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三十二章.失勢與結怨,中亞劃界(7)

19.第三十二章.失勢與結怨,中亞劃界(7)

1348年,禿黑魯帖木兒在新疆阿克蘇擁立為汗,東察合台汗國建立。東察合台汗國在中國史籍以國都為名,先後稱為別失八里(唐朝的庭州、北庭都護府,現新疆吉木薩爾)、亦力把里(現新疆伊犁伊寧市)、吐魯番(唐朝的西州、高昌,現新疆吐魯番)。

東察合台汗國創立者禿黑魯帖木兒為成吉思汗七世孫,他在元朝波斯裔回回人札馬剌丁的說服下信奉了伊斯蘭教。東察合台汗國是伊斯蘭教在新疆大展的時期。禿黑魯帖木兒汗脅迫部下16萬眾操突厥語的蒙古諸部集體信奉伊斯蘭教,但某些部眾不願意放棄舊俗和遷往農業地區,直到15世紀中期優努斯汗時,這一地區已完全伊斯蘭化。察合台汗對不願改宗伊斯蘭教的民眾進行鎮壓,流放佛教僧侶,拆毀佛寺,焚燒佛經。到了16世紀,原在這裡活動、並已經融合了眾多操突厥語部落的「回鶻」,在漢文史籍中開始改寫為「畏兀兒」(或「畏吾兒」)。伊斯蘭教在新疆確立了統治地位,天山南北原許多操突厥語部落部族之間的長期融合過程已基本完成,即「回鶻化」已基本完成,近代意義上的維吾爾族已初步形成。畏兀兒族集中生活的天山以南地區主要處於東察合台汗國統治之下。以後,經元朝、明朝,一直到18世紀中期清朝統一新疆為止的數百年間,新疆地區一直處於蒙古貴族及其後裔統治之下。

東察合台汗國政權的統治者雖然基本上還是蒙古貴族的後裔,但是這時的蒙古統治者已經幾乎被人數眾多的畏兀兒人所同化,他們在生活上已從游牧為主轉變為以農業定居為主,並都改信仰了伊斯蘭教,在生活、語、心理上與畏兀兒人沒有太多的差異。因此,到察合台汗國滅亡時,眾多的蒙古察合台後裔和跟隨他們進入這一地區的蒙古人,大部分已成為土生土長的畏兀兒人了。

15世紀初,這時已是明朝,已經畏兀兒化的東察合台汗國汗速檀阿黑麻之子賽德擊敗各政敵,於1514年率兵攻下喀什噶爾、葉爾羌、和闐等天山南部各地,於1570年吞併吐魯番汗國(東察合台汗國正支汗統),在葉爾羌(現莎車)建立了新的政權,史稱「葉爾羌汗國」。汗國的居民基本上是已經比較鞏固統一的畏兀兒族,強盛時疆域包括吐魯番,哈密,塔里木盆地。汗國的東方是嘉峪關、南方是西藏、西南是克什米爾、西方與烏茲別克布哈拉汗國為鄰,與烏茲別克以費爾干納谷地為界,北方以天山為界,與哈薩克相鄰。歐洲因早期統治中心在喀什噶爾,因此稱為喀什噶爾汗國,中亞則因其國是由有成吉思汗血統的後裔建立,因此稱為蒙兀兒斯坦國。葉爾羌汗國相當於東察合台汗國的延續,至1680年被西蒙古準噶爾部滅亡,東察合台汗國歷史徹底結束。

西察合台汗國曾被東察合台汗國禿黑魯帖木兒控制,1362年,禿黑魯帖木兒死後。他的軍隊被逐出河中,此後,中亞地區帖木兒的勢力迅速展起來,西察合台汗國於是逐漸演變為帖木兒帝國。1369年,西察合台汗國正式滅亡。

窩闊台汗國滅亡后。伊兒汗國在14世紀多次分裂,最終也在1388年被帖木兒帝國所滅。

在1370年代,一個具有突厥和蒙古血統的人,宣稱他是成吉思汗的後裔,並爭取在中亞地區的蒙古領導權,企圖恢復蒙古帝國。這個人即是帖木兒。

帖木兒於1336年出生在西察合台汗國,撒馬爾罕以南的碣石(現烏茲別克沙赫里夏勃茲),信奉伊斯蘭教。其父塔拉蓋為突厥化的蒙古巴魯拉思部領。祖上做過察合台的大臣。

帖木兒於1362年曾動過起義反抗蒙古人的統治。與蒙古人作戰時,他被打傷成了瘸子,因此敵人稱其為跛子帖木兒。帖木兒是突厥化的蒙古巴魯拉思部人,但由於自古以來的波斯文化的遺留,他在文化意識上傾向波斯文化。為了鞏固其勢力,他採取婚姻關係,將西察合台汗國國王的公主納為妻妾,成了察合台汗國的駙馬。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9.第三十二章.失勢與結怨,中亞劃界(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