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二個古代世界(3)
第26章第二個古代世界(3)
「劉婆婆,你是說真的,這可是三畝水田。」
有根媳婦一下就站起來,來回踱步,看著劉家婆子欲言又止。
她很想承下來,又知道,家裡只有自己和兒子,三畝水田種不來。
「這事,這事我得好好想想,明天一定給你答案,劉婆婆,你能念著我,我很感激。
你放心,規矩我都知道,種出來的糧食,我四你六,等我再想想,這事再想想。」
說完這事,劉家婆子又抓緊時間去了許妹子那,這是死去的丈夫在河上里最近的親戚。
劉家村裡基本沒有外姓,大家反而用媳婦家的姓作為區分,區分不了的,就從名字上區別。
「劉嬸子,今天怎麼有工過來,上晌還見著你在山那邊,說著秋收前去家裡找你。」
「許妹子,大根去了,在河上里你就是我最親的人,這次是有事想找你。」
劉家婆子一說,許嫂子就趕緊把她迎進來,又指揮家裡上下端水拿椅子。
「好了好了,我一個老婆子,不用這麼麻煩,給我上一碗涼水就行了。
許妹子,今天找你來,是想說你之前問的那件事,三畝水田,咱們五五分成,山上那邊的你六我四。」
都是自家人,劉家婆子就沒繞彎,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哎呀,原來是這件事,大武媳婦,快快快,去把之前在山上取得蜜給你叔嫂拿來,讓她甜甜嘴。」
劉家婆子手裡的地,可是不用交賦稅的,種出多少,就是多少,這不就是白撿的糧食。
許妹子心裡已經盤算起來,三畝水田劉嬸子肯定不會全給自己,她還有娘家親戚。
這水田伺候著廢人,估摸著能有個一畝就頂天了,山邊的那些地,還得把幾塊大的留下來。
家裡上下有自己操持,大武和大武媳婦忙著家裡的田,二武和小五去忙劉家婆子的地。
「許妹子,我這事里再考慮一下,我得抽空再去一趟山下里,不急,怎麼著也要等秋收之後。」
「劉嬸子放心,我曉得輕重,等當家的跟大武、二武回來,商量好了,第一時間來找你。」
許妹子能操持家裡上下,劉家婆子知道她心裡有成算,放心的走了。
回家把蜂蜜收到雜物間的柜子里,劉家婆子將身上的衣服換成體面的那一套。
大帝給的衣服,被劉家婆子變成了貼身的裡衣,藏在裡面。
「姑奶奶,你怎麼來,快屋裡坐。」
家裡還是劉家婆子剛出嫁時的樣子,只在旁邊起了幾間屋子,也沒分家。
劉家婆子本來就是家裡的老來女,大哥大嫂和二哥二嫂都不在,只有嫁到別村的三姐還在。
劉家婆子出生的時候,大哥大嫂孩子都有兩個,這邊的小輩發家快,往下第四代都出來。
劉家婆子從河上里走過來,家裡的勞壯力都去上工,劉家婆子就給小輩留下話,讓他晚上告訴家裡。
還沒等離開,聽到報信的劉長根就從地里跑回來。
「姑,你來怎麼不留在家裡吃飯,誒呦,這些娃真不懂事,都不跟我說一下,還是別人看見。」
劉家婆子跟著家裡的小輩關係不錯,她是跟他們一起長大的,這會看見劉長根也樂呵說不打緊。
「有根侄子別怪幾個小的,我想著不打擾你們,大家都忙,這次過來,是上次說的事。」
「姑,我知道你念著咱們家,那可是三畝水田,還是鄉里最肥的一片,河上里的田不好這麼給山下里的人來種。」
剛聽一耳朵,劉長根就知道姑說的是什麼,這事,家裡都眼巴巴的等著自己答應。
姑為家裡想著,家裡不能把姑在河上里招人嫌。
「我知道的,有根媳婦和許妹子我都找過,只留下一畝,這事里正不會不同意。
就是山這邊的地,只能等許妹子和有根媳婦挑完,大塊的估計沒有。」
