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集外雜文(25)

175.集外雜文(25)

432「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時日,原指夏桀。***據載,夏桀曾自稱為太陽,但是他的殘暴統治激起了很多人的反對,人們對他非常憎恨,就說你這個可惡的太陽什麼時候滅亡,我願意與你一起滅亡。語出《尚書·湯誓》。

433荊公,即王安石。他官至宰相,封荊國公,故稱王荊公。禍胎,指王安石曾經重用後來轉而排斥王安石的呂惠卿等人。鍾阜,指南京鐘山,王安石晚年退居鐘山半山堂。

434「八大家」,即唐宋八大家,指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散文名家。

435《不圖今日重見漢官儀》,作者署名英伯,表於《浙江潮》第七期。此題目原語出《後漢書·光武帝紀》:王莽被殺后,劉秀(即後來的漢光武帝)帶了僚屬到長安,當地吏士見到他們,「皆歡喜不自勝。老吏或垂涕曰:『不圖今日復見漢官威儀!』」按原語中「漢」指漢朝,英伯文中則指漢族。

436樊山老人,即樊增祥(1846—1931),號樊山,湖北恩施人,近代文人。

437進關內來祭祖,一九三四年《大晚報》載:偽滿洲國皇帝溥儀要求在清明節入關祭掃清代皇帝的墳墓。此事在當時曾引起人們的憤慨。

438到陝西去上墳,據一九三四年《申報》載:清明節時,國民黨政府考試院院長戴季陶等同西安軍政要人及各界代表前往陝西咸陽、興平祭掃周文王、漢武帝等陵墓。

439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戴季陶在西安致電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行政院院長汪精衛等,以「培植民德」為由,反對「研究國學科學諸家,……掘古墓,尋取學術材料」,當時曾遭到學術界的強烈反對。

440八合思巴(1235—1280),即八思巴,吐蕃薩斯迦(今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薩迦)人。佛教高僧。元中統元年(1260)封為「國師」。

441邙山,在河南洛陽城北,東漢至唐宋等朝的王侯公卿多葬在那裡。這些墳墓歷代被人屢次掘。

442志石,古代放在墓中鐫有死者事略的石刻。下底上蓋,底石刻有關於死者生平的銘文,蓋石刻有「某某之墓」字樣,以便後來山丘變化時得以辨識死者。

443《洗冤錄》,又稱《洗冤集錄》,宋代宋慈著,共五卷,是一部關於檢驗屍體的書。這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法醫學著作。滴血認親見該書卷一《滴血》:「父母骸骨在他處,子女欲相認,令以身上刺出血滴骨上。親生者,則血入骨,非則否。」這一說法不合乎科學。

444上海《人》周刊第一卷第十期上載有胡雁的《談讀書》一文,先引叔本華「腦子裡給別人跑馬」的話,然後說「看過一本書,是讓人跑過一次馬,看的書越多,腦子便變成跑馬場,處處是別人的馬的跑道,……我想,書大可不必讀。」

445柴霍甫(1860—1904),今譯契訶夫,俄國作家。主要作品有《三姊妹》、《櫻桃園》等劇本和《變色龍》、《套中人》等大量的短篇小說。當時開明書店曾出版趙景深譯的《柴霍甫短篇傑作集》八冊。

446「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是三國時魏文學家嵇康對來訪的鐘會表示簡慢的話,語見《世說新語·簡傲》。

447康伯度,即「買辦」,魯迅因林默說他寫文章是「買辦」手筆,故意用了這個名字。

448「黛玉葬花」,梅蘭芳早年曾根據《紅樓夢》第二十三回的節編演京劇《黛玉葬花》。舊時照相館常掛有他演此劇的照片。

449《紅樓夢圖詠》,清代改琦畫的《紅樓夢》人物像,共五十幅,圖后附有王希廉、周綺等題詩,一八七九年(光緒五年)木刻本刊行。後來又有清代王墀畫的《增刻紅樓夢圖詠》,共一百二十幅,圖后附有姜祺題詩,一七八二年(光緒八年)上海點石齋石印。

450遏斯吉摩人,今譯愛斯基摩人,居住北極圈一帶,以漁獵為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魯迅雜文經典全集(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魯迅雜文經典全集(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75.集外雜文(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