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轉進
濟南城。
呂逢春在得到周王孟浚親臨前線時,那是膽戰心驚,而且聽聞榆園軍歸降孟浚,其勢更眾,如今對外號稱六十萬大軍。
光聽這人數,就嚇的呂逢春手腳冰涼,呂逢春當然知道號稱肯定是有水份,但是探子回報,大軍連綿數十里不見盡頭,有旗號的軍鎮都有十四面,周軍一個軍鎮一萬人,這正兵都有十四萬人,輔兵最少也有十餘萬,按呂逢春心中估計,周軍兵力最少有二十五萬人。
如今濟南城內,山東各地的總兵參將可都抽調的差不多了,像東面的青州府,萊州府,幾乎也和東昌府差不多,各城中也就留些維持秩序的守兵,一旦濟南失守,山東立時全陷。
即便這般抽調,濟南城內兵力不足四萬人,而且呂逢春派人清點各地援兵時,有點兵冊上有三千人,實際上卻只有兩千多人,有點兵冊倒是滿額,可裡面有些卻是乞丐,老弱濫竽充數。
呂逢春這些時日,那是一日一報京師,每報皆是求援,而多爾袞僅僅是派了一隊兩百人的八旗兵,這兩百人名為援軍,實者是為了監視濟南城中諸將。
多爾袞現在哪裡敢發兵南下,關外抽調的兵力還未至,特別是索倫兵,多爾袞對這批索倫兵寄予厚望,在其未至之前,多爾袞絕不會南下,除非是孟浚大軍沖入河北平原,那樣的情況下,八旗才會出動。
呂逢春見援兵已成泡影,只能日夜拜佛,祈禱佛祖庇佑,讓孟浚不要來濟南。
而山東布政使王點私下裡對呂逢春勸道:「撫台,濟南比鄰運河,若是濟南不在孟浚之手,其必不敢北上,然,如今孟軍勢大,濟南城中,兵馬不全,難以固守,不如退往青州府!」
呂逢春遲疑了許久,才搖搖頭回道:「不妥,如今孟軍未至,本撫便倉皇而逃,朝野上下,必然問責於吾!」
王點苦口婆心的勸道:「撫台,正所謂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撤往青州府,一則可保全兵力,二則可以拖延孟軍北上的步伐,攝政王知道,定然不會怪罪,至於朝中那些言官,如今又不是前明時,攝政王對那些清流,平日里說話那都是當放屁。」
呂逢春沉思好一會兒,還是拒絕了王點點建議,言:「孟浚未必會轉而圍攻濟南,說不定其受不住誘惑,一心想要奪取京師也未可知!」
其實呂逢春心中根本沒有孟浚北上后,他要去騷擾的意思,他只想等到天下局勢明朗,擇強者而仕,呂逢春也派了心腹過去,指天為誓,表明呂逢春絕無虛言,只是可惜的是不論是孟浚,還是趙用平,柏永馥等將,皆不信。
倒也不是說一點都不信,只是數十萬大軍之身家性命,如何能將信任託付於敵人之手。
直到周軍進駐安平,大軍轉而東進東阿城后,呂逢春如遭雷劈般呆若木雞,孟浚果然是盯著濟南城而來。
呂逢春越想越覺得守不住濟南,在思索片刻后,他坐在桌案前,向攝政王多爾袞上疏,言:「臣頓首百拜,謹呈此疏,蓋因情勢危急,故冒死陳情,乞恕臣之無狀。
賊師洶湧,今已奪安平,逼迫東阿,兵鋒直指濟南,更有孟賊親督,而濟南城中,兵弱將寡,實難匹敵,臣思量再三,權衡利弊,深感濟南非久守之道,若勉強支撐,恐徒耗兵力,延誤大局,非國家之福。
是以臣之愚見,宜採取迂迴之策,避其鋒芒,保存實力。擬率部暫撤濟南,引軍東行,拖延賊軍,以待朝廷援兵,待援兵一至,則臣立時反攻。」
寫完后,呂逢春長嘆一聲,隨後立遣信使快馬加鞭,攜書疾馳京城。
在寫完奏疏后,呂逢春召集諸將,言明欲撤軍至青州府,諸將聞言,喜形於色,除了派來的八旗佐領圖樂表示反對外,眾將一致贊同。
呂逢春在軍議上,義正言辭道:「賊軍勢力大,今濟南萬不可守,本撫已上表攝政王,言明利害,若是攝政王怪罪,則本撫一力擔之,諸將皆是領本撫之令而行,旦有罪,本撫親受之!」
帳中諸將聞言,對呂逢春面露感激之色,一個個紛紛表示誓死效忠大清,必與賊軍死戰到底,絕不妥協。
隨著撤離濟南的消息下達,一時間各營軍中雞飛狗跳,諸將爭相出城,唯恐周軍兵至,而呂逢春及一眾高官,早在軍議結束后,便在護衛的保護下,先行出城,撤往青州。
濟南城中潛伏的青鸞衛密探被城門處那爭相出城的場面,感到不可思議,他連忙將濟南守軍撤離的消息用密文寫在紙上,用數只信鴿傳往長清。
而消息傳至孟浚軍中時,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天,孟浚本以為自己會在濟南城下,再來一次火藥炸城的壯舉,沒想到呂逢春竟然跑了,虧他還到處調兵,還以為真的要死守濟南城。
對此,諸將皆認為濟南城不守,別的城也守不住,只能拖延周軍的時間,而呂逢春連濟南城都棄守了,更不用說東阿,平陰,長清這些城了。
古爾布哈一路上所過城鎮,那是望風而降,在平陰城大開城門后,古爾布哈有些感慨的說道:「望風而降,漢人的這個詞,說的真好啊。」
旁邊的喇希如小雞啄米般點頭道:「將軍說的真好,真有文化。」
古爾布哈瞥了一眼喇希,並不理會喇希,古爾布哈越來越覺得自己在過江后又回頭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大清,看來的真的要完了。
契苾何力,是如今古爾布哈的心中偶像,他暗下決心,將來自己一定會達到契苾何力的地位,此時古爾布哈忽然有些想念徐藩,喇希和徐藩比起來,喇希簡直就是頭豬。
古爾布哈長吁一口氣,隨後派人向大王傳信,又留一隊人馬在平陰,自己則率騎兵朝著濟南城疾馳而去。
永曆四年,二月二十日,孟浚兵不血刃,奪取濟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