「我懂得,我懂的,家裡不會讓姑為難,剩下啥,就要啥,能多一塊地,冬日就多一份糧食。
這這這,我真不知道怎麼感謝姑,家裡幾個姑娘小子正是能吃的時候,好啊,好啊,我替他們感謝姑奶奶。」
娘家這邊劉家婆子不愁,就憑著爹媽早早撒手人寰,大哥大嫂還給小妹子養大。
又挑了有本事的大根,還有,小世界給的資料,原主死後也是娘家這邊給帶回去,加上原主的記憶,家裡是靠得住。
家裡的小輩對劉家婆子也親近,隔三差五的長根侄子就會讓人過來給劉家婆子幹活,只用管一頓飯。
「這都是小事,我出嫁的時候,幾件嫁妝都是大哥帶著你們打的,還有大根和存根出事,也是你們過來幫我,這些我都記著呢。」
「姑,這都多久前的事,你還記著,我們做小輩的,這都是應該的,不當事。
等秋收忙完,我讓幾個小子過來把房子修一下,也好過冬,姑有什麼要求就跟他們說。」
劉家婆子都答應了,都是自家人,這些東西不用客氣。
「誒,我還沒說呢,你讓家裡小子上山的時候,見到兔子,給我留一對,這東西長的快,我養了吃肉,這身子骨不吃肉不行了。」
「兔子可不好養,這玩意下崽快,也容易死,姑要是想吃肉,過年殺豬之後我讓媳婦帶幾斤給你補補,我們都盼著姑好好的。」
「沒事,大根還在的時候,我跟他養過兔子,有經驗,等明年,手裡沒活,總不能在家坐著。」
劉家婆子解釋了自己要養兔子的另一個原因,這話長根侄子相信。
農家人就是怕閑下來,閑下來就意味著沒得收成,意味著餓肚子。
「那行,沒想到姑還有這門手藝,這兔子要是養好了,說不定還能帶到縣裡去買,等忙完,我讓小子姑娘們專門上山給你找。」
現在的鄉里都是吃兩餐,早上一大早出門幹活,等太陽出來,九點多回家,就吃早飯。
吃完早飯,忙家裡的事,地里活忙的時候,也會早點出去,等下午五六點回來,再吃第二頓。
劉家婆子一個人住,對糧食消耗不高,就沒按這個來,一天三餐的吃著。
「姑奶奶,你快去坐著,我們這麼多人呢,菜一會功夫就出來了。」
「我來炒菜吧,之前在家的時候,你爺爺總是說我手藝好,當時也是靠著做飯的手藝找了有根。」
劉家婆子和三姐做飯都不錯,三姐的手藝是娘還在的時候教的,劉家婆子就是三姐教出來的。
別看劉家婆子現在過得不好,那也是在縣裡上了名冊的鵝,有根和兒子存根在戰場上是立過功的。
有根那一批被抓去當兵的,就只有他一個得到朝廷的撫恤金,劉家婆子能嫁過去,也是靠做飯的手藝籠絡住他。
有根和兒子存根在戰場上立過功,劉家婆子這才能每年有文錢領,上河裡那些狹隘的也不敢說閑話。
「老姑奶奶,我聽我爹說過,他說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姑奶奶做飯的時候,他們幾個吃飯的時候都要打起來的。
就因為姑奶奶做飯好吃,我爹、我二叔他們才能長這麼高,我爹才能被我娘看上,才有了我。」
前半段劉家婆子聽著還挺對勁,原主的手藝對於只會水煮的其他人來說,是有花樣的,那跟長高有什麼關係。
還有後面扯出來的一大堆,總不能因為原主在家的時候做飯,現在家裡才有這麼多孩子。
「你爹還有你二叔能長這麼高,是因為我大侄兒和二侄子,那時候一有時間,就去山裡給他們找吃的。
吃的多,當然就長得高,那時候大侄媳婦每天都在算家裡的糧夠不夠,現在家裡這麼多人,大侄媳婦估計更愁。」
劉家婆子沒讓侄孫繼續忽悠侄曾孫女,給她說清楚這件事。
下午家裡一堆人都回來,圍著大桌子吃劉家婆子做的菜,大人還比較克制,侄孫和侄曾孫輩有的最後在一個個分盤中。
在缺少各種調料的情況下,劉家婆子的手藝受限很嚴重,原本做出的飯菜也只比侄孫媳婦她們做的好三四成。
