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第二次科舉令!
蘇白都驚呆了,自己這大清,真成了收垃圾的了么?
四十歲的還可以說大器晚成。
六十五的,那還能用,這是來養老的么?
他還不好說不要這種人。
本來就沒人報名,再說不要,豈不是傷了讀書人的心?
想想感覺就很酸爽,這也太弔詭了。
「就沒有更加年輕一些的?」
「難啊!」
「商人報名如何?」
「商人報名也多是自己,一般也在四十以上,卻不許家中弟子報名,還是不看好我們大清的緣故!」
郭旭發愁道:「陛下,如此慘淡,只怕科舉一開我們大清就成笑話了,這非好事!」
還用你說!
蘇白堅持道:「那也比大明當初開科舉的情況好多了,咱們還有三四十人報名吶,老是老了一些,可是人多啊!」
「洪武四年我大爺辦科舉,就來了十一個人,還有人在民間寫反詩,嘲笑他沐猴而冠,泥腿子當了皇帝現在也抖擻起來學人家辦科舉了……」
蘇白說著就笑起來,老朱當初辦科舉本是想招納人才,結果沒人來考試。
還被人寫文章鄙視,天下讀書人踩著老朱的臉啪啪的抽。
就說老朱出身不好,不配當皇帝。
三四十人報名,怎麼也比老朱當初多!
老朱也是狠辣,一口氣就停了科舉。
這一停就停了十一年,讀書人又著急了。
之前蘇白就下令允許商賈科舉,這還讓蘇州的商人驚喜了一下。
可效果也就那樣,大明官府肯定在暗中搗亂。
蘇白道:「下令,朕開科舉,既許商人子弟可以科舉,那工匠,軍戶弟子也一視同仁!」
「朕將在科舉中開工科,考核工匠弟子技藝高低,選優秀者賜予功名。」
「軍戶弟子開武舉,考核武藝品德賜予功名,朕為大清選拔人才,不拘一格。」
「天下凡有一技之長可利民者,朕不吝嗇官職功名賞賜,本次科舉優秀者賞銀千金,願意入大清為官者,賞賜宅子,女人也可以!」
郭旭懵逼的看著蘇白,渾身顫抖:「陛下不可啊!」
「你閉嘴,什麼不可不可的,朕是皇帝朕說了算!」
郭旭連忙道:「陛下此舉必定會讓大明文官憤怒,自古讀書是清貴之事,豈能允許軍戶工匠參與?」
「再賞銀子,實在是有損科舉清貴,大明文官必定憤怒,以為有辱斯文,讀書人也不會願意和工匠軍戶同流,有損我大清的顏面啊!」
「朕都蠻夷酋首了,大清還有個屁的顏面啊?」
蘇白噴道:「咱們現在是草台班子,大明的讀書人就那德行誰不知道?」
「他們不來我還能求他們么,當然是找別人。」
「所謂山不來就我,我就換一條路,工匠也挺好的,軍戶也不錯,商賈更好,都是利國利民的行業!」
「讀書人吶?」郭旭巴巴道。
「讀書人就是個屁,光會嘴上瞎逼逼,其實胸中無一策可以治國,腹中無一謀可定天下。」
「大明是以文禮教化立國,那是因為大明繼承了炎漢血脈。」
「我大清沒這個優勢,那就以工商農兵立國,首重實用,既然如此,當然要從工商農兵中選人啊!」
郭旭大驚,蘇白這一次下達的命令,允許工商兵參加科舉了,少了一個農。
絕對不是不許農人科舉,而是準備單獨拿出來說。
「陛下可是還要允許農人科舉?」
「對啊,遼東土地廣闊,少不得農人,農人科舉當農官,這是國家根基所在!」
「種地種的好的,就給他官當,命其專門教導北方百姓種地!」
蘇白笑道:「工商農兵,我大清根本所在,讀書人么,是無所謂的,愛來不來,來了不過是錦上添花,不來免得麻煩也挺好的!」
郭旭嘆氣道:「要是如此,只怕讀書人再不會參加我大清的科舉了!」
「那可未必,總是會有人來的,讀書人賤皮子的很。「
「你請他來,他不會來,你不要他來,他非來不可,還有那些前元的讀書人,不願意當大明的讀書人,說不定就願意來參加我大清的科舉。」
郭旭心說,你這不是噁心大明朝廷和大明皇帝么?
不過也是無所謂。
自己家的皇帝也不是第一次噁心人家了,習慣了就好。
郭旭嘆氣道:「讀書是很清貴的事情,只怕如此,以後我大清的人也不願意讀書了呢,那如何繼承漢家禮儀呢?」
「你沒搞錯吧,這種事情你擔心什麼?漢家禮儀在皇帝,不在百姓,朕守漢家禮儀,天下景從嘛。」
蘇白道:「再說了漢家的一些禮儀也不是好東西,應該改正的還是要改的。」
「女子不能當官,就不好,回頭要是還沒人來參加科舉,就宣布允許女子參加科舉!」
「人多了,總比沒人好啊,沒人來參加我們的科舉,我們才沒臉。」
「有人來了,熱熱鬧鬧的也不怕別人說我們了,這種事情人多就是正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打輿論戰嘛!
自己現在人少自然說不過大明朝廷那些文官。
可參加的人多了,幫自己說話的人就多了,自然就有大儒為自己辯經,哪裡需要自己解釋?
人多就是正義。
蘇白決定了就這麼干,郭旭就讓人去傳遞消息,張貼榜單去。
蘇州可是通都大邑,工業已經很發達了,工匠等手藝人很多。
消息一傳遞出來,本地手藝人都驚呆了!
奔走相告,工匠可以科舉了啊!
當兵的軍戶也可以科舉了啊!
簡直是破天荒的事情!
本地工匠比蘇白想的積極。
工匠科舉千年來也少見啊!
這可是能改頭換面的機會,不試試實在是覺得可惜。
萬一就成功上岸了呢?
那以後自己的子孫後代就不是工匠了,是正經的良人了。
本地老表可不在乎官府,也不在乎面子。
蘇白敢這麼干,他們就敢參加。
都是實在人靠手藝吃飯的,可沒有讀書人那要面子的毛病。
大清在蘇州,專門登記考生的考點,頓時就被工匠包圍了。
甚至開始排隊登記,木匠,泥瓦匠,有點手藝的紛紛上陣。
有些鐵匠才報名就被帶走了。
官府給的解釋就是,人家是鐵匠,科舉個毛,皇帝陛下說了鐵匠報名科舉的,直接授官。
還是從七品的官,一個月一百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