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欠債還錢(一)
次日早朝。
雖然隆正帝不願意說,但還是把問題拋了出來,讓朝臣們商議應該怎麼處理。
朝臣們也很無語,堂堂大乾王朝的戶部國庫,居然被人搬空了。
無語歸無語,但總要想辦法解決。
官員們存在的意義不就是解決問題的嗎?
但朝臣們能提出什麼好辦法?無非就是從今年開始,減少開支,慢慢存錢補上窟窿。
其實也不是真沒辦法,只是沒人願意提起。
國庫里沒有銀子,但是其他地方有銀子啊。
但是要讓別人把銀子拿出來,補上國庫的虧空,這種得罪人的事,沒有哪個官員願意干。
奪人錢財,如同殺人父母。
沒辦法,這種事情還得隆正帝親自開口。
隆正帝道:「朕記得,開國的時候,不少勛貴借用了戶部的庫銀。」
「這麼多年過去了,勛貴們與國同休,也是時候把當初借的銀子還回來了。」
開國勛貴借銀子是怎麼回事呢?
當年太上皇李錦帶著大軍到神京的時候,神京城這麼大塊蛋糕,應該怎麼分,就是一個問題。
太上皇也不能吃獨食吧,皇帝由他來當,銀子也全歸他所有,手下的將領怎麼可能服氣?
如果分多了,太上皇心痛;如果給少了,又怕壓不住下面的人。
於是制定了一個規矩,太上皇給每家分的銀子,一半是陛下賞賜的,另一半算是各家向戶部借的。
等各家銀錢充裕的時候,或者是朝廷需要的時候,再向勛貴家族徵收。
開國勛貴們拿著這筆錢,其實就沒想過要還。
憑本事借的錢,為什麼要還?
太上皇這麼做的時候,其實也沒想過讓他們還,只是作為轄制勛貴集團的一個辦法。
如果哪家人不聽話了,就可以讓他們還錢。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誰也挑不出毛病。
後來,太上皇的權力越來越穩固,對其他勛貴的控制力也越來越強,也就不用這招了。
只是沒想到,過了快六十年,隆正帝又舊事重提,要追回舊賬。
可是隆正帝也說的沒問題,這些錢確實是借的,現在要回來也一點毛病都沒有。
當時分錢就四王八公分的最多,現在也要還的最多。
如今,八公之家在朝為官的,也就鎮國公府的牛繼宗,修國公府的侯孝康和榮國公府的賈政。
牛繼宗出列道:「陛下,公侯府邸所欠庫銀甚巨,每年的消耗也大,恐怕一時還不出這麼多銀子。」
他們的俸祿根本維持不了平常的正常開支,又沒有太多收入,每年都在消耗存量庫銀。
其他公侯府邸也都差不多。
可能在外的三大藩王會好一些,他們還可以盤剝平民百姓,每年的收入不會少。
隆正帝道:「牛愛卿不必妄自菲薄,朕對你們的生活也有耳聞,不說揮金如土,也是奢靡浪費。」
「朕相信你們,拿出幾十萬兩銀子,一點問題都沒有。」
「朕也不是刻意為難你們,情況大家都看到了,朕確實沒有辦法,朝廷現在急缺這筆銀子。」
「朕大概看了一下,四大王府每家約一百萬兩,公爵府每家約五十萬兩,侯府每家約二十萬兩。」
「四王八公十二侯,加起來一共一千零四十萬兩,剛好可以補上這個窟窿。」
隆正帝都快忘了,襄陽侯府早就在幾年前抄家滅族了,不過也才二十萬兩,不打緊。
侯孝康道:「陛下,突然要我們拿出五十萬兩白銀,末將真的拿不出來。」
「就算把府中家當都賣了,勉強能夠湊齊,以後的生存都沒辦法保證,還望陛下開恩。」
隆正帝道:「這麼多年,但凡你們把錢拿去多做點正事,也不至於還不上。」
「既然銀子在你們手上發揮不出應該有的價值,更應該歸還國庫,為天下蒼生造福。」
「朕也不是不留情面,朕可以給你們時間。一個月之內先還一半,剩下的在一年內還清。」
牛繼宗和侯孝康是有苦說不出,確實該還,他們也認,但是真還不出來。
如果真的要還完,國公府以後都得吃糠咽菜了。
他們兩府還算好的,畢竟他們倆還在朝中擔任要職,平時收到的錢財也比其他府邸要多。
國公府邸,捯飭捯飭,把古玩字畫和玉器珠寶都賣了,湊個一兩百萬兩還是沒問題的。
但是,以後還想維持如今的體面生活,是不可能了。
隆正帝道:「你們倆也不要哭窮,看看賈愛卿,他怎麼就能為了天下社稷而選擇默默承受。」
「你們倆以後要多和賈愛卿學學,這才是為朕分憂,公忠體國的好臣子。」
賈政冤枉啊,他不是不想說,而是沒臉說。
該還的錢不還,這種事,賈政說不出口。
如今被隆正帝當著滿朝文武表揚,他更說不出口了。
賈政道:「為陛下分憂是微臣的分內之事,微臣定當竭盡全力完成陛下的要求。」
牛繼宗和侯孝康都把賈政恨死了,如果幾家人一起求情,至少還可以和隆正帝談談條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比如暫時少還一點,以後再慢慢還。
沒想到,賈政就直接領旨表忠心了,兩人只覺得腦殼痛。
賈家有錢能還上,光是賈珠就肯定拿的出來一百萬兩,但是他們拿不出來啊。
牛繼宗道:「陛下,我們鎮國府沒辦法和賈府相比,確實有困難。」
隆正帝道:「朕不是已經開恩讓你們先還一半嗎?」
「接近六十年,朕一分利錢都不要,只要你們還本金,難道朕還不夠開恩嗎?」
「幾位閣老和諸位臣工都說說,朕說的有沒有道理?」
大臣們都附和隆正帝說的對,反正這事和他們沒有關係。
朝臣們也早就看不慣勛貴集團了,什麼事都不幹,俸祿就是他們的好幾倍。
而且這些家族出來的人,普遍瞧不上普通官員,眼睛長在頭頂上,飛揚跋扈,仗勢欺人,無惡不作,早就想找機會整治他們了。
有隆正帝在前面擋著,他們狗仗人勢最是在行。
看來這筆錢是必須還了,道理上和輿論上都拒絕不了。
牛繼宗和侯孝康只得領旨。
未來一個月,他們要湊出二十五萬兩銀子,怎麼可能拿得出來?
只能典當或倒賣一些寶物,才能湊足銀子。
可是,典當的不只他們兩家,未來一個月,神京城哪有典當鋪能收下這麼多寶物,並拿出銀子來。
好在他們倆是第一時間知道消息的,回去之後可以立馬就把寶物拿去典當。
等消息傳開之後,就算折價幾成,也不一定找得到人能拿出現銀來。
到時候,賣不掉,湊不夠銀子,就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