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世界的起源及形成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在中國又稱回教、清真教、天方教,是公元7世紀初穆罕默德首傳於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城,以後在世界各地獲得廣泛傳播的宗教,與佛教、基督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伊斯蘭」,意為「順從」,即順從惟一真主「安拉」
的意志。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人稱為穆斯林。現在全世界大約有8億人信仰伊斯蘭教,分佈各大洲,特別集中在西亞、中亞、北非、東南亞各地。伊斯蘭教傳入中國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現在全國共有10個少數民族信仰伊斯蘭教,即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東鄉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塔吉克族、烏茲別克族、塔塔爾族和保安族,共1,400餘萬人(據1982年人口普查數字)。
伊斯蘭教包括理論與實踐兩個部分。理論部分包括信仰(伊瑪尼),即信安拉、信天使、信天經、信先知、信後世。
實踐部分包括伊斯蘭教徒必須遵行的善功和五項宗教功課(簡稱「五功」)。所謂「五功」即念「清真言」、禮拜、齋戒、天課、朝覲,簡稱「念、禮、齋、課、朝」。現分述如下:
伊斯蘭教的信仰
伊斯蘭教的基本信條(即所謂「清真言」)是:「萬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這裡的真主,就是阿拉伯語的安拉。一個人只要承認這點,並用清楚的語言表白自己的信仰,在名義上就可以稱為穆斯林。在這一基本信條之下,又分為五項信仰:
1.信安拉。確信安拉是惟一的真主,反對多神和偶像崇拜。伊斯蘭教認為真主是不可見的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和恩養者,清算日的掌權者,全能、全知、大仁、大慈、無始、無終、獨一無二、永生、自存、無形象、無所在、無所不在、不生育、亦不被生。《古蘭經》中列舉了安拉的美名達99個之多,集中到一點,就是「信主獨一」。在一個盛行多神拜物教的社會裡,對安拉的這一概念,具有統一信仰的劃時代的意義。
2.信天使。伊斯蘭教認為安拉創造萬物,天使也是安拉創造的。安拉派遣天使管理天國,但他們並無神性,只是執行安拉的命令。《古蘭經》認為,人是安拉在大地上的代理者,天使也要向人祖下拜。人看不見天使。伊斯蘭教在天使論中給哲卜利勒以最高的地位,據說是他把安拉的啟示傳達給穆罕默德。
3.信天經。伊斯蘭教認為《古蘭經》是安拉的語言,是通過穆罕默德而降示的一部安拉的經典,也承認在穆罕默德以前歷代先知所傳的經典如《舊約》、《新約》等為「天經」,但認為它們有的已經失傳,有的經過後人篡改而失真,只有《古蘭經》是最後、最完善的一部天經,為穆斯林所遵行。
4.信先知。伊斯蘭教認為在每個民族那裡都會出現一個先知,作為安拉的使者,向人們「報喜信,傳警告」,但穆罕默德卻被認為是一位最後的先知和安拉的使者,即「封印的聖人」。《古蘭經》中所提到的先知,絕大多數是《舊約》和《新約》中記載的,這說明伊斯蘭教是集閃族宗教(包括猶太教、基督教、哈尼夫思想、伊斯蘭教等)之大成的宗教。
5.信後世。伊斯蘭教的後世論,是《古蘭經》中最生動的部分。第75章被稱為《復生章》,認為世界將有一天,一切生命都會停止,進行總的清算,所有曾在這個世界上生活過的人,都將「復活」,集中起來,接受安拉的審判,決定賞罰,善人進「樂園」,惡人進「火獄」。後世的信仰,一直是歷代先知的教訓的主要部分,伊斯蘭教把它列為信條之一。
