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黃巾暗流
見到來人後,劉睿收劍侍立,張嘴吐出一口濁氣笑道。...
「我劍法能有今日的造詣,都是王師您教得好,總不能丟了您天下第一劍客的臉面。」
「這都是明公您天資聰穎,努力練習得來的結果,屬下不敢居功。」
王越躬身行禮道。
沒錯,來人正是天下第一劍師王越。王越從小練劍,學藝有成后,不斷挑戰天下各路英雄,精進劍術。
雖然他的武藝高強,得到了天下第一的美譽,但始終被人看輕一等。在那些權貴眼裡,王越劍術再高,也只是個遊俠兒,上不得檯面。
經歷十幾年的蹉跎后,王越不甘心就此沉淪。於是來到雒陽想要求取一官半職,藉此提高自己的地位。
奈何王越他無錢無勢,也沒什麼門路,更不為洛陽權貴所接納,平時日子也是過得緊巴巴的。好在劉宏聽過他的名號,知道他在雒陽,於是召他入宮教導兩位皇子劍術。
苦等數年的王越苦盡甘來,入宮以後,也是盡心盡職的教導兩位皇子的劍術。奈何當時後宮爭鬥不休,他也遭了無妄之災。
於是被趕出宮來,帶著一眾弟子四處遊盪,連吃飯也成了問題。
當初就在王越心灰意冷,準備帶著弟子們離開雒陽時。劉睿親自找到他,請他擔任英雄樓的掌柜,順便指點自己劍術。
說實話,王越雖然落魄,但還是有些看不上酒樓掌柜的活計。但是得知劉睿是九卿之一的宗正,高陽候時,這才仔細觀察起面前的少年。
就在王越心中有些搖擺不定的時候,劉睿又對他說了這麼一句話:「我知王師心中猶豫,看不上我這酒樓掌柜。
但是酒樓掌柜對您來說只是個開始,前路漫漫亦燦燦,為何不與自己賭上一次,這樣才不負男兒本色。」
正是這番話,讓王越對年紀輕輕的劉睿刮目相看。想到自己還有一眾弟子要養,於是咬咬牙便答應劉睿的請求,成為了英雄樓的掌柜,兼他的劍術教師。
這兩年來,王越越來越慶幸當初的選擇。因為劉睿不但拜了當朝大儒盧植為師,學習兵法韜略。武藝上,春夏秋冬,不管王越對他的要求有多高,他都咬牙完成。
劉睿心性堅韌,弘毅,讓王越對他的期望越來越高。所以慢慢的他就沉下心來,完成了從帝師到酒樓掌柜的心態調整。
「王師,事情辦的怎麼樣了?」
劉睿回到亭中,拿起臉帕擦了擦汗,轉身問道。
「回明公,事情進展的很順利,我們的人已經成功把左豐引進了何進暗中開設的賭場。相信用不了多久,左豐就會深陷其中。」
王越躬身稟報。
「很好。」
劉睿滿意的點了點頭。
「明公,請恕屬下直言。對付這等小人只需一劍足矣,為何要這麼麻煩的布局?」
王越駐足片刻,對著劉睿發出了疑問。
「王師,你在我英雄樓的事全雒陽皆知。而我又是盧師的弟子,若是一劍宰了左豐,很快就會被人想到其中的關聯。
再者,何進與宦官們不對付,左豐是張讓的人,我想他會很高興抓住這樣的把柄。而且,一劍宰了左豐,也未免太便宜他了。」
說話間,劉睿眼中露出陣陣寒芒。
他來到東漢時間不算長,只有五年而已。除了父親劉祖,就屬盧植對他最好。不但指點他的學問,還交給他為人處世的道理。
如此良師只因左豐索賄不成,回京之後的幾句讒言,就被劉宏下了大獄,受盡苦難,如何讓劉睿不恨。
「原來如此,屬下受教了。」
王越明白了。
「王師,我不過是一閑散宗親,雖然身居九卿之一,但手中並無實權。如今何進和十常侍勢大,斷不可與他們產生正面衝突。
借刀殺人,暗中蟄伏,積蓄實力,現在才符合我們的利益。等到合適的時機,我自會向陛下請命外調,到時候只要出了雒陽,就是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了。」
既然來到了漢末,那麼劉睿自然不會甘於平淡。金戈鐵馬,決勝沙場,氣吞萬里如虎,這才是真正男兒所追求的。
而且漢末的遺憾實在是太多了,既然來了,當然要改變原本的結局,這才不枉世上走一遭。
「可是據我所知,陛下恐怕不會輕易放您離開。」
王越在宮中任職過一段時間,知道劉宏對這些宗親頗為忌憚,所以輕易不會委以重任。
「無妨,以前時機未成熟,相信用不了多久,陛下就會改變心意了。」
劉睿對三國的歷史記得不是很清楚了,但是他也知道雒陽不是久留之地,所以必須在董卓進京前離開這裡。
「時機不成熟?」
王越有些不理解。
「這次黃巾之亂,前抑後仰,想必陛下也看出了不少東西,我相信他會做出一些改變。」
劉睿笑了笑說道。
「黃巾之亂不就是張角蠱惑人心,企圖推翻朝廷而發動的叛亂嗎?這其中難道還有什麼陰謀嗎?」
王越劍術高超,但是在政治上幾乎和小白沒什麼區別。
「呵呵,黃巾初期張角等人接連勝利,鼎盛時期兵力高達百萬,佔領無數郡縣。而我大漢官軍則是死傷慘重,損兵折將無數。
要知道當初我大漢官軍經歷戰事無數,征服四方蠻夷,才打下這偌大的疆土。如此威名又豈會敗給那些個剛拿起武器的烏合之眾,難道王師你不覺得太過蹊蹺了嗎?」
劉睿嘴角浮起一絲冷笑,要說身經百戰的官軍,竟然打不過剛拿起武器的黃巾軍,他是一萬個不信的。
「那到底是為何?」
被劉睿這麼一說,王越才後知後覺,發現事情不像表面上那麼簡單。
「一開始官軍猝不及防之下,戰敗幾次也是情有可原,畢竟是準備不足。若是連戰皆敗,可就是有問題了。
前幾次上朝的時候,軍情里說過戰敗的原因。大多數是什麼糧草不足,軍械不足,官軍久不經戰等等。
不得已之下,陛下只能聽從群臣建議,解除黨錮,同時下令各地自行募兵禦敵。
結果呢,旨意下達之後,各地的戰況立馬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黃巾軍的攻勢被遏制,官軍接連戰勝,收復失地。
這其中的彎彎道道,我相信陛下和朝中諸公都心知肚明。真的是黃巾勢大,官軍凋敝嗎?明明是有人暗中助賊,削弱各地官軍的戰力!」
黃巾之亂開始后,劉睿一直在關注前線戰事。直到盧植被下獄以後,劉睿這才轉移了注意力,準備救助盧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