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西域風雲6

第12章 西域風雲6

與此同時,北遼滅完后,

北遼大將耶律大石率軍西行,

公元1124年,率軍西行的耶律大石,到達可敦城(今蒙古國布爾干省青托羅蓋古回鶻城)建立根據地,

公元1132年,耶律大石在葉密立城登基稱帝,號「菊兒汗」,群臣又尊漢號為「天佑皇帝」,建元延慶,西遼正式建立。

而此時,經過多年的政治演變,

喀喇汗王朝汗桃花石族的兩大系已完全形成,

即長支阿里系和幼支哈桑系。

起初,王朝的統治權控制在阿里系手中,但玉素甫卡迪爾汗佔領喀什噶爾後,王朝的統治權轉到哈桑系手中。

公元1041年,伊卜拉欣用武力奪取布哈拉后,阿里系控制了河中地區,而哈桑系只控制王朝東部。

伊卜拉欣自稱桃花石·博格拉·喀喇汗,完全獨立自主,不承認東部喀喇汗為宗主。

於是在中亞地區形成了完全平行的兩個獨立王朝——東部喀喇汗王朝和西部喀喇汗王朝。

大約自1041年起,喀喇汗王朝正式分裂為二,

西汗為阿里後裔,通稱阿里系,領有河中地區及費爾干納西部,以撒馬爾罕、布哈拉為都城;

東汗為哈侖·卜格拉汗後裔,通稱哈侖或哈散系,領有怛邏斯、白水城、石城、費爾干納東部、七河流域和喀什噶爾,以八剌沙袞為政治、軍事都城,以喀什噶爾為宗教、文化中心。

公元1089年,塞爾柱王朝攻下布哈拉,

西部喀喇汗王朝從此在政治上成為塞爾柱王朝的附庸;

東部喀喇汗王朝在1130年,也曾一度表示臣服於塞爾柱王朝。

1124年,到達西域的耶律大石,曾經帶領少量部眾逃亡至東喀喇汗汗庭請求避難,

不料此時的東喀喇汗朝自顧不暇,

耶律大石遂聯合3萬回鶻族人,駐紮葉密立,開始發展自己的勢力,

更是在公元1132年,於葉密立城,登基稱帝,建立西遼。

公元1134年,東部喀喇汗王朝大可汗伊卜拉欣,同葛邏祿首領和康里首領不和,發生衝突,請求耶律大石出兵支援。

耶律大石趁機發動政變,佔領八剌沙袞,作為自己的都城,

至此東部喀喇汗王朝勢力大減,轄地只有喀什噶爾、阿克蘇與和田地區。

而西部喀喇汗王朝,

從11世紀末、12世紀初起,已受塞爾柱突厥王朝(1038~1194)之挾制,

公元1137年,西遼大軍在和氈,擊潰西部喀喇汗王朝的軍隊。

公元1141年,九月九日,

西遼王朝與西亞的塞爾柱王朝,在卡特萬草原上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卡特萬之會戰」。

