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古印度建築藝術

第5章 古印度建築藝術

古印度建築藝術——古印度文明系列介紹之五

古印度文明在建築領域的成就輝煌奪目。在史前時期,古印度就已有岩洞建築的蹤影。而宗教的蓬勃發展,更是如旺火添柴,極大地推動了古印度建築藝術的進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築藝術主要有三大類,分別是孔雀王朝阿育王統治時期的佛教建築、莫卧兒王朝時期的伊斯蘭教建築,以及古印度的印度教建築。

一、古印度佛教建築藝術

公元前3世紀左右,正值孔雀王朝阿育王統治時期,佛教建築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其中的佼佼者當屬阿育王法敕、桑奇佛塔和阿旃陀石窟。

1.阿育王法敕。又稱阿育王碑文、阿育王石訓,猶如擎天之柱,高聳入雲。阿育王在羯陵伽戰役獲勝后,並未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反而為戰爭帶來的破壞而深深懊悔,於是他皈依了佛教。他不僅親身踐行「法」,還渴望國民都能如此,從而實現對國民精神層面的統治。

為此,他在全國頒布敕令和教諭,並將其刻在石柱上,美其名曰「法敕」。這些石柱通常高達10米,柱頂精雕細琢著獅子、牛等動物,它們宛如守護神,象徵著國王的無上權威。柱身則刻有誥文,字裡行間流淌著佛教的「法」,宣揚著尊敬老人、友善待人等社會道德,如同一部神聖的法典,熠熠生輝。

2.桑奇佛塔。這座古老而莊嚴的建築,承載著深厚的宗教意義和歷史價值。起初,佛塔只是佛教徒用來保存佛骨的場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逐漸演變成了寺廟和佛教信仰的核心之地。在阿育王統治時期,他下令在全國各地興建眾多佛塔,而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桑奇的佛塔。

這座佛塔最初由磚塊砌成,後來經過不斷地擴建,又加上了一層石塊,最終呈現出一座宏偉的半球形建築。其直徑約達36.6米,令人驚嘆不已。佛塔的頂部是一個寬闊的平台,上面築起了一方祭壇,祭壇上方矗立著一頂華麗的傘蓋,彷彿在守護著這片神聖的土地。

佛塔四周環繞著堅固的圍欄和雄偉的大門,每扇門都被精美的雕刻所覆蓋,這些雕刻以佛教故事為主題,展現出古代工匠們超凡的技藝和對佛法的崇敬之情。

3.阿旃陀石窟。作為古印度建築藝術的瑰寶之一,無疑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它始建於大約公元前2世紀,歷經數個世紀的精心雕琢,直至公元7世紀方才竣工,共擁有29座洞窟。這座神秘的石窟群深藏於海德拉巴省的文迪亞山脈之中,宛如一輪彎彎的新月懸挂在陡峭的懸崖之上。

阿旃陀石窟的開鑿可謂是一項艱巨的工程,需要無數匠人的辛勤努力。他們憑藉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在堅硬的山岩上創造出了如此壯觀的建築奇迹。這裡的每一座洞窟都各具特色,內部裝飾精美絕倫,壁畫、雕塑等藝術品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

走進這些石窟,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古代印度,感受到那個時代人們對於精神世界的追求和探索。這裡許多珍貴的佛像和浮雕,它們栩栩如生,神態各異,傳遞著濃厚的宗教氣息。同時,石窟中的壁畫也色彩鮮艷,描繪了各種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為我們展示了古印度社會的生活風貌和文化傳承。

阿旃陀石窟是作為佛殿、僧房而開鑿的,內有石雕佛像、壁畫等,壁畫內容既有佛的生平故事和宮廷生活,又有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場景。阿旃陀石窟是古印度的佛教聖地,也是融建築、雕刻、繪畫三者為一體的典型藝術代表。很多洞穴內部表面經過高度拋光,石柱、石像雕刻工藝精美,考古學家認為即使當時的雅典建築最好的工藝也未必能超越古印度的建築工藝。

二、古印度伊斯蘭教建築藝術

在遙遠的公元15世紀,古老的印度大陸迎來了一場劇變。曾經縱橫馳騁於歐亞大陸的突厥化蒙古人帖木兒的後裔——巴布爾,率領著他強大的軍隊征服了這片土地,並在此建立起輝煌一時的莫卧兒王朝。這個新興的王朝以其強大的實力和開明的政策,迅速崛起成為當時世界舞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隨著莫卧兒王朝的興起,伊斯蘭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崇和傳播。統治者們大力倡導這種宗教信仰,並通過興建宏偉壯觀的清真寺、宮殿等建築來彰顯其權威和影響力。於是乎,伊斯蘭教建築如雨後春筍般在印度半島上蓬勃發展起來。

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當屬位於印度阿格拉的泰姬陵。這座美輪美奐的建築背後隱藏著一段動人心弦的愛情故事。泰姬本是莫卧兒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賈汗的寵妃,她天生麗質、聰慧過人,深得沙賈汗的歡心。然而命運弄人,泰姬在三十六歲那年因難產不幸離世,令沙賈汗悲痛欲絕。

為了紀念心愛的妻子,沙賈汗不惜耗費巨資,請來得力工匠,並動員兩萬餘名工人,歷經二十二載寒暑,終於建成了這座舉世矚目的陵墓。整座泰姬陵氣勢恢宏,莊嚴肅穆,猶如一座夢幻般的城堡矗立在大地之上。

每當沙賈汗站在泰姬陵前,凝視著那潔白無瑕的大理石牆壁和精雕細琢的裝飾圖案時,心中便湧起無盡的思念之情。昔日與愛妻共度的美好時光歷歷在目,如今卻只剩下他獨自一人面對這冰冷的陵墓,怎能不叫人黯然神傷?而泰姬陵也彷彿成了他們愛情的永恆見證者,默默地向世人訴說著這段凄美動人的傳奇故事。

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曾將泰姬陵形容為"永恆面頰上的一滴眼淚",如此貼切而富有詩意的描述使得這座建築更增添了幾分神秘浪漫的色彩。它不僅僅是一座建築瑰寶,更是人類文明史上不朽的藝術傑作!

泰姬陵設計得巧妙精美,中央是正方形台基,台基中間是主體部分使用白色大理石製成的圓頂寢宮,寢宮上部是金色的塔尖,四角各有一座小圓頂涼亭,與中央的圓頂相互呼應,在台基四周還聳立著四座尖塔,其塔尖與中央的塔尖相互映襯,形成特殊的美感。

三、古印度教建築藝術

印度教建築作為古印度建築藝術的瑰寶之一,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據傳聞,印度所發現的最古老的洞穴建築便屬於印度教範疇,其源遠流長的歷史甚至可追溯至公元6世紀。

在早期階段,印度教寺廟通常由一個聖所、一條供信徒們穿行其間的迴廊、一座帶有雙門廊的前廳以及運用浮雕裝飾帶與描繪《往世書》神聖文本的雕刻所構成的繁複裝飾物共同組成。這些寺廟內部充滿了精美的神像和浮雕故事,其中包括濕婆神、毗濕奴等神只的雕像以及《羅摩衍那》這般傳奇故事的生動刻畫。

許多雕像內部採用了混合石膏材質,並外層覆蓋著一層塗抹過油漆的石灰灰泥。如此設計不僅具備良好的防火性能,更能夠有效地抵禦侵蝕和腐朽。

這些寺廟無疑是岩石切割建築中的傑出典範,它們充分彰顯出古代印度人民卓越的想象力及非凡的藝術造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這就是印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這就是印度
上一章下一章

第5章 古印度建築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