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序(1)
趙本夫選集第四卷刀客和女人外鄉人到柳鎮,沿街走一遭,就會現一個特點,這裡茶館特別多。***大略數一數,約有十四五家。在古黃河兩岸的集鎮上,茶館如此密集,還是少見的。
細說起來,又並不奇怪。
柳鎮坐落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地區的一個岔路口上。東西一條街,南北一條街,組成丁字形。這還是歷史沿襲下來的格局。丁字街鋪一層長條青石,小孩子端個碗在外面吃飯,若不小心把碗掉下地:「啷——」摔得很脆,自然,也很碎。青石板由於長年磨損,已經凸凹殘缺,車輛碾過,出「咯噔咯噔」的震響。
丁字街伸出鎮外,就是三條官道。往東通向蘇北;往北通向魯西南;往西通向皖北,沿這條路再往西走,越過安徽地面百十里,就到了豫東地區。柳鎮南面,緊鄰七百里黃河故道。解放前,這裡溝壑縱橫,黃沙滾滾,無路可走,直到解放后的六十年代末才修通了公路。現在,四省邊境地區的十幾個縣互相來往,柳鎮更成了重要的交通樞紐。它的繁忙是可想而知了。車馬行人,一天到晚絡繹不絕。每月三、六、九,又是集日,方圓幾十里內的農民擁上來,裡外都是人。逢上廟會,那就更熱鬧了。眼時農民一天天富起來了,可供交換的東西也越來越多。街里擠不下,許多生意小攤便逶迤向鎮子南邊排出去,一直快排到古黃河灘頭。這裡有大片茂密的柳樹林,擋風遮陽,林間空地便成了絕好的交易場所。那些大宗買賣,如木雜、傢具、條編、騾馬等,都安排在這裡。鎮里鎮外,萬頭攢動,人歡馬叫。不要說一般貨物的銷售了,單是人們對飲食、茶水的需求量也大得驚人,十幾家茶館常有供不應求之感,不得不另外設些臨時茶攤。
柳鎮的茶水生意越來越興旺,茶館主人們為了適應需要,紛紛把過去的小灶改成白鐵皮的大茶爐。這樣既省事又賺錢,還免去了煙熏火燎之苦。
凡事總有例外。在這十幾家茶館中,只有丁字街口老柳樹底下那家小茶館,固執地保留著舊式的七星灶。爐灶在茶房裡沿牆砌成,一條火龍似的,上面開著圓洞,洞口放七隻長嘴大銅壺,燒起來「噝噝」有聲,開起來沸沸揚揚。添炭有些麻煩,要提起銅壺挨個來,一股股煙火往外撲,加上水霧蒸騰,燒茶人的手臉不大會兒便塗上一層灰。顯然,這種茶爐已落後於時代。
這家茶館的主人是個上了歲數的老女人。看得出,她很愛整潔。茶館門旁一個石墩上,總是放著一個破了邊的青銅盆,裡面盛半盆清水,浸一條素花印染毛巾。老女人每搗弄一次炭火,便出來撣撣身上的灰塵,擰出濕毛巾擦一把。幾次下來,盆里水髒了,再換上清水,仍舊放在老地方。
茶館前頭,有一棵三個人才能合抱的老柳樹,樹皮枯皺,疤痕累累,似乎已經老死了。其實不然,往上看,樹榦蒼勁,勢若飛騰,顯示著旺盛的生命力。巨大的樹帽幾乎罩住了整個三岔路口,濃密的枝條遮住日頭、天光,樹蔭下涼氣浸骨。風過處,常有一些朽枝殘葉掉下來。老女人每隔一會兒,便打掃一遍,茶館門前始終是乾乾淨淨的。客人坐在這裡喝茶、乘涼,一邊觀看街頭小景,是再好不過的了。
女主人很周到,卻很少語,從不像一般老婦人那樣嘮叨,更不為招徠顧客而假作殷勤。她只是默默地做事,添炭、提水、沖茶,顯得有條不紊。客人來了,簡單地打個招呼:「坐吧。」但又絕不會讓人感到一絲冷淡。
這女主人有六十多歲了,身材依舊那樣挺拔,面孔仍舊那樣白皙。由此可以判斷,她年輕時沒有出大力干過多少活兒。假如在薄暮或者晨光熹微的時候看她忙碌,你一定會禁不住出一聲讚歎,遙想出她當年的風姿。然而,歲月畢竟是無的。這女人的頭已經全白了,眼角、嘴角都布滿了放射性的皺紋。細細端詳,那完全是一副老人的面孔了。
她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兒子、媳婦、孫子、孫女,都有。他們住在鎮子東南角一座青磚瓦房的三合院里。家裡包種了五畝地,還包管著七畝蘋果園,生活很富裕。按說她已有條件享受天倫之樂,什麼都不幹了。可她不,寧願一個人住在茶館里,常年過著孤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