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義士肝膽,忠魂逝,子流亡(三)

第3章 義士肝膽,忠魂逝,子流亡(三)

六年前,楊繼盛才到狄道,還不到半年,天降暴雨,這場大雨一直下了七日七夜,山洪肆掠,農田被淹,房屋倒塌無數,百姓拖兒帶女,無家可歸,哭天撼地,苦不堪言。

楊繼盛帶著衙內人眾,另外組織了一些本地的精壯勞力,四處排澇,搶救受災百姓。

被救的百姓之中,有一對老年夫婦帶著個小女孩,家中沒有壯勞力,他們所有的家當與房屋一起,都被洪水捲走了。

老頭兒姓王,與他老婆在當地生活了五十幾年,小姑娘是他們的孫女。

楊繼盛見這二老一小著實可憐,又沒有地方可去,便讓他們留住在自己家中,張貞找出了些自己與丈夫的衣服,讓他們換了,那個小女孩只能穿楊應尾的衣服。王老頭夫婦兩個,千恩萬謝,自是感激不盡。

洪水過後,楊繼盛夫妻便組織百姓災后自救,楊繼盛建立學堂,張貞教當地婦女紡織,兩人忙得是腳不沾地,自己家的事情,反倒無暇過問了。王老頭夫婦勤快仔細,將他們家中所有事務都承攬下來,料理得井井有條。

小丫頭喚做王瑛,只比楊應尾小几個月,生性活潑,雖還年幼,卻是明眸酷齒,討人喜歡得緊。楊繼盛本是貧苦人家出身,為人又慈善謙和,與他夫婦相處得十分融洽,就像一家人一般。

兩個小孩兒,更是經常一起玩耍,上樹掏鳥窩,下河抓魚蝦,青梅竹馬,形影不離。

時間過得好快,一晃就是半年。

這日上午,楊繼盛與張貞分別去了衙門和學堂,一個長相英武、腰懸長劍的壯年漢子,來到了楊繼盛的家中。

王老頭夫婦一看見這人,便悲喜交加,上前好一頓數落,壯年漢子半句嘴也不敢還,只是聽著王老頭夫婦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述說,待聽分明前後因果后,抬起頭來,英氣勃勃的眼眸中,竟隱隱似有淚光。

王瑛與楊應尾在外玩累了,回到家裡,王瑛一見到那人,便飛撲過去,大叫「爹爹。」壯年漢子一把將她抱起,摟入懷中。

楊應尾歪著頭,打量著眼前這位不速之客,他當時並不知道,這個滿臉英氣的漢子,便是武林中大名鼎鼎的「青松劍俠」王一鳴。

狄道發洪水時,王一鳴去了關東,待回到甘肅,聽人說起狄道受了大災,忙火急火燎的趕了回來。他到了父母的住處,自己家的宅子已經蕩然無存,只唬得魂飛天外。

王一鳴勉強鎮定了心神,四處找人打聽,這才知道父母與女兒都被救下了,現住在典史楊繼盛的家中,他一顆懸著的心,才放回到肚子里,快馬加鞭,匆忙趕到楊繼盛家。

中午時,楊繼盛與張貞回來,王一鳴與楊繼盛相互打量了一眼,王一鳴躬身抱拳,道:「楊大人,你救了我的父母與女兒,大恩不言謝,我略懂些拳腳,自今日起,我願在恩公麾下效力。」

相由心生,楊繼盛見他英氣逼人,心底下暗贊一聲,雙手托起王一鳴,道:「這是我的職責所在,何須道謝?王叔叔與嬸子,現在和我們相處得有如家人一樣,一鳴兄,你也別左一個大人又一個恩公的,那樣太見外了,你我二人,就以兄弟相稱吧。」

王一鳴性情豪放,他本在武林中位望頗高,自然也不再扭捏推託。

當日下午,楊繼盛帶著王一鳴來到府衙,他手下有個班頭,叫做周元,是峨嵋派的俗家弟子,有幾分棍棒功夫,平素行事,頗為自傲,可他一聽楊大人介紹,面前這人是青松劍俠王一鳴,表情立時恭敬,慌忙以後輩之禮拜見。

王一鳴問起他的師承,果然從峨眉掌門正靜師太算起,連周元的師父都是自己的晚輩,便坦然受了他一拜。後來,王一鳴了解到,在救自己家人時,這個周元出過不少力,便指點了他幾路功夫,周元受益匪淺,對王一鳴更是敬重。

當時,狄道有兩樁事情,讓楊繼盛這個典史頗為頭痛。

一件便是轄區內的鄉紳大戶,家中接二連三被盜,來衙門報案的人,可以說是絡繹不絕,有時一夜之間,七八戶人家被盜,楊繼盛也曾現場勘察,可被盜苦主的家裡,連腳印都沒有一個,只是都留下一朵絲綢所制的梅花。

