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天生壞種·陳珺
趙淑妃,乃是出身於冀州赫赫有名的趙氏家族,她乃當代家主的嫡次女。
而說起這趙家與皇家的淵源,那可真是深厚至極。
趙淑妃的姑姑,正是當今聖上陳伽羅之母——已故的趙太后。
不僅如此,趙淑妃的姐姐更是嫁給了當朝右相柳毅,是右相柳毅的正室夫人。
柳夫人共育有三子一女,長子柳濤,現任太子衛戍衛戍長,是太子陳環最信任的臣子;長女柳如蘭,是太子陳環的正妃,未來的皇后;二公子柳源,現在跟著陳琦混,可以說是前途無量;三公子柳濟,現在在皇家官學讀書,是皇家官學中,最出色的學生,妥妥的未來朝廷柱石。
窺一斑而知全豹,趙家在朝中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正因有著如此錯綜複雜的親緣關係,趙淑妃在整個後宮之中的身份就顯得尤為特殊了。
趙淑妃和陳伽羅之間,既是夫妻,又是表兄妹;兩個人算是親上加親了,趙淑妃本人也是深得皇帝寵愛。
趙淑妃共育有兩子一女。
長子名為陳琥,在眾皇子中排行第五。
此子自幼聰慧過人,對文道之事頗有天賦,且勤奮好學,學識淵博。
然而,就在今年年初之時,陳伽羅任命陳琥為北境巡查使,派遣陳琥前往北境巡查。
這本應是陳琥一次很好的展現自己才能的機會,卻未曾想他竟然遭到鎮北王府之人暗中設局算計。
那些心懷叵測之人故意散布謠言,污衊陳琥行為不檢、不修德行,致使他聲名狼藉。
無奈之下,陳琥只得黯然返回中元城。
陳伽羅深知自己這個兒子此次受屈,偏偏誰都找不出證據來,證明陳琥的清白。
為避免他再遭有心人的惡意彈劾,陳伽羅只得在被迫無奈之下,以貶黜之名,將陳琥發配至豐都驛,但實際上卻是讓他去到陳琦身邊接受教導。
在陳琦的悉心指導下,陳琥終於擺脫了初出茅廬時的稚嫩,明白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
後來,陳琥放下了自己曾經熱衷的文道之路,毅然決然地投筆從戎,投身軍旅,開始刻苦鑽研領兵打仗之道。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陳琥已然脫胎換骨,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目前,陳琥正在禁軍新軍中履職,任禁軍偏將,專門負責訓練新兵。
長女陳玲瓏和次子陳珺是雙胞胎,今年也是剛滿十二周歲,陳玲瓏身材嬌小,溫柔可愛,是那種典型的乖乖女,很受陳伽羅的喜歡。
而問題,就出在這個次子陳珺的身上。
陳珺打從娘胎里出來那一刻起,便註定不是個安分的人。
他好像骨子裡就涌動著好勇鬥狠的因子,似乎天生就對暴力和血腥有著異乎尋常的迷戀。
這種與生俱來的特質,猶如一頭難以馴化的猛獸潛伏在他幼小的身軀內,隨時準備破籠而出、肆虐人間。
猶記得那個陽光明媚的午後,年僅五歲的陳珺正百無聊賴地在宮廷庭院中遊盪。
突然之間,陳珺不知為何,心中湧起一陣無名怒火,陰沉的臉色讓人不寒而慄。
就在這時,一名無辜的宮女恰巧路過,她的身影瞬間吸引了陳珺的注意。
只見他毫無預兆地猛衝過去,雙手用力一推,那名宮女便如斷了線的風箏一般直直墜入了御花園的池塘之中。
落入池塘的宮女驚恐萬分,她一邊奮力撲騰著雙臂,一邊聲嘶力竭地呼喊求救。
然而,站在岸邊的陳珺卻宛如冷血動物一般,只是靜靜地蹲下身來,饒有興緻地注視著水中拚命掙扎的宮女。
他的眼神冷漠而無情,絲毫沒有半點兒憐憫之心。
眼睜睜的看著那宮女在水中苦苦掙扎,力氣逐漸耗盡,身體慢慢下沉,直至最後完全被池水淹沒,再也不見蹤影。
整個過程中,陳珺一直都是面帶微笑的一個狀態,彷彿是在看一出很好笑的滑稽劇似的,完全沒有在意那被池塘吞沒的,是一條活生生的人命。
這件事一經傳出,頓時在宮廷上下引起軒然大波。
眾人無不被這位小公子的殘忍行徑所震撼,紛紛對他感到恐懼與不解。
人們實在難以想象,一個年僅五歲的孩童怎會如此冷血無情?
然而,讓眾人沒有想到的是,那名宮女的死亡,不過是一道開胃小菜而已,真正更可怕的還在後頭呢。
隨著時間的推移,陳珺一天天長大,但他的行為和性格非但沒有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有所收斂,反而愈發變得惡劣不堪。
漸漸地,他開始頻繁做出各種殺戮之事,而且殺人的手法也越來越熟練,越來越血腥,越來越慘無人道;人命似乎在他眼中真的如同草芥般輕賤。
無論是宮中的太監宮女,還是那些低等的美人,良人;只要稍有不慎得罪了他,都難逃厄運。
他甚至親手殺死過一位陳伽羅比較寵愛的妃子,而原因只是因為他聽到有人說,那個妃子說了他的壞話。
而後宮之中那些曾經試圖反抗或者指責他暴行的人,往往都會在事情結束后不久,就遭到更為殘酷的報復,包括死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久而久之,人們對陳珺可謂是又恨又怕,可面對他的身份,眾人又不能做什麼,只能選擇默默忍受。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隨著時光的流逝,年僅十二歲的陳珺,其惡名已然傳遍整個中元城了。
無論宮內的宮女太監、嬪妃貴人;還是宮外的百官朝臣,世家子弟;他們只要遠遠望見陳珺的身影,便會匆忙繞道而行,彷彿見到了洪水猛獸一般,生怕不小心招惹到這位令人聞風喪膽的煞星。
陳伽羅作為父親,對陳珺的惡劣行徑早已忍無可忍。
他曾無數次嚴厲地懲罰過陳珺,甚至是親手打過陳珺一通。
這樣的待遇,在陳伽羅的眾多子女之中可謂是獨一份的存在。
然而,這些懲戒對於陳珺來說,就如同微風拂過水麵,轉瞬即逝。
他依然故我,任性妄為,全然不將陳伽羅的懲處當一回事兒。
面對如此冥頑不靈的兒子,陳伽羅從未想過放棄。
他曾費盡心思請來十多位百家的大儒,期望他們能用淵博的學識和高尚的品德感化陳珺,教導他明辨事理、知曉是非,從而收斂性子,不再四處滋事生非。
可惜的是,那些德高望重的大儒們悉心的教誨,聽在陳珺的耳朵里,完全就是對牛彈琴;陳珺完全不為所動,依舊肆意妄為。
最終,陳伽羅在一次次的失望與無奈之後,不得不選擇徹底放棄這個兒子。
陳珺說到底,都還是他的親生骨肉,啥是殺不得的,就只能放任其,自生自滅了。
只盼著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天能夠開眼,讓他能夠慢慢懂事,改過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