,即使扣除過剩生產能力的維護費用也可獲得利潤30萬;如果進入者進入而在位者默認,那麼在位者的利潤為50萬-30萬=20萬。從而使打擊的威脅變得可信了。因為,如果進入者進入的話,在位者實施打擊得到30萬的利潤比選擇默認得到20萬要好。而正是由於打擊威脅可以置信,因此進入者就不會進入,從而在位者將得到70萬的利潤。與不擴大生產能力而進入者進入,在位者默認而只能得到50萬利潤的情況比較,擴大生產能力雖然帶來每年30萬的維護費用,但這樣做仍然是值得的。
當然,企業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來承諾一定採用打擊政策。比如,它可以召開一個新聞發布會,對社會公開宣稱自己的打擊意圖。尤其是有聲望的大企業使用這一招常常是有效果的。因為有聲望的大企業言出必行,如果它將來不這樣做就會損害企業的聲譽。這相當於企業主動切斷了「沉默」的道路而無路可退,只有打擊。
或者,企業也可以用一個賭博合同來阻止對手進入。比如,在位的壟斷企業跟另外一個第三方訂立賭約:「如果進入者進入而我不打擊,那麼我就輸給你50萬。」在這樣的一個賭約下,當進入者進入而在位者默認,雖然獲得利潤50萬,但支付賭注50萬出去,凈所得為0,還不如打擊得到利潤30萬而不需支付賭注。所以打擊威脅也就變得可信了。有意思的是,企業並不會真的付出這50萬的賭注,因為打擊威脅可信時進入者就會選擇不進入,從而在位者並不需要付出這50萬卻得到了壟斷利潤100萬,賭約成立的條件也不會發生。這正是博弈中的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很多現實的博弈結果,常常是受到那些從未發生的事件所左右的。
但要注意的是,與空洞威脅一樣,有時候博弈中的承諾也是不可相信的,這樣的承諾被稱為空口承諾。空口承諾之所以難以令人相信,是因為它太廉價,人們沒有理由去相信。尤其是,如果一個空口的承諾本身不符合承諾者的利益,那我們就不應指望他會遵守承諾。
廉價的口頭承諾是不可置信的,博弈論講究的就是看一個人的實際行動。這是一個基本的原則,這個原則在生活中是廣泛適用的。比如一個男孩子對一個女孩子許諾會愛她一生一世,如果女孩子就這樣相信了他的話,那就太不理性了。因為,說一句「我愛你」是非常容易的事,僅僅是嘴裡說出的誓言是非常廉價的。如果男孩子更願意在女孩身上花錢,更多地花費精力關心女孩子,那麼他的承諾就更為可信,因為他為他的承諾付出了代價。
設想一個很小的承諾與威脅,比如,參加考試的學生承諾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絕不作弊,卻不難想象在考場里沒有監考老師的時候,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象。學生並不都是品德高尚、自制力強的人,即使在有老師監督考場,並威脅如果有學生敢於頂風作案,必然嚴懲不貸,比如考試卷直接作廢,找家長等。設想一下,如果這些威脅僅僅是威脅,在學生作弊后沒有認真採取什麼嚴懲的行動,那麼學生作弊的風險非常小,考場紀律依然與沒有老師一樣。由此可見,有些時候,監考老師不得不對學生進行專制式的懲罰。
契約為何成為一紙空文
鬥雞博弈是博弈論一個奇特的現象,本應是合則兩利,分則兩害,但現實中往往是兩敗俱傷或一方吞併另一方。
其實,鬥雞博弈如果按照博弈原理,雙方應該是合則兩利,分則兩害。但在歷史上,鬥雞博弈雙方往往是兩敗俱傷或者一方吞併另一方的結局居多。甚至如果雙方都不遵守博弈規則,極有可能導致同歸於盡的結局。這是鬥雞博弈最悲慘的結局。這種結局歷史上是否有呢?在春秋初期虞、虢兩國演繹的唇亡齒寒的故事就是鬥雞博弈最具有代表性的悲劇性的結果。
