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改變

第四十二章 改變

在許驚鴻寫信來請王衝出兵后,朝廷果然就送來了調令,這就由不得王沖不對許驚鴻此時的情況產生懷疑了。而皇帝駕崩一事,就更加加深了他對許驚鴻動機的猜疑,只怕自己一旦真帶了人馬趕去京城,便會被他所利用,成為了為萬世所唾棄的亂臣賊子了。

而這,是王沖怎麼都無法接受的。他是一個一心忠於朝廷和皇帝的人,不然當年在世家當政時,他也不會被人擠兌和排擠,幾乎連軍權都不保了。雖然一向很是欣賞許驚鴻的能力,但王沖在這底線上,卻不會因一己之好惡而隨意出兵的。

作為王沖的長孫,又一直跟隨在其身邊任事,王烈海是很清楚自己祖父的心思的。所以在看到他的表情,和那番義正詞嚴的說話之後,他就知道這是祖父在下決心了。而這,也不是王烈海希望看到的,作為一個年輕人,他自然希望去闖出一番大事業來。

就在眾人都不敢反駁,唯唯稱是的時候,王烈海就開口了:「大帥,有幾句話,我不知當講不當講……」

「講!大丈夫光明磊落,有什麼事情不能明說的?」王沖很有豪氣地一擺手道。

「既然如此,那孫兒就放肆了。」王烈海立刻改變了稱呼:「祖父,你想過這些年來,我們這些邊軍將士為何一直不被重視,反而要經常受到不公的待遇么?」

王沖一怔,隨即給出了自己的看法:「自然是因為朝中有佞臣專權,蒙蔽上聽之故了。」

「若真因為此,那三十年前為何會出風帥被害一事呢?那時,那些世家之臣可還沒有太大的勢力,不足以左右陛下的想法吧?可朝廷還不是把風帥給害死了么?」

這件事情,雖然朝廷內部已經提得不多,但在軍隊里,尤其是北邊邊軍中,還是一直被人所銘記的。所以在聽到王烈海這麼一說后,其他的將士都露出了深思之色。就連王沖,也一時給不出一個合適的答案來了。

而王烈海很快就自己作出了解答:「此事的因由,便在皇帝對我邊軍的不信任。其實,不止三十年前,這麼多年來,朝廷真的重視過我們邊軍將士么?每年的餉銀和糧食,總有一些軍隊不能按時按數領到,而一旦遇到外敵的入侵,我們卻要拿命去拼!大帥,你想過這樣對我們這些為國出生入死的人來說,公平么?」

王沖寒起了一張臉,不說話了。這些,作為多年在邊關守衛的將領大帥,他比什麼人都要看得透徹,可因為對朝廷的忠心,他就一直沒有往這方面想,也不許其他人提。可沒想到,今日在這麼多將士面前,卻由自己的孫兒給當眾提了出來。

「其實大家都明白這一切的根源何在,就是沒有人敢提而已。那今天我就把話挑明了吧,一切都是因為我朝在先帝時就定下的抑武策略所致。他們根本不信我們這些帶兵的粗人,認為我們有作亂之心,只有不斷壓制我們的權勢,才能保證我們對朝廷的忠心。所以大帥,您一生忠於朝廷,換來的只是對方的如此對待而已,我們真能忍受么?」

「不能!」不知哪個將領,大聲應了一句,隨即又有不少人高叫道:「我們要改變眼下的局面,我們武將在朝廷里的地位不能比那些耍心眼,搖筆杆子的傢伙們差了!」

「可這,也不是我們反朝廷的借口!」王沖不得不開口了,也把話給說明了:「我們畢竟是吃著朝廷的糧食,拿著朝廷的餉銀才能過下來的,絕對不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來!」

「祖父,你這話錯了!」這一次,也不知怎麼的,王烈海的膽子變得極大,他根本不理會父親給自己打的眼色,依然面對著王沖正色道:「我們的銀糧,都是我們殺敵所得,是該得的,跟朝廷沒有一點關係,我們根本無須感激他們!而即便這說法有些牽強,這糧食也不是朝廷里那些根本不事生產,整天只知道勾心鬥角的官員們造出來的,而是百姓們通過自己辛勤的勞動所得!所以我們這些從軍之人,真正該維護,該保護的,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員和皇室,而是我們的百姓!

