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第77章

77.第77章

第77章

乾隆聞言,眉頭緊鎖,臉色瞬間陰沉下來,怒不可遏地質問道:「竟有這等事?小燕子,你快說,那女子究竟是誰?為何會如此大膽?」他的目光如炬,彷彿能穿透一切虛偽,直視小燕子的內心。

小燕子站在一旁,嚇得臉色蒼白,雙手緊握,說話都結巴了:「她……她是我在民間認識的,可能看我如今過得好了,就想來撈點好處,沒撈到就……就亂來……」她的眼神閃爍,不敢直視乾隆,心中卻如翻江倒海,五味雜陳。

她心裡其實明白得跟明鏡似的,那個滋事的人正是紫薇,那個真正的格格。紫薇的出現,如同一把鋒利的刀,割裂了她平靜的生活,讓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她一想到要是說出真相,不僅富貴沒了,恐怕連命都保不住。她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之前和令妃閑聊時的情景,自己曾開玩笑說不是真格格,令妃當時臉色就變了,嚴厲地告誡她:「皇上既然認你為格格,那你就是真的,要深信不疑,否則,欺君之罪,可是要殺頭的!」

小燕子想到這裡,心中不禁一陣顫抖,她已經習慣了宮中的榮華富貴,享受著所有人的寵愛和尊敬。現在心裡亂成一團,既害怕失去這些寵愛,又害怕死亡如同陰影一般籠罩著她。她抬頭望向窗外,宮牆高聳,彷彿將她困在了一個金碧輝煌的牢籠里,讓她無法逃脫。

皇后見狀,心中暗自得意,臉上卻裝出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趁機進言道:「陛下,臣妾雖在深宮之中,但也聽聞大炎的威名遠揚。這件事如果處理不當,恐怕會引起兩國之間的紛爭,後果不堪設想。幸好臣妾及時勸阻,才平息了大炎女王的怒火。但這樣的事情絕不能有第二次,如果還縱容還珠格格胡作非為,必將引來大禍。」

皇后的話語中充滿了憂慮和擔當,她的眼神堅定而深邃,彷彿能夠洞察一切。她繼續說道:「臣妾深知還珠格格深得陛下寵愛,但國家大事,容不得半點疏忽。臣妾身為皇后,教育子女,責無旁貸。就算陛下因此責怪臣妾,臣妾也毫無怨言。」

皇后的話說得慷慨激昂,大義凜然,讓乾隆不禁為之動容。以前乾隆或許還會嫌忠言逆耳,但如今因為皇後有李清歌這樣的女兒,威震四方,乾隆就算不想聽,也不得不聽進去。李清歌,這個名字在乾隆的心中彷彿有著特殊的分量,她的手段狠辣,連東瀛都被她滅了國,這樣的女子,如何能不讓人敬畏?

乾隆仔細一想,覺得皇后的話很有道理。他沉吟片刻,目光再次落在小燕子身上,眼中閃過一絲失望和憤怒。他瞪著小燕子斥道:「大炎女王,朕都要敬她三分,你怎敢讓人去破壞她的遷墳?你可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如果不是皇后及時發現並制止,你的命早就沒了!你不僅不反省自己的錯誤,反而還埋怨皇后對你嚴厲嗎?」

小燕子張了張嘴,想說什麼卻又沒說出口,只是低著頭,默默地承受著乾隆的怒火。她知道,無論她怎麼解釋,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也無法消除乾隆心中的疑慮和憤怒。她的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卻強忍著沒有落下來。

乾隆見狀,怒喝一聲:「住口!」接著又說:「朕太過溺愛你了,以至於你不知天高地厚,連人倫綱常都忘了。皇后是你的嫡母,能教導你是你的福氣!你現在立刻回漱芳齋反省去,學不好規矩就別想出來!」

小燕子聞言,心中一陣苦澀,她知道,自己這次是真的惹怒了乾隆。她默默地行了個禮,轉身離開了宮殿。她的背影在陽光下拉長,顯得孤單而落寞。她知道,自己必須面對這個殘酷的現實,必須學會在這個複雜的宮廷中生存下去。

而皇后則看著小燕子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她知道,這場風波雖然暫時平息了,但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她必須時刻警惕,不能讓小燕子再有機會破壞她的計劃。而李清歌,這個威震四方的女兒,將是她最堅實的後盾。

