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全息投影
李棟樑開門見山地向自稱為阿爾法的皮皮蝦提出了自己最想不明白的問題:
「阿爾法……額……阿爾法先生,我想知道,為什麼你們那麼迫切地需要人類加入星際大聯盟?」
皮皮蝦阿爾法看上去並不明白李棟樑的意思:
「星際大聯盟是全宇宙智慧文明的最終歸屬,加入大聯盟,應該是智慧文明在進入星際空間后的第一目標。為什麼你會認為我們是『迫切』地想要你們加入呢?」
李棟樑想了想,決定換一個方法去表述自己的問題:
「這樣說吧,宇宙太過浩瀚了,地球所在的位置從宇宙的角度來說也太過偏僻。你們是怎麼找到地球,又是通過什麼去決定把地球引進星際大文明之中的呢?」
阿爾法揮了揮手——就是他面前的一雙大鉗子,那顆大米一樣的飛船頂部突然射出了一道光,在眾人面前建立了一道全覆蓋的全息投影。
在投影畫面中,李棟樑看見了在一片漆黑中,點點星光閃現。他們身處的「畫面」里,一簇星光突然被放大。
那是由一個藍巨星和一個紅矮星組成的雙恆星星系。李棟樑知道,這種恆星的組合在宇宙中其實最穩定,也最常見。
隨著鏡頭的逐漸拉近,李棟樑看見了在兩個恆星的外面,有數不清的黑色圓球相互呈三角連接狀緊密地將兩個恆星包裹住,當即脫口而出:
「戴森球?」
話剛出口,李棟樑便預料到了身邊最起碼會有一個人——在耳機的另一端還有兩個——會想自己提問什麼是戴森球,於是就乾脆像自言自語一般作起了解釋:
「那是普林斯頓大學的費里曼·戴森教授提出的一個概念。他認為,越高級的文明,就越是要解決對能源不斷上升的需求與行星本身資源有限的矛盾。
而恆星作為星系中最大的能量源,則將會被用,他們會製造出大量的人造衛星並連接起來,用於吸收恆星內部源源不斷的能量,以滿足文明的能源需求。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天文學家們通過觀測恆星的明暗變化來尋找戴森球可能存在的證據,用來判斷目標星系是否存在高智慧生物。
沒想到,星際大聯盟給我們展示的第一個星系,就有一個戴森球系統了!如果戴森教授在世,他一定會很欣慰啊……」
李棟樑的讚歎剛落,畫面便急速放大。眾人隨著全息投影的畫面「降落」到了包裹住著對雙星系統的戴森球中其中一顆衛星上。
這時候李棟樑才發現,這顆遠遠看去黑不溜秋的東西,並非一個人造衛星這麼簡單。其規模之大,堪比太陽系中體積稍大的衛星。譬如木衛三,譬如土衛六!光從肉眼去判斷,其甚至比月球還要大!
這顆巨大的人造星球似乎採取了一種特殊的動力源,使其對所面向的恆星產生了潮汐鎖定(筆者註:指星球的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相對一致,使其在一段相當長的恆定時間裡,只有固定的一面朝向公轉目標星球)。
而潮汐鎖定面向恆星的那面,是一面材質極為特殊的黑色塗層。其黑的程度,就像一塊沒有曲率可言的平面。李棟樑知道,這種完全零反射的塗層,能夠對恆星的能源實現完全吸收,這就說明了擁有這個戴森球系統的文明所能掌握的能量之多,簡直可以用富得淌油來形容!
畫面來到了黑色塗層的另外一面,則是另外一副光景。
那是一個充滿了生機的世界。大量的綠色植物看似毫無規律、但細看卻井然有序地生長在黑色的土地上。這些葉面寬大得如同足球場一半的植物上,有著大量的昆蟲在上面活動著。
仔細一看,上面不乏像阿爾法這樣的皮皮蝦型生物。看來,這些皮皮蝦型外星人擁有著極為先進的生物科技水平,可以將植物培養成承載著建築功能的參天巨大物。不過也不排除在那個星繫上的植物本身就有如此般巨大的規模,所以才能進化出像阿爾法這樣的皮皮蝦星人。
在看到了皮皮蝦們的生活環境后,畫面突然被拉高。雖然知道這是全息投影,但李棟樑還是忍不住感覺到了一股輕微的離心感,就像是自己也突然從人造星球上被拉到宇宙中一樣!
這一次,畫面的移動速度非常快。漆黑的宇宙中,星星都被拉成了一根根或白、或紅、或藍的線段。
但隨著畫面速度越來越快,所有的線段都變成了趨向偏藍色的白光,被甩在身後時又變成偏紅色時(筆者注,當輻射源——例如光源——與觀察者靠近時,其光譜會向藍色方向移動,通常稱為「藍移」;而當輻射源遠離觀察者時,光譜則會向紅色方向移動,稱作「紅移」),李棟樑知道,他們的移動速度已經接近光速了。
突然間,所有的畫面都消失了,漆黑包裹住了眾人!緊接著,一個熟悉的星系出現在眾人的面前!那是一個由一個恆星以及若干行星組成的星系!
由於當前的畫面距離還是太遠,看似黯淡的恆星還只有足球般大小。但距離恆星數十倍直徑距離的兩顆造型獨特的行星讓李棟樑立刻就認出了那是他熟悉的木星和土星。換句話說,他們已經出現在了太陽系外圍的奧爾特雲了。
作為全息投影的播放者,阿爾法顯然是不合格的。在這時候,他才終於進行了這些全息投影內容的解說:
「我覺得很神奇的一件事,就是你們的科研路線竟然與我們是兩個極端的方法。
剛剛你說的那個戴森球,在提出理論后那麼久了,你們人類的科技水平竟然還沒有能夠將其製造出來。而這個被你稱為戴森球的東西,在我們的文明裡,卻是生產力達到了製造要求后,才提出了科技理論。
而其實我們的一切科學進步,都是在生產力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后,才從而衍生出科學理論。所以我們的科技文明發展從來都沒有走過彎路,一切都是那麼順利,沒有發生過任何不必要的浪費、沒有出現過違背科學發展原則的技術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