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什麼才是事實?事實就是被我擊殺的方寒,他當時想要殺我,我是被迫反擊!
彼時青樓的花船上,有很多人在圍觀,稍微調查一下,就可以知道事實真相!
可是你們卻不願相信事實,就因為別人的鼓動,以及自己的臆想,就想要來無端的指責和污衊一個原本的受害者!這難道就是你們想要的公平和正義?」
姜逸已經多次經歷聖道傳音,所以再次發生之後,他已經有些習以為常,沒有絲毫的在意這個小插曲,而是冷靜的繼續發演講。
現場有反對者,但同樣也有姜逸的粉絲和支持者。
聽到這話之後,許多人開始大聲支援姜逸,大罵顛倒黑白的相鼠。
原先的那些反對者,或者別有用心者,此刻則低下了腦袋,氣勢虛弱了很多。
可姜逸的目的,不僅僅只是為了解釋這件事,也知道憑這樣一番話,就想消除平民對權貴階層的仇視,這是不可能的。
仇富和仇視權貴者,這是歷朝歷代都無法避免的心理狀態。
想要瓦解他們的心理,就必須要從堡壘的內部攻破,同時再另外給他們樹立一個發泄的目標。
姜逸幾乎想都不用想,就立馬有了目標對象。
「你們知道最令我心痛的是什麼嗎?是你們所同情的那個方寒,那個明明應該代表你們,為你們的苦難發聲的方寒,他為了攀附權貴,站到了你們的對立面。
豐邑伯世子祁航辱罵平民,認為販夫走卒,船夫漁娘是低賤之人,方寒就為其搖舌鼓唇!只因我說士農工商、漁樵桑蠶,都是人類的一份子,他就認為我虛偽。
作為人族的玄聖先師,我提醒他應該去寒窗苦讀,提升自己的品味和節操,多為人類發展做貢獻,不要跟在祁航這蠢貨的身份身後,奴顏婢膝,諂媚逢迎,他卻使用戰詩要殺我!
你們有憤怒、有不滿,我都能理解,可你們最起碼應該明白,你們究竟是在為誰吶喊,為什麼而吶喊,難道不是嗎?」
站在人群中,原本只是想著看姜逸笑話,看他倒霉的祁航,此時臉色瞬間綠了,氣的他當場就想要大罵姜逸。
姜逸不當人子啊,這不是把自己推出來填坑嗎?
可是當看到周圍洶湧的人群后,祁航又瞬間慫了,根本就不敢吱聲,甚至生怕被周圍的人認出來,而故意遮住了半張臉面。
那些因為受到愚弄而想要反對和聲討姜逸,聲討權貴階層的人,在聽到這裡后,一個個變的義憤填膺。
原來自己都是被欺騙了啊!
而方寒的父母,也在聽到這話之後,瞬間失去了所有的力氣,一下子癱倒在了地上。
方寒與祁航交往,他們是知道的。
甚至他們還鼓勵兒子這麼做,希望與貴族交往,能夠讓方寒將來有機會青雲直上。
平民之所以對貴族不滿和仇恨,根本還是因為別人有而自己沒有,一邊痛恨貴族,可一邊又希望自己成為貴族。
可現在這件事被姜逸當眾說了出來,人民不會再同情他們,而是會唾棄他們。
上萬年來的歷史和制度,讓普通的平民對等級和地位的認同,已經深入骨髓和血液,他們雖然也會因為不公、貧困、苦難而感到不滿,可終究還是畏懼和服從。
可對於身邊人的背叛就不一樣了,他們會更加的痛恨和唾棄!
無論是何朝何代,這都是基本的人性!
姜逸擁有領先這個時代,幾千年的思維和認知,可以說對人性的把握近乎妖邪的程度。
《烏合之眾》一書中,曾經有兩句話——
「在烏合之眾的洪流中,個體的思想被沖刷得無影無蹤,盲從與跟風成為主導。」
「個人一旦成為一個群體的組成部分,他的智力水平便立即出現相當程度的下降。」
姜逸正是在充分的利用群體的特性,逐漸的分化、打擊和拉攏他們,可是眼前的群眾尚不知,自己已經跟隨姜逸的思維,一步步的被引導,漸漸的陷入姜逸的掌控之中。
「律法不會放過一個壞人,但是也不會冤枉一個好人!
我不怪大家對我有誤會,因為你們也是被人愚弄了,你們也是無辜的受害者。真正的害蟲,真正的敵人,是混入我們之中,在背後鼓弄唇舌,愚弄我們的人,背叛我們的人,鄙夷和輕視我們的人!
他們破壞了大虞朝的安寧,他們製造了不同身份、職業者之間的矛盾,他們讓我們變成了被愚弄的暴民,他們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把我們當做棋子和工具!」
演講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共情!
當主導了群體的情緒后,姜逸又悄無聲息的改變了稱呼方式,將自己與群體變成了一個整體,然後又悄然的將目標引向了自己樹立起來的敵人。
至於敵人是誰,誰是真正的害蟲,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去猜、去想,反正不會再是自己。
見到情緒引導的差不多了,群體的憤怒和不滿,也有了新的發泄對象,姜逸知道該收尾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於是嘆息一聲,充滿感情的說道:「原本見豐邑伯世子祁航驕奢淫逸,又輕賤漁人獵戶,我心生感慨曾有詩一首,因方寒故沒有來及書寫,今日見諸位如見親人,心中也倍感惱恨似方寒、祁航之輩,今日手書詩詞一首,贈予大家,也告誡驕奢淫逸的祁航等人!」
你寫詩就寫詩,能不能不要提我!
此時的祁航,心中恨的要死。
姜聖要寫詩?
大廳之內,景清一個激靈立馬跳了起來,呼喊道:「快,快準備紙筆!」
然而姜逸卻搖了搖頭,直接換出紫晶狼皇筆,運起浩然正氣,直接在司寇府衙的牆壁上寫道:「詠懷,酬贈天下黎民!」
「歲暮百草零,疾風高崗裂。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年終時節,天寒地凍,百草凋零,寒風將山崗都凍裂了。
可是權貴豪門卻依舊過著豪奢的生活啊,家中酒肉吃不完都多的發臭了,而窮人卻吃穿無著落,送死餓死路邊。
轟~
詩成之後,浩然正氣直衝三尺有餘,僅差一絲就達到了鎮國的品級。
但是姜逸知道,這不是詩聖杜甫他老人家的詩詞不行,而是因為自己只是節選了其中四句,所以讓整首詩的品級下降了,只有上品有餘。
不過這已經不用要了,重要的是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表達了出來。
而且姜逸也沒有選擇吸收這些浩然正氣,而是將浩然正氣全部撒入了現場群眾身上。
在凄冷的寒風中凍了一天,許多人都依舊是極度虛弱的狀態,而得到了這股浩然正氣的滋潤,許多人瞬間感受到了溫暖。
讓姜逸沒有想到的是,正是因為他這一舉動,居然發現了詩詞的特殊效果。
這首詩本就是關懷百姓,對達官顯貴的鞭撻。
在浩然正氣入體后,除了浩然正氣對身體的滋養和改善外,他們還體會到了詩詞意境中的那種沉重和悲苦,以及姜逸對腐敗者的痛恨和窮苦大眾的同情。
一時間幾乎所有人,都對姜逸充滿了感動、感恩以及深深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