宮殿外,陽光依舊明媚,但宮廷內的暗流涌動,卻讓人心生寒意。小燕子和皇后之間的較量,以及李清歌那不可小覷的力量,都讓這個宮廷變得更加複雜和危險。而這一切,都只是剛剛開始……

小燕子一臉愕然,那張清秀的臉龐瞬間變得煞白,彷彿冬日裡突然遭遇寒風侵襲的嬌弱花朵。她的眼眸中閃爍著不可置信的光芒,緊緊盯著眼前那個曾經對她百般寵愛的皇阿瑪,心中涌動著無盡的疑惑與不解。

「皇阿瑪,您這是怎麼了?」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似乎不敢相信眼前所發生的一切,「以前皇後娘娘總是找茬,我一鬧騰,您就立刻責怪皇后。現在怎麼不管用了呢?難道是被皇後娘娘給迷惑了嗎?」她心裡嘀咕著,滿是不解和委屈。小燕子緊咬著下唇,彷彿要抑制住呼之欲出的喘息聲,那雙明亮的眼睛里漸漸蒙上了一層水霧。

皇后看在眼裡,樂在心裡,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她暗自得意地想:「這丫頭,今天總算是知道我的厲害了,看你以後還敢不敢囂張!」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狠厲,但隨即又恢復了平日里的端莊與溫婉。皇后又想了想,心中暗自盤算:「這才只是個開始,好戲還在後頭呢,宮裡日子長著呢,我有的是時間慢慢收拾你。」

小燕子又能怎麼辦呢?她孤零零地站在大殿中央,四周是冷漠的宮牆和高高在上的皇族成員。她深知,胳膊終究擰不過大腿,即便乾隆心疼她孤苦無依,但在國家大事、祖宗基業和皇族的安危面前,這些都得靠邊站。她無奈地嘆了口氣,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卻強忍著沒有落下來。最終,她只好含著眼淚,低著頭,默默地跟著嬤嬤們去學習那繁瑣而枯燥的宮廷禮儀。

經過這麼一遭,小燕子彷彿一夜之間長大了許多。她不再是那個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五阿哥身邊的格格了,而是開始學會在這個充滿算計與鬥爭的宮廷中生存。而皇后,在經過這次事件后,也徹底領悟了宮斗的精髓。她坐在華麗的鳳座上,眼神深邃而睿智,心中暗想:「有時候,不爭才是最大的爭,只要耐心等待,對手自然會露出破綻。」

乾隆剛處理完小燕子的事情,心情有些煩悶。他想著去府庫里找些書畫來解悶,卻沒想到一路上卻聽到了不少流言蜚語。那些宮女和太監們聚在一起,竊竊私語著關於大炎女王李清歌的種種傳言。

「你們聽說了嗎?」一個宮女神秘兮兮地問,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八卦和興奮。

「什麼啊?」另一個宮女好奇地問,她的眼睛瞪得圓圓的,彷彿要錯過什麼重要消息似的。

「大炎女王來京城了,住在驛館里,聽說晚上還跟十幾個美少年玩得很開心呢!」第一個宮女壓低聲音說道,她的臉上露出一抹曖昧的笑容。

「哎呀,這怎麼受得了啊?」第二個宮女驚訝地捂住了嘴,她的眼神中閃爍著不可置信的光芒。

「這有什麼,人家女王慾望旺盛,自然不怕累。」第一個宮女笑著調侃道,她的聲音裡帶著一絲輕蔑和嘲諷。

旁邊的太監也忍不住插嘴:「女子應該守貞潔才對,怎麼能這樣?」他的聲音裡帶著一絲不滿和憤慨。

「你懂什麼,女王尊貴無比,哪裡是我們這些凡人能比的?三宮六院,七十二男妃,她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第二個宮女反駁道,她的聲音裡帶著一絲羨慕和嫉妒。

