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坐困轉機

第二百四十一章 坐困轉機

廣寧城高池深,又有大量的紅夷大炮,實在易守難攻,而宣慰軍有精通地底爆破炸塌城牆的訣竅,並且有過攻破義州的先例,挖掘地道炸塌城牆就成了最經濟實惠的辦法。

當宣慰軍各部在緊鑼密鼓的從遠處挖掘地道的時候,城內的金軍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

因為有過義州之戰的慘痛教訓,僅憑城防已無法確保絕對安全,為了防止宣慰軍故技重施,金軍早就開始做準備了。

用地道戰來對付地道戰,是目前技術條件下唯一的選擇。

為了防止義州的悲劇再次重演,金軍組織了大量人手,晝夜不停的挖掘。

反正金軍擁有數量眾多的奴兵,剛好可以派上用場。

在這個的季節里,地凍如磚,掘進工作進展的非常緩慢。

督促的遏必隆親自上陣,強行命令奴兵不顧一切的瘋狂開挖,到了第十二天的時候,終於挖出五條「人」字型的地道,共同組成一個更大的「人」字型。

以為有了上一次的慘痛教訓,這一次沒有再抱著「淹死敵軍」的天真想法。挖掘工作一旦完工,馬上引東凌河水灌了進去。

如此一來,不管宣慰軍的地道是什麼樣子,都不必擔心他們用攻破義州的老辦法攻破這裡了。

若是宣慰軍的地道挖的比較淺,則一定會塌方。若是挖的比較深,就一定會冒頂。到時候無論出現哪種情形,河水都會和地道形成一個巨大的連通器倒灌進去。

這東凌河是大凌河的支流,水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任憑宣慰軍的地道怎樣挖掘都不管用。

事實證明,這一招還真管用。

貪功冒進的盧象升同樣拚命督促士兵掘進,很快就被金軍的這一手灌了個一塌糊塗,生生損失了一百多輔兵,同時還斷送了地底爆破的可能性。

穴攻的老辦法已經用不上了,這讓了盧象升非常的懊惱,同時也讓宣慰軍上下意識到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速攻已不大可能,必須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雖然不再試圖通過挖掘地道炸塌城牆的方法攻克廣寧,但土工作業卻全面展開了。

在廣寧外圍挖掘出一道道縱橫交錯的溝壕,築造塹壘,構建起龐大的縱深體系。如此一來,就算是作為宣慰軍主力的火器兵離開,洪承疇、滿桂等人也可以依託陣地進行固守,繼續把金軍困在以廣寧城為核心的狹小地帶,而宣慰軍則主動尋找機會,開始試探著深入到廣寧的背後,試圖掐斷金軍的後勤補給線……

這個動作馬上就引起了金軍的警覺,但卻不敢出去和宣慰軍在野戰中爭鋒,只能找機會出城在西、北兩個方向發起攻勢,主動攻擊洪承疇部的防區,希望藉此吸引宣慰軍回援。

洪承疇部兵力眾多,但戰鬥力卻非常非常的一般,完全不是金軍的對手。好在還有溝壕塹壘為依託,擁有足夠的縱深防禦能力,就算是打不過金軍,至少也能纏住他們,不至於出現一潰千里的局面。而且金軍根本就不敢太過於深入,免得被回援的宣慰軍包了餃子。

如此一來,「圍魏救趙」的打法就變成了騷擾戰。

只要不是大軍決戰,洪承疇就一點都不擔心,就算是戰敗也不要緊,大踏步的往後退就是了,因為對手根本就不敢過分追擊。

開始的時候,張寧還試圖回援,不過他很快就發現金軍並沒有打穿洪承疇防區的能力,也就漸漸的放心了,逐漸把注意力放到了廣寧東線,開始謀划起四面合圍的總體戰略。

洪承疇這個人,真要是硬拼肯定打不過金軍精銳,但是在依託陣地進行防禦的情況下,還是打的很不錯,而且擁有一定的反擊能力。在大局向好的情況下,只要滿桂的支援比較及時,他就能在局部的小戰場上佔到一些便宜。

所謂的便宜,其實就是戰損交換:對手的戰鬥力更強,而洪承疇的兵力更多,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不求勝利,只要抱定了「換子」心思,就足夠了。

用我的雜牌軍去交換你的精銳戰兵,哪怕戰損稍微大一點,也佔了很大的便宜。

這樣的打發確實很「賴」,金軍很快就吃不消了。

在這十幾天的時間裡,發動了二十多次襲擾戰,雖然斬殺了不少,但自己的損失也不小,至少失去了一千多戰兵。

皇太極已經意識到這種打髮根本無法持久,很果斷的中止了繼續襲擾的戰鬥方式,開始全面收縮,擺出一副死守待援的架勢。

局勢對金軍越來越不利了。

不僅皇太極本人很清楚的感受到了這一點,連金軍上下都已感受到了。

「主子,」遏必隆的目光有些飄忽,吞吞吐吐的說道:「眼下的局面似乎不怎麼好,這個時節也適合發起大戰,不如暫退一時,等到來年再做打算……」

眼下的局勢到底有多麼不利,皇太極顯然比遏必隆更清楚。

現如今這個局面,擊敗當面之敵已徹底淪為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能夠守住廣寧已是最大的戰略假象目標。但從眼下的局面來看,這個目標明顯是在漸行漸遠。

