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逆渠授首天威壯(三)
古勒城中升起陣陣濃煙,官軍在城主府中將王杲和他的心腹愛將來力紅擒獲了。汪道昆得知此事後,只是下令官軍儘快結束戰鬥,撤回城內。
這時候吳繼爵等人也派人向汪道昆請示該怎麼處理此事。主要就是古勒城該怎麼辦,官軍是不可能長期駐守在古勒城的,但是一旦官軍撤走,難免繼續被女真人利用,所以汪道昆不可能放任這古勒城繼續存在,但是現在官軍已經殺紅了眼,汪道昆也心思繼續看官軍殺人獲取首級了,便帶著親兵回營。
此刻的古勒城,已經變成了人間煉獄,官軍士卒們不會放過一個女真人的,什麼車輪不車輪的,只要是活的,都是女真叛逆,朱載坖之前早就給了汪道昆密令,此次剿滅王杲,不留一個活口。本來官軍作戰,為了多獲取擒斬首級,就會有些許出格之事。
汪道昆又暗示了一下吳繼爵和時陳等人,只要是報上來的首級,汪道昆都會想辦法認下了,有了汪道昆的暗示,吳繼爵等人當然知道是什麼意思了,等到官軍撤出古勒城的時候,整個古勒城已經沒有一個活口了,真正意義上的雞犬不留。
汪道昆暫時沒心思處理這些事情,首先是向京師報捷,然後派遣心腹將王杲、阿台和來力紅解送京師獻俘。等到第二天,汪道昆才擂鼓聚將,詢問官軍的斬獲。
之前李成梁斬獲了兩千七百級,昨日在古勒城,吳繼爵部斬獲三千級,時陳和吳惟忠部斬獲三千四百級,汪道昆算算,王杲號稱八千精壯,城中還有老弱,官軍的斬獲怎麼如此至少。
說道此處,吳繼爵也不由得捶胸頓足,由於官軍昨日大規模使用火器,不是女真人的狗頭都被吳惟忠部的鉛子打爛了,再加上他們也不能做的太過,雖然汪道昆放水,但是兵部可不是好糊弄的,總不能那些老人孩童女人的首級去騙賞銀吧。
到時候賞銀沒騙到,還被兵部和科道彈劾一本那就划不來了,挑挑揀揀有這麼多已經不錯了。汪道昆對這些事情不怎麼在乎,今日是來商量善後的,首先就是古勒城要平毀,不允許女真人再在此地築城,其次就是要震懾女真人,膽敢背叛大明,王杲和他的部眾就是榜樣。
怎麼才能震懾女真呢?當然造京觀了,汪道昆下令將這些女真人無頭屍體築成京觀,汪道昆親自書寫碑刻,上書:皇明嘉靖三十七年八月,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經略遼東汪公道昆,會恭順侯左軍都督府左都督、鎮守遼東總兵官吳公繼爵、都督僉事、援剿總兵官李公成梁、都督僉事、薊鎮協守副總兵時公陳、都指揮同知、薊鎮分守參將吳公惟忠,剿逆賊王杲於此,永為世鑒。
同時另立一碑,上書:天兵掃蕩王杲京觀處。做完了這些事情,汪道昆才率領大軍撤兵安東,以免等待朝廷的命令,一面命吳繼爵和李成梁勘察寬甸一帶地形,準備構築堡壘。
官軍在古勒城大捷的消息傳回遼東,嘉靖極為高興,當即召見閣臣和部臣,嘉靖說道:「汪道昆還是能辦事的,不到四個月,逆賊成擒,斬馘報捷,確是大功一件。」
嚴嵩也笑著說道:「總歸是陛下神威,殿下舉薦得人,臣等不過效犬馬之勞也!」
嘉靖只是笑笑,問道:「諸位還有什麼說的嗎?」
戶部尚書賈應春說道:「陛下,眼下戰事既然已經結束,當急令官軍回撤,一方面回本鎮就食,一方面驗功之後,也好行賞才是。」
大軍獲勝,最高興的就是戶部尚書賈應春了,他現在想的就是趕緊將大軍撤回,減少戶部轉運的壓力,這樣戶部也能喘口氣了。
嘉靖沒有立即答應,而是問江東道:「本兵以為呢?」
江東說道:「陛下,眼下王杲雖滅,但是女真並未安穩,而且還要修築六堡,尚需重兵彈壓,以防女真各部中再生事端,可漸次撤回大軍,不可將大軍盡數撤回。臣以為,當先將薊鎮機兵撤回,以備防秋之用,宣府和李成梁部精騎、吳惟忠部可暫留遼東,彈壓女真。」
江東的話賈應春也能接受,先撤回一萬人也能減少朝廷的壓力,嘉靖當即下令將時陳部調回薊鎮,回歸本鎮防秋,同時嘉靖還將汪道昆所奏的另外一件事情拿出來說,就是有關覺昌安的事情,汪道昆認為覺昌安既是王杲的姻親,又在官軍剿滅王杲的過程中首鼠兩端,態度曖昧,汪道昆認為,覺昌安的所作所為,已經和謀反沒有任何區別了,要求朝廷准允對覺昌安用兵。
嘉靖就此事詢問重臣們意見,戶部尚書賈應春第一個出來反對,理由也很簡單,現在朝廷再支持遼東打一場大戰,實在是有些勉為其難了,而且賈應春認為,這些化外蠻夷,本來就是朝秦暮楚,朝廷若是因此而對其用兵的話,不但不能震懾這些蠻夷,反而有可能逼反他們,畢竟覺昌安並沒有真正意義上反叛,更多的是態度曖昧罷了。
徐階也支持賈應春的觀點,認為朝廷現在財政空虛,需要休養生息,這次剿滅王杲,已經能夠震懾女真諸部了,覺昌安就算是有反心,暫時也不敢作亂,若是朝廷現在就對他動手,未免有些不教而誅,不和聖人之道。況且覺昌安已經上表進貢,輸誠效命,朝廷這個時候再對他用兵,會引起其他部落的驚恐的。
嚴嵩等人則是沒有表態,畢竟汪道昆是朱載坖的人,汪道昆的上疏說不定背後有裕王的影子,嚴嵩就以不諳兵事為由沒有發表意見。
新任東閣大學士袁煒出來打了一手太極拳,現在王杲等首逆馬上就要解來京師,朝廷應該先處理此事,至於覺昌安是否謀逆,可以通過訊問王杲得知,不必急於一時。
嘉靖採納了袁煒的建議,先將此事擱置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