有些學者把「信前定」列為信條之一,成為「六信」。
所謂「前定」,就是說,世間發生的一切事情,不論善惡,都是出自真主的意志。「前定」是伊斯蘭教的一條重要教義,但在是否列為第六信仰上,伊斯蘭教學者中尚有爭議。
伊斯蘭教的五功
伊斯蘭教實踐包括「五功」,它是一個穆斯林必須履行的宗教義務。「五功」的內容是:1.念「清真言」。「萬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這是信仰的表白(即「作證」)。當眾表白一次,名義上就是一個穆斯林。
2.禮拜。這是穆斯林面向麥加「克爾白」(天房)祈禱的宗教儀式,主要有:每日五次禮拜,分別在晨、晌、晡、昏、宵五個時間舉行;每周一次的星期五聚禮(主麻拜);每年開齋節和古爾邦節的會禮。
3.齋戒。每年在教歷九月(「萊麥丹」月)齋戒一月,每天從黎明到日落禁止飲食和房事等。萊麥丹月是《古蘭經》開始下降和穆罕默德開始為聖的月份。
4.天課。這是伊斯蘭教的宗教課稅。信徒的資財達到一定數量時,每年必須提出其中一部分散給貧苦的穆斯林。
天課原來是一種自由施捨,後來成為按信徒財產的不同種類以不同比率由國家徵收的宗教稅。近年來,在一些伊斯蘭教國家中,天課與國家稅收分開,又變成一種宗教性的自由施捨。
5.朝覲。伊斯蘭教規定,一個穆斯林,在身體健康、經濟能力許可、旅途安全的情況下,一生中至少應去麥加朝覲一次。一年一度的麥加朝覲,是世界性的穆斯林大集會。
一些伊斯蘭教者想在「五功」之外增加一項「聖戰」
(為安拉之道而戰),成為「六功」,但不為大多數學者同意。
伊斯蘭教不僅是一個宗教,而且是一個思想體系,一個伊斯蘭教作為主導因素的文化。「政教合一」是伊斯蘭教社會制度的特徵。
伊斯蘭教的主要經典是被稱為「安拉的語言」而為穆罕默德所傳述的《古蘭經》;穆罕默德的言行錄——哈迪斯(聖訓)是《古蘭經》的補充。教法(沙利亞)是後來伊斯蘭教學者根據《古蘭經》和聖訓,並參考被征服地區的法律和風俗習慣,因時制宜而制定的穆斯林「行為的規則」
或「法典」。研究教法的學問叫做教法學(斐格赫)。因對教法問題的看法不同而出現了許多教法學派,如哈乃斐派、馬力克派、沙斐儀派與罕百里派。中國穆斯林在教法上遵行哈乃斐派的主張。伊斯蘭教有許多傳統的風俗習慣,例如飲食、婚姻、喪葬、宰牲等,都具有深厚的歷史、民族、宗教和社會根源。伊斯蘭教禁食自死物、血液、豬肉、未誦安拉之名而宰殺的牲禽等,還有禁酒,在《古蘭經》中都有明文規定,在當時是對古阿拉伯人飲食禁忌上的一大改革。穆斯林嚴格遵守《古蘭經》上的這些規定。但「為勢所迫,非出自願,且不過分的人,(雖吃禁物),毫無罪過」。
伊斯蘭教主要有三大節日:開齋節(教歷十月一日)、古爾邦節(教歷十二月十日)和聖紀(先知穆罕默德的誕辰,教歷三月十二日)。伊斯蘭教有三大聖地:麥加、麥地那和耶路撒冷。伊斯蘭教有兩個主要教派:遜尼派(多數派)和什葉派(少數派)。什葉派也有自己的聖地和節日。
什葉派的聖地有納賈夫、卡爾巴拉(以上在伊拉克),庫姆和馬什哈德(以上在伊朗)。什葉派的節日有阿舒拉節(教歷一月十日)等。
創立與發展
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創立之後,就對東西方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至今對世界仍發揮著作用。這一宗教於公元7世紀時產生在阿拉伯半島,創立者是穆罕默德。
渴望得到解救的阿拉伯人
阿拉伯半島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匯處,因此,這裡的居民在膚色上也兼有三個人種的特徵。幾乎被沙漠和草原所籠蓋的阿拉伯半島特別適合於游牧,獨特的自然條件使得這一地區在古代農耕業不發達時期,一直比其他地區先進。