既然廣寧已不可守,最現實的做法就是退兵,一路朝東退卻,退到遼河河套一線從新組織防禦,或者是更乾脆一點,繼續往東撤退,一直退到遼河以東,與對手隔河對峙還更具操作性。

真要是退過了遼河,以故都遼陽和新都盛京為戰略支撐,不僅可以更加方便的調動兵力,而且後勤補給完全不是問題,未嘗不是一個很現實的做法。

對此,皇太極心知肚明。

素來不注重一城一地的得失,只要保存了實力就有捲土重來的機會,這是皇太極一直奉行的原則。

但是現在,他卻不能那麼做。

一旦退出廣寧,就意味著失去了對遼西的控制權,等於是把遼西和遼河河套地帶拱手相讓。這十幾年來的經營和大大小小几十次戰鬥取得的成果立刻就會煙消雲散,整體局面一下子退到了十幾年前,這個責任,就算是皇太極也背不起來。

到時候,根本就不用明軍繼續攻打,大金國內部就會亂成一團。

現在的大金國,內部局勢本就是錯綜複雜,完全是依靠皇太極本人的威望和對那些老牌勛貴的強力壓制,才保持了一個微妙的平衡狀態。在正黃旗戰兵幾乎不復存在鑲黃旗損失慘重的情況下,要是撤回去,那些個反對者一定會趁勢而起,直接把皇太極這個金國大汗掀翻在地,甚至有可能引發更大的叛亂,到了那個時候,剛剛捏合起來的大金國就會分崩離析,出現諸侯割據各自為戰的局面。

到了這步田地,已不僅僅只是軍事層面的考慮了。

真正的壓力不僅僅只是來自於宣慰軍,同時還來自於內部,在這種情況下誰都可以退,但皇太極卻退不得。

如是讓出廣寧,金國內部必然大亂……這個大汗的位置能不能保住是件誰都說不準的事情,到時候還有沒有一個統一的大金國都尚在兩可之間呢。

「此一戰干係到我大金國之國運,再有輕言後退者……」皇太極的面色陰沉無比,態度卻無比果斷,語氣中透著不容置疑的決絕:「立斬!」

這樣的態度可以斷絕遏必隆等人撤退的心思,但卻無法完全杜絕下層軍官和兩萬多士兵的心思。

眼下的局面是個什麼樣子,大家都清清楚楚的看在眼中,硬打肯定打不過,守也無法守的長久。時至今日,因為給養斷絕,不得不開始削減士兵的供應,最基本的口糧供應已經從十二兩減少到了八兩,若是再減的話,就真的要餓著肚皮打仗了。

削減士兵的口糧,雖是無奈之舉,但卻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明明知道這會引發士氣的持續低迷,也不得不這麼做。

按照正常的時間推算,多爾袞早就應該帶著充足的糧草和援兵抵達廣寧了,但卻遲遲不到。

前幾天,多爾袞還派人送來消息,說是帶著兩萬人馬和大量的糧草正在渡過遼河,很快就會到來。奇怪的是,過了這麼多天,派出去接應的部隊卻沒有發現多爾袞的影子。

到底是中途發生了變故,還是多爾袞根本就沒有運出糧草派出援兵,目前還不得而知。

唯一的辦法就是繼續等待。

雖然現在的局面很糟糕,但卻遠遠沒有糟糕到棄城而走的地步。至少身後的道路還是暢通的,就算是真的到了守不住的時候,也可以從容而退……

但壞消息很快就傳了過來,宣慰軍派遣一支偏師夜襲龍灣堡。

據說,宣慰軍用鋪天蓋地的火炮,經過大半夜的狂轟濫炸,直接就把龍灣堡炸成一片廢墟,駐守的金軍被迫舉旗投降。

這一舉動,明擺著是要掐斷廣寧的後路,準備唱一出四面合圍的好戲。

皇太極甚至不知道宣慰軍是怎麼繞到身後去的,但卻知道這一舉動背後所蘊含的凌厲殺機。

自古福禍相依,在收到這個壞消息的同時,皇太極還的得到了一個好消息:多爾袞的援軍終於來了!

兩萬援兵,攜帶著大量的糧草輜重,已渡過遼河,並且已經和皇太極派遣出去的部隊接應上了。

對於望眼欲穿的皇太極而言,這個消息來的太是時候了,多爾袞的強力增援也太及時了。

有了這兩萬大軍,就可以來一次反包圍,直接對繞到身後的宣慰軍形成前後夾擊的態勢。只要能夠消滅宣慰軍的主力,哪怕就是丟到城池也值得了。

該堅持的時候絕不動搖,該反擊的時候也絕不猶豫,這是皇太極一貫的原則。

馬上在第一時間動員全軍,抽調大部分精銳朝東進發,準備打宣慰軍一個首尾不能相顧。

此戰若勝,遼西的局面就大有可為。

對此,皇太極信心十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控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控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一章 坐困轉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