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再建潼關?

第334章 再建潼關?

「白兄將安定郡的勢力分析得如此細緻,莫非是想拉攏一方,打壓一方?」馮異若有所思的問道。

「沒錯,自古以來人口是一個地方發展的基石,如果我們將安定郡所有的異族趕盡殺絕,那樣的話,對於將來我們面對游牧民族必將受到他們的殊死抵抗。

而且西北各郡本就人煙稀少,將這些異族收為己用,能加快各郡的發展與建設。

所以拉攏一方,滅掉一方,乃最合理的計策,既能讓投降的異族對我們心生畏懼,也能在將來我們的征程中,不至於殊死抵抗。」白起泰然自若的說道。

「以武功侯的意思莫非是準備滅掉羌零吾一族,拉攏罕幵羌或是安定盧水胡一族?」李儒恍然大悟的說道。

「確實如此,羌零吾一族勇猛好戰,不服管教,甚至在光武帝復國沒有多久,正是大漢強盛之時都敢於起兵作亂,這樣的種族留在後方威脅太大,必須根除。

而罕幵羌或是安定盧水胡雖然也曾經參與過反叛,但是因為其實力一直不強,基本都是被其他族群蠱惑后才反叛大漢,所以這兩族是能為我們所用的。」白起信心滿滿的說道。

「武功侯之前也說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如果他們現在投降,將來再次起兵作亂又將如何?」董卓眉頭緊皺,他曾經多年在邊疆作戰,素知羌人之心,似乎並不看好招降罕幵羌以及安定盧水胡。

「董公的意思白某明白,從他們的歷史可以看出,只要我們一直強盛下去,他們絕不會起兵作亂。一旦我們實力大幅度下滑,不用他們作亂,其他諸侯也會將我們吞併。

而如果能招降他們的話,對整個西北的人口、發展、建設是完全的利大於弊,對我們將來收復上郡與北地郡也能起到積極作用。」白起鄭重的說道。

「既然武功侯如此有信心,那你就帶領本部人馬前去解決安定郡的亂局如何?」董卓沉吟片刻,還是將選擇權交給了白起自己。

「安定郡的羌零吾一族基本以騎兵為主,白某麾下招降的白波軍大多都是步卒,懇請董公讓呂將軍與高將軍率領并州軍從旁協助,必定能迅速解決安定郡的後患。」以步克騎,特別還是面對羌零吾這樣歷史上沒有出現過軍事大神的族群,對於白起這樣的戰神來說,基本沒有壓力。但是要想以最小的代價平定安定郡的叛亂,還是需要藉助并州騎兵的力量。

在這樣的亂世,每一個士卒特別是戰鬥多年的老兵都是異常寶貴的,能將兵卒的損失降到最低才是衡量一個名將能力的標準。

并州軍這些年也有一些戰損,目前還剩下三萬餘人,呂布、張遼、高順各自統領一萬有餘。

張遼鎮守武關,帶走了五千人馬,剩下的五千人自然歸董卓自己統領。

「那就讓奉先與高順將軍各帶五千騎兵協助武功侯平定安定郡,其餘人馬就隨老夫留守長安城。」董卓仔細琢磨了一陣,給出了這樣的答覆。

…………

兩日後,洛陽,皇宮。

蔡邕的隨從在董卓接受了雍州牧的任命后,獨自返回了京城復命。

劉協輕嘆一聲,喃喃自語道:「如今算是在董卓集團之中,插入了兩顆不為人知的釘子,或許將來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陛下,既然董卓已經接受雍州牧的冊封,那我們也要進行接下來的計劃了。」

賈復說完拿出一張地圖繼續道:「我們需要在弘農郡的最西部華陰縣附近建造一座不亞於函谷關的雄關,以此來防範董卓以及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

否則,一旦董卓生出異心舉兵向東,不但能直接攻入弘農郡內,如果我們沒有防備,以白起的神妙行軍法,迅速攻克函谷關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是我們在弘農郡再修一座雄關,這樣能起到緩衝的作用,即使被攻克,函谷關也能反應過來,而提前做好防備。」

戰國時期秦國的函谷關與如今大漢的函谷關並非同一座。

雖然兩座函谷關都在弘農郡,地點卻並不相同。

戰國時期的函谷關在弘農郡的中部,因其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地處「兩京古道」,緊靠黃河岸邊,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

戰國時的函谷關在七國之亂中被毀壞,已經無法成為雄關要塞抗拒敵軍。

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漢武帝從楊仆言,徙故關於新安東界,以故關為弘農縣,治弘農郡。

西漢中期開始,函谷關的位置已經在新安縣東,弘農郡與河南郡的交界處。

對於如今的大漢來說,函谷關確實能防關中的軍隊。

但是弘農郡也屬於朝廷的一部分,為了將整個弘農郡保護在內,需要在弘農郡的西部在修一座雄關,防範關中的諸侯。

原本歷史中,曹操就是為了防備關中的馬超等諸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在弘農郡最西部的華陰縣東,修建潼關。

「君文言之有理,武帝時期將函谷關不斷東移,是因為那時的大漢定都長安,因為七國之亂的原因,漢武帝不再信任關東的諸侯,再加上為了保護弘農郡,重建函谷關時,才將位置移到了新安縣的東部,弘農郡與河南郡的交界處。

而現在大漢的都城在洛陽,關中的董卓實為我們的心腹大患,為了防備董卓麾下大軍的鐵蹄,我們需要在弘農郡與京兆尹的交界處在修建一座雄關。」賈詡立刻附和道。

弘農郡雖然人口不多,只有二十萬人,但是因為地處崤函古道,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崤函古道既是關中諸侯爭霸天下的必經要道,亦是從京城出發的絲綢之路的唯一通道。

崤函古道不僅是一條重要的交通要道,春秋戰國時期支撐著秦國東出吞併天下的戰略要地,漢唐時期更是帝國的重要軸線?。

崤函古道在歷史上是交通咽喉,兩京鎖鑰,險關要塞,今天仍然如此。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上一章下一章

第334章 再建潼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