此戰之中,耶律大石協同后遼上將魏振興指揮東喀喇汗以少勝多,擊敗塞爾柱王朝,

西亞的塞爾柱王朝,戰後勢力退出了河中地區,

而西部喀喇汗王朝,則向西遼稱臣,

改換宗主后,西部喀喇汗王朝得以用附庸形式保存下來。

卡特萬之戰擊敗塞爾柱帝國聯軍后,西遼稱霸中亞,威名遠播至歐洲,

附近的高昌回鶻、西喀喇汗國、東喀喇汗國及花剌子模先後臣服於強盛期的西遼。

至此,以耶律大石為首的西遼國,靠政變登上了中亞舞台,控制了整個西域、中亞地區。

西遼,結束了西域、中亞地區紛爭擾攘百年的局面,創立了具有中華典章制度特色的大國。

不但制止了落後的游牧部民對城市的侵擾,保障了社會環境的和平安定,輕徭薄賦,發展了生產,循俗施政,取得了伊斯蘭各國的尊奉。

這是八世紀唐朝在中亞的軍事力量敗於大食后,華夏政治勢力的回歸,是漢文化在伊斯蘭世界中成功的滲入。

從西遼時期起,

雖然西遼政權直接佔據了八剌沙袞附近,

但西遼國卻將東、西喀喇汗與葛邏祿自治區分而治之,僅僅只是派駐不同的監察官進行監督而已,

實際上,東、西喀喇汗與葛邏祿自治區,仍然是半獨立的政權,

喀喇汗朝之後,逐漸失去了七河流域與伊犁河流域,

開始由兩個相對統一的王朝,演變為多個政權組成的鬆散聯合體。

從12世紀中期開始,喀喇汗朝各地派駐的長官紛紛獨立,與西遼分庭抗禮。

12世紀末期,一個名叫斡匝兒的葛邏祿響馬,佔據了喀喇汗朝的阿力麻里,建立起小汗國,

不久,另一個名為阿爾斯蘭的葛邏祿人佔據海押立,對抗西遼。

西喀喇汗朝,徹底失去了對伊犁河流域的控制。

而東喀喇汗王朝成為西遼王朝的附庸之後,

王朝的首領伊卜拉欣於公元1158年,被西遼王朝派往河中地區幫助西喀喇汗王朝鎮壓叛亂的葛邏祿人。

根據史料,東部喀喇汗王朝的首領又恢復了汗的稱號。

繼伊卜拉欣統治的是其兒子穆罕默德,之後是孫子玉素甫。

玉素甫在公元1205年,死於喀什噶爾,其子穆罕默德繼位。

在穆罕默德統治時期,宗主國西遼王朝政局已很不穩定,

附庸國或獨立,或轉投成吉思汗。

穆罕默德汗被西遼王朝囚禁於八剌沙袞。

之後西遼,放穆罕默德汗回喀什噶爾,但是喀什噶爾貴族們並不歡迎穆罕默德汗,當他入城時被刺死於城門中,東喀喇汗王朝滅亡。

而西遼王朝歸併河中地區后,封伊卜拉欣為桃花石汗,作為自己的附庸。

在他統治時期,西喀喇汗王朝與葛邏祿軍事首領之間繼續鬥爭。

公元1156年,桃花石汗伊卜拉欣與葛邏祿軍事首領艾亞爾伯克在飢餓草原會戰,戰敗被俘遭殺,暴屍於草原。

繼位的是阿里,稱恰格雷汗。

從此西喀喇汗王朝的統治權又轉回哈桑系手中。

阿里是東喀喇汗王朝的烏茲干領主。

恰格雷汗阿里於公元1158年,殺死葛邏祿大首領比古汗,

比古汗的兒子們逃往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沙鼓動並支持流亡的葛邏祿人進犯河中地區。

最後,經宗教界人士調解,雙方訂立和約。

西遼王朝認為攜帶武器的葛邏祿人始終是河中地區不安定的因素,決心予以徹底剷除。

公元1164年,西遼承天太后普速完,命令西喀喇汗王朝把布哈拉和撒馬爾罕地區的葛邏祿人遷往喀什噶爾地區,他們到那裡后不準再攜帶武器,要從事農業或其它勞動。

此舉引起葛邏祿人暴動,他們聯合起來,向布哈拉進軍。

布哈拉地方長官用談判穩住葛邏祿人,使他們失去警惕。

喀喇汗王朝的軍隊突然到達,葛邏祿人措手不及,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從此,葛邏祿人在河中地區的勢力衰落,之後沒有同喀喇汗王朝發生大的衝突。

此後西喀喇汗王朝汗位更替頻繁,

13世紀初,末代君主奧斯曼即位時,汗權已經十分衰弱了。

公元1206年,布哈拉城爆發了手工業者桑賈爾領導的反對宗教封建主的市民起義,給教團勢力以沉重打擊。

原本臣屬於西遼的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早已對河中地區虎視耽耽,一直在尋找時機。

他認為桑賈爾起義是征服這一地區的最好時機,

於是率領大軍直取布哈拉。摩訶末很快攻下了布哈拉,把桑賈爾投入河中淹死,殘酷地鎮壓了這次人民起義。

摩訶末為了「和平」佔有整個河中地區,便暫時與西喀喇汗王朝結成同盟。

此舉遭到西遼的強烈反對,出兵打敗了花剌子模與西喀喇汗王朝的聯軍。

摩訶末逃回花剌子模后,西喀喇汗王朝首領奧斯曼又轉向西遼王朝,並向西遼末代皇帝直魯古的女兒求婚,但遭到拒絕。

奧斯曼受辱后又轉向花剌子模國方面,並承認花剌子模國國王摩訶末,為自己的宗主國。

這引起西遼王朝的再次出兵,攻佔了撤馬爾罕。

但是此時西遼的東部發生了比這更為嚴重的叛亂——乃蠻王子屈出律起兵騷擾各地,

西遼末代皇帝直魯古,不得不從中亞的撒馬爾罕撤兵,返回東部。

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利用這一時機,再次率軍進入河中地區,在奧斯曼人民的歡迎下進駐撒馬爾罕。

成為花剌子模的屬國后,奧斯曼處於花剌子模駐撒馬爾罕總督的有力控制之下,完全失去自由。

西喀喇汗王朝人民則遭受到更為殘酷的剝削。

公元1212年,河中地區的人民不滿花剌子模王朝的盤剝,舉行起義,奧斯曼汗支持這一行動。

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率軍鎮壓,攻破撒馬爾罕城,處死奧斯曼汗,西喀喇汗王朝滅亡。

同一年,

公元1211年,東部西域地區的乃蠻王子屈出律,取代西遼末帝直魯古的統治,

西遼走向衰落,最終被屈出律篡國。

公元1218年,西遼篡國的屈出律被大蒙古國所滅,西遼滅亡。

西域,中亞、西亞、甚至東歐之地,開始被大蒙古帝國所佔有和統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朝中興之主,天順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朝中興之主,天順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章 西域風雲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