在博弈論中,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鬥雞博弈,指雙方實力相當的時候,要猜測對手做出什麼選擇,自己選擇最佳策略維護自己的利益。雙方都具有互助互濟的精神,而且要保持高度、充分的信任,任何一方只要有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想法,雙方都會陷於孤立無援的處境;而如果雙方都打對方的主意的時候,必然會陷於雙方同歸於盡的悲慘境地。所以,任何一方的改變,或者任何外來勢力的參與,都可能導致這一均衡的打破。
春秋時期,今天山西境內實力較強的晉國南面有兩個小國,虞國(山西平陸)和虢國(河南陝縣)。虞國、虢國雖然地狹人稀,國力弱小,但由於長期跟戎狄雜居,民風強悍。由於世代相鄰,實力相當,這兩個國家誰也吞併不了誰,反而在對付戎狄侵略的過程中互助互濟,結成了統一戰線。如果用博弈觀點來看,虞和虢找到了最佳均衡點。
這兩國都和周天子有較多的聯繫和交往。虢國跟周天子特別親,曾接任鄭莊公任周天子卿士,在長葛之戰擔任下軍統帥。虞、虢兩國互結同盟,以為犄角,是一種典型的唇亡齒寒的關係。
然而,不幸的是,這時候已經有一個大國盯上了這兩塊肥肉。這就是晉國。晉國從西周初年被分封到山西境內,實力一直不弱。到晉獻公的時候,結束了家族的內部紛爭,奮發圖強,極力開拓疆土。
對國家而言,吞併他國是壯大自己的最佳策略。當時,地處黃河南的虢國,是晉國向中原發展的首要障礙。晉獻公遂下決心滅虢,但滅虢又必須經過南部邊境的另一小國虞,而虞、虢兩國唇齒相依,關係又十分密切,倘使晉國開啟戰端,就會陷入兩線作戰,犯兵家大忌。所以,晉獻公必須採取對策,打破虞、虢兩國的共贏博弈狀態。
晉獻公為打破對手建立的戰略聯盟而徵求臣下的意見。大臣荀息提出了個簡單而又適用的方案。他請晉獻公用自己最喜歡的北屈的良馬、垂棘的玉璧,獻給虞君,假道虞國而伐虢。
晉獻公捨不得寶馬和美玉,荀息勸他說:「若得道於虞,猶外府也。」
晉獻公擔心虞國有賢臣宮之奇,怕虞君不會上當。荀息申辯說:「宮之奇之為人也,濡而不能強諫,且少長於君,君昵之,雖諫,將不聽。」於是,晉獻公決計賄賂虞君,假道滅虢。
情況正如荀息所料,虞君一看到良馬寶玉,就陷入了利令智昏的地步。很快就答應了晉國的借道要求,虞、虢兩國脆弱的聯盟頓時土崩瓦解。虞國大夫宮之奇向虞公講述了「輔車相依,唇亡齒寒」的道理。指出虞國和虢國休戚相關,榮辱與共,借道無異於自殺。然而,虞公有了自己的小算盤。在他看來,晉國和虞國是同宗,同宗的晉國正在強大,依附晉國,必然獲得更大的收穫。事實是這樣嗎?晉和虞真實的博弈應該是怎樣的呢?
很顯然虞公錯誤地估計了虞和晉的形式。對晉國來說,與虞國這樣小的鄰國互助互濟明顯是得不到最大好處的。因為不佔據對方的土地和人口,只能弄到點蠅頭小利。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對方的人口和土地據為己有,才能獲取最大利益。所以,從一開始,晉國從內心深處就準備消滅這些小國。對虞公來說,他的想法也不無道理。晉、虞同宗,從血緣關係上與晉國更接近,都是周王室的後裔。而且與一個大國結成攻守同盟比與一個小國結成戰略聯盟似乎要划算得多。
虞公的想法相當幼稚。虞、虢兩國旗鼓相當,在雙方勢均力敵的時候,又面臨著共同的敵人,所以虞、虢能夠找到最佳均衡點,能夠做到同舟共濟。虞公想與晉這樣的大國結盟,無異於與虎謀皮。因為晉、虞的均衡點是偏向晉國的。所以虞公一開始就做出了一個錯誤的博弈選擇,沒有看到任何平等都是建立在實力基礎上的。