在世界各地普遍進入定居的農耕時期以後,阿拉伯地區的優勢地位便開始消失。到公元5至6世紀之後,世界上許多地區早已進入文明時代三四千年了,然而阿拉伯地區,尤其是貝都因人居住的地方,卻仍然未能擺脫原始的落後狀態。經濟、文化停滯不前,部落間的戰爭連綿不斷,人們經常為爭奪牧場和水草而展開血腥的廝殺。
但是,靠近紅海的漢志地區的情況卻比較特殊。這裡雖是不毛之地,但卻是從南部溝通歐亞的商業要道。東方的商品從印度洋運到葉門,然後再由阿拉伯商人用駱駝馱著北上,通過漢志地區到達地中海,再從那裡轉送到歐洲各地。
得天獨厚的交通條件為漢志地區帶來了繁榮,其中麥加和麥地那城最為出名。
麥加城位於整個阿拉伯地區南北交通的中樞,那些長途跋涉的商人通常都要在這裡歇腳。因為這裡有一口誘人的清泉井,這在視水如油的阿拉伯人眼中是很不尋常的,這裡還有一塊巨大的不知什麼時候從天上落下來的黑色隕石,阿拉伯人將它看成是一個聖物。為了供奉這塊聖石,還建了一座廟,名字叫克爾白神廟。遠近的阿拉伯人常常成群結隊地專程到此拜祭。同時,他們往往還隨身帶來一些貨物互相交換。久而久之,一個大規模的交易市場就在麥加形成了。
公元6世紀,為了爭奪葉門、波斯和衣索比亞發生了戰爭,這就使原來經過漢志的商路被切斷了,麥加城由此陷入了十分困難的境地。公元572年,波斯人佔領葉門以後,沒有恢復原來的商路,而是把運到這裡的商品改道波斯灣進入兩河流域,然後再運抵地中海。商路斷了,財路同樣也就斷了,麥加人的收入因此急劇減少,變得越來越窮。為了爭奪財富,阿拉伯人各個部落之間加緊了互相的掠奪,戰爭由此更加頻繁。
此時漢志地區的大多數阿拉伯人都感到十分痛苦,但是又沒有人給他們指出一條出路。絕望中,他們把希望寄託於神,希望神能解救他們出苦海。伊斯蘭教於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了。
安拉的使者
穆罕默德(意為「受到高度讚揚」)生於公元570年的麥加。他的父親出身於哈希姆家族,以前是強盛的古萊西部落的望族,所以穆罕默德是這支貴族旁系的後裔。穆罕默德的父親在穆罕默德出生前就去世了,穆罕默德的母親也在他六歲時死去,在穆罕默德六歲至八歲時由他的祖父(克爾白神廟的管理人)撫養,八歲時祖父去世,由伯父收養。
穆罕默德的童年很苦,從小就得自謀生路。他當過放牧人,是一個半文盲,年青時他誠實可靠,相貌俊秀,在隨伯父經商的時候,到過巴勒斯坦、敘利亞和許多地區。通過遊歷,穆罕默德增長了見識,對阿拉伯人民的各種痛苦也有了很深的了解。他又研究了基督教和猶太教的教義,知道了許多神話傳說,同時也了解了這些地區的風土人情。另外,他還學會了觀測天氣、預測風沙和治病的本領。這一切都為他以後創立伊斯蘭教打下了基礎。
但是穆罕默德太窮了,他的抱負沒有金錢和地位的保證,是無法得到施展的。於是在二十五歲時,穆罕默德和一個年齡比他大得多,名叫赫蒂徹的麥加富商的遺孀結了婚。
從此,他在經濟上一下子有了保障,開始進入上層社會。
在麥加城外,有一座幽靜的小山,當地人都稱它希拉山。穆罕默德經常獨自一人到山裡的一個小山洞裡冥思苦想。他一直在考慮創立一個可以被大多數阿拉伯人接受的宗教,使那些整天處於痛苦之中的同胞得到解脫。他參照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經典,將其中他認為阿拉伯人能夠接受的教義和阿拉伯原始宗教中的一些教義設法結合起來。但是這個工作太艱難了,穆罕默德為此常常在山中呆上許多天。終於,在610年的一天,他豁然開朗,想通了最關鍵的道理。不久,他從山上下來,便開始傳教,這就是後來的伊斯蘭教。
「伊斯蘭」一詞在阿拉伯語中原意為「順從」。按伊斯蘭教的觀點,穆罕默德是伊斯蘭教的復興者而不是創始人。
所謂復興是因為在漫長的歷史中伊斯蘭教發展到爾薩(公元元年—40年)聖人時代之後中斷了五百多年,到穆罕默德為聖時才復興了伊斯蘭教。穆罕默德宣稱,世界上只有一個神——安拉,他是世界的創造者和人的創造者,人只有生前服從安拉,死後才能進入天堂,否則死後就會被打入地獄。穆罕默德自稱為安拉的使者,由於自己是安拉的第一個信徒,所以他就是信徒的先知,是安拉派到人間的使者,傳達安拉的意旨。信仰安拉的人被稱為穆斯林,意為信仰安拉和服從先知。