這不是有【事半功倍】,為了維護侄曾孫女的口中的形象,劉家婆子悄悄的給自己做出飯菜來了一個五成的增幅。
不會好吃到吞了舌頭,但是效果很明顯,會讓人覺得今天的飯菜吃的就是香。
「讓姑見笑了,幾個不懂禮數。」
如果放在外面,劉家婆子肯定會嫌棄他們幾個,不過這是自家孩子。
「怎麼說的,都是好孩子,這是給老姑奶奶面子,你們放心吃。」
都是自家人,劉家婆子不介意做飯,又不是從頭忙到尾。
有人燒火,有人切菜,還有人洗碗,只要把菜煮出來,花不了幾個時間。
而且,家裡幾個侄媳婦和侄孫媳婦做飯手藝真是一般,劉家婆子怕自己不愛吃,造成誤會。
吃完之後,長根侄子讓一個大孫子送劉家婆子回家,直接找三個弟弟商量。
一直到家,劉家婆子才跟這個侄曾孫說自己在家裡角落放了十二個雞蛋的事情。
「你回去告訴大爺爺,這是我特意留的,家裡每次有肉都給我帶一碗,這幾塊雞蛋留給也讓大家多個菜。」
跟家裡再親近,有來有往才能走動起來。
從進入小世界之後,不過半天時間,走了三戶人家,劉家婆子才把手裡的幾畝地找好下家。
現在還沒到秋天,等過一段時間,把地里的東西收了,明年就只要守著不遠的兩畝旱地。
家裡的環境,劉家婆子暫時沒有做改變,等過段時間再說。
原主沒有每天洗澡的習慣,劉家婆子剛來,也沒去河邊挑水,只燒了一壺水,給自己擦完身子,洗洗就回床上。
床單、被子和枕頭都是經常曬的,用了很多年也沒有陳舊感,躺上沒多久,劉家婆子就睡著了。
第二天憑藉原主的生物鐘,醒來時,天剛擦擦亮,在灶台上留的水還有餘溫。
劉家婆子想想,還是從雲上居的地下室翻出一瓶百潔液。
這東西是之前一個遊戲世界帶出來的,洗頭洗澡洗衣服,洗菜洗碗擦桌子,油污茶垢髒東西,一用即凈,不傷身,不傷物。
一瓶十升,可兌水使用,還能自己DIY顏色和香味,在那個世界很便宜,帶出來9983份,每份一萬瓶,夠用到天荒地老。
劉家婆子翻出一節竹筒,按照比例兌水倒入百潔液,剩下的收進變成口袋的小布袋。
從衣櫃里翻出有根和兒子存根用的毛巾,剪成小塊用百潔液將要用的木盆、毛巾、鍋、全部擦拭一遍,再燒水洗漱。
昨天下午沒有去地里還能說通,今天不行,剩下的活留著晚上回來干。
重新燒水洗漱,用加了一點點百潔液的水漱口之後,劉家婆子在灶上蒸了一個雞蛋,又加上一塊紅薯。
從劉家婆子有印象起,家裡就種了紅薯,大劉村幾次飢荒都是靠紅薯度過。
朝廷換代不到百年,鐵器就普及了,普通農戶也能去縣裡買到鐵鍋,鐵器,大家才吃上炒菜。
這完全不符合普通封建王朝的發展趨勢,劉家婆子也不知道有什麼人知道後面操控。
總的來說,這是一件好事,至少不用天天吃各種水煮菜和蒸菜。
趁著鍋里還在蒸的時間,劉家婆子已經去前後院看了。
柿樹近幾年疏於打理,結的柿子又少又小,棗樹也是,去年都沒結果。
只有兩隻母雞,被喂的很好,留著配種的公雞也瘦巴巴的。
為了自己的有光明正大的收入,劉家婆子把【事半功倍】給家裡的動物植物都安排上。
相信今年的果子和雞蛋產量能給劉家婆子一個驚喜,地里種的小蔥都會水靈些。
轉一圈回去把做的早餐吃了,就在家裡忙活,餵雞,伺候弄後園的菜地。
弄完之後,一看【日曆】插件上的時間,還沒到八點,就要扛著鋤頭出門。
「劉婆婆,今天來的晚了。」
隔壁地里的鄰居一看劉婆婆過來,就準備問問昨天的事情,劉婆婆今年五十多,萬一有個好歹,作為鄰居,是要多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