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聯手做空兩省之糧
無論是江南還是江北,大部分土地都被貴族佔據。
許多百姓只是大戶,貴族家的佃戶。
有些人是地主家的長工,甚至奴隸。
新朝廢除奴籍,一些原本家徒四壁的人,突然獲得土地后,卻因為沒有收入來源只能靠原先積攢下來的那點銀子度日。
但當他們來到米鋪買糧時,突然發現,幾天之內糧食價格從二兩銀子,飆升到了四兩左右。
整整翻了一倍。
原來;
南方集團的各種勢力,被朝廷沒收田產後,口服心不服。
鄭之豹投降后,在熊鐵山重金招攬下,以施家為代表的施琅等人,紛紛投靠朝廷。
熊鐵山也趁機摸底閩鄭。
鄭志龍不斷派人祈求,釋放投降人員,最終在年底,唐龍下旨將投降人員無罪釋放。
當然投降者則以失蹤處理。
打仗總是要死人的。
結果只歸還了以鄭之豹為首的兩千多人。
鄭之豹對於自己的部下傷員心裡有數,許多人沒有回來,他當然知道怎麼回事。
但這些人歸順朝廷,他們也無可奈何。
鄭志龍身為閩省總兵,手握水陸兵馬十八萬,相當於閩省的土皇帝。
對於朝廷,面服心不服。
南方集團有許多人也因此跑到了閩鄭那邊。
在鄭志龍的慫恿下,閩商、浙商、徽商等十幾個集團聯手,做空應天、江浙一帶的糧食。
短短半個月,糧食價格翻倍,而且還有上漲的趨勢。
一時間,應天城怨聲載道,揚州、安慶等地,無不
如此。
各家米鋪紛紛掛出售罄的牌子。
百姓無糧可買,自然要生亂子。
在應天等地、不僅有大量農戶,更有常年跑船船工,漁夫等等,這些人也沒有土地。
除此外還有大量工匠、紡織、磁窯、蠶桑,茶農、手工業的群體。
光是直隸省一地,不靠土地生存的百姓就達幾十萬戶,人口多達二百萬。
江浙、也有多達一百多萬非農人口。
再算上官、商的家眷,足足超過四百萬人需要靠買糧活著。
這麼多人,每年最少要消耗一千多萬擔糧食。
朱由檢時期,這麼大的缺口大都閩、粵、浙、徽四地大商控制。
利潤空間在一千萬左右。
原本這些商人也在當地購買了大量田產,如今田產全部被沒收,他們自然不服。
北方氣溫驟降,還有一個月就要迎來新朝第二年了。
黃雲兒和姜白鳳等人也已經乘船啟航,估摸著再有七八天就能抵達應天。
唐龍這段時間在忙著規劃,將襄陽一帶的產業,搬遷一部分到應天。
應天城就在長江邊上,按照當下趨勢,大力發展海軍勢在必行。
南方集團覆滅后,就剩下漠南和遼東尚未收復。
當下許多科技還處於驗證期,除了將之搬遷到應天,也別無選擇。
如今南方諸省,全部歸順,襄陽的產業搬遷勢迫在眉睫。
黃石等人到了應天後,馬上根據唐龍的規劃做出調整。
唐龍還親自帶著他們前往江邊選擇蓋船廠的地址。
忙
了一天,等他回宮時,就看到孫傳庭和張維國二人已經在宮外等候多時了。
「皇上,最近幾日,應天糧價突然暴漲,許多糧鋪掛出售罄的招牌,臣以為恐怕有幕後黑手在操縱。」孫傳庭就當前的情況做了詳細彙報。
「幕後黑手?」唐龍抿了抿嘴,笑道:「同時做空能夠在南直隸和江浙兩省的糧食,恐怕還不足以用幕後黑手來形容啊!!」
「此人恐怕手眼通天吧!!」
「是啊,臣也以為,如果是有人刻意為之,那麼此人來頭肯定非同小可,不過臣已經命熊鐵山的船隊,前往黃州、漢州等地調集糧草南下,他們囤糧註定徒勞。」孫傳庭很有自信。
北方五省一地,收穫了七千萬擔,除去兩百多萬人的口糧,最少還有一半的富餘。
張維國上前:「慶幸北方糧食豐收啊,不然,若是在崇禎一朝,怕是要讓他們得逞了。」
唐龍頓時也來了興趣:「哦,不知二位愛卿想怎麼做?」
「皇上,臣以為,只需調集糧草南下,藉助大唐商社之手,平價售糧,這群奸商定然損失慘重。」張維國道。
唐龍深吸一口氣,笑道:「這個法子倒是可以,不過難道你們不想趁機撈一筆嗎?」
嗯?
孫傳庭眼眸一顫,有些費解:「皇上,莫非您?可是,咱糧食賣如此高的價格,苦的始終是百姓啊!」
「是啊,皇上,咱手上並不缺銀子,臣以為還是平價售糧的好
。」張維國擦了擦額頭的汗珠。
唐龍在知道他們誤會了,擺了擺手,笑道:「你們誤會朕的意思了,咱們撈一筆可不是賺百姓的銀子,而是要讓奸商們連本帶利吐出來。」
隨後他將自己的想法詳細說了一遍。
孫傳庭,張維國聽的瞠目結舌。
「好,好,如此,給他們來個釜底抽薪,等奸商人回過神來,定然氣的吐血。」
哈哈哈……
張維國瞪大眼睛,熱血沸騰。
隨後他們馬上召張光喜入宮,讓他明察暗訪。
另一邊,則讓蔣恩畢暗中調集一百萬糧食南下。
熊鐵山則派戰船調集二百萬擔糧食抵達杭州灣。
五天後,張光喜傳來消息,操控糧食主要罪魁禍首為浙商和徽商,當然他們並不知道,除了浙商和徽商外,閩商和粵商也有介入。
而在他們調查期間,糧食價格已經飆升到了六兩銀子一擔。
直到這個時候,各大糧商才慢慢將糧食像擠牙膏似的放出來。
但就在這個時候,江北幾家大糧商,蔣家和熊家得知江南糧食價格暴漲后押送二十萬擔糧食抵達應天港口。
鄭志龍等人得知消息后,馬上派人前往應天港與蔣家和熊家人聯絡。
威逼利誘,希望他們在港口將糧食脫手。
最終,四大商會以四兩銀子的價格,將二十萬擔糧食全部吃下。
早在幾天前,應天等地一些小糧商手中的糧食,全部被四大商會吃下。
依照四大商會的實力,他們在跺一跺
腳,整個長江以南的糧價都得地震。
崇禎一朝,每年能收到到田賦也就兩三千萬。
江南、東南地區,非農人口何止數百萬,如此巨大的消耗,大部分為幾大商團壟斷。
他們更是由家大戶組成,調動百萬擔糧食根本不是什麼問題。
但是讓鄭志龍沒想到的是,蔣家熊家的船剛剛離開,張家和馬家又運來三十萬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