雖然伊斯蘭教教義在解決社會矛盾方面,要求人民採取消極的態度。但在另一方面,又給教徒提出了做人的基本準則,如為人行善,買賣公平,救濟貧困,照顧孤寡老人等。
此外,對偷盜和欺詐等犯罪行為,伊斯蘭教義也規定要給予極為嚴厲的懲治。因此伊斯蘭教教義也被信仰伊斯蘭教的一些國家長期奉為法律。伊斯蘭教的另一個顯著的特點是一夫多妻。穆罕默德本人就在赫蒂徹死後,又娶了八個妻子。穆罕默德的施教早年並不順利,頭三年只有30多個人皈依他宣傳的宗教,還遭到一些麥加富商和奴隸主貴族的反對。因為伊斯蘭教是一神教,同傳統的古萊西部落的多神教是極不相容的。同時,教義中提出的施捨濟貧的主張,也損害了大貴族和富商的經濟利益。一些貴族和富商時刻準備謀殺穆罕默德。在這種險惡的情況下,622年7月16日深夜,穆罕默德率領他的信徒離開了麥加,移居到麥地那,這就是伊斯蘭教的「徙志」,伊斯蘭教把這一年定為伊斯蘭曆法的元年,歷史上稱為「希吉拉」,意思就是大遷移。
雅特裡布與麥加不同,這裡不是頑固的古萊西部落貴族統治的中心,手工業和商業也很發達,貧民也較多。在這裡,伊斯蘭教很快便被人們所接受。在此基礎上,穆罕默德制定了「伊斯蘭教不僅是宗教權威而且是世俗權威,管理人們事務的統一力量應是信仰而不是部落」這一流傳至今的法則。
不久,麥加貴族向雅特裡布發動了進攻,企圖消滅穆罕默德的勢力。穆罕默德將雅特裡布的教徒組織起來,建立了自己的軍隊,同麥加貴族進行了多次的戰鬥,打敗了麥加貴族軍隊的進攻。628年,穆罕默德和麥加的貴族們簽訂了停戰條約,使雙方的戰爭暫時停止下來。
公元630年1月,穆罕默德以一個麥加人害死一個穆斯林為借口,集合了一支1萬人的大軍攻佔了宗教中心麥加城。進入麥加之後,穆罕默德清除了克爾白神廟中的所有的部落神,只保留了那塊隕石,作為全體穆斯林的聖物,又把克爾白神廟改為清真寺,並規定,每一個穆斯林一生中必須到這裡朝聖一次。同時他還寬恕了他的大多數敵人,收復了各個部落,把非穆斯林趕出聖地,不接受伊斯蘭教的人不得參政(但不會遭殺害或放逐)。自此,建立了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伊斯蘭教的統治地位。
632年,穆罕默德在麥地那病逝。當時他沒有留下遺囑安排誰為哈里發(繼承人),也沒有談到以什麼形式推選哈里發。按照阿拉伯人的傳統,領袖是從部落上層有威望的人中推選的。然而穆罕默德所建的公社包括了許多部落,哪個部落有優先權呢?由此,在伊斯蘭教內誕生了兩大主要派別——「遜尼派」和「什葉派」。
「遜尼派」全稱為「遜奈與大眾派」,阿拉伯語原意為「遵循傳統者」。遜尼派是伊斯蘭教中教徒最多的一個教派,佔全世界穆斯林的90%左右。此教派的教徒主要分佈在阿拉伯國家以及土耳其、印度、馬來西亞等國。遜尼派雖然將其他不同信仰視為異端,卻同時提倡求大同存小異,融合不同見解,努力調和真主的無限權威和人的責任這兩個觀念。
「什葉派」是伊斯蘭教中僅次於「遜尼派」的第二大教派。「什葉」在阿拉伯語中意為「追隨者」或者「派別」、「同黨」。該派認為只有出身於哈希姆家族(即聖族)的阿里發及其直系後裔才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繼承人,否認阿布·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前三任哈里發的合法性。目前該派主要分佈在伊朗、伊拉克、印度、巴基斯坦、葉門、敘利亞、黎巴嫩、阿富汗、土耳其、巴林等國。
