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欽差大人?
接下來一兩天的時間內,朱雄英都待在客棧之中,看著門主跟手底下的侍衛們傳來各種消息,果然如朱雄英所猜測的那般,。
在泰州縣的範圍內修這條公路,矛盾很多。
朝廷給地方的縣衙壓力,讓他們無論如何全力配合修路。
但是在這樣的命令之中也要地方的縣衙,無論如何要跟地方上的百姓們協商好,該賠償的賠償,該給錢的給錢。
可偏偏這泰州縣的縣令,似乎是不願意給錢。
所以幾乎都是用的強硬手段幫著朝廷修路。
朝廷當然不知道呀,只覺得在拆除過程中也沒人阻攔,在修建過程中也沒人阻攔,那就是好事兒。
哪裡知道是地方的縣令,用了一些他們想象不到的手段,控制了這些有意見的百姓呀。
目前從手底下侍衛收集到的證據來看,起碼有三十多戶人,是因為修公路,這縣衙沒有任何賠償的問題,鬧了矛盾。
還不包括李家莊整整一個莊子的人。
朱雄英看著手上的那些證據,臉色鐵青。
修一個公路,就要損失這麼多百姓的利益,這縣衙里的官員們,寧願把這些百姓關押在大牢之中,都不願意給他們該有的賠償。
都不願意按照朝廷的規定來執行。
其可恨程度可見一斑。
然而這還是區區的一個泰州縣。
如今全國各地都在修建公路,朝廷的規定和對地方的要求,都是合乎情理,都是在照顧到了百姓的利益的情況下進行修路的。
可地方上的官員們,有沒有按照潮流的規定進行呢?
泰州縣尚且如此,那其他地方有多少?
百姓在這場利益的涉及中損失了自己的利益?成為了犧牲品呢?
不得而知。
但朱雄英捫心自問,自己有著絕對的責任。
路是他要修的,嚴苛治官,是他提出來的。
可結果真的像好的東西碰撞在一起,卻依舊產生了不好的事情。
對一些百姓造成的困擾,他要負責,更要解決。
這泰州縣就是他面對這個事情,和解決這個事情的一個示範。
於是乎,在收集到所有的證據,了解清所有的情況之後,朱雄英便深呼吸了一口氣,對藍玉跟門主說:
「好,情況我已經基本了解了,是該解決問題了,那些被抓的百姓依舊沒有放出來是吧?」
門主點頭說:
「沒有絲毫要放出來的意思,確實,對於縣令來說,將他們關押在大牢之中,每天只用管一碗稀粥,這點代價,卻遠比把他們放出來要付出的風險大得多。」
朱雄英冷冷的哼了一聲,說:
「一兩百人,每人每天一碗稀粥一天,恐怕啊不到十斤糧食。就把這些人給全部控制了起來,不僅不用給他們賠償,不用給他們修房屋,還能避免他們去告狀?這縣令還真是會算賬。」
說著朱雄英就站起來,隨即對藍玉跟門主說:
「讓侍衛們穿上他們侍衛的衣服,帶上刀,直接去縣衙里。今天我就要好好的審一審這個狗縣令。」
藍玉說:
「殿下要暴露你太孫的身份嗎?」
朱雄英搖頭說:
「不用暴露我的身份,就說我是朝廷派來的欽差大臣,我有自己的太孫金印,給自己寫一份欽差大臣的文書就行了。其他的不必過多交代。」
藍玉跟門主都明白了,於是乎就跟著朱雄英一起向著縣衙而去。
身後還跟著二十個身穿錦衣制服的帶刀親衛!
這樣的一個組合在泰州縣大街上路過,引來所有百姓的注視,不少百姓都跟著想要看看什麼情況。
很快,就來到了泰州縣縣衙門口。
那縣衙門口的官差穿著普通的皂服。
一看到朱雄英身後跟著二十個身穿錦衣制服的侍衛,就知道對方的級別高的多。
當下也是不敢大意,趕緊上前沖著朱雄英拱手說:
「不知大人您是……」
朱雄英拿出自己給自己寫的文書,只是拿正面給那名官差看了一眼說道:
「本官身朝廷太孫親封欽差大臣,速速讓路。「」
那官差見狀,只是掃了一眼上面確實有太孫的印章,嚇得趕緊退開。
朱雄英就這樣帶著藍玉跟門主和二十名護衛大搖大擺的進入縣衙之中。
隨後直接來到縣衙大堂之上坐在了上方的位置。
二十名護衛左右而立,藍玉跟門主也是站在朱雄英的身旁。
不多時,那縣令就帶著幾名官員急匆匆的來到了大堂。
他們先是看了看到大堂左右而立的,二十名身穿錦衣的帶刀侍衛,就知道這些士兵可不是尋常士兵。
雖然縣令也看不出這些士兵到底是幹什麼的,但是他們的級別一定很高,身上穿的那一身就不是普通的官差能比的。
再一想到門口的官差說是看到了太孫的印章,太孫派來的欽差大臣,那縣令也是不敢有絲毫怠慢迅速上前。
沖著朱雄英行禮說:
「下官泰州縣縣令,拜見欽差大人。」
朱雄英拿著驚堂木狠狠的拍在桌子上:
「大膽泰州縣縣令。」
那泰州縣縣令嚇得趕緊跪在地上:
「不知下官何罪之有。」
朱雄英說:
「本欽差受太孫殿下之命令,巡視各地,經過此處,了解到你泰州縣地界因修公路,損害百姓利益,強拆百姓房屋,不予賠償,還毆打百姓,無故關押百姓,你可認罪。」
那縣令聽到這話臉色大變,這才意識到自己捂的那麼嚴實的事兒,竟然已經被曝光了。
關鍵他根本就不知道,朝廷居然派了個欽差大臣過來,這讓他非常意外,很慌忙,就趕緊開口說:
「大人這裡面肯定有什麼誤會。」
朱雄英冷哼一聲說:
「大膽,還想欺瞞本官?本官都查清楚了,你強拆這些百姓的房屋,還不給他們賠償,甚至讓他們關押起來。
還把那些可能會攔截太孫車駕告狀的人,全部都抓了,甚至花錢雇一些人來充當門面。你這個縣令還真是有本事啊。
地方上的百姓們有問題,你不給他們解決事兒,反而把他們給解決了,有這樣的道理嗎?
你們是寧可拿十件事兒來搪塞這一件事兒,也不願意把這一件事兒給百姓解決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