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憂思手記(二)(1)
8、觀照內心的文字
文學作品關於外部世界的敘述,或者關於人自身內部的慎獨,應該不是一種對立的關係。人內心世界的反應或描述,肯定是人與外部世界碰撞的結果。
作家的類型有所不同,有的比較傾向關注外部世界,以向外探索為特徵,鄉村、工廠、礦山、企業、官場、國家、戰爭……外部事件構成了作家的敘事主體框架;而有的作家則比較感興趣人自身的靈魂或人性的體悟,比如把我們那些平庸瑣碎的日常生活,那些人們不經意的舉止態,以及光線草木流水迷霧的痕迹、時間的流逝、視線所及的風雲變換……吸納到無限的內心空間里來,以一種非由外部事件構成的節為主線的、內在而隱形的心理流動為主體。理論家們稱之為\"追思生命的本源\"也好,或曰什麼主義也好,我以往的小說大致就屬於後面這一類。
葡萄牙作家佩索阿曾說,\"我的內心是一支隱形的交響樂隊……真正聰明的人,都能夠從他自己的躺椅里欣賞整個世界的壯景……他僅僅需要知道如何運用自己的五官感覺,還有一顆靈魂里純正的悲哀。\"我確實感同身受。這裡並不是說,我們只是關上門,自說自話,拒絕外部世界,只感受自己。任何一個思想著的人都不會如此。每一個認真的作家都會將人世間的一切視為自己的源泉和財富。這些年來,我其實一直是,一邊忙著\"開門\"一邊忙著\"關門\"。這裡只是強調,我們也需要擺脫喧嘩與嘈雜、需要靜心沉湎於內心和精神深度的一面。
有人教導我們,創作\"要大\",\"要寬\",我在虛心反省自己的同時,也與同行朋友切磋這個話題。有一次,在談到這個話題時,王朔說,陳染你知道你的寫作對我有什麼啟嗎?原來我的寫作是受海明威影響,認為內心活動必須通過對話通過外部事件表現,也就是冰山理論那一套。那當然是一種很好的技巧。但時間一長就會輕視內心活動,精神的東西。可是我看了你的小說之後,我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就是外部東西看似千差萬別,其實你仔細檢索描寫當代生活的小說,都是一種模式的,所謂的不同就是指的內心感悟。我認為你的方式是對的。關於外部描寫現在有紀錄片、電視電影,那表現得更直接,跟你搶奪同一塊陣地。那麼我們的文字就應該達到鏡頭達不到的地方——內心。也就是說文學再往前走,恐怕你那個方向就代表了文字的未來……王朔的話當然對我是一種鼓勵。
我還看到蘇童的論更為直接,他說,\"我最後要說的也許是個謬論,對於一個作家來說,重要的不是如何開放自己,而是如何封閉自己。\"
我自然是繼續思索這個問題。但是,遲早這將不再成為一個問題。
現在,我的立場仍然是,向內與向外是兩股道上的車,有交叉,但並不對立,也不可比。我個人更偏愛前一種。
既然百花齊放,那麼百鳥爭鳴便是一種豐饒的景緻,即使是一隻小鳥、一隻弱鳥或者是一隻丑鳥,也不能扼住它的喉嚨。
9、有關博客,有關時尚
a本來我是不想做網路博客的,後來在新浪說服之下,遲遲疑疑作起來,每每看到網路上那些溫暖的評論和留,我說感謝已經遠遠不夠,只能用\"感動\"和\"不舍\"來表達我的心!
我的工作是寫作,每天用很多時間坐在電腦前,寫字、想事、思考、讀書。。。。。。但是我不上網,不玩遊戲,不在電腦上聽音樂看碟片(這些事我會選擇cd和dvd),只有離開電腦我才會感覺是在讓自己休息。
當外面陽光明媚和風細雨,輕鬆的朋友們在餐廳里酒杯碰響的召喚之時,商城裡新款時裝遙遙招手的時分。。。。。。我經常以各種\"理由\"委婉謝絕,其實各種\"理由\"都是因為一件事:我必須寫作和讀書,當然還有太多的生活瑣事,無法分身。
所以,我無法額外地在博客里回復朋友們長長的暖暖的問候、關愛和各種問題的討論,十分歉疚,這也是我最終選擇離開博客的緣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