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嶺南第一才子:宋湘的傳奇人生
一、初露鋒芒
乾隆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757年2月13日),宋湘出生於廣東嘉應州象湖村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他的父親是一名私塾教師,家庭雖不富裕,但卻充滿濃厚的文化氛圍。宋湘從小就展現出了過人的智慧和學習能力,七歲時便進入了蒙館開始接受系統的教育。僅僅兩年之後,年僅九歲的他就已經能夠寫作,並且言語間常常透露出不同尋常的才華,出口成章,令人嘆服。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宋湘參加了嘉應州的童子試,並且以優異的成績奪魁,這標誌著他在學術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緊接著的一年裡,他又在童子科試中再次名列前茅,展現了他不凡的天賦。然而,成功並沒有讓宋湘驕傲自滿,反而更加激發了他求知若渴的熱情。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他一邊在家務農幫助家庭,一邊堅持自學,不斷充實自己。
到了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宋湘終於有機會進入嘉應州學宮深造,並在這次考試中一舉成為秀才。這一成就對於宋湘而言,無疑是對他多年努力的肯定。隨後,他前往廣州粵秀書院繼續深造。在書院的日子裡,宋湘的表現依舊出色。他的文思敏捷,每一次課堂上完成的文章都被張貼出來供眾人欣賞,同學們常常驚嘆於他作品的古樸典雅,甚至誤以為出自古代名家之手。由於家境貧寒,宋湘不得不利用課餘時間通過賣文來補貼家用,但即便如此,他依然能夠在學業上取得驕人的成績。
宋湘的才情不僅僅體現在他的學術成就上,他的性格中還帶著一股浪漫的氣息。儘管生活困苦,但他並不拘泥於物質上的溫飽,而是追求精神上的滿足。他時常流連於歌樓酒館之間,享受著文字帶來的樂趣和社會交往的樂趣。這種生活方式雖然看似有些不合常規,但也正是這種獨特的個性,讓他在同輩中脫穎而出,贏得了「風流才子」的美譽。
從粵秀書院畢業后,宋湘先是選擇在香山鄭家德輝堂坐館讀書,繼續深造。之後,他又進入了廣東學政陳桂森的幕府中,繼續讀書準備未來的科舉考試。
二、科舉遇挫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秋天,對於三十七歲的宋湘來說是一個轉折點。這一年,他在鄉試中憑藉出眾的才華,榮登榜首,成為了解元。這一榮譽不僅是對他多年來不懈努力的認可,也是他科舉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然而,喜悅之情並未持續太久。在辭去學政幕僚職位,滿懷信心地準備赴京參加會試之際,命運卻給了他當頭一棒——會試中落榜了。
這次失敗對宋湘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而是選擇了暫時留在京城,繼續備考。恰在此時,他昔日粵秀書院的老師陳鶴翔,已調任直隸三河縣縣令。陳鶴翔深知宋湘的才能,於是邀請他前往三河縣居住,以便更好地準備下一次的會試。宋湘接受了老師的邀請,來到了三河縣。
在三河縣,宋湘度過了整整三年的時間。這段時間裡,他不僅刻苦研讀,積極備考,還充分利用與外界的交流機會,拓寬了自己的視野。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喜歡捉弄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當宋湘再次滿懷希望地參加會試時,結果依然是名落孫山。連續的失敗讓他倍感沮喪,但他並沒有放棄,而是選擇繼續留在三河縣,潛心讀書,等待下一次機會。
嘉慶元年(1797年),朝廷舉行了恩科會試,這是宋湘第四次參加會試。這一次,他抱著必勝的決心,再次踏上了科舉之路。然而,結果又一次讓他失望。接連三次的落第,使宋湘開始品嘗到人生的苦澀。獨自一人在異鄉漂泊,寄人籬下的日子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與艱難。生活的困頓,加上內心的煎熬,使得宋湘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在這段艱難的時期里,宋湘創作了他的第一本詩集《不易居齋集》。這部詩集中收錄了許多他在三河縣時期的作品,這些詩歌不僅反映了他當時的處境,也表達了他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三、蟾宮折桂
