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甄嬛傳(16)
琳琅懷孕的消息好似長了翅膀一般,不到半個時辰便傳到各個宮苑,羨慕嫉妒恨的人比比皆是,誰能想的到,只侍寢一次的病美人居然遇喜了,難不成滿天神佛都在保佑長得好看的人?
翊坤宮的華妃又開始吃起了腌黃瓜,邊吃邊哭,酸的嗓子眼也不停口,恨不得捶打自己的肚子。
景仁宮的皇后的頭風病突然發作了,請了好幾位太醫都沒有多大效果,剪秋好言好語的勸慰,一味說著「能懷未必能生下來」之類的話。
碎玉軒的甄嬛緊緊絞著帕子,心情鬱結,她的眉姐姐因為假孕被降位禁足,整個人一蹶不振,孟琳琅有孕得以封妃,風光無限,人比人,真是氣死人啊。
永壽宮前殿,杜鵑應付了一波又一波想要探望主兒的妃嬪,手裡接了不少精緻的禮盒。
百合負責琳琅的飲食,她剛從小廚房那邊端來了熬得香稠入味的雪參烏雞湯,用勺子舀了一盞遞到琳琅面前,半哄半勸道:「主兒,你就吃兩口吧,這參雞湯補身子,一人吃兩人補,將來生的小阿哥肯定白白胖胖的。」
琳琅下意識地皺了皺鼻子,這幾天的參湯都喝膩味兒,現在聞到著就反胃,不是生理性的,而是心理性的。
她嫌棄地擺了擺手,用絹子扇了扇那股子濃郁的香氣,朝門口候著的小德子招呼道:「小德子,你前兩日不是病了一場嗎?看你瘦的,這烏雞湯就賞給你吧,好好補身體。」
小德子心裡感動,但又一臉無奈,他前天患了風寒,得了主兒的憐憫,休息了兩日,還有現成煎好的湯藥喝,身體早就好全乎了,如今體格生龍活虎的,一點兒都不瘦。
早上他已經喝了主兒賞的老鴨湯,若是現在還接了這盞烏雞湯,百合姑娘估計都想掐死他。
「主兒,奴才的肚子脹得慌,早上喝的鴨子湯和幾碟子點心還沒消化呢,主兒的好意,奴才心領了哈。」
小德子在百合投擲過來警告目光中,腳步不自覺地後退了兩步,對琳琅拜了又拜。
杜鵑對此哭笑不得,她示意小德子出去候著,免得主兒一直找他投喂,伸手接了百合手裡還熱乎的雞湯放在一邊,笑著問:「主兒想吃點什麼?若是不喜歡這些補湯,來盞燕窩粥怎麼樣,廚房裡都準備好了。」
琳琅搖了搖頭,再好的東西吃膩了都沒胃口,她現在最想吃的就是澄陽湖的大閘蟹和菊花釀,應時應季,但她們估計不會給她吃性寒食物。
杜鵑和百合相視一眼,都很無奈,主兒不多補補,胎兒如何能長得好?正在一籌莫展之際,外面傳來皇上駕到的聲音,她們齊齊恭迎。
皇帝大步流星而來,朝她們隨意地擺了擺手,示意她們出去,看著沒精打採的琳琅,不覺笑道:「琳琅,你今日有沒有好好用食了?」
琳琅努了努嘴,她一日三餐只會吃那麼多,懷孕就要她多吃多喝,都是各種各樣的湯羹,油膩膩的,補這個補那個,完全是為了肚子里的小葉子,她才不幹呢。
「臣妾肚子不餓,孩子也不餓,皇上不要聽杜鵑百合胡說,她們恨不得臣妾吃成一個大胖子,這樣就能生下一個小胖子了。」
皇上聞言,忍不住捧腹大笑,挨著琳琅坐下,把她緩緩地環抱住,聲音透著無限的憐愛和關切:「這話說得,哪裡就能變成大胖子?既然你沒什麼胃口,那些湯羹暫時不喝了,挑自己喜歡的吃,只要不是性寒的食物就行,你額娘兆佳氏今兒遞摺子給皇后,說是想給你送點小時候喜歡吃的東西,都是她親手做的,朕准了她明日進宮。」
琳琅微微一愣,大感意外,兆佳氏其實是孟靜嫻的親額娘,她是妖精投胎,自然知道自己是托生在側福晉吳氏的肚子里,後來吳氏難產沒了,她身帶異象,被沛國公當作小寶貝般養著,滿月時就被過繼到嫡福晉的名下。
「臣妾多謝皇帝憐愛,額娘估計是有點想臣妾了,難得她這樣掛心。」
兆佳氏最疼愛的是親女孟靜嫻,對琳琅雖然很好,但並沒有多少慈母之心,這世上沒有哪個大婦能夠掏心掏肺地對待側室的孩子,表面和諧就不錯了,何況如今琳琅成了後宮寵妃,孟靜嫻依然待字閨中,想必兆佳氏心裡未必舒坦。
兆佳氏突然這樣用心,想必是沛國公有什麼東西想要捎帶給她。
「朕記得,你還有個姐姐沒有嫁人,傳聞她痴戀老十七,此事可當真?」
皇帝突兀地問了一句,話里似乎有幾分深意。
「滿京城都知道臣妾的姐姐是個痴兒,也不知道是誰傳出去的,好好的女兒名聲作沒了,這輩子除了果郡王,誰還會娶我姐姐呢?也怪果郡王風流有魅力,害的不少女孩子得了相思,臣妾就不明白了,他如何英武瀟洒,還能比得過皇上您九五至尊?真正要怪的,該怪皇上您太過寬厚仁慈了。」
琳琅嘰里咕嚕地吐了一串話,心裡對果郡王很是不喜,她向來不欣賞四處留情、不負責任的男子,風流倜儻又如何,悲壯犧牲很偉大嗎?他若是安分守己,娶妻生子,照樣榮華一生,偏偏惦記自己的嫂子,對得起誰啊?
皇帝不明所以,勾著琳琅的下巴對視著自己,喃喃問道:「愛妃此話何意啊?」
琳琅俏皮地瞪了他一眼,徐徐說道:「果郡王享受著王爺的尊榮,不幹什麼利國利民的事,整日的遊山玩水,招惹姑娘家,比皇上的日子過得悠閑,進宮后還沒有管束,若是衝撞那位姐姐妹妹的,豈不是有失體統?」
皇帝一時之間無言以對,不由伸手點了點琳琅的鼻子,無奈輕嘆道:「你呀不懂。」
琳琅知道皇帝沒有把自己的話放在心上,他因為有所忌憚,所以縱然果郡王成為一個富貴閑人,但宮禁如此鬆散,難怪他最後戴了那麼多綠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