「我聽說她私生活特別亂,玩的花樣可多了,簡直讓人不敢想象。」第三個宮女咂了咂舌說道,她的臉上露出一抹鄙夷的神色。

「噓,小聲點,別讓人聽見了。」第二個宮女趕緊提醒道,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

但第三個太監卻不以為意:「怕什麼,她都能做得出來,我們說說又怎麼了?女子就應該溫婉賢淑才對,怎麼能這麼無德?」他的聲音裡帶著一絲憤怒和不滿。

「真是太過分了!這種醜事都敢拿出來說,還扯上遷墳的事情,簡直是大不敬!」第一個宮女憤怒地斥責道,她的聲音裡帶著一絲義憤填膺。

「幸好她身世不明,不然祖宗的臉都要被她丟盡了。」第四個宮女補充道,她的聲音裡帶著一絲慶幸和嘲諷。

乾隆聽到這些流言蜚語,心裡那個火啊,直往上竄。他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而可怕,彷彿要爆發出一場驚天動地的怒火。他把李清歌當成寶貝一樣疼愛的女兒,怎麼能被這些人如此詆毀?他的心中涌動著無盡的憤怒和痛心。

李玉在一旁看著乾隆的臉色越來越差,心裡也慌了起來。他深知乾隆的脾氣和性格,知道這場怒火一旦爆發出來,後果將不堪設想。於是,他想找個機會開溜,避免被這場怒火波及。

然而,乾隆卻突然厲聲喝道:「李玉!」他的聲音如同雷鳴一般震耳欲聾,讓李玉嚇得渾身一顫。

「立刻去把這些人的嘴給我撕了!再重責五十大板!要是再有人敢胡言亂語,格殺勿論!」乾隆的聲音裡帶著無盡的憤怒和決絕。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冰冷的光芒,彷彿要將那些敢於詆毀他女兒的人碎屍萬段。

「是!」李玉雖然心裡犯嘀咕,但也不敢違抗皇命。他趕緊跑去執行了乾隆的命令,心中暗自祈禱這場風波能夠儘快平息下來。

乾隆看著李玉匆匆離去的背影,心中的怒火漸漸平息了一些。他深吸了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他知道,作為一國之君,他不能輕易被情緒所左右。他必須保持冷靜和理智,才能處理好國家大事和皇族內部的紛爭。

然而,對於李清歌的傳言和流言蜚語,他卻無法置之不理。他深知這些傳言對李清歌的聲譽和形象造成了極大的損害,也讓他感到無比的痛心和憤怒。他決定親自去驛館看望李清歌,了解她的真實情況和想法。他要讓所有人知道,他的女兒是清白的、尊貴的,不容任何人詆毀和侮辱。

在紫禁城的深處,陽光透過斑駁的琉璃瓦,灑在金碧輝煌的大殿上,卻似乎照不進乾隆皇帝的心中。他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煩躁與憂慮。以前,對於外界如何編排、抹黑那個名叫李清歌的女子,他或許還能置身事外,甚至在某些時候,那些流言蜚語還成了他茶餘飯後的談資。但現在,一切都不同了,因為他已經知道,李清歌,那個曾經被他忽視的女子,竟是他血脈相連的女兒。

「孩子不教育好是父親的過錯,教育不嚴是老師懶惰。」這句古話在乾隆的腦海中反覆回蕩,如同鋒利的刀刃,一下下切割著他的心。他想象著李清歌在那些流言蜚語中孤獨無助的身影,心中涌動著難以名狀的愧疚與憤怒。特別是那個宮女四號的話,像一把錐子,深深地扎進了他的心窩。「不知道哪裡來的野孩子,讓金家祖宗都跟著丟臉」,這話不僅刺痛了他作為父親的尊嚴,更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恥辱。

李清歌,這個並非從小養尊處優,卻在逆境中堅韌成長的女子,她的身上流淌著愛新覺羅家的血液,是真正的鳳子龍孫。乾隆閉上眼睛,彷彿能看到她在風雨中挺立的身影,那份不屈與堅強,讓他既心疼又驕傲。然而,當這些流言蜚語如洪水般洶湧而來,試圖淹沒她的清白與名譽時,乾隆知道,他不能再坐視不管了。

他是個極要面子的人,曾幾何時,一句「清風不識字」就能讓人陷入文字獄的深淵,更何況這些直接往他臉上抹黑的流言呢?乾隆的拳頭緊緊握住,指甲幾乎嵌入了掌心,他下定決心,要徹查此事,還李清歌一個清白。

然而,當他下令徹查,希望找到那個造謠的元兇時,結果卻讓他大吃一驚。原來,這個始作俑者,竟然是他自己!是的,自從李清歌建立了大炎,登基成了明德女王后,他和那些前朝的老臣子,在背後偷偷地說過不少她的壞話。那些話,像毒箭一樣,射向了無辜的李清歌,也射向了乾隆自己。