到16世紀時,伊斯蘭教徒已經遍布世界各地。伊斯蘭教的產生促進了阿拉伯地區的發展,對於阿拉伯地區的統一,抵禦外來侵略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伊斯蘭教中讓教徒進行「聖戰」的教義,使它在傳教的過程中,具有極大的侵略性。伊斯蘭教徒們正是以「聖戰」的名義,在新月的旗幟下,揮舞著阿拉伯彎刀,進行猛烈的擴張,建立了許多富有侵略性的大帝國,比如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直到現在,伊斯蘭教仍然在世界上擁有巨大的能量。
7世紀前的阿拉伯半島
阿拉伯人原來住在阿拉伯半島上。半島位於亞洲西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面積達300萬平方公里,約為歐洲的1/3,絕大部分土地為沙漠和草原,叫做「內志」,氣候乾燥,土地貧瘠。半島西南部的葉門,氣候溫和,是一個富庶的農業區,稱為「阿拉伯福地」,主要生產咖啡、椰棗和大麥。6—7世紀時,半島上的居民大多數為牧民,稱為貝多因人。他們逐水草而居,放牧駱駝、羊和馬匹。駱駝素有「沙漠之舟」之稱,是阿拉伯半島不可缺少的運輸工具。
在半島西部紅海沿岸,有一條狹長地帶,叫做「漢志」。自古以來,這個地區就是亞歐兩洲交通的一條重要商道,中國的絲綢、印度的香料、非洲的黃金和奴隸等,都經海路運往葉門,然後由駱駝運到地中海東岸,再轉運到歐洲。半島上出產的椰棗、皮革和金銀礦產等也通過這條商道運往境外。
商路兩旁形成許多商業據點和城鎮,其中以麥加和雅特裡布最為重要。
麥加城是個繁榮的城市,它是商道上的重要樞紐,手工業和商業都很發達。麥加城的多數居民是古萊西部落(意為收集財物),他們主要經營商業和服務行業,也有一些手工業者。麥加城有個克爾柏古廟。其中有一塊黑隕石,為阿拉伯人所崇拜。每年春季舉行的廟會,成為定期市集,各方的阿拉伯人常來趕集和朝拜神廟。古萊西部落的貴族組織和領導朝拜及交換事宜,從中獲得大量的商業收入和其他經濟收入。
阿拉伯人的社會發展是極不平衡的。半島西南部的葉門地區,早在公元前就建立了奴隸制城邦國家。7世紀時,居住在漢志一帶以及少數綠洲的阿拉伯人,處在原始公社解體和階級社會產生的階段。部落中分化出來的貴族佔有較好的牧場、牲畜和奴隸。在通商要道的城市裡,出現了商業和高利貸貴族。奴隸的主要來源是戰爭俘虜,也有人因犯罪和負債淪為奴隸的。阿拉伯人認為,掠奪是光榮的,為了爭奪水草和牲畜,部落之間經常發生戰爭,氏族之間血親復仇之風盛行。奴隸和貧苦牧民為了反抗貴族的剝削和壓迫,經常起來反抗,搗毀貴族的帳幕,搶走他們的牲畜和財產。
6世紀初,伊朗和衣索比亞為了爭奪半島的西南地區進行長期戰爭,使葉門地區遭到嚴重的破壞,土地荒蕪,人口銳減,商旅不前,漢志地區商業因而轉向衰落。東方商業改由波斯灣和兩河流域運到地中海。商業的破壞和經濟的衰落,使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和奴隸深受其苦,許多靠過境商業維持生活的部落逐漸貧困化。麥加貴族和富商乘機用高利貸盤剝窮人,廣大下層人民的處境非常困難,人民群眾不滿情緒日益高漲,反抗鬥爭不斷發生。貴族為了加強統治,鎮壓人民群眾反抗,奪取新的土地,開闢新的商業途徑,需要政治統一,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國家機構。阿拉伯人民也希望打破部落的局限,獲得牧場和肥沃土地。阿拉伯各部落聯合成為統一國家的前提條件已經具備。伊斯蘭教的產生,這是這些社會變動和政治統一要求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
伊斯蘭教的興起
阿拉伯人原信仰多神教,崇拜自然神。麥加城克爾柏古廟的黑石雖為大多數阿拉伯人所信仰,但並不是惟一的神。
形成統一國家的社會要求,促進了一神教即伊斯蘭教的產生。
