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降

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降

第四次突圍失敗了。

豪格就象是一頭落入陷阱的凶獸,雖然傷痕纍纍,卻依舊在大聲咆哮。

但也僅僅只是咆哮罷了,卻無力發動具有足夠威脅的行動。

要說洪承疇這個人,雖然嚴重缺少驚才絕艷的靈動,卻勝在穩妥,尤其是在兵力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愈發表現出沉穩有力的姿態。雖然他不善於埋伏、逗引等等靈光乍現式的細微操作,但卻認準了一點:圍。

洪承疇最善於打包圍戰了,在廣寧的時候就表現的非常不錯,八方張網四面合圍的方略執行的滴水不漏。

現在把金軍圍困在爛泥灘這一片狹小的區域之內,愈發的謹慎穩重,不求有關但求無過,只是死死的圍住對手逐漸收縮包圍圈,一丁點的風險都不肯冒,更不會出現被誘惑或者是孤注一擲式的決戰。

洪承疇的戰略只有一個:一點一點收緊絞索,慢慢的把對手窒息。

金軍四次突圍,都被打了回去,雖然在戰場上滿桂的宣大軍表現的更加搶眼,斬獲也更多,但是從戰略層面來看,最主要的功勞其實應該屬於洪承疇。

奈何洪承疇沒有拿到那麼多的首級,看起來好像還不如悍勇的滿桂。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或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接連四次突圍的失敗,極大的消耗了金軍的實力,根據洪承疇的粗略估算,現如今的金軍能夠保留一半的實力就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

到了這個時候,不僅滿桂一力主張決戰,甚至連素來穩重的盧象升都在反覆催促:決戰,儘快決戰,徹底消滅爛泥灘的金軍,好儘快結束這場戰役。

現如今的明軍,光是在爛泥潭一帶,就有泱泱兩萬多人馬,更有宣慰軍和蒙古騎兵在側,而對手的實力不過四五千上下,而且早已彈盡糧絕多日,完全就是一隻落水狗,真是想怎麼打就怎麼打,但洪承疇卻遲遲不願意決戰,而是反覆拖延。

奈何滿桂比他的官職高,盧象升又是宣慰軍的嫡系,他實在扛不住這兩人的彷彿催促,只好請示張寧。

張寧是對遼事物的一把手,又有朝廷委任的專斷之權,他的意見才是最終決定,具有定鼎乾坤的作用。

南線的張寧很快就給出了答覆:贊同洪承疇的意見,繼續收緊絞索,而不是尋求決戰,原因是時機尚不成熟。

都已經打成這樣了,佔據這麼大的優勢,時機還不成熟?是不是一定等到對手打出白旗才算是時機成熟了呢?

雖然張寧的命令讓滿桂和盧象升大為不解,但這畢竟是命令,就算是有所質疑依舊要堅定的執行下去。

又過了整整六天,到了第七日,轉機終於出現了……

被困在爛泥灘的金軍早已斷糧多日,戰馬都已經宰殺的差不多了,很多下層的士兵只能在凍的硬邦邦的泥地里挖掘蘆根充饑,至於那些個因為傷寒和飢餓而產生的病號,根本無力救治,只能任憑他們自生自滅。很多早已因傷、因病而死的士兵根本就無力掩埋,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凍成一坨的屍體越積越多。

和眼下的處境相比,饑寒和隨時都有可能降臨的軍事打擊根本就算不了什麼,真正讓人絕望的是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只能幹巴巴的等死,這種絕望的情緒早已蔓延開來,除了少數嫡系親衛之外,軍紀幾乎已經蕩然無存。

殘存的這幾千金軍,與其說是一支軍隊,還不如說是一群掙扎求活的野獸更加貼切一些。

極度的悲觀和絕望讓投降已經變成了半公開的話題,開始的時候還會大力彈壓,隨著生存環境的一再惡化和四次突圍的接連失敗,這再也不是一個犯忌諱的事情,很多士兵都在公開談論著投降的話題,甚至有些士兵很乾脆的直接叛逃了過去……

到了這步田地,雖然最桀驁不馴的豪格還在高喊著「死戰到底」的高調,其實他的內心深處也已經知道了,除了投降之外已沒有別的出路,除非他想真的戰死在這裡。

就算豪格真有戰死沙場的想法,也已經無力影響他人了。

就憑眼下這樣的情形,你一個豪格是不是戰死沙場還重要嗎?連皇太極都成了大明朝的懷順侯,就算是你豪格死戰到底真的殉了大金國,也早就沒有多少現實意義了。

北線是徹底沒有指望了,南線的岳托至今都過不來,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岳托的處境也沒有好到哪裡去。盛京方面已經派不出援兵,只能談判。