虞公迫不及待地出兵和晉國兵合一處,共同討伐昔日的戰友虢國。虢國還真不是弱者,丟了山西平陸縣,但元氣不傷,然而戰略要地和軍事虛實還是都被晉國摸清楚了。晉國知道虢國實力不弱,暫且退兵。隨後兩年裡,晉獻公屢次催促大臣苟息再次發兵打虢國。荀息說:「如今虢國和狄人作戰,咱們坐山觀虎鬥吧。」這其實也是一種非常高明之舉。
晉國和虞國在虢國實力較強的時候出兵攻打,並沒有完全實現預定的目的。所以,在對手實力強勁的時候出兵是不明智的。但當虢國和狄人打得死去活來的時候出兵也是不明智的,這很可能導致滅了虢國而與狄人交手,或者把虢國推向了狄人一方。因此,靜觀對手實力削弱才是理智的。當等對手耗盡自己的力量時,又必須立刻出擊,不給對方恢復元氣的機會。
最後這一場三方的博弈結局很明顯。晉獻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655年,晉國趁虢國實力大大削弱,再次借道虞而伐虢,滅掉虢國,虢公狼狽逃往周地。在荀息的策劃之下,晉師於返回晉國的途中,乘虞國毫無戒備,突然發起襲擊,輕而易舉地滅掉虞國,俘虜了虞君。
虞、虢從相互依靠到最後共同滅亡,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兩國建立的共贏博弈太脆弱了,經不起外來力量的推動。而虞公在誘惑面前算錯了形勢,錯誤地推斷了博弈均衡點,最終留下了唇亡齒寒的故事。
鬥雞博弈是博弈論中的一種典型。處於博弈狀態的鬥雞實力相當,如果兩者同時出擊,往往是兩敗俱傷,當然,這種兩敗俱傷不是對等的。但一方想徹底戰勝對手而毫髮無損也絕不可能。所以處於鬥雞對抗的時候,一方總想自己前進,而另一方自動後退,這是一種均衡,只是一種不對等的均衡。
其實,雙方各讓一步,也是較為理想的一種均衡。然而,雙方同時做出讓步的機會少之又少。這是因為博弈雙方的出發點都往往是希望對方讓一步,而自己進一步,從而使自己得到好處。所以,鬥雞博弈中,雙方都不敢輕易做出讓步,因為這種歷史教訓實在太多而且血腥。春秋時期的吳越爭霸就是一個典型的事例。
吳越兩國國土相當,實力相當,但吳國最初似乎並不屑把越國當作主要敵人。它頻頻地進攻楚國。最兇狠的一次,在公元前506年冬天,吳王闔閭任用當時最傑出的軍事家伍子胥和孫武,僅僅憑藉三萬人,千里挺進,直插楚國腹地,到楚境內決戰,七戰七勝,打垮二十萬楚軍,攻人鄖都,險些使楚國亡國。
就在吳國主力都集中在楚國攻城略地的時候,越國趁火打劫,派兵攻人吳國。從當時的形勢來說,也就是一場鬥雞博弈。
在吳越這場博弈中,吳國進攻楚國,越國趁機攻人吳國。吳王闔閭的弟弟夫差乘機自立為王,闔閭無奈,率軍回國,奪回王位。吳軍退回了國內,越軍也退回了。吳越又保持了不戰不和的狀態。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了,勾踐繼位,闔閭想教訓這個年輕的小後生,於是雙方展開大戰。勾踐先以敢死之士衝擊吳軍,被吳軍擊退,於是派犯罪的刑徒向前挑戰,他們前進到吳軍陣地前面,大喊一聲,然後集體自殺。吳軍看得目瞪口呆,越軍乘勢大破吳軍。
在這場戰爭中,吳王闔閭死在初出茅廬的勾踐手中。闔閭臨死前,叮囑兒子夫差一定要報這一箭之仇。三年後,勾踐聽說夫差天天喊復仇,決定先下手為強,於是點齊全國三萬壯丁,浩浩蕩蕩殺向吳國。吳越激戰於夫椒,夫差年輕氣盛,伍子胥老謀深算,吳軍統帥調度靈活,指揮得當,士兵懷著為先王復仇的決心,奮勇出擊,結果勾踐被打得一敗塗地,勾踐僅帶著殘餘的五千人躲在會稽山中惶惶不可終日。
夫椒之戰以後,勾踐僅僅剩下五千人。這已經從一場旗鼓相當的鬥雞博弈轉化成為實力一邊倒的不對稱博弈。
在這兩場博弈中,實力相當的吳、越先後主動發起進攻。按照鬥雞博弈的理論,如果雙方都前進,那麼必然使雙方都遭受損失。
然而,真正的鬥雞博弈,在真正打擊對方的時候,總會想方設法削弱對手,讓自己獲取利益,也就是以最小的損失獲取最大的利益。所以,在穗李大戰中,勾踐巧妙地利用死囚集體自殺來挫敗對方的銳氣,而在夫椒之戰前,吳軍制定了復仇計劃,雙方交戰,夫差一馬當先,極大地激勵了士氣。
