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十二章.「鞏怖的伊凡」,遠征高加索(1)

9.第十二章.「鞏怖的伊凡」,遠征高加索(1)

「高聳入雲的高加索山脈白雪皚皚,……鋸齒形的山坳全都清晰可見。***與人類所創造的種種渺小事物相比,這條山脈簡直是人類不能想象的龐然大物。數千年來在這個世界上生存過的所有人,即使儘可能地張開手臂,把他們曾創造的一切全部堆積起來,也造不出這樣一座鬼斧神工的山脈。」這是俄羅斯著名作家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alexandersolzhenitsyn)在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主題的史詩小說《1914年8月》(august1914)中對高加索山脈的描述,沿著這條脈絡,索爾仁尼琴又對其「遼闊雪域」、「裸露的峭壁」、「深谷和山脊」、「繚繞的雲霧」進行了描繪和讚美。

俄羅斯的整個歷史,從高加索打開窗口。歷史上蒙古人對俄羅斯的統治更是導致了俄羅斯人的「侵略妄想恐懼症」,但這個經度跨越東經26°至西經170°的國家終究擺脫不了陸權國家的命運。

從歷史上來說,高加索始終緊扣俄羅斯人的心弦,在黑海和裏海之間有一座大陸橋,歐洲在這裡逐步消失於綿延600英里、高達18000英尺的群山中,那蜿蜒的山脊格外迷人,舒展而平坦的草原向北延伸。這裡是俄羅斯的「蠻荒西部」,雖然這些山脈處於莫斯科和彼得堡的南邊。自17世紀以來,這裡一直是俄羅斯殖民者試圖征服的「蠻夷」民族的聚居地,他們包括車臣人、印古什人、奧塞梯人、塔吉斯坦人、阿布哈茲人、卡特維爾人、卡克特人、亞美尼亞人、亞塞拜然人等;在這裡,俄羅斯也見識了伊斯蘭教的溫文爾雅和殘酷無。同時,俄羅斯對高加索山脈的作用極為重視,將其作為屏障,以防禦大中東的政治和宗教爭端。

俄國近代在高加索、中亞和北亞對游牧民族擴張的成功,更多的是得益於以火藥武器為代表科技的進步:沙俄東部屬於歐洲、地理位置上靠近代表當時人類先進文明的歐洲,又加上俄國人來對於其他歐洲國家來講又有人數上的優勢。

伊凡四世,史稱「恐怖的伊凡」,「伊凡雷帝」,是一個有爭議的歷史人物,同時被人看作怪物和民間英雄。他的綽號「恐怖的」,是對groznyi的誤譯,原意其實是「嚴厲的」(dread),其支持者的本意是說他對有罪者嚴懲不貸。歷史和地理部分地賦予了伊凡位大帝國擴張者的身份,因為在他所處的時代和地理環境中,對付混亂的唯一方法是實行**。

伊凡四世是俄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沙皇。他的父親瓦西里三世在位時,曾吞併了梁贊公國和普斯科夫公國,並奪取了斯摩棱斯克,瓦西里三世1533年去世時,俄國面積已達280萬平方公里,成為當時歐洲最大的國家。

伊凡四世三歲即位,母親暫時攝政,卻苦於大貴族們的橫暴。當時各集團激烈爭權、傾軋和謀殺,對伊凡四世幼年時期性格的形成產生了深刻影響。1547年,十八歲的伊凡四世正式加冕為俄羅斯君主,正式改稱沙皇,莫斯科大公國正式改稱沙皇俄國,直到後來彼得大帝時又進一步改稱俄羅斯帝國。

伊凡四世的殘暴和狡猾集俄羅斯人經驗之大成,他的臣民曾一代又一代地與蒙古人「耐心而順從地打交道」。他在位三十七年,以嚴酷的手段加強中央集權,通過不停的屠殺,將許多大貴族徹底消滅。

草原如無邊的大海,蒙古人和韃靼人隱藏其中,與俄羅斯一邊打仗,一邊貿易;高加索地區的艱苦和複雜性不亞於此,在俄羅斯人眼中,那裡有更奇特的異域風光,讓人痴迷忘返。

這時的沙皇俄國大舉擴張,向西、向南、向東推進。俄國的東進帶有地理現的性質,因為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上游以東便是北亞,而北亞的大部分地區渺無人跡,也無人知曉。

俄國向東擴張,現北亞、北冰洋海岸的動因在於得到北亞的各種財富,包括毛皮、海象牙、金銀礦藏和其他礦藏、魚類、海獸等,其中珍貴的皮毛是最主要的追求物;取得北亞遼闊的土地,能滿足王朝擴張版圖的**、沙皇的雄心和民族優越感,自1453年拜占庭滅亡后,作為東正教國家,俄羅斯朝野就一直認為,沙皇是凱撒的傳人,莫斯科就是第三個羅馬,俄羅斯就是拜占庭的繼承者;俄國人也很嚮往文明強盛的中國,想從海上和陸地開闢去中國的近路,建立與中國的聯繫。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9.第十二章.「鞏怖的伊凡」,遠征高加索(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