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韃靼侵襲,城下之盟(2)

2.第九章.韃靼侵襲,城下之盟(2)

之後,眾多羅斯大公聚集在基輔城共商抵禦蒙古人之計。大敵當前,基輔公國、加利奇公國、切爾尼戈夫公國、佩列亞斯拉夫公國、沃倫公國、庫爾斯克公國、斯摩棱斯克公國、特魯布切夫斯克公國、普季夫利公國以及其他一些公國,再一次聯手,於1223年4月組成聯軍,集結於第聶伯河右岸霍爾季察島一帶。

這時的羅斯王公們十分輕視蒙古人,不僅同意出戰,甚至主動深入草原地區去尋找戰機,最終釀成了一場災難。蒙古人曾派使者勸說羅斯方面商談不戰事宜,但遭王公們拒絕,並斬來使。欽察人部落的軍隊在第聶伯河左岸等待羅斯軍隊到來。羅斯聯軍渡過第聶伯河后,兩軍會合,向東部草原縱深挺進,迎戰蒙古韃靼軍隊的先遣隊。

這時蒙古大軍的主力在亞速海北岸一帶,羅斯與欽察人軍隊向那裡進。在亞速海沿岸的卡爾卡河西岸,1223年5月至6月間,兩軍展開激戰,屍橫遍野。

羅斯諸王公之間既沒有統一的指揮,又無共同的作戰計劃。欽察人部經受不住蒙古軍的壓力,潰散逃命,造成羅斯軍營大亂,最終被擊潰。基輔大公統帥的基輔軍隊在自己營地頑守三日,最終投降或被俘。許多羅斯王公被俘並遭殺害。殘部向第聶伯河潰退。許多人在蒙古人追擊中斃命。逃脫者匆忙渡河,然後將渡船燒毀。近10萬人馬的羅斯軍隊十分之九被消滅。蒙古人四處燒殺掠奪,之後未進一步擴大戰果便向東撤去,消失在草原中。

切爾尼戈夫大公帶了一萬名騎兵,渡過第聶伯河。這一萬名騎兵與蒙古軍的前鋒接觸,獲勝,追擊蒙古軍直至那流入阿速夫海的喀勒喀河河西。羅斯人與欽察人的大軍,隨即到齊,分作南北兩軍。基輔與切爾尼戈夫等公國的兵居南;加利奇公國等與欽察人居北。

就數量而論,聯軍佔優勢,蒙古軍佔劣勢。加利奇大公不徵求南軍各單位的同意,獨自指揮各部隊先行渡河,向蒙古軍進攻。一場惡戰,起初不分勝負。欽察人屢敗之餘,有點膽怯,戰到途中,有不少掉轉頭逃命。陣容一亂,整個北軍慘敗。加利奇大公也心慌起來,自己渡回西岸,把所有的船沉了,以免蒙古軍來追。結果,很多的加利奇兵與欽察兵,奔到河岸而無船可渡,被蒙古軍斬殺。蒙古軍渡了河,到達南軍營壘,南軍還不知道北軍已經擅自單獨行動而被擊潰。結果一時措手不及,完全敗在蒙古軍之手。這一次戰役使得羅斯國喪失了「三王,七十侯」,「兵士死者十九」。之後蒙古軍向西走到第聶伯河,停止前進……匆匆忙忙地撤軍而回,使得被它擊敗的羅斯人與欽察人都感覺到莫名其妙。事實上,哲別與速不台對成吉思可汗有約在先。成吉思可汗叫他們「三年之內回軍」。從1221年打到1223年,恰好已近三年。

?據《元史》描述,1223年末,蒙古軍飽掠東還,至伏爾加河,進殘中流之布加爾部。然後與正在歸途中的成吉思汗大軍會合。1225年春,成吉思汗返抵蒙古。

蒙古韃靼的入侵大大削弱各羅斯大公的力量。但是,這場災難並沒有引起大公的警醒,他們很快就忘記了這件事,又開始同室操戈。各公國戰火不熄,一直到1237年。

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將權位傳於其第三子窩闊台。1235年春,蒙古國新任大汗決定遣將再次西征。西征大軍由成吉思汗之孫,朮赤之子拔都統領,由上次西征中橫掃南部羅斯的速不台和哲別等人輔佐。

1237年是歷史的轉折點,蒙古人象橫掃大半個歐亞大陸那樣掃蕩了羅斯諸公國。蒙古韃靼軍隊先後征服伏爾加河一帶的布加爾人和欽察人,打開了西進羅斯的門戶。1237年秋,拔都率部從東北羅斯突入,直逼奧卡河中游。梁贊城拒降,激戰五日,12月21日城破。第二年攻克並焚毀了莫斯科城,從而完成對弗拉基米爾-蘇茲達利公國的側翼包圍,直接威脅北部羅斯全境。2月,蒙古軍包圍弗拉基米爾城,頑強抵抗了六天後城陷。蒙古軍隊相繼攻下羅斯托夫、科洛姆納、蘇茲達利等十餘座城池,上千個村莊。東北羅斯各公國雖然也有人組織了抵抗,但各個王公均各自為戰,不能形成足以退敵的力量,所以蒙古軍所向披靡。此時諾夫哥羅德實際上已成蒙古軍囊中之物,但蒙古軍卻突然揮師南下攻打科澤利斯克(現俄羅斯卡盧加州東南部),遇守城者猛烈抵抗。蒙古軍行動受阻七周之久,雖然終將該城攻克,卻付出慘重代價,不得不撤至頓河下游盆地進行休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第九章.韃靼侵襲,城下之盟(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