「而這次,我們出兵,也正是為此。難道祖父你就希望看到那些百姓一直被某些人盤剝,連三餐都難以為繼,卻要出錢出糧地養著我們這些人么?所以孫兒以為,只要能為我大宋的百姓謀求好處,便是做了那大逆之事,也不是什麼錯事!」

他這一番話,說得鏗鏘有力,讓周圍的將領們都有種熱血沸騰的意思了。有不少人,已經拿定了主意,無論為的是自己還是更高的理想,這次都必須帶兵去京。

王俊卿比起兒子來顯然更有想法,所以在兒子一番話后,也加了一點說辭:「大帥,我以為也該出兵。因為這是正經的兵部調令,若是不遵的話,便是違抗上令了。」

「可是……若這一切都是某人的陰謀,我們豈不是無法回頭了?」

「其實我們現在已經無法回頭了。」王俊卿苦笑了一聲:「看這模樣,八成以上,他許驚鴻是要做出一番大事來了。他若能成事,自然不用提。若他一旦失手了,以朝廷向來喜歡的株連之術,再加上我們與他一向以來的關係,只怕被判定為同黨也是很輕易的。到那時,我們便不是亂黨成亂黨了。反而不如現在就出力相幫,這樣還能把事情的發展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呢。」

其他將領更是意動了。的確,若是那邊真出了什麼狀況,而許驚鴻又失敗的話,他們必然會受到牽連。而如果有他們這支力量的介入,許驚鴻失敗的可能就變得很小了。人,總是喜歡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的。

王沖沉默了,他突然有些悲哀地發現,如自己一樣對朝廷永遠忠心耿耿的人,身邊已經沒有了。就連自己的兒子和孫子,都在為自身考慮,其他將領就更不用提了。而他也知道,在如此情況里,即便自己不同意這個決定,只怕某些人也會擅自行動的。

在眾人期盼的目光里,王沖艱難地說道:「既然大家都有意出兵,那本帥也不好太過獨斷專行。不過……本帥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是不能跑這一趟了。就由你們自己決定,由什麼人帶人馬前去京城吧。但是,有一點我必須說明的,那就是這裡畢竟是我大宋的北邊重地,所以必須留下足夠的兵馬守衛邊境重鎮!」這卻是已經默認大家可以出兵京城了。

眾人會心一笑,當即就答應了下來。然後便是人馬方面的分配問題了。正如王沖所提的那樣,北疆畢竟位置極其重要,雖然胡人已受重創,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提防著他們,那就必須留下充足的人馬了。還有帶人去京城的將領,人選也必須選正了。

經過一番討論之後,終於決定由王俊卿和王烈海兩父子率三萬輕騎直趨京城。而這,也是有考慮的,人選的確沒有比這兩個和許驚鴻交情最深的人更合適的了。而宋軍因為是防禦的一方,所以騎兵在與胡人作戰時起不了太多作用,反倒是能更快的趕去京城,所以這個決定獲得了絕大多數人的認可。

就此,在皇帝的死訊傳來的當天,北疆就做下了出兵京城的決定!

在眾將散去,只剩下王家三祖孫時,王沖才仔細打量起了自己的孫兒來,半晌才道:「你的那些鼓動人心的說辭,不是出自你自己的心思吧?是什麼人教你這麼說的?」

王烈海先是一驚,隨即才苦笑道:「什麼都瞞不過爺爺您哪。不錯,這些說辭並非出自我自己的想法,而是有人教的。教我的,便是許驚鴻了。他在給您送來書信的同時,也給了我一封信,上面寫著,一旦您不肯出兵,那在最後關頭,就由我來挑明,從而讓大家來決定是否應該出兵,從而來改變眼前的一切!」

「可你想過沒有,這樣一來,我們王家在青史之上會被人看成什麼?亂臣賊子的這個稱號,怕是免不了了!」王沖很有些痛心地道,他一生為忠臣,沒想到臨老卻出了這樣的變故。

「我卻不這麼看。爺爺您想,一旦事情成功了,我們就不是什麼亂臣,而是中興之臣了。到時候,在後人的史書里,只會贊我們的選擇之正確,何來貶低呢?而且在此事上,我相信我們有八九成以上的把握能成功的!」

見孫兒已經鐵了心,而兒子又不肯站在自己這邊,王沖最終放棄了繼續說下去。他很清晰地感受到,屬於自己的時代已經徹底過去了,現在的天下,將是這些年輕人去闖,去鬧,去翻雲覆雨的時代了!

而一切也被王沖給猜著了,不但是那些將領與自己的孫兒想法一致,那些兵士們也是一般的想法。他們也有著建功立業的憧憬,自然對這種比與外敵生死交戰更容易得到收穫的事情大感情趣了。所以在兩日之後,三萬輕騎就挑選了出來,然後在王家父子的率領之下,直奔京城而去。

此時的大梁城,已經從之前的二人轉,變成了如今三國殺了。因為一向以來,都默默無聞,不與兩位兄長爭一時之長短的景王趙琮,在某一日里,因一件事情上的分歧,而突然躍出於眾人眼帘,從而展開了一場明刀明槍的爭鬥。

而這場風波的起源,就是對於大行皇帝停靈一事的分歧之上。在幾日的停靈哭喪之後,已經大感疲憊無聊的太子便提出了要儘早讓父皇入土為安的打算。他這樣的想法,既是為了能過地愜意一些,也是為了儘快獲得更多的權勢。畢竟,在如今這種日日都在靈前跪守的時日里,他是很難對雍王發起正面之爭的。

而這一次,雍王也沒有對此事提出什麼異議。因為趙璜自己也厭煩了這樣無休止的守靈之事,也想著儘快進入到正軌,來和太子作一場正面的較量。而且,現在這個惡人由太子做了,有人要反對也是針對太子的,他又何樂不為呢?

