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女帝的決定,動搖的李相夷
大玄皇宮內,隨著姬令月的一聲冷喝,爭吵終於平息。
一雙雙眼睛看向姬令月,李相夷的眼中滿是期盼,他不相信女帝會對宗門進行無休止的退讓。
「天劍宗的訴求朕知道了,不過李相夷的建議也有一定合理性,這樣吧,除了烏山宗、太上劍宗、瓊華仙宗外,其餘宗門可以自行商定各州的劃分,三日後正式冊封之前交到林相手中即可。」
李相夷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瞪大雙眼,看著姬令月的目光滿是失望。
為大玄人臣這麼久,所求的不過是為國效力,為百姓盡一份力,可如今姬令月這一句話,將百官的心血毀之一旦。
他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姬令月要做出如此不利於大玄的決定,難道真的就只是為了保住她的那個皇位嗎。
「吾等謝陛下恩典。」十二宗宗主齊齊行禮致謝,天劍宗宗主的笑意控制不住的在臉上露出,能留住天劍宗目前的產業,還接管了一州的事務,他有更大的空間去從大玄身上吸取利益了。
失望的表情出現在不少官員的臉上,姬令月的視線緩緩掃過,將他們的名字記在心裡,等著日後慢慢清算。
從今以後,朝堂上必須只有她一人的聲音,無論對錯,都不允許有人忤逆她。
....
早朝之後,李相夷失魂落魄般的穿過宮門,回到姬令月賜給他的府邸之中。
推開書房門,看著掛了滿牆的詩詞,李相夷面露追憶之色。
他也是傳統儒學教出來的學生,他有自己的儒道老師,李易安,李大儒。
從小到大,師傅表揚他最多的,就是他忠君愛國的思想,為了表現自己,青年時候,他寫了很多歌頌帝王的詩句,並引以為豪。
這滿牆的墨寶,曾經一直是支持他一路行走的動力。
那日科舉失利,當他得知自己僅僅是秀才之時,他看著滿屋子的墨寶,告訴自己,自己所求的不過是報國的途徑,只要能入朝為官,陛下終將會看到自己的能力,也總會有展示自己抱負的機會。
所以,即使是與姜望交好,他也依然覺得,自己是朝廷的官,雖傾向與林平安不同,但目標同樣都是為陛下好。
可現在,他突然間覺得自己錯了。
將牆上的幾幅墨寶取下,從書架上將過去推崇的書籍也搬出,李相夷一屁股坐在地上,拉來一個火盆點燃,把一幅幅墨寶、書籍緩緩丟進去。
咚咚咚
一陣敲門聲響起。
李易安推門而入,聞著空氣中一股燒焦的紙頁味,皺了皺眉,見到頹然而坐的李相夷。
「相夷,你在燒什麼。」
李易安緩緩走到李相夷身旁,低頭看著自己這位最得意的徒弟。
「燒一些年少無知時寫的東西。」
李相夷低著頭,手中動作不停,目光凝視著跳動的火光。
自己這位徒弟,竟然第一次沒有起身行禮拜見她這位師傅。
李易安蹲下身子,不由分說的搶過一篇墨寶,展開來看到裡面的內容后,驚詫道。
「相夷,這不是你最喜歡的詩嗎,當年你還讓我拿給陛下看過,陛下都誇你寫得好。」
李相夷的文采並不弱,雖然沒有像姜望那麼變態,但也有幾首自得的詩句,在整個文人圈中小有名氣。
李易安手中的這首就是其中寫得最好的一首,寫的乃是忠君,文里行間,體現了作者蕩氣迴腸、赤膽忠心的思想。
「燒了吧。」
李相夷從師傅手中奪過這首詩,丟入火盆中,火光瞬間高漲,吞噬了李相夷青年時的回憶。
李易安皺眉,側眸看向身旁的李相夷,一下子愣住了。
李相夷清秀的臉上,如今已滿是淚水。
「相夷,到底怎麼了。」
李相夷是她從小到大的,即是徒弟,也像是孩子,這麼多年,她還沒見李相夷哭過。
李相夷盯著火盆里的火焰,低聲道「今日早朝,陛下已經決定,將十三州划給宗門自由治理,宗門向朝廷稱臣,但朝廷也給予了他們巨大的自由度。」
「我跟右相聯合整個國仕院,想出來的制衡十二大宗門的對策,也被陛下輕描淡寫的略過,十二個自治州將由宗門自行分配。」
「師傅,您是知道的,宗門這些人知小禮,而失大義,對於他們來說,自我的發展是遠大於集體的利益的,將各州府交給他們管理,我不知道會發生怎麼樣的災難。」
「曾經我也懷疑過姜少,不...是姜聖,為何他從一開始就極度反感宗門,反感退讓,現在我才明白,和平和穩定,就不應該是用犧牲自己利益的外交,所談出來的。」
「師傅,你知道嗎,其實蠻族南下的消息,在發生后的第二天就傳到了京都,但是卻被人壓了下去,你知道是誰幹的嗎。」
李易安抿了抿嘴,有些猶豫,但其實她心知肚明。
「是陛下吧...」
李相夷嘆息一聲,點了點頭「正是陛下,我從沒想到,她會將自己子民的生命就這麼送給蠻族屠戮,原因卻僅僅是制衡鎮北王和她所認為的減小損失。」
「那寒骨關內,可是百萬餘平民和四十多萬戰士啊,就這麼送給蠻族殺了?若不是姜少神勇抵抗,鎮國公以命衛國,我大玄整個北方到底要死掉多少人。」
「她在京都,她根本就不在乎這些,她在乎的只有她姬家的王朝,在乎的只是她自己的修為。」
李相夷說著,淚水不自覺的滴落到地面,看著自己火光中憔悴的雙眼,苦笑一聲。
「寒骨關之戰勝利,她第一個想的就是召回姜聖,分化北境的凝聚力,給蠻族休養生息的機會,這我能理解,帝王心術,講究制衡,要保持朝中各黨的平衡,也要保證大玄外界時刻都有小威脅。」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留一個蠻族在北境練兵,這無可厚非。」
「最是無情帝王家,也許她真的不在意每年死的那幾十萬百姓。」
「可是我不能接受的是,召回姜聖后,她是要給人定罪,當民怨沸騰時,她選擇去鎮壓,當百官不同意宗門接管各州時,她選擇的是削弱百官、家族的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