盜案初發時,楊繼盛集齊三班衙役,在狄道城內巡邏守夜,然而盜情依舊。那盜賊也是古怪,被盜的人,大多是為富不仁、聲名極差的人,且他們被盜的財物,均在當夜就散入了窮苦百姓家中。

可除了那一朵絹制梅花,無論是被盜的,還是稀里糊塗被分得財物的,連他影子都不曾發現半個,是以百姓盛傳為狐狸大仙所為,說狐狸大仙見大災過後,民生多艱,特地來幫危扶困的。

為避免水患,讓百姓安居樂業,楊繼盛本謀劃在狄道興修水利,籌辦工商,這就需要官府引導,士紳出錢,老百姓出力,才能成事,可現如今士紳人心惶惶,大多都有離去之意,讓他好生為難。

王一鳴聽楊繼盛說完,便笑道:「此人應是俠盜一枝梅老前輩,他號稱天下無雙手,人間第一偷,輕功絕頂,手段高超,他若盯上這裡,這些個衙役哪能看得著他?這位老前輩,為人頗為俠義,也沒有什麼惡跡,只是有些喜歡遊戲風塵。椒山兄,你讓衙役們不要再巡邏守夜了,該幹什麼就去幹什麼吧,今夜,我便去拜見他,希望看在家師的份上,他能給我一分薄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當夜,王一鳴將長劍留在家中,子時出門,次日辰時就來回稟楊繼盛道:「一枝梅老前輩已答應離開狄道。」

果然,從那天開始,盜案就沒有再發生過,當地士紳感激楊繼盛,水利工商籌辦時,出錢頗是爽快。

狄道縣城東面有一座武雲山,山上聚有一幫草寇,領頭的號稱「鐵頭無敵」金元霸,他是狄道本地人,在點蒼山學了十五年藝,因屢屢不服師長管教,被逐出了師門。

金元霸好逸惡勞,回到家裡后,也不肯找個正經營生,便糾結了一幫亡命之徒,擄虐鄉里,打家劫舍,欺男霸女,無惡不作。

武雲山地勢險要,這幫草寇在山上布置了許多機關,金元霸拳腳厲害,手下人人亡命,官府卻是奈何他不得,幾次派兵征剿,不得寸功,都只到了半山腰,平白損傷了許多軍士。

王一鳴單人獨劍,直闖武雲山,三個時辰后,將金元霸的頭顱懸在西市,鄉民歡呼雀躍。

困擾楊繼盛幾個月的兩大難題,在王一鳴手中,三日便已全部消解。於是狄道治安承平,百姓安居,楊繼盛也得以騰出手來,安心發展生產,牧養生靈。

王一鳴武功卓絕,醫術也甚是精湛,在他有空的時候,便教楊應尾與王瑛一些基礎功夫和岐黃之術。

楊應尾生性聰穎,悟性頗高,半年光景,便將燕青拳、通臂拳、太祖長拳、五步拳等都學會了,一招一式,都還有板有眼。

王一鳴對楊應尾頗是喜愛,然而限於崆峒派門規,未得師命,卻不能教他崆峒派的武功了,只是讓他看些皇帝內經、千金要方等書,教他熟識各處穴位與功用。

狄道為漢人與番人雜居,文化落後,詩書罕見,楊繼盛在那興辦學堂、疏浚河道、開發煤礦,張貞教授當地婦女紡織技術,夫妻二人辛勞操持,造福一方百姓。

一年之後,朝廷將楊繼盛調任山東諸城縣令,離開的那天,當地百姓自發送於百裡外的有千餘人,齊聲哭喊「楊父」,可見百姓愛戴之情。

楊繼盛知道,年紀大的老人都不願離別故土,便將宅子留給王一鳴的父母居住。

王一鳴本想與他同去,可又有些想念師父與他的兩個師哥,故而有些遲疑。

楊繼盛也力勸他回崆峒,若跟著他混在官場中,每日里都是蠅營狗苟的事情,王一鳴雖不明言,可自己終是心中難安。

最終,王一鳴叮囑周元好生照看,若有要事需要幫忙,可捎書信到玄聖宮,自己便回了崆峒山。

楊應尾得知要與王叔叔還有小王瑛分開,大哭了一場。

回到崆峒后,王一鳴閉門練功,很少下山,半個多月前,他去狄道看望父母,偶然聽江湖朋友說起,楊繼盛已經身陷囹圄,便從狄道匆匆趕往京城,一路跑壞了三匹好馬。

到京城后,他打探到楊繼盛關押的所在,一直等到了夜間,這才飛身進入大牢,將看牢衛士點倒,進來與楊繼盛相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飛駁萬年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飛駁萬年劫
上一章下一章

第3章 義士肝膽,忠魂逝,子流亡(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