黃謠,這個在古代如同噩夢般的存在,一旦沾上,便難以脫身。乾隆深知,女子的貞潔名聲,如同男子的命根子,一旦受損,便難以挽回。他想象著李清歌在京城的每一個角落,都可能聽到那些關於她的流言蜚語,她的心中該是如何的煎熬與痛苦。他更怕的是,李清歌會因此生氣,然後不辭而別,到時候,大清的江山還沒人繼承,她就已經離他而去。

乾隆的心中充滿了悔恨與自責,但他又不想承認是自己的錯,於是,他把這股怒氣轉移到了臣子們的頭上。他猛地站起身,大步走向殿外,對著守候在一旁的和珅,語氣中滿是譏諷與憤怒:「和愛卿啊,你看這京城裡流言四起,都說大炎女王德行有問題,這件事你可得給我辦好了!」

和珅聞言,心中一驚,他抬頭看向乾隆,卻發現乾隆的背影顯得格外孤獨與落寞。和珅知道,乾隆這是在借題發揮,但他也明白,這件事的複雜性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他恭敬地行了一禮,低聲說道:「皇上放心,臣一定儘力而為,查清此事,還女王一個清白。」

乾隆沒有回頭,只是輕輕地揮了揮手,示意和珅退下。他站在大殿的台階上,望著遠處的天空,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這場風波,不僅僅是對李清歌的考驗,更是對他這個皇帝的考驗。他必須找到一個解決辦法,既要保住皇家的顏面,又要還李清歌一個公道。

然而,流言蜚語的傳播速度,遠遠超出了乾隆的想象。即便他下令嚴懲那些造謠的宮女太監,也無法阻止流言的蔓延。它們像野火一樣,在皇宮內外迅速燃燒,將李清歌的名聲燒得面目全非。

乾隆在宮中來回踱步,每一步都顯得異常沉重。他想起李清歌進京時的情景,那時,她還帶著一絲青澀與羞澀,卻已經展現出了不凡的氣質與才華。他本以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流言蜚語會逐漸消散,沒想到,它們卻像惡魔一樣,緊緊纏繞著李清歌,讓她無法脫身。

他更擔心的是,李清歌會因此受到傷害,甚至會對他產生怨恨。他不敢想象,如果李清歌真的因此離開了他,他的生活會變得怎樣。他需要一個解決辦法,一個既能保住皇家顏面,又能讓李清歌心安的解決辦法。

然而,這個問題,卻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在了乾隆的心頭,讓他喘不過氣來。他知道,這場風波,不僅僅是對李清歌的考驗,更是對他這個父親的考驗。他必須勇敢地面對這一切,無論結果如何,他都要儘力去彌補過去的錯誤,去挽回李清歌的心。

於是,乾隆開始行動了。他一方面派和珅去徹查此事,另一方面,他也開始反思自己的言行,試圖找到問題的根源。他知道,這場風波,不僅僅是對李清歌的考驗,更是對他這個皇帝的考驗。他必須勇敢地面對這一切,去承擔起一個父親、一個皇帝應有的責任。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乾隆幾乎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這件事上。他親自審問那些被懷疑的宮女太監,試圖從他們的口中找到線索。他也派人去大炎,去了解李清歌的真實情況,試圖找到那些流言蜚語的破綻。

然而,事情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簡單。那些流言蜚語,就像一張無形的網,將李清歌緊緊地包裹在其中。無論他怎麼做,都無法完全擺脫它們的影響。乾隆開始感到絕望,他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夠還李清歌一個清白。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意外的消息傳來,讓乾隆重新看到了希望。原來,那些流言蜚語的源頭,竟然是一個被貶謫的官員,他因為懷恨在心,所以故意散布謠言,試圖破壞李清歌的名聲。乾隆得知這個消息后,立刻下令將那個官員捉拿歸案,並嚴加懲處。同時,他也派人去大炎,向李清歌解釋清楚這一切,並表達了他的歉意和關愛。

當李清歌收到乾隆的信時,她的心中湧起了一股暖流。她知道,這場風波,終於要結束了。她也知道,無論未來如何,她都有一個堅強的後盾,那就是她的父親——乾隆皇帝。

在這場風波中,乾隆和李清歌都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考驗。他們彼此之間的誤解和隔閡,在這場風波中得到了化解。他們開始更加珍惜彼此之間的親情和緣分,也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而這場風波,也成為了他們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它讓他們更加成熟和堅強,也讓他們更加珍惜彼此之間的相處時光。在未來的日子裡,他們將攜手共進,共同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共同創造屬於他們的輝煌和傳奇。

