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第十八章.天定命運,俄羅斯擴張方略(2)

28.第十八章.天定命運,俄羅斯擴張方略(2)

因為這次戰爭,俄國採取戰略收縮,俄國擔心在北美的阿拉斯加屬地可能會遭到英國的報復而被搶走,守住阿拉斯加已超出了俄羅斯防禦能力的極限,因此迫切希望剛立國不久的美國能出價接手,一來可讓美國牽制英國在北美的勢力,另外也可免遭白白損失。***美國最終以720萬美元的微薄代價獲得了後來被認為史上最划算的不動產交易。

克里米亞戰爭后,俄國人的入海目標進一步由地中海向印度洋轉移。從1846年到1907年間,俄國和英國的戰場從地中海北岸轉移到印度洋北岸。1838年,英國入侵阿富汗。同年8月英軍攻陷喀布爾。在俄國的暗中支持下,阿富汗人展開游擊戰爭,迫使英國於1841年12月簽訂撤軍條約;1842年英軍復克喀布爾,再遭重創后徹底退出阿富汗。1873年,沙皇大舉進攻並佔領希瓦汗國。英國則立即跟近,於1878年11月,第二次出兵阿富汗。與20世紀80年代美國支持塔利班反對蘇聯入侵的形相似,在俄國暗中支持下,阿富汗人開展游擊戰爭,迫使英軍於1881年退出阿富汗。俄國接著於1884年佔領阿富汗邊境很近的莫夫,1885年佔領旁吉德村,與阿富汗生軍事衝突,俄英戰爭一觸即。英國相格萊斯頓向議會提出撥款1100萬英鎊的要求,並計劃由黑海進攻俄國。俄國政府聞訊迅速做出反應並獲得了德奧及法國的支持,迫使英國妥協。英國之後又於1902年1月30日和日本簽訂的同盟。1885年9月,俄國和英國妥協,雙方簽訂《倫敦議定書》,在犧牲阿富汗的基礎上達成了劃分阿富汗邊界的原則。1887年俄國與阿富汗簽訂條約,確定俄國和阿富汗的邊界,暫時緩和了英俄兩國在中亞的矛盾。[8]

1856年,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慘敗后,使開始通過對空曠的遠東進行征服中得以補償,並使俄國得以延續半個世紀,俄國試圖從太平洋打開入海出口,並決定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這條鐵路全長9000多公里,東達俄羅斯遠東日本海之濱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從1891年起,俄國從東西兩端同時開工,於1905年建成通車,之後,俄國的擴張便遇到巨大的阻力。1905年俄國又在俄日戰爭中戰敗,並被迫在與日本簽訂的《朴次茅斯和約》中讓出其在朝鮮和中國的特權,並將北緯50度以南的庫頁島割讓日本。

版圖是國家戰略能力的物質基礎,在美國未崛起前,俄羅斯的戰略極限可伸至阿拉斯加,但當美國崛起后,它被迫只能收縮到白令海峽以西;當日本崛起后,俄羅斯又進一步向西面和北面收縮。

遠東開始碰壁后,使俄國回頭向西借第一次大戰再次向巴爾幹進軍。這時的俄國國力已嚴重透支。1905年,俄國國內生了帶有暴力對抗性質的工人遊行,1917年國內生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隨之而來的是沙俄帝國的解體。波羅的海三國,成了沙俄帝國命運結束的終點。1918年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宣布獨立,由此便拉開了沙俄帝國大解體的序幕。同年,蘇俄的都從彼得格勒遷到莫斯科,這標誌著這時的俄國已失去了衝擊海洋的能力和願望。

由此,俄羅斯第一次興衰輪迴的路線圖:彼得大帝俄國從波羅的海崛起,沿東歐向南歐、中亞划半弧直到遠東;之後,沙俄帝國便在日俄戰爭後生崩裂,從遠東返回至南歐,俄國隨即回到它崛起的起點波羅的海三國並在此解體。此後,俄羅斯國家以「蘇聯」的名義開始了第二次崛起,再次沿著同一路徑經歷了輪迴的過程。

俄國版圖中的東西伯利亞,由於其與位於歐洲部分的經濟政治中心太遠,屬最不穩定的部分,因而它的穩定是靠俄國的威懾力量而存在的。而在烏拉爾以東,東西伯利亞以西的區域,即西西伯利亞、中西伯利亞,則屬於俄羅斯國家力量能維持的住的地帶。歷史上的俄國衰落總是從最邊緣地帶,遠東表現出來;而西西伯利亞、中西伯利亞地區則是靠歐洲部分的國家實力輻射作用而保存的。即與俄國歐洲部分的特點正好相反,俄國國家戰略能力在遠東部分並不具有可持續的攻勢。

俄羅斯人註定與大海無緣。而在全球曖化效應下,至21世紀末,北極夏季將出現無冰現象。如這一預計成為事實,北極航線的解凍將使俄羅斯在歷史上破天荒地不得不面臨來自「四面八方」的對手並因此大大改變俄羅斯的國防結構。由於俄羅斯人口增長速度過於緩慢以及北方邊境的過於漫長,這種新產生安全問題對未來俄羅斯來說又將承受巨大的壓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8.第十八章.天定命運,俄羅斯擴張方略(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