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史記觀止本紀(11)
有人說:「東方是事物始的地方,西方是事物成熟的地方。***」開始起事的一定開始於東南,而收穫實際功效的往往是在西北,因而夏禹興起於西羌,商湯興起於毫,周朝得以稱王也是因為憑藉了豐、鎬之地討伐殷的緣故,秦國成就帝業是依雍州而起,漢家的興起是從蜀漢開始的。
秦國兼并天下以後,燒毀了天下的《詩》《書》,對諸侯國史記的損害尤為嚴重,那是由於書中含有諷刺秦國的論。之所以現在還能看到《詩》《書》,多因為這些書藏於民間,而唯獨史記藏在周室,所以就被燒毀了。可惜啊,真是可惜啊!只留下了《秦記》,又沒有載錄下日月,文辭也簡略不全。然而戰國時代的那些權變之術有許多還是值得借鑒的,不一定非要遵循上古的。秦大多是靠著暴力的手段取得天下的,然而社會在不斷地變化,秦能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法創新,所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經傳上說「效法后王」,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後王所採用的方法與我們這個時代是相近的,風俗演變也與我們這個時代相類似,雖然他們的議論較為卑下,但卻是易於施行的。讀書人拘泥於自己的所見所聞,不敢對其有稱道之語,這與用耳朵進食沒有什麼區別。真是可悲啊!
於是我按照《秦記》,接在《春秋》的後面,從周元王開始,為六國的時事列一個表格,截止到秦二世,共計二百七十年,記錄下我聽說的那些有關治亂興衰的緣由,以供後世人閱覽。
自古以來承受天命為帝王的人,哪有不封禪的?大概有很多帝王在上天沒有顯示吉兆、祥瑞的時候就忙著舉行封禪的典禮,從來沒有哪個帝王看到已經出現的吉兆、祥瑞而不去泰山舉行封禪的。有的帝王雖然已經承受天命當了帝王,但治世的大功業未能成就,有的帝王功業夠了但是德行沒有普化,有的德行已經普化而又沒有時間行封禪大禮,所以行封禪大禮的人很少。《傳》說:「三年不舉行封禪大禮,禮制一定會廢棄;三年不施行樂教,樂教一定會毀壞。」每逢興盛之世,帝王就會舉行封禪大禮來報答上天的功德,遇到世道衰微的時候則停禮不行。這種況遠至千餘年,近則數百年,所以封禪的儀式已經空缺以至湮滅,其詳細形已經無法記錄下來流傳後世了。
自從周朝戰勝殷朝以後,過了十四代,世道更加衰微,禮與樂都已廢棄,諸侯恣意橫行,而周幽王又被犬戎打敗,周朝的都城向東遷移到洛邑。秦襄公攻打犬戎以援救周朝,才因他的功勞而開始被列為諸侯。秦襄公封為諸侯后,居住在西部邊陲,自認為應該主持大典來祭祀少暤的神靈,建西畤以祭祀白帝,祭祀用的犧牲為赤身黑鬣的馬駒、黃牛、公羊各一頭。過了十六年後,秦文公向東到汧、渭二水之間打獵,想留居在此地,占卜后得到吉兆。文公夢見有一條黃蛇的身子自天上垂降到地面,它的嘴巴一直伸到鄜城一帶的山坡上。文公請史敦為他解夢,史敦說道:「這是上帝的象徵,請您趕快祭祀它吧。」於是文公建立了鄜畤,用牛、羊、豬三牲來祭祀白帝。
在建立鄜畤之前,雍城旁原本有一個吳陽武畤,雍城東邊有一個好畤,都已荒廢無人祭祀了。有人說:「自古以來,大家都認為雍州地勢高,是神明聚居的地方,所以在這裡立畤祭祀上帝,其他眾神的祠廟也都聚集於此地。黃帝曾在這裡祭祀神靈,直到周朝末年的時候還在這裡舉行過祭祀呢。」這些話沒有在經典書籍里收藏,士大夫們也不提及這些。建成鄜畤以後九年,秦文公獲得了一塊質似玉石的東西,於是在陳倉山北面山坡的城邑中祭祀它。這位神靈有時好幾年都不來,有時一年之中數次光臨,它常在夜晚降臨,出似流星般的光輝,從東南方而來,彙集到祠城中,像雄雞一樣出「殷、殷」的叫聲,引得野雞也在夜裡紛紛啼叫。用牲畜一頭來祭祀它,名為陳寶。
齊桓公已經成為諸侯的霸主,召集諸侯在葵丘會盟,想要舉行封禪的典禮。管仲說:「古時候在泰山祭天,在梁父山祭地的總共有七十二家,而我所記得的只有十二家。以往無懷氏在泰山祭天,在云云祭地;虙羲在泰山祭天,在云云祭地;神農在泰山祭天,在云云祭地;炎帝在泰山祭天,在云云祭地;黃帝在泰山祭天,在亭亭祭地;顓頊在泰山祭天,在云云祭地;帝嚳在泰山祭天,在云云祭地;堯在泰山祭天,在云云祭地;舜在泰山祭天,在云云祭地;禹在泰山祭天,在會稽祭地;湯在泰山祭天,在云云祭地;周成王在泰山祭天,在社祭地。他們都是受天命所託成為帝王以後才能夠封禪。」齊桓公說:「寡人往北面征伐山戎,經過孤竹;往西面討伐大夏,遠涉流沙,束緊馬韁,掛牢車輛,登上卑耳山;往南面征伐到召陵,登上熊耳山眺望長江、漢水。為戰爭召集諸侯會兵有三次,為和平集會了六次,前後與諸侯集會九次,一統天下,諸侯中沒有一個人敢違背我的命令。這與以往夏、商、殷三代受天命為帝王相比,又有什麼兩樣?」這時管仲看出不可能用辭來說服桓公了,就用一些具體的事例來勸阻他,說道:「古時候舉行封禪大禮時,需要用鄗上地區產的黍和北里地區產的禾,做祭天用的粢盛;需要用江淮之間產的三脊茅,編織薦神的墊席。從東海找到比目魚,從西海找到比翼鳥,然後還要有其他不召而自至的吉祥物達十五種之多出現,而現在什麼祥瑞都沒有,鳳凰、麒麟都沒有降臨,嘉穀沒有生長,而且田野中的蓬蒿、藜、莠茂盛,鴟梟等惡鳥數次飛到朝堂,想要在這種況下舉行封禪大禮,恐怕有點兒不太合適吧!」這樣,桓公才取消了封禪的計劃。這一年,秦穆公將晉公子夷吾送回晉國,立為晉君。此後又先後三次為晉國安排君主,並平定了晉國的內亂。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後去世。這之後過了一百多年,有孔子論述「六藝」,當中曾簡略地提到古代改朝換姓的新王,在泰山祭天和到梁父山祭地的有七十多位,孔子的論述中卻看不到有關封禪的祭器、祭品的禮制,大約是由於難以說清楚的緣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