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秦始皇---沙丘之變13
明明他只要按照既定的歷史發展,自己就能大權在握,這是多麼美好地未來啊!
可是為何?為何這該死的天幕要出現,它把這一切全部都毀了!
趙高狠毒了天幕上的後世之人,他明明什麼都沒有享受到,卻要替可笑的未來去送死!
天道不公、天道不公啊!
秦始皇好像看出來了他的不甘願:」如果不是朕特意赦免,你早就應該死了!「
解決了一個罪魁禍首,還有另外一個,始皇的視線淡淡地移到躲在人群中的胡亥,胡亥彷佛感受到了來自始皇帝審視的目光,身體顫抖的愈發嚴重。
周圍一片寂靜,只除了天幕里仙女的聲音.....
算了,胡亥稍後再處置,先聽聽仙女會說什麼,虎毒確實不食子,不到萬不得已,始皇帝不想將自己的刀對向自己的血肉,也許胡亥確實是受趙高誘導的.....
始皇帝也有一般做父親的想法,不太相信自己的兒子會犯錯,就算犯了錯也可能是身邊的人引誘。
【經過這一系列改天換日的操作,大秦帝國開始徹底走向滅亡,胡亥在趙高的保護下登上帝位。
當然趙高自己也取得了該有的回報,他成為了胡亥、李斯之下最有權勢的人,但此時的趙高並不滿足,因為王朝里有太多反對他的人,胡亥還有兄弟姐妹,他的帝位也並不穩當。
首先趙高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他要除掉一個心腹大患,那就是沙丘之變一開始想方設法拉攏過來的李斯!
在政變成功之後,李斯就不是他的一個好幫手了,而是趙高權柄路上的絆腳石,他想將自己的手伸到朝堂的時候、時任丞相的李斯卻有意無意地與他作對。
有一天,李斯在家養病,趙高前來探望。
在趙高的引導下,話題就順利談到了秦二世胡亥的身上,趙高表現的極其憂慮,在李斯的堅持詢問下,才勉強吞吞吐吐地說起秦二世的不仁政策:函谷關以東的人都在造反、而陛下卻仍舊徵用大量民夫修建阿房宮。
李斯建議:「陛下信任你,你身為陛下的老師,可直言向皇帝勸誡!」
而趙高卻趁機吹捧起李斯:他認為李斯貴為大秦帝國丞相,還是為陛下繼位立下頭號功績的臣子,他為何不去勸誡秦二世呢?
說到這裡,李斯沉默了,他覺得趙高就是來故意嘲笑他的:「斯也想勸誡,但是陛下一直居住在皇宮裡,斯連面都見不到,又何談去勸誡呢?」
趙高深表同情,說他雖然一直是呆在陛下身邊,但是自己人微言輕,陛下根本就不聽自己的話,自己找到機會一定會讓李斯見到陛下的!
李斯不僅沒覺得趙高包藏禍心,相反,他認為趙高是個大好人!
哎,只能說,一向老謀深算的李斯實在是眼光太高,他明明可以揣摩的准始皇陛下的心思,卻不願將百分之一的精力對準趙高,如果他稍微將趙高放在眼裡一點,他也許就會發現一個膽敢於在始皇陛下死後矯詔賜死長公子扶蘇、又將陛下的屍首與鹹魚放在一起的野心家,會滿足於現在的狀況嗎?
感覺李斯的腦子,在始皇陛下去世之後好像也一同陪葬了一樣。
眼見外面造反的人實在太多,一向小心謹慎的李斯也越來越著急,他選擇胡亥是想把大秦帝國更帶上一層樓,更好地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然後青史留名。
現在別說青史留名了,整個國家都在動蕩不安,而皇帝只知享受,可以說,這和一開始李斯的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他一著急,行事就更加露出破綻,趙高覺得自己一直等待的機會就要到了:他趁機向胡亥獻媚,貢上了大量的美女讓他取樂,趁著胡亥興頭上的時候,他慌忙去通知李斯,李斯進入到皇宮那是肯定見不到胡亥的,更別提直言勸誡了。
李斯氣急敗壞、砸門破口大罵;趙高使計讓胡亥聽見,胡亥認為李斯對他不滿、開始懷疑李斯;趙高的第一層計謀實現了,他趁熱打鐵,更加積極地挑撥,說李斯平時在家裡就對陛下不尊重口出惡言、認為陛下不如先皇帝,甚至還很後悔當初沒有決定扶持扶蘇為帝。
這胡亥一聽,那是又驚又怕,當即決定處死李斯。
就這樣,趙高輕易地就利用胡亥除掉了自己的對手,李斯被處死後,他立即成為文武百官之首,變成了大秦帝國的丞相,再也沒有人敢反對他,因為反對他的人都被他利用胡亥全部殺掉了!
這其中就有我們「指鹿為馬」這個成語的由來,《史記-秦始皇本紀》原為中就有記載:「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就是趙高想謀權篡位,他為了來測試朝廷上那些大臣順服他,那些大臣反對他,有一天,他趁著秦二世上朝的時候,大庭廣眾地呈上一隻鹿給秦二世,但是說這隻鹿是馬!
秦二世「哈哈」大笑,並瘋狂嘲笑趙高,他覺得趙高雖然很合自己的心意但是怎麼傻乎乎的,嫌棄道:「老師,這就是鹿啊,怎麼可能是馬,你老糊塗了吧?」
「頒布,陛下,這就是馬!」趙高老神在在,他看秦二世不信、特意說:「既然陛下不相信老臣,那不如讓朝堂里的百官一一指辨,看這到底是鹿還是馬!」
儘管秦二世堅決認為這是鹿,但他還是給老師一個面子,讓大臣們上來辯駁這到底是鹿還是馬。
滿朝文武大臣嚇得不敢吭聲,但是順從於趙高想要對他阿諛諂媚的,一個勁兒地附和他:「陛下,丞相說的是,這就是馬啊!」
而極少部分忠誠於大秦皇室的正直之士看透了趙高的險惡用心,堅持事實:「這就是鹿」!