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林楠子01(7)

7.林楠子01(7)

酒過三巡。老人突然話說:「楠子,我看這仇你就不要去報了。大清朝雖說根基已朽,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且有洋人相助,你一個人出去能成什麼事?還是隨我在此打魚吧,雖說碌碌無為,卻也消閑安逸。你意下如何?」

看家須知,這是老人故意試探林楠子的,看他志向遠也不遠,意志堅也不堅。

林楠子聽了這話,陡然變色,疾聲說道:「老人家何出此!自天王金田起義,至捻軍敗沒,前後幾十八載,官兵洋人狼狽為奸,屠戮義軍何止百萬之眾!如今天王、義父和諸多義軍將士已飲恨九泉,我豈能苟安偷生?大丈夫有仇不報,何顏立於天地之間!老人家,當初你救下我,莫非就為的收一個搖櫓的嗎?」說著,猛然起身,拱手說道:「老人家救命之恩,我終生不忘,相留之斷難從命!晚生告辭,後會有期。」說完抬腳要走,面有慍色。

老漁翁一聽,暗暗敬佩,忙離席笑道:「老夫耍笑了!實不相瞞,我是戲相試。如此看來,是蛇足之了!」於是伸手讓道:「來來坐下,咱爺兒倆再喝幾杯!」

楠子這才醒悟,連忙道了歉重新坐下,一邊喝酒,一邊和老人話別。

一壺酒看看將盡,老漁翁掩懷問道:「孩子,你此一去志在萬里,我確信無疑,只是不知這仇你打算怎樣報法?」

這件事楠子倒沒有細想,只好撓說道:「這個——倒要向你老請教。」

老漁翁並不推辭,直說道:「歷來成大業者,無不知古而達今,以為鑒戒。老夫學陋識淺,不堪人師,倒有《史記》一部,想奉送給你,此書上記軒轅,下至武帝,囊括近三千年之歷史,共有十二本紀、八書、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可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如能細細讀來,必有收益。你看怎樣?」

楠子沉吟良久,沒有答話,心中想道:當務之急報仇而已,無非一槍一刀殺個痛快。憑自己本領,戮死幾個洋鬼子和清朝官兵有什麼難處?無怪人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如像他說的這樣斯斯文文坐下來讀書,豈不把銳氣消磨光了?報仇雪恨又待何時!

想到這裡,忙回道:「老人家的厚意我領了。怎奈眼下我心急如焚,實在沒有心緒讀書,而且四海為家,沒有定所,一部書背在身上,唯恐有失,還是暫放在你這裡吧。」

老漁翁看楠子先是面有卻色,后又說出這幾句話來,心中一冷,暗自惋惜:似這般不學無術,單靠血氣之勇,如何成得了大事!隨後又想:這也難怪,一來捻軍新敗,這孩子報仇心切,二來畢竟還是個黃毛孺子,以往軍中生活有所依託,未曾獨當一面,涉世不深,哪知事業之艱難!誠如孟子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看來,如不讓他獨自闖闖世面,單靠耳提面命,是不能使他有切膚之感而自圖憤的!也罷,自古成就人才,這也是必由之路,姑且隨他去吧!

老漁翁想罷,說道:「楠子,目下你既然無心讀書,不帶也好。但我一既出,家祖傳下來的這部史籍定然相送。你走後,我代為收藏,此去往東一里半路,有個柏樹林,林中有個翰林墓,墓前有個龜馱碑,我明晚即把此書埋在龜馱碑下,雖我膝前子孫也不讓知曉。日後不論我在不在世上,你務必把這部史籍起出,帶在身旁,久后或許有些用處。」

楠子見老人心誠,不便再推,只好稱謝說:「如此說來,晚生一定遵命。」

當下酒散,老漁翁棄船上岸,相送大堤之上。林楠子登高望遠,壯懷激烈,不能自已,遂反身拱手,辭別老人,決然登程而去。

林楠子自離開大運河,便決意謀刺報仇。他飄忽天下,一年多時間裡,刺殺了十幾個清朝地方贓官,而且每次必定留下「劍南」二字,以免拖累於人。

後來,他身藏七星短劍,潛入京城,意在入宮行刺。這一天,林楠子正在長安街上行走,偶回頭,見街南一座牆院后立著一人,正盯著他看。林楠子看身影極熟,好似凈空師父,忙折回身想看個究竟,不想那人也折身而回。林楠子追過牆角,那人再無蹤跡,心中好生納悶。他轉而又想,天下身形相同的人何其多,師父既已隱居,哪會跑到京中來。因此,再沒往心上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混沌世界(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混沌世界(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7.林楠子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