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大開殺戒(3)
有一天,劉邦又去參拜父親劉太公時,卻見老父親穿著一件舊襖,手拿掃帚,畢恭畢敬地迎接他。劉邦大吃一驚,急忙上前攙扶父親,而劉太公卻連連後退。劉太公說:「你是一朝天子,誰敢不敬?我雖然是你爹,也只是一個平頭百姓,平頭百姓不敬皇帝,是要被殺頭的。怎麼能因為我而亂了天下的規矩呢?」漢高祖犯了愁,對於怎樣才能不失禮度地對待自己的父親,他一直想不出個好辦法。
後來,有個大臣說秦始皇曾經尊去世的父親為太上皇,建議封劉
太公為「太上皇」。劉邦聽了這話大喜過望,馬上舉行大典,將劉太
公扶上太上皇位。皇帝的父親從此就被稱為「太上皇」,這一叫法歷
代沿襲下來。
作為一個新朝代的開國皇帝,劉邦需要的不僅僅是卓越的治國才能,他也需要超越常人的勇氣,永不放棄的精神,堅忍不拔的品格,頑強不息的意志。
然而,令人稱奇的是,劉邦在很多方面平庸至極,他沒讀過書,文化水平低,武藝也不高,更不精通高深的兵法,對指揮三軍作戰更是一竅不通。反觀他的「死對頭」項羽,在沙場上勇猛無敵,銳不可當,武藝高強,也有一些豪邁之氣。
但楚漢之爭的最後勝利者是「平庸至極」的漢王劉邦,並不是那個「勇猛無敵」的西楚霸王。為什麼呢?那是因為劉邦身上有著常人所不具備的閃光點。
劉邦樂於助人,他不過是個山野草民,而後來幫助他奪天下的大多也是出身低微的人。後來成為漢朝第一任宰相的蕭何,曾經也只是縣城的一個小官,劉邦幫助了他一次,兩人隨即就成為了好朋友。當劉邦揭竿而起的時候,他是第一個也是最忠實的追隨者。他為劉邦攻打天下盡心儘力,特別是在一個夜晚追回了一位傑出的將才韓信,「蕭何月下追韓信」,名垂千史,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邦總是對有困難的人慷慨相助,因此也就有了很多生死之交陪伴左右。如曹參、夏侯嬰、樊噲等,這幾員勇猛的武將個個對他忠心耿耿,誓死追隨。他的一一行把「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詮釋得天衣無縫。
劉邦善於忍辱負重,他早期起義的時候實力很弱,無法獨當一面,
和各路勢力相抗衡。於是他選擇依附當時實力較強的項羽,當然是不
得已而為之,為了生存下去,必須「寄人籬下」,但他沒有表現出灰
心喪氣的樣子,只是更加全心全意投入於戰鬥中。鴻門宴上面對項羽
和范增的多番刁難,他忍下了,有驚無險地脫身。
項羽稱王后,把功勞最大的劉邦攆到荒蕪的巴蜀之地,劉邦同樣未有任何怨。事實上,他在鴻門宴上重新獲取項羽的信任,他在巴蜀之地「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都不是常人能夠做到的,但是他做到了,他為自己贏得了生命,為自己贏得了取勝的機會。所以他能做皇帝,能開創一個新朝代,他做皇帝是必然的,是無可爭議的。
劉邦知錯就改,別看這一點似乎很容易就能做到,其實很難,人很容易三番五次都犯同樣的錯誤,卻不悔改,但劉邦不一樣,他知道同樣的錯誤絕對不能犯第二次,否則,可能無法保全生命。他率領攻取彭城以後,沉迷於酒色,軍隊一下子鬆懈下來,等到憤怒的項羽趕來,劉邦的十萬大軍被項羽的三萬精兵任意蹂躪,被打得落花流水,丟盔棄甲,劉邦自己也差點兒被俘。
但從那以後,他痛改前非,卧薪嘗膽,認真備戰,再也不沉迷於酒色之中,最後終於在烏江邊逼得項羽橫刀自刎。一個人犯錯誤不要緊,重要的是他是否能夠改正,能夠改正錯誤比不犯錯誤更偉大。
劉邦愛民如子,他每次攻下一座城池,必定先安撫人心,不殺一個降卒,這種做法使他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人們都崇敬他。他入咸陽的時候,和百姓「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賊,按輕重處罰;亡秦苛法,一律廢除。
這使他贏得了群眾的支持,百姓十分擁戴他。而項羽,他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他每到一處,必定要屠城,他恨透了秦朝。在入關之前,坑殺了二十萬秦軍降卒。殺子嬰,誅懷王,咸陽屠城,火燒阿房宮……這些行為既殘暴又愚不可及,天怨人怨,失盡人心。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正因為這樣,項羽做不成皇帝,即使他做了皇帝,也是個暴君。但劉邦就能夠得到天下,讓人民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