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戰後態勢(三)
從前段時間美蘇英3國的波茨坦會議來看,大家不但沒有取得多大進展,反倒讓各方正在更快加緊有利於己方的各項布署工作。
曲風認為這3國別說1個波茨坦會議,哪怕再多幾次會談都不會達成共識。
這倒不是由於重生前的歷史是這樣,僅就目前的形勢來分析,同樣也會是這樣。
雖然他沒參加這次會談,但是他從了解到的各方信息來看,這場戰爭又與以往有所不同。
現在涉及到了1個非常複雜的問題:無論是哪1方佔領了1塊領土,他們都想在該地區推行自己的社會制度,誰都想把自己的制度推行到本國軍隊所到達的地方。
參加波茨坦會議的3國領袖力圖避免重蹈凡爾賽和會覆轍。
議程非常廣泛,不但有波蘭、捷克等問題,還包括賠償、德國的未來、遠東、中東、殖民地以及義大利、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和芬蘭等等當初德國盟友的地位問題。
杜魯門告訴赫爾曼,那天他把斯大林拉到1邊,告訴美國已快擁有原子彈,而斯大林卻故意擺出1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以此來分析,他認為斯大林是在虛張聲勢,故意誇大蘇聯實力和擺出好戰姿勢,看輕美國的力量,以便在談判中不給對手留下可以討價還價的餘地。
赫爾曼心裡自然明白,因為這件事他已提前在暗中通知了斯大林。
對於這1決定,赫爾曼有著自己的1番考慮。
從他的角度來說,根據時間與形勢的變化,相應還得作出對時局的適當調整。
當初羅斯福以1種樂觀的心態,對戰時同盟能夠延續到戰後抱有很大希望。不過隨著他的病逝,如今來看已不可能。
反觀丘吉爾在地緣政治方面的眼光確實老辣。
不論是在戰時或是戰後,他都沒有改變過自己的觀點。那就是要通過各方形成聯盟,共同去遏制蘇聯的野心。同時還想讓德國與蘇聯在戰爭中兩敗俱傷。
以赫爾曼來觀察,在杜魯門沒有擔任總統之前,對蘇聯1貫持有反感。
此時他能暫時延續羅斯福的施政方略,完全是因為有著赫爾曼在從中掣肘。
在這過程中,赫爾曼也在支持丘吉爾的部分觀點。
適當在美英與蘇聯之間採取1種讓幾方相互牽制的態勢,這會更加有利於今後時局的發展。
其中分寸的掌握尤為重要,1旦在某1地區出現危險的苗頭,或許會導致難以收拾的結局。
國際形勢波雲詭譎,很多問題的出現都是有著極為複雜的深層原因。
事實上,真正理智的政治家都清楚,地球上各個角落出現的矛盾如果悲觀1點的去說,很可能永遠都無法去真正的解決。
唯1的方法或許有些極端,那就是以雷霆手段去1勞永逸。
可是誰又能保證不出差錯呢?當初希特勒不就是這樣嗎?到頭來反而連自己的命運都掌控不了。
—————
就在前段時間的波茨坦會議中,在無奈之下,最後是各自祭出否決權,不讓對手意志得逞。
丘吉爾來到波茨坦開會時,他在國內的政治地位已告吃緊。不出所料,會議在中途丘吉爾就趕回英國。
英國自1935年以來第1次大選的結果揭曉后,丘吉爾在此次大選中慘敗,也就再也沒有回到波茨坦,隨後趕來的是新1任首相艾德禮,外相則是貝文。
曾經那位眼光獨到的丘吉爾認為:英美兩國必須聯合起來,向斯大林施以極大的脅迫。此人唯有在其軍事處境最困難之時,才最樂意談判戰後的目標;當刀子已經架在脖子上,硬撐到最後1分鐘才會點頭。
丘吉爾不愧為1個老牌的政治家,對於他這1觀點,赫爾曼有著幾分認可。
斯大林的個性中還有重要的哲學成分,這使他幾乎令西方領袖無從去捉摸。
以赫爾曼與斯大林的接觸來看,這位領袖不會去談那些虛偽的溫情,表現出的是1種冷酷與堅持。
談判中,斯大林的想法是如果有「讓步」的可能,也只能對「客觀事實」讓步,決不會被對方的說服而退讓;1切秩序取決於目前各方勢力之間的關係。
他心目中界定的和平條件與從前俄國那些政治家1脈相承,也就是環繞在蘇聯廣泛的邊境應該建立1條最寬廣的安全地帶。不會因為信譽而放棄領土,或者暫時擱置那些「客觀」事實。
赫爾曼深知斯大林的心理,那就是談判桌上已經越來越不可能會有收穫,至於戰後世界版圖的劃定,應該去交給軍隊能推進到哪裡就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