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知行合一
「都見過武安君。」孔鮒說道。
「學生,見過武安君。」
他們齊齊喊道。
「坐,都坐,不用如此拘禮,今天來就給大家囑咐幾句,並不是訓導。」趙琛笑道。
旁邊還有個人在記錄著什麼,趙琛也沒管,那是史官,像趙琛這樣的人物,他說的每句話,做的每件事都可能已經被記錄在史冊中了。
「你們都是我大秦的棟樑,到了咸陽這樣舒適的地方,還能有勇氣去基層。」趙琛誇讚道。
「武安君,大傢伙都明白,要出人頭地只有武安君的這條路可以走。」一個學子說道。
「都是明白人啊,做學問沒錯,但是做了學問后,怎麼用,很多人都不明白,只知道一股腦的做學問。」趙琛笑道。
「還請武安君訓示。」
眾人對眼前這個大秦武安君還是很信服的,他說的話,基本都成了,而且給了他們一個希望,一個做官的希望。
「我為各位開闢一個做官的途徑,就是希望大家可以用自己所學,來經世治國,書,總有修完的一天,這國,可一直都在啊,修書只是一個進入仕途的理由。」
他們現在才知道,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我想,孔先生都給你們說過了,去草原還是留在中原,這我就不過多贅述了,在上任之前,我給大家要說的是知行合一,經世致用,這八個字。」趙琛期待道。
他想看看,有沒有知道這八個字的含義。
孔鮒也在默默念著這八個字,反覆揣摩。
「知行合一,經世致用。」
下邊的人開始討論了起來。
顏涵,孟瑾也在想,這是什麼意思,知,是知識嗎?行,是行動的意思?
不少人已經想到前半部分的意思了。
「武安君這知行合一,是知識跟行動要結合在一起,叫我們切勿空談,而後邊經世致用,卻是不知是何?」王堅說道。
「經世致用?似乎明白,又不是很明白。」
有人其他人說道。
各種說法層出不窮,鬧鬧哄哄。
「別討論了,讓武安君說說。」孔鮒制止道。
「哈哈哈,這樣的情況其實我很欣慰,都能動腦子想。」趙琛高興道。
至少現在的知識分子,不是麻木的,還是知道思考的,他們不像後邊的那些儒家的,思想已經成為了一個定式了。
「還請武安君解答。」
都是一臉期待的看著他,孔鮒,還有顏涵幾人更是殷切,旁邊的史官也等著他開口,彷彿又要出來一個更偉大的言論。
「各位,當初的開萬世太平都還記得吧。」
「記得,這怎能忘記。」
「好,而這八個字,這是送給你們如何去實現這個理想的八個字,知行合一,你們都理解的沒錯,知是知識,但是也是理論,你們學習了很多知識,理論,要把這些東西運用到實際當中,從實際當中學到更多的理論,如此便能治理好一方。
而經世致用,是要你們求真務實,切勿脫離實際,你們所學之事,並不是全對,我說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因地制宜,因事而宜,絕對不能固步自封。」
趙琛一番話說完。
沒有喝彩聲,只有沉默,他們都在思考。
趙琛笑了笑,自己走了,讓他們慢慢思考,這些話,得讓他們慢慢去消化。
中國的思想就一直很固化,孔子給了一個大體框架,董仲舒又給了一個標準,無論是後來的朱熹,還是程家兄弟,楊朱,他們都只是在孔子畫的框里,只有個王陽明算是重新開宗立派了,所以自孔子后,只有他是聖人。
前半句是王陽明的,後半句是顧炎武他們想出來的,也未脫離儒家的範疇。
不過,他們不和朱熹一樣,朱熹把整個理想寄託於「天理」,完全就是給統治者增加統治合理性。
王陽明相信的自己,明末那群人更加務實了。
沒有一個發散思維,對於後來的只會一步步的被禁錮,如果帝王制需要,那也不至於像以前那樣純為工具。
直到清朝,進一步的固化,到西方轟開國門,整個僵化的儒家思想才開始瓦解,魏源,林則徐開眼看世界,然後恭王開始洋務運動后,一代代的中華兒女才慢慢解放思想。
他們沉思過來,才發現,趙琛已經走了。
他們都不約而同的說道:「謹記先生教誨。」
沒有喊武安君,而是先生,他們這是真正的把他當成了老師。
趙琛沒有刻意去提草原和中原之別,只是給了一個方法論,能把這個作為指導思想,去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做事。
要不然,兩個聖人,孔子啥都沒搞到事,王陽明啥都會,搞政治,搞軍事,搞哲學,搞文學,他就是靠這套理論,幹啥都沒問題。
他能做的只有這些了。
宮門外,一個太監攔住了他。
這不是那個被霸凌的小太監嗎?
「公公,何事?」趙琛問道。
「多謝武安君救命之恩。」小太監鄭倫說道。
「這就不用了,舉手之勞而已。」
「若是沒有武安君,我是真的要被他們打死。」鄭倫說著說著眼淚都出來,還用手抹著淚。
趙琛見不得這樣的,太監就是缺少雄性激素了,像個娘娘腔一樣。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趙琛不知道他來是什麼意思。
他再次拜謝道:「武安君,大恩大德小的永遠銘記。」
「小兄弟,我給你一句忠告,現在你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如果想取趙高而代之,你要先忍。」趙琛說道。
他懂起了,這個小太監就是來投誠的,或者說是來找他尋求幫助的。
「忍?不知要到何時?」
「你平常的時候,注意多在陛下面前露臉,趙高的地位無非也是得陛下的歡心,你要想辦法去討好陛下,知道他的愛好,趙高總有不在陛下身邊的時候,你得趁虛而入,讓陛下記住你,趙高也就不敢對你動手。」
趙琛教誨道。
「小的,謝武安君。」他跪在地上磕頭道。
趙琛把他扶起來,說道:「沒必要這樣,萬一別人看見你對一個外臣如此,說出去,咱倆都別想好。」
「好好好,我聽武安君的。」鄭倫慌忙道。
「你回去吧,趙高發現了你,你不還得挨打。」
「是是是。」
趙琛看著他搖頭笑了笑,有個太監在內宮也不錯,如果他能牽制趙高那更好,這是個有野心的太監。
他不知道的是,他在朝堂上的商論已經傳遍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