在沒有軍事實力作為保障的前提之下,大家已不再對談判報有很大的奢望。

和一心一意在談判桌上為大金國爭取利益的代善相比,這些身在前線的士兵反而更加希望談判儘快達成,無論什麼樣的條件最好馬上答應下來。

只要談判出了結果,戰爭也就算是結束了,大金國還能不能延續下去早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先保住大家的性命,不要死在和平降臨的前夜。

這樣的戰鬥早就變得毫無意義,而談判才是唯一的出路。到了這個時候還沒有投降的士兵,其忠誠度已經對得起大金國了。

連皇太極都投降了,士兵們還在苦戰,這份忠誠之心已經足以對得起軍人的身份了。

誰也不想再打了,只希望代善能夠儘快的做出決斷,別讓大家白白送了性命。

和豪格比起來,作為盛京三巨頭之一的阿敏反而顯得鎮定從容了很多。

這個時候的阿敏已懶得再去想突圍的事兒,而是整日里和他手下的親衛在一起,既不做大的軍事部署,也不下達任何命令,就好像現在的窘迫局面和他沒有任何關係。

阿敏的這個態度其實已經相當明顯:他不想再打了,而是一心一意的等著談判的結果出來。

眼下的這個局勢已經非常明顯,出了接受明朝的條件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的出路可走,而接受條件就意味著投降。

如果阿敏只是一個尋常的小兵或者是中下層的軍官,他早就直接叛逃去投靠明軍了。但他畢竟是曾經的四大貝勒之一,身份在這裡擺著,還需要顧及一下臉面。

對於阿敏而言,投降並不是那麼難以接受,畢竟他不是努爾哈赤的嫡系子孫,也是大金國統治集團當中最外圍的一個員,連皇太極本人都降了,阿敏投降自然沒有那麼大的心理障礙。

大金國,只不過是一場黃粱美夢而已,現如今已經到了大夢破滅的時候,與其拼死拼活的掙扎,還不如接受現實。

阿敏在等著談判的結果,因為他早就看出來了,明軍在佔據絕對優勢的情形之下並沒有急於發動最後的總攻,其實也是在等這個結果。

那就等好了。

第七日,漫長的等待終於有了結果。

當薩哈林率領幾十個大金國的官員深入爛泥灘的時候,阿敏就知道最後的時刻到來了。

明軍把爛泥灘圍成了鐵桶一般,幾次拚死突圍都出不去,薩哈林僅僅帶著幾個宗室和幾十個侍衛就能進來,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他們是被明軍放進來的。

「降了,大金國已經降了!」薩哈林高聲宣布:「我代表大貝勒本人頒令,各營各部放下武器投降,服從國朝安排,有違者即為叛逆!」

投降的消息並沒有引發任何抵觸,反而引來一片歡呼。

終於投降了,再也不必繼續這場毫無意義毫無指望的戰爭了,終於活到了戰爭結束。

和萬眾歡騰的士兵相比,豪格顯得極其沮喪,他甚至還想做一個抵抗到底的姿態,揪住薩哈林的衣領厲聲質問:「誰讓你投降的?我堅不投降,一定會死戰到底,一定會……我要為大金國戰鬥都死……」

「沒有什麼大金國了,再也沒有了!」薩哈林冷冷的看著豪格:「現如今是國朝大明!」

「我大金國尚有萬千忠勇之士,尤有一戰之力……」

這種色厲內荏的話語也就是說說而已,若豪格真的不想投降而是一心一意的死戰到底,薩哈林自然不會阻攔,他儘管去外面拼殺好了。

但豪格根本就沒有這麼堅定的信念,只不過是做出一個死戰到底的姿態而已,裝模作樣的吼了幾嗓子高調之後,不得不做出一副「被逼無奈」的樣子率部出降!

從薩哈林出現在爛泥灘的那一刻開始,大家都很清楚的知道大金國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則是國朝大明。至於盛京如何安排,那是政客的事情,早已經饑寒交迫半死不活的士兵們根本就不關心這些。

在整個盛京方面,豪格是最後一個抵抗者,也算是盡忠到底了。

至於說岳托……早在三日之前,就已經「受命投降」,整個南線的幾千戰兵加上幾千輔兵和奴兵,泱泱一萬多人,直接是蛤蟆河岸邊集體投降。

代善頒布了投降令,命令各地士兵停止抵抗就地投降,原地等待宣慰軍的接收!

現在的張寧,早已以「大明宣慰使」的身份,在代善等前宗室人員的引領之下進入了盛京城。

大金國,已經成了一個歷史名詞。

但遼東戰事,還遠遠沒有到達徹底結束的地步,因為還有遼陽的多爾袞尚在繼續「負隅頑抗」「抗拒天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控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控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