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蘭若論佛
第22章蘭若論佛
作為曾與少林寺齊名的古佛寺,武安自然也聽說過。
南少林,北蘭若,蘭若寺也曾盛極一時。
不過,近幾百年來,蘭若寺走向衰落,已不復曾經那個名震天下的古佛寺。
武安隨即問道:「玄悲,我們為何要去蘭若寺?」
印象中,蘭若寺與少林寺相距甚遠,一個在南,一個在北。
不過,以下境武者的腳程,大約半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從少林寺走到蘭若寺。
玄悲回道,「玄空,你忘了嗎?這個月底正好是少林寺與蘭若寺三年一次的交流會。」
武安恍然,他光顧著修鍊,倒是把這事給忘了。
與蘭若寺三年一次的交流會,可以說是少林寺的一個傳統。
交流會重在交流,有佛法交流,功法交流,弟子交流等等。
蘭若寺與少林寺同出一源,兩派的關係算的上是親近。
武安又道:「玄悲,我記得寺內並沒有要求弟子一定要參加交流會,如果想要參加,需要自己報名。」
玄悲朝武安眨了眨眼睛,「所以我幫你報名了呀!」
武安瞪了眼玄悲,旋即就笑著說道:「不過也好,修鍊了這麼久,也該出去走走了。」
玄悲撫掌而笑道,「正是這麼個理兒。」
月末。
羅漢殿。
眾多少林弟子齊聚一堂。
在場的都是內門弟子,剛好是一百人。
今日,這一百內門弟子就要遠赴蘭若寺,參加三年一次的交流大會。
空海方丈盤坐於大殿上方,環視一圈,朗聲道:「諸位弟子,今日你們將遠赴蘭若寺,代表我少林寺參加三年一次的交流大會。」
「伱們可有異議?」
眾弟子齊聲喝道,「謹遵方丈法旨!」
空海道:「空聞,此行便由你帶隊,護送僧眾一行安危。」
話音落下,空海身邊就有一個老僧站了起來,朝空海一禮,「空聞謹遵方丈法旨。」
武安神識一掃,頓時就知道了那老僧的修為,那赫然是一個二品境護法。
空海接著朝眾人說道,「眾弟子需聽空聞長老之命!」
眾弟子齊聲道:「弟子謹記!」
空海又道:「此行路途遙遠,望諸位保重!」
頓了頓,空海神情一肅,「即刻出發!」
「是!」
在空聞的帶領下,眾人離開了羅漢殿,朝遙遠的蘭若寺邁開了腳步。
半月後。
有一百風塵僕僕的僧人出現在一座古老的寺廟外。
寺廟的牌匾上鐫刻著三個龍飛鳳舞的大字,「蘭若寺」!
這一百僧人不是別人,正是從少林寺出發參加交流會的眾弟子。
寺廟外。
法海方丈帶著一眾弟子遠遠的就迎了上來,「老衲有失遠迎,還望諸位恕罪!」
蘭若寺法海方丈與一眾高僧親自迎接,給足了少林僧眾面子,也能看出蘭若寺對交流會的重視。
空聞走上前去,朝法海一禮道,「空聞見過法海師兄!」
法海笑道,「空聞師弟無需多禮,路途勞頓,諸位辛苦了。」
在兩人交談間,武安發出神識,在蘭若寺一眾僧人的身上掃過,心中頓感意外,臉上卻不動聲色。
蘭若寺方丈法海是一品境金剛,對此武安並不意外,一寺之首自然需要這等強者坐鎮。
令武安驚訝的是其餘人的修為,這些人中竟然沒有一人是二品境護法,只有兩個老僧三品境聖僧,其餘都是中三境的僧人。
而且,那些中三境僧人大多都是五品境修為,只有寥寥幾個四品境。
「看來傳聞不假,蘭若寺青黃不接的問題確實有些嚴重啊!」
武安聽說過一些關於蘭若寺的傳聞,據說讓蘭若寺走向衰落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後繼無人,這些年門下弟子天資平平,鮮有天賦卓越者。
若不是法海方丈這一輩的老僧撐著,恐怕蘭若寺的情況會比這更加嚴重。
「空聞師弟,你少林寺還真是人才濟濟,藏龍卧虎啊!」
說著,法海的目光從少林眾人身上掃過,目光有意無意的在武安的身上多停留了一會兒。
只有武安自己知道,這是因為剛剛法海發現了他的神識。
武安心中一凜,「一品境金剛果然都不可小覷。」
不過,武安覺得即便被法海發現自己擁有神識也沒什麼,畢竟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他從來都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之事,自然也不會發生少林寺容不下他這種荒謬之事。
空聞笑道:「師兄謬讚了。」
說著,他就朝人群中招了招手,「無心,快來見過法海方丈。」
話音剛落,少林寺的人群中就走出了一個俊俏的年輕沙彌,他走到法海跟前,雙手合十,行了一禮,「無心見過法海方丈!」
空聞介紹道,「師兄,這是我少林這一代的佛子。」
法海目露驚奇,不經意的掃了眼人群中的武安,隨後把目光放到無心身上,稱讚道,「不錯,佛子有羅漢之姿!」
無心回道:「方丈謬讚了!」
空聞從法海背後的人群中掃視一眼,就問道:「師兄,為何不見圓真佛子?」
法海擺了擺手,嘆聲道:「那孽徒,不提也罷!」
隨即就轉而說道,「空聞師弟,一路勞苦,就隨我入寺歇息去吧!」
空聞點了點頭,「那就勞煩師兄了。」
少林僧眾跟在法海眾僧後面,進入了蘭若寺。
第二日。
靜心殿。
少林眾僧與蘭若寺眾僧分於兩側。
一夜休息后,兩寺的交流會正式開始。
今日,首次交流便是兩寺「論佛」。
法海道,「今日論佛,以「何為佛」為主題,兩寺弟子可隨意參論。」
空聞道,「如此甚好。」
法海擺了擺手,「那便開始吧!」
話音落下,蘭若寺就有弟子走了出來,「方丈,弟子有一論。」
「佛非人,亦非神,佛乃覺性,一切眾生,只要徹底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恢復自性圓滿的智慧德相,都可以稱之為佛。」
「不錯!」
法海點了點頭,蘭若寺眾人也滿意的點頭稱是。
「方丈,弟子有一問?」
少林寺一邊也有弟子站了出來,遂問道,「佛既非人非聖,那求佛莫不是求一個心安理得?」
「佛乃覺性,若人人都有覺性,那不等於覺性就是人,人就是佛?」
此問一出,蘭若寺弟子頓時議論紛紛。
「可有弟子解其問?」
法海的聲音響起。
「方丈,我來為師兄解惑。」
若蘭寺又有弟子站了出來,「佛有萬相,求佛亦求自己。」
少林弟子發問,「自己如何求佛?」
若蘭寺弟子回道,「心中有佛便為佛。」
「何為心中有佛?」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求佛如是,可需守戒?心中有佛,犯葷戒如何,犯殺戒又如何?」
少林弟子的這一問,問倒了蘭若寺眾弟子。
一時間,蘭若寺一方竟無人上前言論。
法海看著眾弟子,心中嘆了一口氣,蘭若弟子的表現讓他有些失望。
就在這時,一道溫和的聲音傳入了大殿。
「若我為佛,何須守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