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三十五章.平準戰爭,統一蒙古之戰(3)

30.第三十五章.平準戰爭,統一蒙古之戰(3)

1692年5月,康熙皇帝在多倫諾爾會盟喀爾喀諸部,正式將喀爾喀蒙古納入清帝國的版圖,設32旗,分左中右三路。***從1692至1694年,博碩克圖汗噶爾丹一直在休養生息,積蓄力量。1695年,恢復了元氣的噶爾丹決定再次東進。這一次,他不再尋求和清軍的決戰,而是積極煽動喀爾喀和漠南蒙古各部反清,並決定揮游牧騎兵的優勢,進行運動戰,敵少則殲,敵眾則退,以此來疲痹清軍,迫使其退出喀爾喀。1695年2月,噶爾丹將所有人馬召集在空奎、扎布干一帶,計有兩萬餘眾。5月,從科布多出,途經塔密爾,進入喀爾喀。

這時的清廷早已做好的迎戰的準備,經過偵查,並於9月破獲了噶爾丹在內蒙古地區的間諜網,伊拉古克三活佛的徒弟衛征喇嘛及羅布藏端羅卜、尼爾巴格隆、尼克塔鄂木布等眾多喇嘛被清政府逮捕處決,從此,噶爾丹對於清廷的動作完全失去了掌握。

1695年2月,康熙皇帝再次御駕親征。此次親徵兵分三路,東路由薩布素負責,率領數千軍隊駐守蒙古東部,防止噶爾丹向東逃竄;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的費揚古是西路統帥,西路是此次征戰的主力,兵力4。6萬;中路由康熙親自率領,兵力約3。3萬。

按照事先的部署,中路軍在四月初一從北京出,而西路軍在三月份分別從寧夏、歸化出,五月底中路和西路在土拉河以北會師。

西路軍在行進途中因天氣惡劣影響了進度,為了避免不能按期到達使得康熙的中路軍獨自承受巨大的壓力,費揚古親自先率1。4萬精銳日夜兼程。

1695年4月末,康熙皇帝的中路大軍到達離達爾罕敖拉僅五十里之處,為穩住噶爾丹等待西路軍匯合,將長史多禪公主及大量禮物送至噶爾丹軍營,表明並無剿滅之心。噶爾丹照單全收,但仍在5月7日西走巴彥烏蘭,準備迎擊西路軍。西路軍本是三路清軍中實力最為雄厚的,但因為行軍路線長,且要穿越沙漠,所以也最為疲憊。5月3日到達土拉河時,僅有先鋒部隊1。4萬人,正好符合噶爾丹敵少則殲的戰略。

在康熙所率大軍中,也包括蒙古其他諸部軍隊,與準噶爾部作戰時,他們絲毫不會因同語同族而手軟。一則准部在蒙古諸部中最為強大,其他各部多懼且恨之;二則在當時蒙古人的心目中,更多的是部族概念。

5月13日,在肯特山南、土拉河北、漢山之東的昭默多,噶爾丹率軍與費揚古決戰。這一回,準噶爾軍先起攻擊,圍攻清軍陣地。而吸收了前兩次大戰經驗的清軍此時配備了大量火器,對噶爾丹軍造成重大傷亡。混戰中,噶爾丹的大妃阿奴「披銅甲,配弓矢」衝鋒在前,被清軍火炮擊中陣亡,同時還有噶爾丹麾下宿將戴巴圖爾宰桑、博羅特和卓等相繼戰死。兩軍戰至傍晚,仍然未分勝負。膠著之時,費揚古派一支奇兵偷襲了噶爾丹后營,準噶爾軍大亂,婦女兒童哭喊之聲震天動地,戰士無心戀戰。清軍趁勢掩殺,獲得完勝,準噶爾軍被徹底擊潰,戰死2000餘人,被俘3000餘人,損失牛羊六萬餘只。

噶爾丹在五十名護衛的保護下突圍撤走,后與丹濟拉、丹津鄂木布、伊拉古克三呼活佛匯合,收攏5000餘人馬,到塔密爾一帶休整。?

這時的噶爾丹,幾乎拼光了全部實力,連運動戰也無法進行,只能打游擊。噶爾丹一些手下對前途喪失希望,率部叛走,噶爾丹僅剩不到3000人馬。8月,康熙命清軍把守住各處前往青海的必經之路后,派理藩院官員二郎保到青海各部傳達「不得對噶爾丹進行援助,否則將視為敵人」的詔書。9月,噶爾丹在南疆最後一塊根據地哈密的伯克額貝都拉達爾罕譴使進北京表示歸順,並積極協助清軍捉拿噶爾丹。10月,噶爾丹一切後援都已經斷絕,認為其必然會投降的康熙皇帝派衛拉特人曼濟、阿旺丹津招降,噶爾丹拒絕。拒絕投降后,清軍的圍剿更為嚴密,噶爾丹部眾不但缺乏糧食、馬匹,連火藥也將用完,噶爾丹之子塞卜騰巴珠爾奉父命在巴爾庫爾山打獵時被額貝都拉達爾罕的哨探現行蹤,被捕後送往北京。這對於噶爾丹來說,無疑是更為沉重的打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0.第三十五章.平準戰爭,統一蒙古之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