穆罕默德(570—632年)是伊斯蘭教的創始人,被伊斯蘭教徒稱為「穆聖」。他出身於麥加古萊西部落的一個破落貴族家庭,幼年作過牧童,成人後曾隨商隊到巴勒斯坦、敘利亞等地經商,受到猶太教和基督教等一神教的影響。他結合阿拉伯人對原始宗教的崇拜,逐漸形成了他自己的宗教學說,創立了伊斯蘭教。他以古萊西部落的主神安拉為宇宙間惟一的真神,自稱是安拉的使者,是來到世間傳達真主安拉旨意的先知。「伊斯蘭」一詞的意思就是「順從」,伊斯蘭教徒被稱為「穆斯林」,意思是信仰安拉、服從先知的人。伊斯蘭教的經典是《古蘭經》和《聖訓》。「古蘭」意即「宣讀」或「誦讀」,是安拉通過穆罕默德傳達給世人的啟示,《聖訓》是穆罕默德生前言論的記錄。
《古蘭經》里規定了伊斯蘭教的信條和宗教義務,最主要的信條是:「除獨一的安拉之外,別無主宰,穆罕默德是他的使者和先知!」;「安拉為你創造大地上的一切」,「天地萬物皆屬安拉」。這些信條反映了阿拉伯貴族建立統一國家的要求。其次是相信末日,凡生前信仰安拉、遵守經典、服從先知的人死後升天堂,否則下地獄。再次,宣布「凡穆民皆兄弟」,不分氏族和部落,廢止血親復仇,以加強內部的團結。伊斯蘭教信仰一神的教義跟阿拉伯各部落的統一要求相符合,因此,伊斯蘭教很快傳播開去,成為阿拉伯人政治上統一的有力槓桿。
《古蘭經》為穆斯林規定了五項基本宗教義務,簡稱「五功」。(一)念功,即信仰和口誦「除安拉之外,別無神靈;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和先知。」(我國的穆斯林稱它為「清真言」);(二)拜功,每天面向麥加克爾伯古廟的方向禮拜五次,每周星期五中午的禮拜要在清真寺里集體舉行;(三)齋功,就是贖罪的齋戒。每年回曆九月齋戒一個月,白天不食,故回曆九月又稱齋月;(四)課功,又稱天課,教徒每年捐出財產的2.5%,用以濟貧和修建清真寺之用。天課原來是教徒自願捐獻,但後來由政府徵收,標準和用途也都發生了變化;(五)朝功,有經濟能力的穆斯林,一生應到麥加朝覲一次。
伊斯蘭教要求穆斯林為討伐異教徒而去進行「聖戰」,為宣傳信仰安拉而犧牲。凡參加聖戰的穆斯林,不僅可以分得戰利品,而且死後靈魂可以升入天堂。《古蘭經》中還有若干法律規定,在承認奴隸制的前提下,主張善待奴隸;保護私有財產,但反對放高利貸;允許多妻制;反對血親復仇,誤殺者可償以贖金,縮小了復仇的範圍。這些教義的規定,很容易為廣大貧窮的貝都因人所接受,因而也有利於阿拉伯統一國家的建立。
麥地那神權國家的形成
610年後,穆罕默德開始在麥加宣傳伊斯蘭教。由於他主張信仰一神,反對多神教和偶像崇拜,影響到麥加貴族與富商的宗教特權和經濟利益,以倭馬亞族的阿布·蘇非揚為首的麥加貴族起而反對甚至多次毆打穆罕默德及其信徒,迫使穆罕默德的一些信徒離開麥加,遷往衣索比亞。雅特裡布的居民因受麥加商業貴族的盤剝,支持穆罕默德,他們派出代表,邀請穆罕默德前去雅特裡布。穆罕默德先派其大批信徒遷去,622年7月16日夜,他本人與少數門徒亦從麥加出奔,這就是著名的「徙志」。後來這一年被定為伊斯蘭教曆的紀元。雅特裡布也被改稱為麥地那(意為「先知之城」)。由麥加遷到麥地那的伊斯蘭教徒稱為「遷士」(穆哈吉爾),接受伊斯蘭教的麥地那居民則被稱為「輔士」
(安沙爾)。
麥地那居民中有不少人長期受到麥加富商和貴族的高利貸盤剝,因此,自然地形成了對穆罕默德的支持,伊斯蘭教也在麥地那迅速傳播開來。穆罕默德依靠「遷士」和「輔士」的力量,開始建立了以伊斯蘭教為共同宗教信仰的政教合一的國家。穆罕默德不僅是宗教首領,而且是最高法官和軍事統帥。為了打敗麥加貴族,穆罕默德曾親自出征20餘次。630年,穆罕默德和麥加貴族達成協議:穆罕默德率軍進入麥加城,麥加貴族接受伊斯蘭教,承認穆罕默德是「先知」;穆罕默德則承認麥加是伊斯蘭教的聖地,克爾伯古廟改為伊斯蘭教的清真寺,黑隕石作為伊斯蘭教的聖物保存下來。這樣,也就保留了麥加貴族在政治上的特權和經濟上的利益。此後,麥加成為阿拉伯半島伊斯蘭教的中心,麥地那成為阿拉伯國家的首都。到632年穆罕默德逝世時,阿拉伯半島已基本上建成了統一的阿拉伯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