鳳還巢之帝女歸來李清歌剛離開不久,那座繁華而又複雜的京城裡,就像被一陣無形的風吹過,開始流傳起各種風言風語。這些流言如同暗夜中的螢火蟲,雖然微小,卻在黑暗中閃爍,引人注目。而這一切的幕後推手,正是那位權傾一時的和珅。

李清歌,這個名字在京城中並不陌生。她是一位傳奇女子,南邊那片廣袤的土地上,她以一己之力,將大片原本不屬於大炎國的土地收歸國有,為國家的疆域增添了濃厚的色彩。她的功績,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南方的天空,也讓和珅這樣的權臣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

和珅,一個心思深沉、手段毒辣的男人,他怎麼會允許一個女子,尤其是李清歌這樣的女子,威脅到他的地位呢?更何況,李清歌在南邊的行動,讓他損失慘重,那些原本可以流入他口袋的財富,如今卻成了國家的資產。這讓他對李清歌的恨意,如同江水般滔滔不絕,難以平息。

當李清歌帶著南邊的勝利果實回到京城時,她並沒有選擇低調行事,而是當著眾人的面,一巴掌就扇在了和珅的臉上。那一巴掌,清脆響亮,不僅打在了和珅的臉上,更打在了他的心上。那一刻,和珅對李清歌的恨意達到了頂點,他發誓要讓她付出代價。

和珅知道乾隆皇帝對大炎國的女王,也就是李清歌的母親,那是相當的不待見。這讓他看到了機會,一個可以討好皇帝,又可以報私仇的機會。他開始暗中策劃,想要敗壞李清歌的名聲,讓她在京城中無立足之地。

他派人偷偷盯著李清歌的住處,只要她一有動靜,那些流言蜚語就如同野火燎原般迅速傳播開來。有人說她南邊之行是為了中飽私囊,有人說她與叛國有染,更有人說她心懷不軌,想要篡奪皇位。這些流言蜚語,如同一把把無形的刀,狠狠地刺向李清歌。

然而,乾隆皇帝對於這些流言,心裡卻是明鏡似的。他知道這些流言的背後,一定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當他看到和珅那得意洋洋的表情時,心中更是明鏡高懸。他笑呵呵地問和珅:「這些都是你搞出來的吧?」

和珅一聽,心中那個美呀,他趕緊謙虛地說:「奴才哪敢貪功啊,都是皇上您英明神武,洞察秋毫。」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奉承和討好,但乾隆皇帝卻只是笑了笑,那笑裡帶著幾分譏諷。

「英明?你倒是挺會看風向的。」乾隆皇帝的話語中帶著一絲冷意,「知道朕不喜歡女主當政,就順著朕的心意,使勁兒往那女王身上潑髒水。她要是知道了,能饒得了你?」

和珅一聽這話,嚇得臉色都白了。他連忙表忠心:「奴才的一切都是皇上給的,皇上讓奴才往東,奴才絕不往西,就算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他的聲音中帶著顫抖和惶恐,顯然是被乾隆皇帝的話嚇到了。

乾隆皇帝一聽,氣不打一處來,但反而笑了:「好一個『粉身碎骨』!你倒是挺忠心的嘛!」說完,他臉色一沉,一巴掌又扇在了和珅的臉上。這一巴掌,比李清歌的那一巴掌更重,更狠,直接讓和珅的臉瞬間腫得跟桃子似的。

和珅跪在地上,連連請罪。他心中充滿了恐懼和惶恐,不知道乾隆皇帝為何會突然發怒。他小心翼翼地問道:「皇上,奴才真的不知道哪裡做錯了,求皇上您給指條明路,就算死也心甘。」

乾隆皇帝冷哼一聲,目光如炬地盯著和珅:「你知不知道大炎女王是誰?」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威嚴和不容置疑。

和珅回答得飛快:「當然知道,那是咱們大清的敵人,叛國的女賊頭子!」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李清歌母親的蔑視和仇恨。

然而,乾隆皇帝卻冷笑一聲,說出了一個驚天秘密:「她是朕的親生女兒,皇后的骨肉!」

這話一出,周圍的人全都驚呆了。他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更不敢相信這個驚天秘密。和珅更是嚇得臉色煞白,聲音都抖了:「皇……皇上您的女兒?這……這怎麼可能……」