正是因為懷著這樣的想法,所以雍王也樂見其成,如此朝廷官員似乎就沒有可能出現反對之聲了。但大家卻都錯了,就在這個時候,一直默不作聲的景王突然站了出來,義正詞嚴地進行了反對:「古有名秩,君王喪事當停靈一月,如今才過了不到半月,就要把父皇送入陵寢,實在非人子人臣所能接受!」

有了這位同樣有攝政監國身份的王爺打響第一炮,其他本就對太子如此草率決定很是不以為然的官員們便也不再沉默了。他們便也紛紛站出來,說著與景王一樣的話,認為太子這樣的決定實在是太失禮了,是他們堅決不能接受的。

而讓太子更感吃驚的是,這些站出來的人中,有不少還是禮部的人。要知道,禮部尚書可是他這邊的人馬,總是幫著他這個太子搖旗吶喊的,誰成想今日這些人竟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面。可他也不想想,此事本就事關國之大禮,禮部的人當然要據理力爭了。

雍王在旁冷眼旁觀,也發現這是個打壓太子氣勢的好機會,便也沒有再等,當即給自己方面的人打了眼色。隨即,雍王這邊的官員也打著禮這個旗號,對太子進行了一場批判,直接讓他下不來台。最終,太子只得借口說自己是為了群臣著想,才會提出如此失禮的建議,並且向先帝的遺體磕頭認錯之後,大家才算是饒過了他。

但如此一來,朝中的局面就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太子本來還強勢一些的,卻因為這件事情而被削弱。倒是一直不曾參與到爭奪里來的景王,卻突然冒起了。大家這才發現,原來這位不怎麼被人重視的王爺,論能力,論風度,竟不比兩個兄長差,甚至還要強上一些。尤其是他在中低層官員里的名聲,更是得到了極大的增強。

而醒悟到身邊的這個兄弟也不是省油的燈,也會對自己產生威脅后,太子和雍王便也隨之開始了對景王的打壓。在他們想來,景王會生出這樣的心思是很自然的,一定是現在的身份,讓他也有了一定的野心。既然如此,他們就該展示出自己的實力,從而徹底打消掉這個其實並沒有多少朝臣自持的兄弟的想法。

但他們錯了,雖然景王在表面上看來沒有多少支持者,可當他們想要借著種種由頭來對付他時,卻發現對方竟也有許多的擁護者。雖然這些站出來為景王說話的官員地位不高,但卻都握有一定的實權,也不是兩位殿下說動就能動的。

短短的幾日時間裡,太子和雍王十多次想借題發揮,都被景王從容化解。而這一下,就更讓景王被舉朝官員所注意了,大家才發現,這個王爺的能力還遠在自己之上啊!同時,一些不屬於太子和雍王任何一方陣營的官員們,便生出了投到景王帳下效力的想法,畢竟他們也是要為自己的將來打算的,能攀上一棵高枝,從此飛黃騰達,誰都不會放過的。

在景王嶄露頭角的時候,本來應該與之共同進退的許驚鴻卻突然消失在了他的身邊,而且臉上帶著一絲莫測的陰冷。只因為這一切,並不是出自他的授意,而是景王自發而為。而這樣的好處,只是利於景王的,反而會打亂了許驚鴻的全盤計劃。

所以在出宮之後,許驚鴻便與孫再元這個謀士進行了一番深談:「看來,景王已經不想完全被我控制,而有了自己的想法了。」

孫再元聽了許驚鴻的敘述后,也點頭道:「這點是很正常的。他也有自己的訴求,更是天潢貴胄,自然不希望受制於人了。而且,他這一手也的確玩得漂亮,很是輕易地就從以前的默默無名成為如今的炙手可熱了。」

「是啊,他這次一站出來,就和太子成了對手,想必許多不屬於雙方陣營的官員,會想到站在他一邊。而這,也是他用來提醒我們的,讓我們明白,其實他要爭奪皇位,並非只有我們可以倚靠。」許驚鴻很有些煩悶地道。

一個本來在自己掌控里的人突然翻了出去,換了誰都不會感到高興的。何況,這還關係到自己今後的全盤計劃,就更讓許驚鴻不安了。

「如此看來,我們之前的計劃得有所改變了。」孫再元眯起了眼睛道。

「你的意思是……」許驚鴻忍不住捏了下拳頭。

「若再由景王繼位,到時以他的頭腦和隱忍,只怕會成為第二個趙哲哪。難道主公希望看到世家的悲劇在你身上再次上演么?」

「話是這麼說的,可我又用什麼借口做出如此之事呢?」

「不用借口……」孫再元的話就象是引誘亞當和夏娃吃那禁果的蛇一般:「只要成了大事,什麼樣的借口都會有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逆子亂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逆子亂臣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