所以,在這兩次博弈中,主動進攻的一方先後遭到失敗,實際上是敗在策略上。
這時候的形勢對吳國極為有利,而越國則處在亡國滅種的邊緣。吳國已經擊潰了越國的全部主力,無論越國下一步怎麼走,吳國要消滅越國,已經是舉手之勞。而對越國來說,自己無論進攻還是後退,都已經無法決定越國的命運。
唯一的希望是吳國主動退卻,給越國喘氣的機會。但這種機會太渺茫了。因為吳國權臣伍子胥明白吳越同處三江之地,不能長久並存,現在越國戰敗,正是吞併它的土地和人口最好時機。
然而,在關鍵時刻,勾踐的本性和夫差的貴族傲氣同時出現了,勾踐派文種「卑辭厚禮」向吳國求和,甚至願意以身為奴,保存越國。而意氣風發的夫差卻小看了這位甘願為奴的君王,在他看來,勾踐為奴,無異於整個越國的臣服。這和吞併越國的國土和人口並沒有什麼兩樣。於是,夫差很爽快地答應了這位窮途末路的越國君主,保存了越國。而吳王夫差的視野從此投向了遼闊的北方,那裡有更強硬的對手晉國和齊國,有令人羨慕的「霸主」名分。這一切,似乎對這位血統高貴的君王更有吸引力。
從公元前489年,吳國全面轉向北方,開始與齊國展開生死博弈。夫差先攻滅位於河南淮陽的陳國,解除了北進時來自側翼的威脅,接著,攻打魯國,打開進軍中原的大門。
為了建立北上的戰略基地,打通向北進軍的交通運輸線,吳國開鑿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條人工運河——阡溝。公元前485年,吳在陸地組建魯、鄭、郯等國聯軍由陸上進攻齊國;同時組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支海軍,由長江人海,向山東半島迂迴包抄,攻打齊國的側翼。
公元前484年,夫差得知齊國動亂,再次決定攻齊。齊、吳兩軍會戰艾陵,吳軍四面合圍,大敗齊軍,十萬齊軍基本全軍覆滅。然而,夫差的北伐,是一場典型的鬥雞博弈消耗戰,吳國精銳就這樣一批批暴屍荒野,而為夫差贏得的卻是一個虛假的「霸主」稱號。
而此時的越國呢?勾踐為奴三年,最後回到越國,在范蠡、文種的幫助下,他制訂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戰略計劃,一面努力生產,一面鼓勵夫差北上,又送美女西施誘惑夫差,用大量的財物離間吳國的君臣。經過十年時間,越國君臣上下齊心,十年磨礪,養精蓄銳;吳國不停地東征西討,大批精銳暴屍荒野,吳強越弱的形勢已經悄悄地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帶領全國的主力在黃池與晉爭霸,勾踐和他的謀臣認為時機成熟,在泓水殲滅吳軍,並乘勢攻人吳都。夫差大驚失色,率軍回援,但為時己晚,只能向越國求和。
這時候的吳越,可以說還是兩隻旗鼓相當的鬥雞,只是驕橫的吳國小看了勾踐,縱虎歸山,跑到北方去,把自己柔軟的腹部暴露在越國的利爪下。然而,此時的吳國已經後續無力,所以,過了四年,吳國發生災荒,勾踐再次進攻,在笠澤與吳軍隔江對峙,消滅了吳軍僅有的主力。
這時候的吳越,又形成了越強而吳弱的「一邊倒」的局面。
對吳國來說,唯一的機會也就是自己曾經做過的,越國乖乖退讓,給它喘氣的機會。然而,從君王到奴隸,又從奴隸到君王的勾踐,不會再讓對手變成與自己平級的鬥雞。
於是,公元前475年,勾踐率軍猛撲吳國都城姑蘇,圍城三年,夫差求和不成,城破自殺,吳國滅亡。
吳越博弈,吳國都是由於主動退讓而讓對手勝出,吳國對越國而言,它的行為自始至終都像個紳士,不把對手逼上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