乾隆皇帝看著和珅那驚恐的表情,心中湧起一絲快意。他緩緩道出緣由:「當年朕的五公主早逝,下葬不久后,屍體竟然不見了。朕和皇后都以為是被盜了,沒想到她是假死,被金家救了。直到後來重逢皇后,滴血認親,才真相大白。」

和珅聽完,嚇得魂飛魄散。他磕頭如搗蒜,聲音中帶著哭腔:「皇上息怒!奴才無知,冒犯了天顏,求皇上饒命啊!」他的心中充滿了恐懼和後悔,他知道自己這次是真的闖了大禍。

乾隆皇帝看著和珅那惶恐的樣子,心中的怒氣稍微平息了一些。他雖然怒氣未消,但念在和珅是無心之過,也就沒真的殺他:「要不是看在你無知的份上,早就把你推出去斬首示眾了!還容你在這裡狡辯!」

和珅一聽這話,又是害怕又是慶幸。他連連磕頭謝恩,心中暗自發誓,以後再也不敢輕易招惹李清歌了。他知道,這個女子,不僅是他無法企及的高度,更是他無法觸碰的逆鱗。

而李清歌,對於這一切卻渾然不知。她正忙著處理南邊的事務,對於那些流言蜚語,她並不在意。她知道,自己的路,只能自己走,別人的口舌,無法阻擋她的腳步。她相信,總有一天,她會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一切。

在李清歌的忙碌中,時間悄然流逝。她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之謎,已經被乾隆皇帝揭開;她更不知道,和珅因為她的身世,而嚇得魂飛魄散。她只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她要為這片土地,為這個國家,付出更多的努力。

而乾隆皇帝,看著李清歌那堅定的背影,心中湧起一絲欣慰。他知道,這個女兒,是他和皇后的驕傲,也是大炎國的驕傲。他相信,總有一天,她會用自己的實力,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京城中的流言蜚語,還在繼續傳播。但那些流言,已經無法對李清歌造成任何影響。她就像一朵在風雨中傲然綻放的花朵,用自己的美麗和堅韌,詮釋著生命的真諦。而那些曾經試圖將她踩在腳下的人,最終只能成為她成功路上的墊腳石。

和珅看著李清歌那越來越高的地位,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他知道,自己再也無法與她抗衡,只能默默地接受這個事實。他開始收斂自己的鋒芒,不再輕易招惹是非,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處理國家事務上。

李清歌和和珅的故事,就這樣在京城中悄然上演。他們的恩怨情仇,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但無論人們如何評論,他們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李清歌,這個傳奇女子,已經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自己的價值。而和珅,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收斂和成長。

歲月如梭,轉眼間,李清歌已經從一個青澀的少女,成長為了一個成熟穩重的女王。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為大炎國書寫了一段又一段的傳奇。而和珅,也在她的影響下,逐漸成為了一個更加成熟和穩重的臣子。他們的故事,就這樣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和珅的心中如同被千鈞巨石壓著,沉甸甸的,懼怕如同寒冰般侵蝕著他的每一寸肌骨。他深知,自己一不小心就可能觸怒了那位高高在上的乾隆爺,給皇家帶來前所未有的麻煩。這種恐懼,讓他幾乎無法呼吸,只能小心翼翼地揣測著皇上的心思,試圖在這危機四伏的宮廷中尋得一線生機。

養心殿內,燭光搖曳,乾隆爺的面容在光影中顯得格外冷峻。他端坐在龍椅上,目光如炬,彷彿能洞察人心。和珅跪在地上,頭埋得低低的,不敢直視皇上的眼睛。他只能感受到那股無形的壓力,如同山嶽般壓在他的肩頭,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和珅,你可知罪?」乾隆爺的聲音冷冷地響起,如同冬日裡的寒風,刺骨冰冷。

和珅渾身一顫,連忙磕頭如搗蒜:「奴才知罪,奴才知罪。求皇上開恩,饒了奴才這一回。」

乾隆爺冷哼一聲,目光中閃過一絲冷意:「你闖下如此大禍,朕本應即刻要了你的性命。但念在你往日的苦勞上,朕姑且饒你不死。不過,活罪難逃。這禍是你闖的,你得自己收拾乾淨。要是收拾不好,就等著提頭來見吧!」