嘉慶四年(1799年),對於宋湘來說,是人生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這一年,四十四歲的他第四次踏入會試的考場,這一次,他終於不負眾望,順利通過了會試,並在隨後的殿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中得了二甲第十一名進士。這一榮耀不僅是對他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的回報,也是他步入更高仕途的關鍵一步。中進士后,宋湘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的職位,這意味著他將在學術和政治領域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進入翰林院后,宋湘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他與陳壽祺、白鎔、黃鳴傑、趙在田等同年一起,經常吟詩賦詞,相互切磋學問,共同進步。這一時期的宋湘,不僅在學術上得到了提升,也在人際關係網中獲得了更多的支持與認可。然而,正當他準備迎接新的挑戰時,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他的父親病重。出於孝道,宋湘決定請假南歸,回到嘉應,希望能夠陪伴在父親身邊,盡享天倫之樂。
然而,命運總是難以預料。在宋湘尚未抵達家鄉之時,父親就因病去世。這一消息無疑給宋湘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他立即趕回家中,開始了長達三年的守喪期。從嘉慶四年(1799年)到嘉慶六年(1801年),宋湘一直留在嘉應,履行作為兒子的責任。這段時期,除了守喪之外,他還曾前往潮州拜訪好友李汝謙。
四、惠州講學
嘉慶六年(1801年),宋湘受惠州知府伊秉綬的邀請,前往惠州豐湖書院任教。豐湖書院是伊秉綬一手創辦並扶持起來的一所重要學府,旨在培養地方人才,推動當地的文化發展。宋湘的到來,無疑為豐湖書院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與伊秉綬一同制定了書院的規章制度,確保教學活動有序進行。
在豐湖書院的兩年裡,宋湘擔任山長,與學生們同堂講論,直至深夜。每當批改學生的文章時,他都會親自撰寫一篇或兩篇文章作為示範,以此鼓勵學生提高寫作水平。這些示範文章後來集結成了《紅杏山房時文二集》,成為了學子們學習的典範。
除了教書育人,宋湘對惠州西湖的美景和當地的風土人情也十分喜愛。在繁忙的教學之餘,他經常漫步於西湖邊,欣賞著湖光山色,感受著大自然的魅力。他還遍訪蘇東坡曾經留下的足跡,沉浸在歷史的氛圍中。儘管生活清苦,需要以教書養活一家八口,有時甚至需要典當衣物以應對緊急開支,但宋湘的精神狀態卻非常樂觀。他在豐湖書院的這兩年裡,創作了大量的詩歌,其中《豐湖草漫》和《豐湖續草》各一卷,收錄了他在任期間所寫的詩篇。
在惠州的這兩年,宋湘共創作了195首詩,平均每年人均創作近百首詩。這一成就不僅體現了他旺盛的創作熱情,也展示了他在文學上的深厚功底。這些作品不僅豐富了他個人的詩集,也為後人提供了研究當時社會狀況和文化氛圍的寶貴資料。
然而,好景不長。嘉慶七年(1802年),惠州境內爆發了博羅天地會起義。這場突如其來的動亂打破了當地的平靜,為了躲避戰亂,宋湘不得不離開惠州,只身前往潮州避禍。在潮州期間,他與好友李汝謙、李黼平兄弟一同吟詩作對,以排遣心中的憂慮。直到冬天,起義被鎮壓后,宋湘才得以重返惠州。
這次起義不僅對宋湘的生活造成了影響,也讓惠州知府伊秉綬因未能有效控制局勢而引咎辭職。隨後,宋湘也離開了豐湖書院,結束了他在惠州的講學生涯。
五、執掌粵秀
嘉慶八年(1803年),四十八歲的宋湘在經歷了惠州豐湖書院的短暫執教之後,再次回到了他少年時學習的地方——廣州粵秀書院。這次,他不是作為學生,而是以院長的身份執掌教席。這一任命是廣州知府吳騫在前任院長湯藩因不滿新任督撫倭什布、孫玉庭的態度而離職後作出的。宋湘的回歸,為粵秀書院帶來了新的生機。
宋湘在粵秀書院的講學期間,不僅延續了他在惠州時的認真態度,還積極投身於書院的管理和發展工作。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頻繁,經常與他們一起討論學術問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宋湘還注重自身的學術研究,努力提升教學質量。
在宋湘主講粵秀書院的同時,另一位著名學者馮敏昌正在距離不遠的越華書院擔任教席。兩座書院相距不過一公里,因此宋湘與馮敏昌之間有了頻繁的往來。兩位學者時常相互拜訪,共同探討學術問題,交流心得,相互酬唱詩詞。這樣的互動不僅促進了雙方的學術交流,也為兩所書院的學生們提供了難得的學習機會。在他去世之後,其門人梁炅帶著馮敏昌的詩稿前往北京,尋求宋湘及其他在京的知名學者如翁方綱、吳嵩梁、秦瀛、陳壽祺等人協助整理。經過仔細篩選,最終選定了馮敏昌的四百餘首詩作,編輯成《小羅浮草堂詩集》。宋湘在粵秀書院的講學工作持續了兩年,直至嘉慶九年(1804年)冬季,他才北上赴京,辭去了教席職務。
六、朝中仕途
嘉慶十年(1805年)春,四十九歲的宋湘重新回到北京,結束了在粵秀書院的教職,回到了翰林院。他參加了散館考試,並順利被授予翰林院編修的職位。這一階段,宋湘開始了長達九年的「優遊燕台」生活,這段時間他主要在京城裡度過,除了偶爾外出主考之外,大多數時間都在京城內從事編修工作。
