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劉墉的家世與皇室淵源之謎(一)(2)(1)

4.劉墉的家世與皇室淵源之謎(一)(2)(1)

用\"忠孝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來形容劉墉的家族一點都不為過。***在山東諸城,沒有一家敢與劉家叫板。

劉墉的高祖父劉通明末時曾考中了秀才。清軍入關時,劉家率先歸順了大清朝,逐漸受到重用。此後劉家在歷次的科舉考試中接連得中,官運也逐漸亨通起來了。

劉墉的曾祖父劉必顯於順治九年(1652年)參加順治朝的進士考試,一舉考中。從這一年算起,到嘉慶十九年(1814年)為止,前後一百六十二年間,山東諸城劉家共計考中進士十一位、舉人三十五位。

劉必顯考中進士后當上了戶部廣西員外郎,是劉氏家族在外任職的第一任高官;劉墉的祖父劉後來官至四川布政使,劉的二哥劉果則官至江南學政。員外郎就是朝廷的備選官員,江南學政是主管江南地區學生學習及參加科舉考試的官員。

劉墉的祖父劉是清代康熙年間著名的清官,曾和張伯行、陳鵬年等並稱,入選《國朝循吏傳》。

《國朝循吏傳》是八卷本的《歷代循吏傳》中的最後一卷,《歷代循吏傳》是康熙、雍正朝時的著名大臣朱軾和蔡世遠兩個人合寫的一本書。這裡的\"國朝\"實際上指的就是清朝。本書寫作的時間是在康熙年間,正式出版於雍正七年(1729年)。朱軾和蔡世遠曾被雍正皇帝指定為接班人弘曆——日後的乾隆皇帝——的老師。也就是說,乾隆皇帝在當皇帝前由其老師介紹,已經很了解劉墉祖父的為人了。

從劉墉的父親劉統勛開始,劉氏一門出了\"文正公\"劉統勛、\"文清公\"劉墉、\"文恭公\"劉之祖孫三公二宰相,成為實實在在的名門望族。其中,劉墉的父親劉統勛最受清朝廷重視,官居內閣大學士、漕運總督、工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刑部尚書、《四庫全書》正總裁等要職,乾隆十九年又加太子太傅。劉統勛死後,清朝皇帝賜其謚號\"文正\"——關於這個詞的含義,我們後面再講。

劉統勛與《天下糧倉》

提起劉墉的父親劉統勛,相信很多人都是從電視劇《天下糧倉》里知道的。歷史上,乾隆年間的糧食問題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乾隆年間的糧食問題其實是人為的,直接責任者應該就是乾隆皇帝本人。

乾隆初年,乾隆皇帝出於備荒考慮,決定拿出銀兩採購糧食以充實國家糧庫。他當時甚至採取了禁止以糧造酒、落榜生員可用銀子買秀才等措施。但囤糧的效果卻並不理想,十年時間國家糧庫不過增加了六百多萬石糧食。

由於忽視糧食流通這一最基本的規律,使得地方糧價高漲,引多起民變,饑民搶糧抗租的事時有生。

後來乾隆皇帝放寬了糧食政策,這場危機才漸漸平息下來。劉統勛與乾隆初年的糧食案其實沒有多大的關係,而《天下糧倉》把這筆賬算到了一些貪官頭上,也是冤枉了他們。其實那個時候的貪官還不是很多,為什麼呢?有以下兩點原因:

第一,此前的雍正皇帝下手極狠,已經殺掉了很多貪官,使得很多官員只能夾著尾巴做官,哪裡敢貪污呀!

第二,乾隆皇帝剛剛即位,很多官員還在察觀色、等待時機。清朝皇帝有上任就殺掉一批前朝重臣以確立自己權威的傳統,所以當時就連清官都怕被砍頭,更別提貪官了。此前有康熙皇帝擒拿鰲拜,此後有嘉慶皇帝殺掉和,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劉統勛在官運上可以說是亨通了,他曾任工部、刑部、吏部尚書,東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上書房總師傅等職。由於他清廉有為,深為雍正、乾隆倚重。

也許有人看得出來,劉統勛所擔任的這些職務很有意思。

我們先說這個容易的:工部相當於建設部,工部尚書相當於建設部部長。刑部相當於公檢法機構,刑部尚書相當於公檢法機構的最高領導人。吏部主管官員的考核和選拔,相當於人事部及組織部,下面分為四個具體機構,俗稱為\"喜、怒、哀、樂\":喜,指文選清吏司,主管選缺、補缺,故曰\"喜\";怒,指考功清吏司,主管處分,故曰\"怒\";哀,指稽勛清吏司,主管丁憂,故曰\"哀\";樂,指驗封清吏司,主管撫恤、恩蔭,故曰\"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紀連海新解乾隆朝三大名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紀連海新解乾隆朝三大名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劉墉的家世與皇室淵源之謎(一)(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