「是,是。」和珅嚇得渾身發抖,連忙應承。他的心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就這樣放棄。他必須想盡一切辦法,來挽回這個局面。

乾隆爺又補了一句,聲音冷得像從地府傳來的一樣:「還有,大炎女王的真實身份是皇家的絕密,就連老佛爺都不知道。你要是敢泄露半個字,不光你活不成,鈕祜祿氏全族都得跟著遭殃,明白嗎?」

和珅一聽,嚇得魂飛魄散。他連忙磕頭保證:「奴才絕不敢!一定想盡辦法消除流言,絕不會損害大炎女……哦不,五公主的清譽。」他的心中充滿了惶恐和不安,他知道這個秘密的分量有多重。一旦泄露出去,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造謠容易闢謠難。和珅一出養心殿,就趕緊派人去美化李清歌的形象,用盡了好話。但流言還是像野火一樣燒得越來越旺。之前抹黑得太狠了,就算和珅權勢再大,也擋不住這勢頭。他幾次想清理流言,結果卻越弄越糟,李清歌的名聲反而更壞了。

和珅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他知道自己已經陷入了困境,無法自拔。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流言越傳越廣,卻束手無策。

乾隆爺得知這一情況后,火冒三丈。他又把和珅叫來一頓臭罵,還賞了他五十大板。和珅被打得屁股開花,身心俱疲。他趴在地上,痛苦地呻吟著,心中充滿了悔恨和無奈。

乾隆爺看著和珅那狼狽不堪的樣子,心中並沒有絲毫的憐憫。他知道,如果李清歌的名聲不清白,倒霉的可不止和珅一個人。整個愛新覺羅皇族都得跟著遭殃。李清歌說不定還會因此心生怨恨,拒絕接受禪位。到時候,就算皇后求情保住他的命,子孫後代也難免遭殃。

為了皇族的存亡大計,乾隆爺不得不下狠手。他把「大炎女王」這四個字和文字獄扯上關係,頒布了一道嚴厲的旨意。從此以後,誰要是敢說李清歌的壞話,輕的丟官流放,重的抄家滅族。

這道旨意一出,整個朝廷都為之震動。大臣們面面相覷,心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他們知道,乾隆爺這次是真的動怒了,誰也不敢再輕易觸碰這個禁忌。

然而,儘管乾隆爺三令五申、嚴刑峻法,還是有人不信邪、鋌而走險。這些人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把女人當成生孩子的工具和洩慾的對象。他們覺得女人掌權就是天大的笑話,人神共憤、天地不容。

這些人私下裡議論紛紛,甚至公然嘲笑李清歌。他們的話語充滿了惡意和詆毀,彷彿要將李清歌打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乾隆爺一聽這話就來氣。他怒不可遏地下令徹查此事,將那些敢於詆毀李清歌的人一一揪出來嚴懲不貸。革職、杖責、抄家、流放、斬首……能用上的手段都用上了。受罰的人裡頭有朝廷重臣、皇族宗親,連鐵帽子王都沒能倖免。

鐵帽子王啊,那可是世襲的爵位,尊貴得不得了。乾隆爺雖然不能直接削他的爵,但可以換個人當王。於是他就找了個借口說這位鐵帽子王犯了大不敬之罪,把他的王爵給擼了,讓他同父異母的弟弟繼位。而他自己,則被發配到新疆去種哈密瓜了。

這一連串的動作下來,整個朝廷和後宮都人心惶惶的。大臣們和嬪妃們生怕哪天就輪到自己了,都夾緊了尾巴做人,不敢再輕易議論李清歌的事情。

而李清歌本人,對於這一切卻渾然不知。她正忙著在南邊處理政務,對於這些流言蜚語和宮廷鬥爭並不感興趣。她只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不能因為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情而分心。

然而,她並不知道的是,這場因她而起的風波已經席捲了整個朝廷和後宮。她的名聲和地位也因此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不過,她並不在乎這些虛名浮利,她只在乎自己能否為大炎國做出更多的貢獻。

乾隆爺看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感慨。他知道,這場風波的根源在於自己和李清歌之間的身份糾葛。如果想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找到一個合適的契機和方式來公開李清歌的真實身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心聲被竊聽后,我成了大唐團寵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心聲被竊聽后,我成了大唐團寵
上一章下一章

77.第77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