在這九年中,宋湘的仕途頗為平穩。嘉慶十二年(1807年)和嘉慶十三年(1808年),他先後被派遣到四川和貴州主持鄉試。除此之外,他還在京城擔任了多個重要職務,包括文淵閣校理、咸安宮官學總裁、國史館總纂主編儒林和文苑兩傳、教習庶吉士等。這些職位不僅顯示了宋湘在學術上的造詣,也證明了他在官場上的認可與信任。
儘管這是宋湘第二次在京都停留,但與第一次相比,他的境遇截然不同。翰林編修的職位相對清閑,除了處理日常公務外,宋湘還有大量的時間與其他翰林們以文會友,進行各種文化交流活動。這段時間是他一生中最得意、最舒適的日子。然而,這也成為了他詩歌創作的一個低谷期。由於生活相對單調,交際圈子較為固定,這一時期的宋湘在詩歌創作上顯得較為沉寂,作品的內容較為貧乏,格調也不高。即便是他自己,也不願意保留這一時期的作品,最終經過篩選,僅收錄了《燕台剩沈》一卷,共計五十七首詩。
清代朝廷每三年會對京官進行一次品德和行為的考察,稱為「京察」。每位京官都需要接受對其個人操守、政績、才能和健康狀況的全面評估,並根據表現給予「稱職、勤職、供職」三個等級的評價。在宋湘擔任京官的九年裡,他一共參加了三次京察,每次都獲得了最高的評價。這充分說明了宋湘在官場上的良好表現和清廉形象。
宋湘離開北京前往雲南赴任時,在詩中寫道:「回首十年香案直,退朝滿袖只爐煙。」這兩句詩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他清貧正直的京官生涯。
七、遍歷滇官
嘉慶十八年(1813年)八月,五十八歲的宋湘以翰林身份被外放出任雲南曲靖知府。這一任命標誌著宋湘仕途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從京城出發,一路南下,先是乘船,後轉乘馬車,歷經長途跋涉,穿過安順,抵達盤縣,最終到達了雲南。這一路上,宋湘目睹了沿途的風景與民情,心中充滿了感慨,寫下了許多同情人民疾苦的詩篇,這些作品後來被編入《南行草》。其中,在抵達黔滇交界的勝境關時,宋湘還在驛站的牆壁上題寫了《滇南勝境題壁》,表達了他的所見所感。
從嘉慶十八年(1813年)冬到道光五年(1825年),宋湘在雲南任職約十三年之久。除了擔任曲靖知府之外,他還先後代理了廣南、大理、永昌府以及迤西、迤南道尹等職務。這一時期,宋湘經常奔波於雲南各地,深入海子平壩、深山窮谷之間,親力親為,解決當地百姓的實際困難。
在雲南期間,宋湘在吏治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積極治理水患,倡導植樹造林,興辦教育,剿滅匪患,為當地民眾解決了許多迫切的問題。特別是在「點蒼山造林」項目中,宋湘投入了大量精力,這項工作雖然未被諸多史志詳細記載,但卻是他的一項重要政績。他還將大部分薪俸用于振興地方公益事業,這些舉措贏得了廣泛的讚譽。
宋湘在雲南的治理不僅為當地百姓解決了眼前的困難,還促進了生產力和技術的發展,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雲南地區貧困落後的面貌。《清史列傳》《廣東通志》《嘉應州志》等文獻中均有記載他的政績。他在雲南的貢獻,使百姓受益匪淺,因此深受愛戴。
當宋湘被調離雲南時,當地百姓紛紛前來送行,場面感人。送行的人群排成長龍,依依不捨。宋湘在詩中寫道:「十年心跡眾人看,回首雲山路屈盤。前日出關星來落,怕教父老別離難。」這首詩表達了他對雲南這片土地及人民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當地百姓對他的感激之情。
為了紀念宋湘在雲南的貢獻,人們自發籌資,在他曾經任職的地方建祠立碑,以此來懷念這位勤政清廉的好官。
八、晚年
道光五年(1825年),宋湘在雲南的政績得到了廣泛認可。雲貴總督伯麟高度讚賞宋湘的賢能,並向朝廷極力推薦。於是,年逾古稀的宋湘被調離雲南,升任為湖北督糧道。這一年,宋湘已經六十九歲,但仍然保持著高昂的工作熱情和責任感。
在新的職位上,宋湘繼續發揮著他勤政為民的精神。道光六年(1826年)正月三十日,宋湘被賦予統籌漕河全局的任務,負責監督東南漕河的糧食運輸。這項工作不僅責任重大,而且極其辛苦。宋湘親自統率東南漕河的三千艘糧船,櫛風沐雨,乘舟督糧。在途中,他途徑漢陽,登臨了龜山麓的古琴台,並以竹葉題寫了一首名為《伯牙琴台題壁》的長歌,這首詩後來被編入《楚艘吟》中,成為他晚年的佳作之一。
然而,長期的辛勞最終擊垮了宋湘的身體。道光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827年1月22日)寅時,七十一歲的宋湘因過度勞累而與世長辭。由於他一生中大部分的收入都捐贈給了公益事業,導致他去世后,家中竟無足夠的錢財辦理喪事。這一情形令人唏噓不已,也凸顯了宋湘一生清廉無私的品格。
宋湘的靈柩由湖廣總督池春生派官兵護送,移歸至梅縣故鄉。靈柩最初寄厝於城西的教子岌,后遷入白渡鐮子凹。當地百姓對宋湘極為感念,自發地為他塑像建祠,立碑奉祀,以紀念這位一生為民眾謀福利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